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莫砺锋
千古东坡面面观(下)
江苏 莫砺锋
苏东坡不仅是千古名人,他在当时就是大名人。他二十二岁考上进士,主考欧阳修就预言他的成就一定会超过自己。更出奇的是,他在考场上写的那篇作文,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被后人选进了《古文观止》。现在每年高考也有一些好作文,有的满分作文还刊登在各地的报纸上,但是几百年以后,还会有人提到这样的文章吗?不可能!而《古文观止》是清代人选的,代表着历代古文的最高成就。此外,东坡的诗、书法,很快就名震朝野。东坡是名副其实的大名人。名人容易骄傲,有些名人高高在上,拒人以千里之外,非常傲慢,但是东坡虽然有那么大的名声,却始终平易近人。东坡自己说过,他交朋友不看对方的身份,上可以交玉皇大帝,下可以交卑田院乞儿,卑田院就是宋代的乞丐收容所,他三教九流都能交,从不歧视平头百姓。我们举书法方面的事例来做说明。
东坡是大书法家,他的字当然是墨宝,但是东坡从来不以奇货可居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书法作品。他在朝为官时,朝廷里的文官几乎每个人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后来又扩大到武官。先说一个小故事。当时朝廷有一个武将叫姚麟,很喜欢苏东坡的字,但是他跟东坡没有交往,无法弄到手。结果有一个叫韩宗儒的文官,就专门到苏东坡那里去要字,哪怕是一个便条、一封短信,都拿去送给姚麟。姚麟每得到一幅东坡的字,就馈赠十斤羊肉给韩宗儒。时间久了,此事被黄庭坚知道了,黄庭坚就对东坡说:晋朝的王羲之,人家都传说他帮道士写字来换白鹅,他的书法叫作“换鹅书”。又说你现在的书法是“换羊书”,有人用你的书法换羊肉吃。东坡听了哈哈一笑,也不当回事。有一天他正在办公,突然韩宗儒派人来送信,也没什么重要内容,无非是说今天天气怎样。东坡看过就说知道了,放到这里吧。过了半天,抬头一看,送信的人还没有走。东坡说你怎么还没有走?那个人说你还没有给我们家老爷回信呢。东坡就说,你回去告诉你家老爷,本官今天不宰羊!话虽然这么说,东坡的书法还是很随意地送给人们,不光是官员,还送给平民,这一点特别了不起。黄庭坚有一次告诉一个平民,说你不是想得到东坡的书法吗?我教你一个好办法,明天东坡要到城外的一个寺庙去游玩,你到那里去做些准备。第二天上午苏东坡果然去了,走到寺庙门口一看,那里居然放了一张桌子,桌上还铺了几张宣纸,旁边有砚台,墨也磨好了,几支毛笔也放在旁边。东坡一看四周没人,却有这么好的纸,还有笔墨,就信手拿起笔来写字。写好以后,那个人就走出来了,这几幅书法当然就归他了!
