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2017-03-13 17:50韩梦林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7年2期
关键词:设计色彩翻转课堂

韩梦林

[摘 要]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开放式教育理念开拓了课堂教学空间,笔者通过分解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组织结构,阐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营规律,并融合“个性化教学”理念,对翻转课堂下个性化教学内涵给予分析,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积累个性化教学案例,以便为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设计;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2-0080-03

教学是师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知识迁移的过程。相对于课程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过程具有鲜明的灵活性和不确定性。通常说讲台就是教师的舞台,也就是说,教学能够显示教师个性化的创新思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灵活、开放,为教育教学的开发与创新创造了无限得空间,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个性化教学设计的支撑,本文通过“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形成本课程个性化教学完整体系。

一 开放式教育理念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生成

2011年萨尔曼·汗在TED大会上的演讲报告介绍“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之后,“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者的关注热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英语的术语“FlippedClass Model”,翻译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既“翻转课堂”。顾名思义,这种教学模式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传递在课外,知识的内化在课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对知识迁移进行重新构建,其特殊性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教学形式的转换,它包括知识获取时空的转换和师生主次角色的转换。教育教学的中心点是知识,教学的过程即是知识迁移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知识迁移过程在课堂完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知识的迁移过程是在课前完成,形成完全不同的时空转换。传统教学模式教师往往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接受知识也是被动地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学生接受知识在课前完成,课堂是师生对于知识的讨论与交流的内化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和解疑答惑。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运行规律

翻转课堂教学运动规律主要由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构成。课前包括教师学习资源的筹备和学生自主学习行为。课前学习的内容是由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任务单,学生根据任务单完成相应的内容。课堂是翻转课堂模式师生面对面交流的唯一环节,也是在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之后的反馈过程,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环节,师生面对面的交流、答惑、研讨等活动检验学习的状况与效果。课后是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课堂对知识的内化中,思维空间得到更进一步的扩大,由此产生更多的好奇与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在课后对知识形成追踪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无限延伸,使翻转课堂教学潜在能量继续放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移动互联网设备是翻转课堂实施的物质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师生课外的沟通和课内交流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介入。课前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在于学习资料准备和沟通平台建设两大方面。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资料的准备视频是关键。教师可以自我录制或从网络下载所需要的视频教学资料供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沟通平台主要有网络教学平台和及时沟通平台。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利用便捷平台服务于教育教学。

二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的形成

(一)翻轉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及其特点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量分析

无论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还是传统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学的根本任务为出发点,知识的迁移运动轨迹的变动,知识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是以教学的不变因子——知识为基础,通过对变量因子的调和,激发教学的活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知识传递的时间、空间、传递的形式、方法、工具等都可视为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媒介,其主体对象是教师与学生,教师、学生的个体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也是教学中最活跃的因子。人的个体思想形成最复杂的变量因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操纵者是教师,教师对于课程全盘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最大变量因素即是教师,教师的态度、方法等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形成的内因与外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形成课前、课堂、课后三个共性环节,教师需要通过三个环节的精心设计实施课程教学。教师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活动是以一门课程为基础,不同学科的课程有自己特有的属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具体的课程为依托,针对具体学科课程的特点进一步展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课程的本质属性自然形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个性化的根本。

其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传授的主体,而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个体喜好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上都会以个体熟悉的方式进行设计实施,自然流露着个性差异。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程属性、教学环境、教学对象等差异性,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都将形成一定的影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共性形式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创新的基础,个性化教师是课程形成个性化教学的根本,探讨个性化教学,构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丰富内涵。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特征

2010年8月,由美国软件与信息产业协会(SIIA)等三个组织主办的个性化学习研讨会发布了《创新教育:为个性化学习重建教育系统》的研讨报告,研讨会充分肯定了个性化教育和教学的必要性,个性化教学使学生享受到“差异学习”。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习者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采取灵活、适合的方式,充分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的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之所以受到广大学生的青睐,就在于它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心理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执行者,因此,要求教师提供与学生相适应的教学资源,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特征包括教学内容、课前任务单、学习资源、课堂交流、沟通信息以及评价考核等方面的差异化设计。个性化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能根据学习者的兴趣、认知能力、学习风格等要素,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法、策略、内容等,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

1 个性化教学设计与交流

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课堂和课后三个阶段,是以知识为中心,形成知识的传递、内化运动规律。翻转课堂教学运动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不足都会影响其它环节的效果。因此,教师对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学习内容、组织形式的总体设计与内涵构建,对于实现高品质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课前有目的、有特色的学习任务才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利用个性化教学资源以及网络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课堂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过程,丰富、有趣的课堂交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创设情境、协作探究,以促进知识内化、提升教学质量。

