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景双在《现代教育管理》2016年第11期中撰文,构建了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分析的内隐变量模型,提出了该模型成立的假设,并运用该模型验证了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变化,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中职教师政策应该体现的价值取向。
探究价值取向的内隐因素,构建价值取向模型,是打开政策决策者价值取向变化黑匣子的钥匙。作者从行为经济学与实践价值哲学、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有限理性经济人假说这三个视角切入,认为价值取向内隐模型是内嵌结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都是价值取向调整的标准,而模型的关键在于把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推送到价值目标的高度,从而得出中职教师政策价值取向的内隐变量:价值标准、价值选择、价值目标。
在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模型成立的三大假设:1.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我国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存在分歧。由于价值主体不同因而造成价值取向多元。2.时间管理作为价值标准对中职教师政策价值选择存在影响。价值调整常面临时间压力。3.不完全信息下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和选择存在分歧。政策价值取向缺乏国内外产业技术水平之间和国内各行业协会、企业与职业教育教师政策之间的信息沟通。
继而,作者运用该模型,验证了民国时期中职教师政策价值目标存在的分歧、我国若干知识分子政策中时间管理作为价值标准对价值选择存在的影响,并分析了当今中職教师政策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存在的分歧,阐述了教师政策价值取向引导的错位、具体职称管理政策的错位等问题,提出中职教育目标是为了培养有技术技能的中等专业人才,技术精进而不是学术精进应成为教师的价值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