教育扶贫理论研究综述

2017-03-14 16:00李兴旺朱超
科教导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综述理论

李兴旺 朱超

摘 要 梳理教育扶贫理论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主要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等几个视角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丰富成果。但是,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仍未建立,需要从教育扶贫主体、客体、内容、方法、制度环境等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关键词 教育扶贫 理论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0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1.003

教育扶贫,是指以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社会培训机构等教育大系统为主体,以贫困人群为客体,以传播知识技能和提升文化素质为内容,以脱贫致富为目标的一种扶贫方式。上世纪4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从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系统科学等多个视角对教育扶贫理论进行了研究。及时梳理和总结这些研究成果,对促进教育扶贫理论发展,指导我国当前教育扶贫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

1.1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的研究

国外教育扶贫思想最先起源于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经济学家在研究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减贫的关系时,注意到教育对促进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基于经济学反贫困理论的教育扶贫思想。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是最早从经济增长视角关注贫困问题的人,早在18世纪末,他就提出了土地报酬递减理论,认为人口增长速度大于生活资源的增长速度会使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增长,最终会导致人口贫困,应当通过限制人口增长和加大资源投入来消除贫困。①1943年,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大推进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国家主导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投资才能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②到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发表了《不发达国家的一种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他以马尔萨斯理论为基础,研究了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人口增长,产出增长和人均收入增长的关系,说明发展中国家存在低水平人均收入反复轮回,难以增长的现象,并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是阻碍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陷阱”,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才能冲出“陷阱”,实现人均收入的大幅度提高和经济增长。另外,美籍爱沙尼亚经济学家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美国经济学家莱本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增长极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等,都阐述了通过增加资本投入可以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摆脱贫困的观点。

在国内,教育扶贫思想研究始于对西方反贫困理论的总结比较,或结合中国反贫困实践进行理论的检验、分析和整合。③姜德华等人是较早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教育扶贫问题的国内学者。在1980年代末,姜德华通过研究完成了对中国区域性贫困的分类和描述,认为资源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④杨能良、黄鹏也认为,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加大对教育的政府投入,提高贫困人口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改善经济环境,提高贫困人口的就业率。⑤

1.2 基于人力资本视角的研究

从经济学视角研究教育扶贫思想的另一个关注点是人力资本投资与脱贫关系问题。相关研究者认为,贫困的主要原因不在于经济因素,而在于人的素质和能力,是个人不适应或缺乏生产性行为导致了贫困,强调通过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劳动力商品化水平。⑥持这一观点的典型代表是美国学者舒尔茨。1960年,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指出经济的发展取决于人的质量,而不是自然资源的丰瘠或资本存量的多寡;贫困地区之所以落后,不在于物质资源的匮乏,而在于人力资本的缺乏;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人力资本的形成、经济结构的转换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⑦继舒尔茨之后,丹尼森也研究了教育对经济的增长作用问题,并在其著作《美国经济增长趋势》一书中通过计算分析,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国内,王小强、白南风是较早对人力资本贫困论和素质贫困原因说进行研究的人,他们在《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考察》一书中,把人口素质确定为贫困的原因,并通过“进取心量表”对人的素质量进行测量。⑧到90年代中期,阎文学也分析认为贫困落后的本质在于人的素质差,甚至通婚圈狭小而造成的落后乃至违法的婚姻方式也会导致人口智力素质低下,造成贫困。⑨龚晓宽则运用计量模型对近年来的扶贫效益进行了分析,提出扶贫模式的创新要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为核心理念。⑩何家理、查芳、陈绪敖等人通过对陕西7地市18个贫困县教育扶贫效果调查,对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扶贫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教育扶贫具有推动人口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减轻当地环境承载压力、引起家庭收入来源结构发生变化、外出务工的工资同受教育程度成正相关关系、农户由单一的种粮转向种粮与经济作物相结合、人们生育觀念发生变化等方面的功效。

可见,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研究,国内外学者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资源的匮乏导致了贫困的发生,主张通过加大资本投入促进经济发展,进而摆脱贫困。另一种观点认为人力资本的欠缺导致了贫困,主张通过提升人力资本来摆脱贫困。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持何种观点,学者们都是在认同教育对摆脱贫困具有积极功能这一假设基础上进行的论述。

2社会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

2.1 基于文化、观念视角的研究

1959年,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人类学教授奥斯卡·刘易斯在其作品《五个家庭:关于贫困文化的墨西哥人实例研究》中提出贫困文化理论,认为穷人因为贫困而在居住等方面具有独特性,并形成独特的生活方式。穷人独特的居住方式促进了穷人间的集体互动,从而使得与其他人在社会生活中相对隔离,这样就产生出一种脱离社会主流文化的贫困亚文化。这种亚文化通过“圈内”交往而得到加强,并且被制度化,进而维持着贫困的生活。 同时,他还强调,在这种环境中长成的下一代会自然地习得贫困文化,使得贫困文化“代代相传”。 1968年,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其《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一书中指出,现代制度和观念中存在的低效率、教条僵化和不平等,是造成了南亚国家贫困的主要原因,应当通过权力关系、土地关系和教育体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来促进一个正常的、良性因果循环积累社会的形成。