下面说一个更感动人的例子。东坡第二次到杭州做知州,古代的地方长官很辛苦,因为古代的官员比较少。有人统计过,现代百姓和官员的比例,如果跟汉朝相比,要多出二十多倍。所以东坡做知州时,他什么都要管,连司法都要管。东坡有一天在杭州的州府衙门审理案子,一个被告和一个原告进来了。原告说被告去年冬天向我借了二十贯钱,说好今年夏天还,时间到了他却不还,请老爷做主。东坡就问被告,你怎么借人家的钱到期不还?被告说我不是不想还,是还不出来。因为我家是做扇子卖的,去年借了二十贯钱做本钱,买竹子、买绢,用来做成团扇。本来打算今年夏天卖了扇子以后再还钱,没想到杭州今年夏天天气不热,扇子卖不动,结果本钱就回笼不了,实在是没办法。东坡一听非常为难,按照法律,这个人当然该还钱;按照人情,他是实在还不出来。古代的州衙门、县衙门,凡是在审理案件的时候,衙门的大门一定得打开,让老百姓在外面旁听,表示司法公正。那天东坡在州衙门审案子,很多人挤在大门外旁听,大家知道东坡是大名士,想看看他怎么审案子。东坡对这桩案子感到为难,他想了想,就对被告说,你是不是家里积压了很多团扇卖不动?被告说是。东坡说你现在就回家去拿二十把扇子来,我帮你卖。那个人就奔回去,过了一会儿抱了二十把扇子来。东坡把它们铺在桌子上,拿起笔来,他是大诗人、大书法家、大画家,他下笔疾如风雨,又是写,又是画,过了一会,二十把扇子上都留下了他的真迹。大门外的人都亲眼看到苏东坡在那里写,这肯定是真迹啊。写完画完,东坡就把二十把扇子交给被告,说你现在拿到外面去卖,每一把卖一贯多钱,少了不要卖。结果这人一拿出去,大家蜂拥上前,抢购一空,他就此还清了债。请大家注意东坡的身份,他是杭州的地方长官,又是天下闻名的大书法家,而那个被告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东坡竟主动出手相助,帮他题了二十把扇子,让他还债。这是什么态度?这是平易近人。东坡是大名人,但是他跟我们普通人之间没有距离,他就是我们的朋友。
苏东坡一生中坎坷很多,有很长时间处在逆境中。一个人在坎坷的处境中怎么淡定地生活下去,东坡给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
我们刚才说到东坡德才兼备,肯定是个好人。现在社会上流行一句话,“好人一生平安”,其实好人不一定一生平安。在很多情况下,好人反而比坏人更不平安,苏东坡就是一个典型。东坡才高一代,有很多人妒忌他,然后诽谤他,陷害他,乃至打击他。加上处于党争激烈的北宋后期,东坡一生坎坷不断。他晚年离开海南岛的儋州,第二年,也就是在他去世两个月之前,他走进江苏镇江的金山寺。金山寺的和尚拿出一幅东坡的肖像画,说这是你的画像,请你在上面题首诗,东坡就题了一首六言诗,共有四句,后面两句是:“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就是问你这个人平生有什么功业,他自己回答,我一辈子到了三个地方,黄州、惠州、儋州。三个都是他的流放之地。这句话当然是自嘲,但是说得很对。黄州、惠州、儋州虽然是东坡一生中的三个逆境,但是他的人生在这三个阶段发出独特的光芒,他在逆境中同样有所贡献,这就特别了不起。
东坡四十四岁那年被朝廷逮捕,然后被关进大牢,当时的罪名非常重,形势非常险恶。东坡被关进大牢的第一天,御史审问他,首先不问他写过什么文章,怎样讥讽朝廷,而是问他家中有没有丹书铁券?什么叫作丹书铁券?读过《水浒传》的朋友都知道,水浒梁山一百○八将中有一个好汉,小旋风柴进,他家里有丹书铁券。丹书铁券就是朝廷赏给功臣的一个法律文书,有了这份文书,子孙后代犯死罪也可罪减一等。那么,苏东坡家里有丹书铁券吗?当然没有,他出生农家,他的祖父叫苏序,是亲自耕地的农民,他和弟弟两个人完全是靠科举制度才进入仕途的。其实这些经历审问他的御史明明知道,知道他家里没有丹书铁券。既然知道,为什么要明知故问?原来问一个囚犯家里有没有丹书铁券,这是宋代规定的审问死刑犯的必经程序。因为有了丹书铁券就可罪减一等,就不能判死刑。所以御史们问这个问题,就说明他们内定要判东坡死刑,要尽量把他往死刑上来量刑。后来由于各方的救援,总算被赦免了,但是遭到撤职处分,并被贬到黄州去。
