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研究

2017-03-12 23:35:07肖爱国
辽宁高职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数学课程专业课程应用型

肖爱国

(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22)

高职数学课程是高职院校理工类等专业重要、必修的基础理论课[1],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并为学生后续工作、学习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是其他课程所无法替代的。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和教材建设”,高职数学课程的建设应该是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真正体现“必需、够用”为宗旨,以专业应用为本位的原则,突出应用的科学性,强调服务于专业的应用性,以深层次数学与专业有机结合为宗旨的建设。必须转变观念打破传统体系,弱化数学知识的理论性、完整性、系统性,重点要放在对专业课程相关知识所需的数学知识进行梳理,做到所需数学知识与专业有机相结合且“必需、够用”和应用数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专业课程相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提供给学生后续发展和深造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感受到高职数学在职业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思维能力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构建成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高职数学教材体系。

一、高职数学教材现状分析

1.教材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重完整、轻应用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数学教材是《高等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和《线性代数》三本书的“缩减版”——《应用数学》。其编排思想、内容还是没有脱离原教材[2],只是对部分内容的调整删减和降低习题的难度。可以说日前高职数学教材既兼顾了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又兼顾知识的应用性,为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做出了贡献。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培养应用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现有的高职数学教材在思路上、内容上、结构上、应用上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要求。因为它还保持着数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还保持着纯粹的“定理证明”“计算的技巧”,缺乏对高职数学在实际中应用进行必要的介绍,缺乏对高职数学内容与专业应用的结合,缺乏为专业服务的意识及深层次的融入专业课程应用之中,高职数学教材已经到了必须重新构建知识内容,否则会阻碍“工学结合”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展,影响“高素质高技术、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阶段。

2.教育教学模式上多采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模式

目前高职数学教材内容繁密丰实,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决定了仍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而现在学生入学平均成绩下降,特别是高职学院的学生成绩下降更显著,这种成绩下降包括学习基础、能力和自觉性。再加上一味地压缩高职数学课程的课时为专业课让路,直接导致教师到学生间的单向传授交流模式,过分重视知识的灌输,忽视高职教育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方式的缺失。[3]教师关注如何尽快将数学大纲的教学内容讲完,而学生接受能力差,甚至出现不学数学等现象。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不是主动发现的学习;是机械接受的学习,不是思维的学习;是枯燥的学习,不是兴趣的学习。

高职数学课程只有积极主动地适应高职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当下开发适合专业的“项目化”高职数学教材是当务之急,同时要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职数学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完成高职数学课程在高职教育中所承担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和为专业课程提供基本工具的任务。

二、高职数学教材的改革

就高职数学课程而言,不是让高职学生学得越深越广越好,而是要以知识“够用为度”,教会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学会应用,要以知识的应用为目的教与学。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要求: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原则指导下培养适用于不同企业需求,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这种培养模式确定了高职数学的课程定位,必须以服务专业为宗旨,坚持“必需,够用”的教学原则,以培养应用能力为目标,开发符合高职学院教育教学实用的,以“学生为本”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案目标质量的高职数学教材显得尤为重要。

1.以应用为目标,优化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

按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要遵循“实用性、适应性、重应用、强能力”的应用型高职教育教学理念。在教材内容上明确以服务专业和应用为目标,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淡化概念、理论和应用技巧的总体要求。优化高职数学课程内容体系,优化课程教学目标,调整课程教学要求。为实现课程目标,首先要破除传统课程体系的框框,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遵循“一个宗旨,两个重视,三个层面,四个关系”的课程体系思路,对数学知识进行全面梳理[4],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以专业应用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一个宗旨”是据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确定数学知识以服务、应用专业为宗旨,加强与专业课程的衔接,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以数学知识为平台,以专业课程中的实例、问题、任务等为导向运用于教材之中,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宗旨,同时体现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形成知识内容的整体结构。“两个重视”就是将重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转变为重视专业所需求的数学知识,重视数学理论转变为重视数学知识的应用和在专业课程中的数学方法的应用。“三个层面”就是将课程的内容分为基础、应用和专业应用能力三个层面。“四个关系”就是在数学课程体系中,处理好系统性与专业的需求性、完整与实用、知识与思想、应用与专业应用关系,同时要借鉴其它学科的教学特点,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规律,以数学的基础为主线,加强数学知识与各专业的密切联系,以适应高职教育的需求。