刘易斯和缪尔达尔在论述贫困原因时,都强调了共同的贫困文化、观念会导致贫困的延续。贫困文化、观念原因说的提出,给研究者带来了全新的视角。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问题进行了研究。中国学者吴理财认为,贫困文化是指贫困阶层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生活方式 ,它主要是指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的一群人的行为方式、习惯、风俗、心理定势、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等非物质形式。由于贫困文化具有“自己的结构和机理”,贫困文化可以通过儿童社会化得以传递,作为完整生活方式的贫困文化难以通过一时的物质贫困的消除而根除, 因此贫困文化是贫困长期存在的主要根源。 所以,反贫困的关键在于改变贫困人口的价值观及生活方式。 阎文学等认为贫困地区人们头脑中的“守贫”思想和落后的观念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制约。 另外,国内学者在研究贫困的文化原因时,也注意到了文化贫困具有代际传递现象。正如郑杭生所论述,在中国,贫困的世代传递反映了社会代际之间垂直流动率及流动机制的问题。城乡二元户籍体制下,农村贫困将更多受到代际传递影响。 李梦鸽从社会文化和经济的角度分析了贫困代际传递的原因,提出了以教治贫,用教育阻止贫困代际传递的措施,认为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可以有效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

贫困文化、观念原因说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有利于加深我们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但持这一观点的研究者们没有回答“最初的贫困是什么引起的”。他们可以说“是贫困引起了进一步的贫困”,但他们不能说“是贫困引起了最初的贫困”。因此,贫困文化、观念原因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2.2 基于政策、制度视角的研究

在研究贫困原因时,有的学者认为,在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体制机制不健全、政策的不均衡、制度的缺失、权利分配不公等人为因素会造成贫困的发生,并由此提出了贫困的政策、制度原因说。印度经济学家阿玛蒂亚·森最先系统阐述了这一观点。他在1981年出版的《贫困与饥荒:论权力与剥夺》一书中提出了基于能力、权利和福利的权利贫困理论,认为贫困是因为贫困人口没有支配足够食物的能力,而能力的缺乏来源于权利的贫困。因此,应当重建个人的能力,扩大穷人自由范围以增加其选择的机会。教育水平的高低与贫困程度之间具有关联性,通过教育可以重建个人的能力,提高收入并摆脱贫困。近年来,有学者对米兰、那不勒斯等意大利城市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化的改革过程中,政策失衡、制度缺失、机会不均、分配不公等原因使一些來自低收入家庭,受教育程度低的年轻人正成为该地区贫困阶层的主力军。

我国学者周丽莎根据阿玛蒂亚·森的理论观点,对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进行了实证研究。 单丽卿在“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一文中也阐释了以教育差距为代表的公共服务不平等如何导致了贫困的再生产。并强调扶贫政策应该致力于改善农村人口的权利状况,以消灭权利贫困、实现权利平等为主要政策取向。

可见,贫困既有个人层次的原因,更有社会层次的原因。政策、制度的失衡会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产生新的贫困群体。教育在打破贫困文化和陈旧观念,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权利分配均衡,进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3教育学视野下的扶贫理论研究

教育学视野下的扶贫理论研究,是在教育的扶贫功能得到广泛认同的基础上,国内学者试图建立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的努力。目前,这一视角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教育事业的扶贫研究,即扶教育之贫;二是通过教育对其它事业的扶贫研究,即依靠教育扶贫。

对教育事业的扶贫研究,是建立在认同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它强调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发展和壮大教育事业,促进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进而达到经济社会大发展和消除贫困的目的。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例如,国外学者关于经济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思想研究属于这一范畴。国内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对发展教育与科技进步间的关系进行的广泛讨论也属于这一视角。

通过教育实现对其它事业的扶贫,是反贫困意义上实质性的教育扶贫理论研究。它通过论述教育扶贫的内涵、意义、功能、作用、模式等基本内容,为教育扶贫工作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早在上世纪初,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就联合社会各界力量创建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力图通过教育解决国民生计问题。现代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毕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和乡村改造运动,其丰富的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农村扶贫工作也具有启示作用。1997年,学者林乘东首次提出了教育扶贫论,认为教育具有反贫困的功能,可以斩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应该把教育纳入扶贫的资源配置中,并通过自动分流体制实现教育投资的多元化,使高收入阶层“自动”选择付费教育,从而使公共教育投资能够向贫困人口倾斜。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强调教育扶贫功能的基础上,从初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不同视角进行了广泛研究。

4系统科学视野下的教育扶贫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试图建立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的努力似乎未能取得成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扶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每一个学科都能从自身角度发挥作用,但却又极其有限。于是,系统扶贫的思想运应而生。