东坡四十五岁那年的正月初一,汴京城里鞭炮连天的时候,东坡在两个差役的押解下前往黄州。这对他来说是生命中的一个巨大落差,一次巨大打击。因为他从前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后来又考中制科,做官也还算一帆风顺,春风得意。没想到人到中年突然变成了罪犯,被流放到偏僻的小山城黄州。东坡到了黄州以后,不但心情苦闷,而且在经济上也一下陷入困境。因为北宋的制度,凡是被流放以后,原来的俸禄就没有了,朝廷只发给一份非常微薄的生活费。东坡家里有二十多口人,他的奶妈还跟着他,三个儿子中长子已经成家,家里还有书童、丫鬟。全家人靠官府发的那点生活费根本不够。所以东坡到黄州的第二年就必须开荒种地,否则没法养家糊口。他怎么会起号叫“东坡”?就是因为当年黄州的官府把城东山坡上的一块荒地借给他种,那块荒地面积有五十亩,但是原来是驻军的营房,军队开走后房子拆了,遍地瓦砾,东坡开荒的第一步就是捡瓦片、砖块。这个地方在城东山坡上,地名就叫东坡。苏东坡在那里开了荒,又盖了几间房子,自己起了一个号叫作“东坡居士”。假如当年黄州官府借给他种的荒地在黄州城西的山坡上,恐怕我们只能拥有一位苏西坡了。
东坡的荒地面积不小,但是它原来不是农田,种植庄稼的效果不好。第一季种大麦,收成还好。第二年种水稻,收成很差。一来地不好,二来东坡也不会种地,他虽然出生农家,但从小读书,考上进士后就做官,并没有种过地,所以第二年种的水稻就收成不好,五十亩地打下来的稻子不够全家人吃。
我是东坡的异代粉丝,当我读到东坡在黄州开荒种地时写的那些诗、词、短文的时候,既觉得心酸,又感到很遗憾,因为我不会玩“穿越”。要是我会穿越就好了,我就可以一下穿越到北宋去。为什么我要穿越到北宋去?因为我从十九岁到二十九岁,十年最好的青春年华,都在学习我人生的第一专业,就是在长江下游地区做水稻栽培。我种水稻是一把好手,从插秧到割稻,全都很内行。我种地的地方是长江下游,和东坡所在的黄州处于一个纬度,水稻栽培技术是一样的。假如我能穿越到北宋,我一定当志愿者奔赴黄州,去帮东坡种水稻。由于东坡没有得到我这个志愿者的帮助,他的水稻就种得不好,打的粮食不够全家吃。所以,就发生了下面的情况。
东坡四十七岁的那年春天,有朋友劝他,说你眼看要在黄州长期生活下去,光靠这块荒地是不行的,你最好把家里的积蓄全部拿出来,去买一块好点的地。而且朋友还帮他打听好了,有一个叫沙湖的小村子,离东坡不远,那里有一块肥沃的稻田要出售,你去把那块稻田买下来,以后就可以打较多的粮食。东坡一听欣然同意。三月初七那天,东坡在两个朋友的陪同下到沙湖去看那块地,当时的说法叫“相田”。此行没有买成地,但是产生了一首词,标题叫作《定风波》,它的写作背景在小序里写得很清楚。那天早上临出门的时候,天色阴沉,可能会下雨。东坡就叫书童带着雨具,就是雨伞和蓑衣,先行一步,到半路上去接应。他跟两个朋友在后面走,因为东坡年近半百,两位朋友估计也是这个年龄,他们走得慢一些。没想到他们刚出门不久,还没有走到书童接应的地方,突然刮风下雨了,大家都淋成了落汤鸡,两个朋友狼狈不堪。东坡虽然也被淋湿了,但是他并不狼狈。他依然淡定、从容不迫地慢慢往前走,一边走一边还在吟诗。下午回来以后,东坡写了《定风波》这首词,我们先来读一下:“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的意思很清楚:你们不要听穿过树林、打在叶片上的风雨之声,风雨并不妨碍我们一边吟诗,一边慢慢地前行。我本来脚上就穿着草鞋,可以防滑。再随手在路边捡一根竹竿当手杖,步履很轻快,并不输于骑马。风雨有什么可怕?我这个人披着一件蓑衣,风里来雨里去都走过半生了。他的言下之意是,我这个人连政治上的大风大雨都经历过了,自然界的雨丝风片又能奈我何?东坡这个人很潇洒,虽然田没有买成,但是中午还跟朋友在路边小酒馆里喝了两杯酒,下午带着几分醉意回来了。此时斜阳复出,回头看看上午遇到风雨萧瑟的地方,既无风雨,也非晴朗,一切都归于空无了。