2.简洁而直观的专业知识体系,体现为专业服务

按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高职教育数学教材的内容编写要“以项目化的专业相关的案例、任务等导向驱动为主要编写形式,以浅、新、用为编写思路”,要充分体现数学服从于专业的功能。这里的“浅”指教材知识中的概念给出要以说明叙述的形式,不出现定理的理论证明,定理的出现一定要采用叙述的形式,一些定理可变为法则或性质,概念、法则和性质可用几何意义或实例加以说明,除去计算的技巧性等;这里的“新”指“工学结合”所需求的高职数学全新知识体系,体现职业能力的培养;这里的“用”指数学知识与专业课程相关问题的有机结合的应用。明确教材的编写主线,采用实例任务→数学知识→应用案例,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准则,淡化数学概念理论,减少技巧性,以实用性为准,增强数学与各专业的密切联系,以直观的知识体系和应用实例,体现数学为专业服务的功能,以适应高职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

3.一体化教学在教材中要有所体现

所谓一体化教学不仅是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而且是在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体化教学是顺应当前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以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为依据,以培养高素质综合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由工作过程的程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5],一体化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来说内容更加丰富,涉及专业知识更多。从生活的角度和专业的角度引导编写教材,挖掘数学应用专业课程的实例引入到教材中,打破传统的所有专业相同的课程设置体系,推行模块化的课程设置,体现为专业课程服务,做到“必需、够用”的原则,重构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数学的很多问题是来源于实际,通过丰富易懂的知识让学生从厌恶数学变为喜欢数学,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数学中去,并能发挥自己天赋、兴起、创新应用数学的能力。

4.数学模型在教材中要有所渗透

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纽带,是沟通现实世界和数学科学之间的桥梁。[6]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材中引入数学模型的思想,无疑将大大增强高职数学课程的桥梁作用和实用性,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选取易懂的实际问题或简单专业课程实例,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建立模型,也可引入知识点的同时是数学建模的过程。这将在教学上大大促进“交互式”教学的开展,学生将进行踊跃思考,在需求中接受数学知识,同时也是一次实用性很强的数学使用过程,而且师生一起完成知识的构建。

数学建模的引入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课堂教学过程必将充满活力,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发现数学的真谛并在快乐中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这样的课必将充满了生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将极大的提升,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5.科学地设置实训题,注重培养应用能力

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高职数学课程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实训题的设置目标是检验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实训题的设置必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过实训题的演练增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能力。设置实训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现状和认识特点,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识规律;时刻牢记学习高职数学课程的目的就是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专业课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计算,要紧密联系专业课程教学设置实训题,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专业的实际需求和数学模型及未来需要,在应用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

三、展望

教育质量的提高以教学资源的优化和应用为基石,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高职院校数学教材建设必将会倍受关注,案例驱动、问题导向、任务引领类型教材必将会不断完善,服务于专业的教材建设对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模式的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诚然,教材的改革仅仅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部分,还需要教育整体改革的相匹配。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方法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怎样与教学媒体组合,怎样创设新颖的教学设计,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将知识与专业相关问题相结合,怎样用简单的语言说明深奥的理论,怎样“做中学,学中做”等。教学考核评价、学生成绩考核方法等等改革也都是必要的。随着高职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数学课程将会越来越具有实用性,必将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预期目标。

[1]董毅,周之虎.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8):55.

[2]黄焕宗,杨昔阳.“工学结合”背景下高等数学教材改革与数学模型思想的应用[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26-28.

[3]林海涛.高职高专高职数学教材改革研究:基于立体化教材的构建[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56-58.

[4]王静,魏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95-97.

[5]李迎春.浅议技工院校《高等数学》中微积分教学一体化校本教材的建设[J].科技经济导刊,2016(6):141.

[6]庄小红,向莹,林毅.高职数学教学中融入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探索[J].职教通讯,2017(6):36-38.

猜你喜欢
数学课程专业课程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辽宁丝绸(2022年1期)2022-03-29 00:59:06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议研学活动中的“数学课程”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6:46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