2 个性化学习平台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课堂以外的时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行为。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由选择学习场所自主学习,实现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之所以形成就在于移动互联网的生活化,教师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为课程教学开辟了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各种沟通平台不断涌现,为翻转课堂提供更加宽泛的信息传递与师生沟通的途径,教师选择相适应的沟通平台,设置线上、线下个性学习,构建课堂以外的学习空间,让学生享受一对一个性化服务与交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3 个性化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的鉴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扩大了学习的空间,容纳了课前、课堂与课后的学习过程。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考核评价就要针对学生学习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公平、合理的鉴定。个性化教学与实践反映了不同性质的课程属性与学习过程,课程的任务要求与学习方法,要求实现考核评价的一致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习反映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同时也体现了团队的学习;学生课堂以外的学习、线下学习都应该给予及时评价。教师的评价仅仅是片面的,要融合多方人力资源,进行考核评价的合理设计,实现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的协调发展。

三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个性化教学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内容、信息技术运用、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设计,各部分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形成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统一整体。

(一)“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设计

“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主要遵循“去重避杂、突出重点”的设置理念,以专业人才培养为宗旨,针对传统教学内容设置存在分散、重复的问题,突出归纳色彩的教学主线,分解归纳色彩内容,形成单元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任务重点在于色彩基础知识和归纳色彩技法的认知与应用两大部分,通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三方面的协调关系,对课程学习内容、知识点进行合理调配,使教学内容教学指向更加明确。课时上,压缩课堂理论认识学时(理论知识点课外自主学习),增加实践训练与应用学时,强调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各单元学时分配依据课程目标要求进行差异化分配,使重难点一目了然。

(二)以“知识竞赛”为特色的课堂交流形式

“设计色彩”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课堂交流个性化特色主要体现于“知识竞赛”形式的运用。“知识竞赛”课堂交流设计主要通过问题类型、组织形式、运行过程、评价方式等方面展开。竞赛的内容是对单元知识点转化为“问题”,通过“问题”设计和题型设计完成“知识竞赛”的内容;“问题”的设计要突出知识点的主次与重难点以及拓展“问题”。题型形式设计突出知识性与趣味性统一的原则,题型设计主要有必答题和抢答题以及判断题,兼有文字、图示等形式。在组织形式上,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目的,充分利用人的猎奇心理和游戏路径心理,必答题设计抽签与抢答环节,抢答題穿插于抽签题之中,必答题设为课后拓展题,抽签题设计幸运题(只加分,不答题)等,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不定期变换。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必先储备一定的知识内容,这就促使学生课前认真、自主完成教师所提供的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课堂交流内容、知识点都已在任务单中明确,学生可以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或网络下载的学习资源自主学习。通过课堂知识竞赛答题,学生能够监测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程度,从而有效促进对知识的扩充、补充与反思,形成课后拓展学习的无限延伸。

(三)以慕课为主、即时交流的交互沟通平台建设

“设计色彩”课程课堂以外采用慕课教学平台为主,即时交流辅助的形式,建立本课程知识传递、情感交流的互通平台。慕课教学和即时沟通完成课下学习内容以及应对学生个体的问题和需求,确保课堂交流知识的储备与问题的探讨。即时沟通工具主要应用QQ、微信软件和手机移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建立班级QQ、微信群,形成师生交流的纽带,同时也是学习资源传递的辅助渠道。“设计色彩”课程通过“慕课”(MOOC)教学平台和QQ、微信沟通平台,形成适合本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信息纽带,有效地促进了本课程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突出形成性考核评价机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设计色彩”课程考核评价的个性化,主要体现于对教学的形成性考核及对教学内容考核的分层设计。对考核评价的内容、组织形式进行层层分解,考核的内容主要是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应用两大部分。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课堂交流环节和在线学习环节体现,实践应用考核主要针对手绘作品进行考核评价。

“设计色彩”课程的形成性考核,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目标的阶段性测评。通过单元阶段性测评和期末综合性测评,全面反映本课程学习的整体情况。“设计色彩”课程教学内容的考核包括两大部分:其一是平时分项单元考核;其二是期末综合考查,根据模块任务难易程度,层层分解学习内容,确定模块考核内容。同时,根据每个单元内容在该课程整体内容中所占比重,采取差异化分值量化分配。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完整的统一体,通过课前、课堂与课后的运动规律,形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三个环节既独立又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的策划与设计都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开放式教育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教师个性化教学提供无限的可能,“教”与“学”的个性化更能突出教学的创造性。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更是知识传递的设计师,教师的独立思维、知识水平、性格特点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立足实际学情,全面筹划、精心设计,在个性化教学中赢得教育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曹育红.基于开放教育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成人教育,2012(1).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王小彦.基于翻转课堂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6).

[4]吴洪艳.个性化学习理念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融合[J].现代教育技术,2015(8).

猜你喜欢
设计色彩翻转课堂
设计色彩课程中主观设计性归纳写生研究
色彩时间效应在艺术设计中的建构
如何让学生在设计中有效认识和使用色相环
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色彩风景教学探究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