请问这首词是写那年三月初七东坡在途中偶遇风雨的经历吗?当然是,因为小序中交代得清清楚楚。但是这首词仅仅是写自然界的一次风雨吗?当然不是,它实际上是写人生途中的风风雨雨,是写在风雨人生中的人生态度。东坡就是带着这种态度从黄州、惠州、儋州三个流放地走过来的,他在三个流放地可不是一般的活下来而已,他在逆境中照样有所贡献,他把人生的低谷变成了事业的高峰。黄州时期是东坡的书法艺术大有长进的时期,也是东坡的词突飞猛进的时期,《念奴娇》“大江东去”等杰作就是在黄州写的。东坡在海南岛的儋州完成了平生最重要的三部学术著作,他离开海南时在途中遇到大风雨,怀中抱着一个包袱,里面藏着三部书稿,他觉得一生没有白过。所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句话,还真是东坡对人生业绩的总结。
朋友们肯定读过一些关于苏东坡的书,人们谈到东坡在逆境中的表现,往往会片面地归结为“旷达”二字。什么叫旷达?旷达的基本意思就是看得破、想得开。东坡旷达吗?他确实旷达。但是东坡仅仅有旷达吗?当然不是。东坡刚到黄州,内心也感到苦闷,感到孤独,感到委屈,他并没有一下子就旷达。《后赤壁赋》写到一个寒冬腊月的夜晚,东坡跟两个朋友来到赤壁山下,朋友留在船上,他一个人爬到山头上去。冬天的夜景有什么可看的?环顾四周,无非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一片萧条的冬景。此时此刻,站在赤壁山头的东坡心情很不好,《后赤壁赋》里说得很清楚:“悄然而悲,肃然而恐”,他内心有一种悲凉感、孤独感,甚至还有恐惧感,因为朝廷里的政敌还在搜集他的罪证,还在攻击他。但是东坡挺过来了,他挺过来最主要的原因不是旷达,而是坚韧,是对人生有坚定的信念。东坡被贬到黄州后,朋友李常来信安慰他,东坡回信说,你为什么要说得这样悲悲切切?我们这样的人本来对自己的道德充满自信,认定自己在政治上持有异见是出于正义,所以我们具有铁石心肠,尽管遭遇不幸,但内心的信念是不变的。所以支持东坡在逆境中坚持下去的精神力量首先是坚定的信念,然后才辅之旷达,这样才能造成无往而不胜的从容心态。东坡晚年被贬到惠州,又接着被贬到儋州,朝廷里的执政者一心想把他置于死地,因为当时的海南岛是鬼门关,中原去的人十去九不回。东坡六十二岁才到海南,三年以后,六十五岁的苏东坡又活着北归了。东坡这个人,你可以摧残他肉体上的健康,但你没法从精神上打垮他。
人生在世,谁能不碰到挫折?我甚至认为,你不在人生的这个阶段碰到挫折,就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碰到挫折。我们无法规避人生的挫折,无法逃脱暂时的逆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当你碰到挫折,处于逆境时,你用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东坡为我们展现了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的成功典范,这一点对我们有巨大的启发意义,这是我今天所讲的东坡在各种意义中最重要的一点。
苏东坡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以满腔热情拥抱人生。他热爱生活,善于生活,尤其善于从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幸福感,发现美感,发现诗意,这对我们普通人具有重要的启迪。
