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王信强
《哭泣的骆驼》是作家三毛的作品之一。当然,她主要是把西撒哈拉游牧民族比喻为骆驼,描述他们生活的艰辛。可笔者在大漠深处,却真真切切地看到了会哭泣的骆驼。
西撒骆驼均为单峰骆驼,它们耐饥耐渴,性情温驯,不畏风沙,善走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是游牧民族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也是他们食用的肉、奶的重要来源。
笔者有一次巡逻途经一户游牧民家,好客的牧民邀请我们喝新鲜的骆驼奶。男主人与我们聊天,其妻子则默默地拿盆走到骆驼身边。她并不急着挤奶,而是从一旁牵来一头小骆驼,来到母骆驼身旁。饥渴难忍的小骆驼一口叼起奶头。不一会儿,母骆驼干瘪的乳房开始涨起。这时,女主人却把小骆驼拉开了。不肯离开的小骆驼,一边叫着,一边回头。男主人告诉我们,母骆驼必须嗅到小骆驼的气味才会分泌奶水。
每次挤奶时间约为一分半钟,一天挤2—3次,一天产奶3公斤左右。这种做法有些残忍,但毕竟人类比动物更重要。
刚挤出的奶,温温的,味道和牛奶比偏咸,但营养丰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钙和维生素B,维生素C含量是牛奶的3倍。骆驼奶中还不含过敏源,适于新生儿饮用。
笔者的司令部附近有个屠宰场,专门用来宰杀年老体衰的骆驼。其肉风干后可食用。
一个周末的上午,笔者驱车来到屠宰场。还未进门,就听到阵阵骆驼叫声,声音不大,但听起来却让人心酸。
步入大门,只见地上躺着3头骆驼,前后腿均被铁丝绑着。见我进去,它们拼命挣扎试图站起来,眼神中透出绝望。
笔者走到一头骆驼旁边,蹲下身来,抚摸着它的脑袋。慢慢地,骆驼眼眶中盈满了泪水,一滴,两滴,从长睫毛下,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我转身看到其他两头骆驼,亦是热泪盈眶,把我视为它们的救星。我忽然感到,冥冥之中,生命与生命之间,存在着一种沟通。
可我却无可奈何,即使出手相救,用不了几天,它们还会被送到这里,因为都已风烛残年。离开时,我塞给屠夫10美元,让他最后再喂它们一次,动手时利索一点,让它们尽量少受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