系统扶贫理论起源对20世纪系统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和应用,其观点是认为造成贫困的原因是复杂的,过分强调某一种因素,将导致单因素决定论,任何一种贫困成因的解释可能都是片面的、非系统的,因而,贫困是由诸多综合因素系统运行的结果。根据系统扶贫理论的思想,罗必良认为贫困的根源是由“陷阱-隔离-均衡”所构成的一个低层次的、低效率的、无序的、稳定型的区域经济社会运转体系。 康晓光也认为区域性贫困陷阱是一个反馈回路相互耦合形成的网络系统,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使贫困成为区域的持久性状态。 林乘东在提出教育扶贫论中也指出,教育不能独善其功地反贫困,发挥教育的反贫困功能必须有其他条件的配合。

从近年来的发展趋势看,系统扶贫论已逐渐成为主流扶贫思想,并在中国政府的扶贫政策中得到体现。

5总结与评论

综上所述,教育扶贫理论最初起源于西方经济学关于反贫困理论的研究中,众多经济学家通过调查分析,论证了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应当通过加大资本投入和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来发挥教育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功能。随后,社会学范畴的反贫困研究兴起,极大的扩展了反贫困理论研究的领域。社会学视角的反贫困研究者对经济学家过分强调物质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质疑,认为文化、观念、社会变革、制度、政策、权利等因素才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贫困文化论和权利贫困论。他们强调教育对贫困文化、观念的打破作用,认为教育对优化社会结构、促进权利分配公平方面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内部分学者在引进和本土化国外反贫困理论时注意到,大多数教育反贫困思想都是基于教育的扶贫功能提出的,于是开始尝试建立独立的教育扶贫理论体系。其中,林乘东最早提出了教育扶贫论,论述了教育的反贫困功能,魏向赤等其他学者也对教育的扶贫功能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在近十年里,教育扶贫论似乎“后继无人”,后来的研究者将注意力转向了具体教育扶贫模式的研究,而对教育扶贫论本身“避而不谈”。后来,系统扶贫论兴起,它是基于系统论、协同论和自组织理论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扶贫理论,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追捧,并对政府的扶贫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整个教育扶贫思想的发展历程,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教育扶贫理论研究取得了丰富成果,教育的扶贫功能得到了广泛认可,并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但教育扶贫的其他诸多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例如,教育扶贫的主体是谁?对象是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开展方式有哪些类别?教育扶贫的机制应当如何运行?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扶贫制度、政策环境等?这些问题不加以明确和解决,教育扶贫很难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为教育扶贫工作者和研究者,我们仍应立足根本,不断扩展教育扶贫研究的广度,加强研究深度,注意理论研究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使教育扶贫理论形成体系,为我国的教育扶贫工作发挥指导借鉴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职业教育发挥扶贫攻坚作用研究”(项目编号:AD15008)成果之一

注释

① 马尔萨斯著,子箕,南宇,惟贤译.人口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7-14.

② 罗森斯坦·罗丹.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J].经济学杂志,1943:6-9.

③ 黃承伟,刘欣.“十二五”时期我国反贫困理论研究述评[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④ 姜德华.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89.

⑤ 杨能良,黄鹏.教育扶贫——我国扶贫的财政学思考[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14.

⑥ 李雪萍,王蒙.多维贫困“行动—结构”分析框架下的生计脆弱——基于武陵山区的实证调查与理论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

⑦ 刘维忠.新阶段新疆农村扶贫开发模式与对策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2010.

⑧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经济考察[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⑨ 阎文学.富饶的贫困:掣肘与成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138-155.

⑩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何家理,查芳,陈绪敖.人力资本理论教育扶贫效果实证分析——基于陕西7地市18个贫困县教育扶贫效果调查[J].唐都学刊,2015(3).

屠国玺.论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的权利缺失[J].生产力研究,2006(9).

陈银娥,高思.社会福利制度反贫困的新模式——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视角[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

缪尔达尔著,金缩编,方福前译.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吴理财.论贫困文化[J].社会,2001(8).

胡联,孙永生,王娜,倪国华. 贫困的形成机理:一个分析框架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2(2).

阎文学.富饶的贫困:掣肘与成因[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4.

李梦鸽.浅析贫困的代际传递与教育扶贫[J].新西部(理论版),2016(12).

曹扶生,武前波.国外城市反贫困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08(10).

周丽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11(2).

单丽卿.教育差距与权利贫困——基于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实践困境的讨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3).

林乘东.教育扶贫论[J].民族研究,1997(3).

罗必良.从贫困走向富饶[M]重庆出版社,1991.

康晓光.90年代我国的贫困与反贫困战略[J].中国国情国力,1995(7).

(下转第10页)(上接第8页)

参考文献

[1] 魏向赤.关于教育扶贫若干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9).

[2] 丁忠兰.云南民族地区扶贫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3] 马建富.社会转型与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选择[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4] 罗遐.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贫困问题研究综述[J].学术界,2007(6).

[5] 谢君君.教育扶贫研究述评[J].复旦教育论坛,2012(3).

[6] 刘军豪,许锋华.教育扶贫:从“扶教育之贫”到“依靠教育扶贫”[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6(2).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综述理论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理论”与“实践”
多项式理论在矩阵求逆中的应用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