东坡是经过荣华富贵的人,他有过锦衣玉食的生活经历。他在朝廷里当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央办公厅秘书长,还是教小皇帝读书的帝王之师。垂帘听政的高太后曾亲切接见他,并让太监撤下御座旁的金莲烛护送东坡返回翰林院。但是时隔不久,他就被贬到海南岛去了。有一天东坡背着一个大瓢在田野里一边走一边唱歌,碰到一个老太太,老太太对他说:“苏内翰,你当年荣华富贵,现在看来像一场春梦。”苏东坡说你说得很对,就给这个老太太起了一个名字叫作“春梦婆”,还写到他的诗里去了。很多人说高太后对东坡有知遇之恩,我觉得最理解东坡的不是高太后,而是春梦婆。因为东坡虽然曾经有过锦衣玉食、玉堂金马的富贵生活,但他真正欣赏、真正热爱的却是普通的、简朴的生活,他觉得后者更有滋味,更有诗意。让我们看看他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东坡对于生活的各类内容都是兴致勃勃、有滋有味的。比如说饮食,前面说过东坡肉,其实东坡发明的菜肴不仅仅是东坡肉,在座如果有搞餐饮的朋友,我建议你赶快去读东坡文集,里面还有“东坡鱼羹”“东坡菜羹”,可以开发一个东坡菜系。东坡需要的食材就是普通的蔬菜、猪肉,以及鲫鱼、鲤鱼,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他为什么发明东坡肉?因为他到了黄州以后,发现当地的猪肉特别便宜,他的原话是“猪肉贱如土”,所以他经常买猪肉来做菜,就发明了东坡肉。我们广东的荔枝,是东坡最喜欢的水果。他一到岭南就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荔枝是广东的普通水果,东坡认为是果中极品。东坡是四川人,他后来到了江南,江南有种鱼叫作河豚,是一种普通的野鱼。河豚味道鲜美,但是有毒,东坡的好朋友李常是江南人,李常从来不吃河豚,他说“忠臣孝子不食河豚。”为什么?因为中毒死了,就做不成忠臣,做不成孝子了。但是东坡欣赏河豚,认为它与荔枝有得一比。有一个有趣的例子。东坡离开黄州后,有几个月闲居在常州。常州有户人家的河豚做得很好,听说大名鼎鼎的苏东坡就住在城里,就专门去请东坡到他家来品尝河豚。东坡一听欣然前往, 那天的客人只有一人,东坡就坐下来享用一盘河豚。主人是市井小民,站在旁边陪着。厅堂里有一架屏风,屏风后面躲着一大群人,就是这家的男女老少,都躲在后面,想听听这个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怎样评价他家的河豚。没想到东坡拿起筷子闷头大吃,一言不发。过了一会儿,东坡把一盘河豚全吃完了,把筷子一放,说了四个字:“也值一死!” 所以说东坡这个人会欣赏生活,有人怕中毒,不敢品尝河豚,那么这种特别的美味就没有品尝到,而东坡品尝到了。
东坡是不是专门吃好东西?当然不是。他晚年到了惠州,惠州是个小城,市场很小,一天只杀一头羊,那些好的部位,如羊腿等,都被官员、富商买去了。东坡是个流放的犯官,等到他去买,只剩下骨架。东坡专门写了封信给他弟弟,推荐羊骨架的妙处。他说羊骨缝里还有点残肉,把肉剔出来,蘸上盐,稍微烤一烤,就像螃蟹一样好吃。东坡到了海南岛,生活更加穷苦,他的小儿子苏过用当地的芋头做成一道“玉糁羹”,东坡也觉得是天下绝味,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它。他在海南岛第一次吃到蚝,这类东西古代的中原人不能接受,我们看唐朝的韩愈,贬官到广东后专门写了一首诗,题目叫作《南食》,说南方的食品,像蚝啦,蛇啦,太可怕了,他一样都不敢吃。东坡不是这样,他在海南岛第一次尝到蚝,就说这个味道太美了,专门写了一篇短文介绍蚝怎么好吃。还叮嘱苏过,千万不要把蚝的美味说出去,以免京城里的人听说以后,一个个都争着像我一样表现,希望朝廷把他贬到海南岛来分享我的美味。这当然是讽刺,但也意味着东坡对异乡风味的接受与喜爱,他是全方位地拥抱生活。所以东坡是最懂得生活的人,他欣赏风景也是如此。杭州的西湖是天下美景,东坡写了很多诗词来题咏。他到山东密州做官,就是现在山东的诸城,那里有什么风景?不过是平冈荒丘,但东坡也把它们写得非常美好。
不知道朋友们读过关于苏东坡的什么书?我猜想大家都读过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这本书是20世纪40年代林语堂在美国的时候用英语写的。后来台湾有人把它翻译成中文,出了繁体字版本,大陆购买版权又出了简体字本,这本书现在很流行。但是林语堂是作家,作家喜欢想象、虚构,所以这本书里的细节是不准确的,有些内容是瞎编出来的。比如这本书里说苏东坡有一个堂妹叫小二娘,他跟这个堂妹幼年时候青梅竹马,直到晚年还对她柔情万缕,一辈子都是他的恋爱对象。这是胡说八道,一点儿根据都没有。小二娘是有这个人,后来嫁往江苏镇江,东坡跟她的丈夫、公公都是好朋友,两个人哪有什么恋爱关系,就是堂兄妹关系。这本书又说东坡成天练瑜伽功,北宋根本就没有瑜伽这个名称,东坡练的是道教的气功。《苏东坡传》有些内容不够准确,大家看的时候要小心一点。
但是这本书有个突出的优点,就是书名起得好。《苏东坡传》的题目看来很一般,但是它不是林语堂原著的书名。林语堂当年是用英文写的,英文版的书名叫作Thy Gay Genius,“Gay”就是愉快的意思,“Genius”的意思就是天才。所以,林语堂这本书的标题如果准确地翻译过来,就是“一位愉快的天才”,我觉得这个标题用得好。苏东坡就是一位愉快的天才,他生平受了那么多的坎坷,那么多的折磨,阅尽沧桑,但是他始终以一种愉快的态度来对待人生,对待生活。这一点我觉得对我们非常有启发意义。因为人生在世带有各种偶然性,我们普通人,你所能拥有的生活条件,比如享受什么物质待遇,处在什么地位,基本上都是命定的,是我们无法选择的。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用一种宽容的心态,用一种潇洒的心态,来对待生活,来对待人生。如果有,那么即使过比较简朴的生活,你同样能从里面找到幸福感,找到美感,找到诗意,因为苏东坡已经找到了。东坡在简朴甚至是艰苦的生活中发现了幸福感,发现了美感,发现了诗意,他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典范。苏东坡往矣!他已经远去了,但是他的精神永久留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这是我们中国人都应接受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
提问:
苏东坡在王安石那个年代,我刚好在看一本改革的书,让我想起一个问题。在中国文化里面,历代改革总是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死我活的问题。当权的必须要打倒反对派,历代的改革派几乎都是失败的,我想是不是我们的文化里面有什么问题?不懂得合作、不懂得妥协的精神。我想请教授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讲,为什么我们总是欠缺这种合作精神?莫砺锋:
中国古代的文化中实际上不缺乏合作精神,因为儒家文化根本上是主张宽容、宽恕的,宽容、宽恕,当然允许对方说话,允许不同意见存在。所以,孔子对弟子并不强求一律,这个弟子偏重于这个方面,那个弟子可以偏重于那个方面,不同的意见都可以互相讨论。但是在古代政治中,在皇权制度下,帝王一定要求思想的统一,以及政治态度的统一,否则会不利于皇权的统治。儒家思想以前不占主流,汉武帝、董仲舒之后才变成朝廷的主流声音。但并不是儒家真正取得了统治地位,朝廷只是借用儒家的一些说法而已。但是在民间,人们论学时可以互相讨论。同样在宋朝,我们看理学家之间,像朱熹和陆九渊,他们的理学思想属于两派,是互相对立的。但是他们在江西鹅湖的讨论,彼此都很尊重对方,气氛很好,如沐春风。问题是一到朝廷里,往往就不是这样了。说到北宋后期的新旧党争,如果历史学家好好研究,可能对今天的改革是有借鉴意义的。王安石的新法为什么不成功?有一点是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富国强兵,但具体的操作有问题。第一是太急躁,六年时间里十条根本大法推出来,都没有论证的过程,也没有小范围的试点。新法里最主要的一条叫“青苗法”,基本精神就是在农民青黄不接时朝廷提供贷款。但它在执行的过程中变样了,这跟今天有点差不多,就是在考察地方官政绩的时候,片面追求数量。青苗法的考察就看你这个地方放出去多少贷款,放得越多,你的政绩越好。结果变成了摊派,有些人不想贷款,也要求必须贷,后来甚至发展到城市户口,家里没有田地也要贷青苗钱,这就变得荒谬了,东坡提了很多意见,就是集中在这些方面。
还有一点,王安石容不得反面意见。王安石一直认为他最聪明,他的学问最高,其他人都不对。人家在朝廷里面跟他讨论,有不同意见,他反驳人家说:“君辈坐不读书耳!” 他认为他学问最高,就一意孤行。结果新法推行非常迅速,非常剧烈。《老子》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叫作“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国家就像烹一锅小鱼,小鱼很柔弱,容易糜烂,必须要小心翼翼。王安石实行变法,不是像烹小鲜,简直是像炒黄豆,国家和社会都承受不了。司马光也有类似的毛病,司马光东山再起以后,也是认为我的意见全是对的,王安石的全是错的,所以新法一条都不行。苏东坡曾跟司马光争论免役法与差役法的优劣,东坡觉得新法中的免役法比较合理, 这是王安石提出来的。我认为王安石和司马光两个人的人品都不错,但是作为政治家,二人都太偏执,倒是东坡比较有宽容精神,比较实事求是。东坡在新法推行时曾给神宗皇帝一封万言书,清代的大学者顾炎武认为,在北宋后期所有的政见中这封信说得最好,因为东坡的观点比较平正通达,不是太偏激,太偏激肯定是不对的。
提问:
苏东坡进入仕途以后都是贬来贬去的,当时在第一次被贬的时候,他就应该像他在词里面写的“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应该归隐。因为孔子曾经说过:“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当时的朝廷又不清明,东坡为什么不归隐呢?莫砺锋:
一般说来,中国的朝代越到后面,君权越重,朝廷对知识分子的掌控力更大。有一点跟你提的问题很有关系,就是东坡对陶渊明的态度。大家知道,东坡非常崇拜陶渊明,他被贬到海南岛时只带了两本书,一本是柳宗元的,一本是陶渊明的。他写了一百二十多首和陶诗,陶渊明的每一首诗都和过一遍。东坡在写给弟弟的信里也说,我想学陶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可惜没有学到。就与你刚才问到的问题相关,他为什么不像陶渊明一样归隐呢?为什么不逃避政治,回到家乡,回归自然?问题是东坡没有这份自由。到了宋代,士大夫一旦入世以后,就没这个自由了。东坡一生中的政治心态前后稍有变化,他被贬到黄州以后,在《黄州寒食诗》里说:“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上句说皇帝的宫门九重之深,我没法到朝廷里去,皇帝不相信我,我想报国没机会。下句说先人的坟墓都在家乡眉山,与黄州距离万里,但是也回不去,因为他已经没这份自由了。当然,黄州时期的东坡刚到中年,他在政治上还有希望,所以他还要挺下去,等待政治上的机会。等到他晚年被贬到惠州,特别是贬到海南岛,已经老了,政治上已经没希望了,要是能归隐的话,他此刻就该归隐了。其实他也曾做过归隐的准备,倒没想归隐眉山。他在江苏的宜兴买过一块地,置了一个小庄子。所以他被贬到惠州时,半路上让长子苏迈带着全家都到宜兴居住,他只带着幼子苏过和侍妾朝云南下,他本人不能回到宜兴去。在宋代,朝廷把你贬到哪里,你就必须到那里去,不能说我不到贬所去,我回家归隐。知识分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实际地位越来越低,因为君权越来越发达,专制体制越来越发达。到了明代的朱元璋,干脆设立一条罪名,叫“士生宇内不为君用罪”,就是一个读书人不为皇帝所用,就犯了罪,就该杀。宋朝当然还没有到这个地步,但是对士大夫的掌控已经严了。所以东坡是无法在黄州时归隐的,他的词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只是发发牢骚而已。事实上他写这首词后就回家去了。相传第二天地方官徐大受听说东坡昨夜驾着一叶扁舟消失了,大吃一惊,赶忙到东坡家去察看虚实,发现东坡正在床上鼻息如雷呢!
提问:
您刚才一直在讲苏轼比较旷达,苏轼有句诗叫作“人生识字忧患始”,他在教导儿子时,对儿子的期待是希望儿子比较愚笨。我就有点疑惑,因为从这两个诗句看,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悲观的人,您怎么看待他性格中的旷达和“人生识字忧患始”的心态?莫砺锋:
“人生识字忧患始”是东坡给他的朋友石苍舒家的醉墨堂而写的。当然,这句话很有名,鲁迅也提到过这句话。人不识字实际上是指没有文化,一个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文化,忧患就少得多。因为好多东西你不会去思考,文化、教育提升了你的能力,包括思考和观察的能力,你肯定比没有文化的人有更多的忧患。完全没有文化的人,或者有点傻乎乎的人,他的烦恼就少一点,这句话大概是这个意思。那么,东坡的旷达与忧患是不是矛盾的呢?其实并不矛盾。刚才谈东坡在黄州时的心态已经有所涉及,他的心态其实是很复杂的,百感交集。当他面对眼前的艰难困苦时,当然需要旷达,这样才能生存下去。但当他想到国家、社会时,他的责任感迫使他不能对社会真相视而不见,所以心多忧患。这两者始终都是共存于东坡心里的。比较有意思的是第二个问题,苏东坡曾经希望他的儿子不要太聪明。东坡在黄州的时候,他的侍妾王朝云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干儿,大名叫遁,这个小孩不到一周岁就夭折了。干儿生下满一百天的时候,苏东坡写了一首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一首反嘲的诗,我若干年前看到报纸上的报道,记者看到一个妈妈在教育孩子,说你这个小孩不好好读书,将来长大了什么都不会,只会去做干部。真有意思,正好跟东坡的这首诗一样。在一个不正常的社会里,人才选拔的途径不公正,会有一些无才无德的人身居高位。东坡当时就有这种想法,他觉得他自己才华过人,但是在仕途上很不顺利,遭受到各种各样的排挤打击。所以他在黄州发发牢骚,说我就是一辈子太聪明了,反而倒霉。这是说反话,这是讽刺,并不是真的希望孩子愚笨。东坡是滑稽多智的人,他有许多正话反说的言论,需要我们仔细体会。
提问:
苏东坡各个方面的成就都跟他的文学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在当下这个社会,在物质化、网络化的时代,怎样看待文学在当代的作用?莫砺锋:
文学现在肯定是极大地边缘化了,当然这也是一个进步,因为现代社会是价值多元的时代,一个读书人可以做各行各业的工作,你可以做工程师、律师,做其他的事情,在古代不一样。古代的读书人只有一条出路,就是应举做官,而唐宋时代的科举考试都要考诗赋,所以,科举考试跟文学写作能力直接有关,这就助长了全社会都注重文学。那么到了现代,文学边缘化以后,它还有没有用?我想它肯定是有用的。文学的作用是无用之用,它跟GDP没有关系。但是一个正常的社会不能没有文学,因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不同于动物,人是万物之灵,人需要精神生活。现代社会有一个不好的趋势,就是人们被物质、被金钱牵着鼻子走,好像人生的根本意义就是赚更多钱,幸福的根本意义就是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我觉得这些人好傻,其实精神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内容。阅读经典作品,比如苏东坡的作品,是多么美妙的精神享受啊!本文是作者在广州中山图书馆的演讲
作 者:
莫砺锋,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编 辑:
杜碧媛 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