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惠玲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 510725)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高校海事英语教学
陈惠玲
(广州航海学院,广州 510725)
在国家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中,我国航运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伴随着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校培养的涉外海事人才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提出更高要求。英语是当前海事人员使用最为广泛的交流语言,目前高校在海事英语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基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背景,加强高校海事英语的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事英语;教学;改革
为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加强与世界各国的海上合作,构建互联互通的海上大通道,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在我国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大背景下,这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海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对于高校尤其是海事院校而言,抓住机遇,不断提升海事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当前我国经济已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对外贸易运输量的90%是通过海上运输完成。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注册船员已超过137万人,总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船员大国,但纵观全球的船员劳务市场,我国所占比重非常小,与菲律宾及印度等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中国船员的英语水平较低,不符合国际化要求。深究其中原因,是我国高校在培养海事人才中,英语教学尤其是海事英语教学还存在较大不足,未能跟上国际航运形势的发展。
1.海事英语教材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
海事英语不仅包含航海英语,还包括与航海专业有关的陆上业务英语,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与航运业相关的方方面面。我国各海事院校的教材选择和使用没有统一标准,基本都是自编或从国外引进的教材,教材选择极为有限。此外,随着全球航运业的快速发展,相关知识与信息量越来越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越来越快,这一变化要求海事英语教材的编写也要及时反映最新知识,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各高校的海事英语教材知识较为陈旧,大部分都是几年前的成果,更新再版频率不高,涵盖的内容也较为单一,针对性不强。另外,各院系自行编写的教材,各自为政,在教材编写和教学大纲设计等方面都存在与考纲脱节现象,教学内容较为浅显,缺乏实用性,不利于海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
2.海事英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海事英语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必须具备航海与轮机专业的相关知识、实践及科研能力。就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这两方面能力都具备的海事英语教师在数量和水平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对海事人才培养的需求,更不能够满足我国飞速发展的航运业。目前各高校海事英语师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海事相关专业毕业、英语水平相对较好并持有专业适任证书的人员,此类师资的优点在于具有良好的学科背景,能比较熟练运用海事英语,不足是此类教师不是专业英语出身,缺乏系统的英语专业知识学习与训练,总体而言,基础知识不够扎实,英语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如专业英语毕业生,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还有所欠缺;另外一类教师则为没有海事专业背景的英语专业毕业生,这类教师在英语教学方面有优势,但缺乏相关学科背景,对于与海事相关的专业名词与术语的教学还有待继续加强与提高,而这一不足也制约了海事英语教学的进一步提高[1]。目前,我国各高校除了大连海事大学与上海海事大学开设了海事英语或航运英语的研究生专业外,其他高校几乎没有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相关专业更是空白。既有良好英语教育专业知识背景,又有海事相关专业背景的复合型海事英语教师极为稀缺。因此,海事英语师资力量薄弱,已成为困扰各海事院校的突出问题。
3.海事英语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
目前,各高校海事英语课程大都采取“语法—翻译”的教学法,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与公共英语教学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据统计,在海事英语的听、读、说、写四种技能中,船员的听、说技能应用占实际交流的80%以上,读和写不到20%。但由于海事专业学生绝大部分是理科生,英语基础差,不敢也不喜欢开口说英语,对英语学习存在抵触心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海事英语专业性强、难度大,针对这一问题,大部分海事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采用逐句翻译的方法,细化语法,在教学中大量利用中文解释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另外,由于教学任务重,各院校都将海事局评估和大证考试合格率作为考核办学成效的标准,致使大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压缩学生航海英语的听说训练,强调阅读训练,灌输考证考试中的考点[2]。此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海事英语教师加大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并开发科学有效的海事英语教学课件。在这方面,我国目前对于相关的课件开发还处于较低级阶段,与国外的其他海事英语教师还存在较大差距,亟待解决。
当前,海事英语远不如其他方向的专业英语发展得好:发展历程不长,研究成果不多,教学效果不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海事人员的英语水平存在整体偏低的现状。因此,在我国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大背景下,探讨提升海事英语教学水平的相关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1.加强海事英语教学的教材建设
针对当前各院校海事英语教材缺乏针对性与实用性的现象,为避免各院校各自为政、教材编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国家海事局和相关教育部门可牵头成立海事英语教材委员会,联合外语教学专家、航海专业教师、航海从业人员和国内外海事服务机构的相关人员,研究海事英语的语言特点、国际海事公约的更新和变化、航海业出现的新技术和新理论,结合国外海事英语教材和我国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编写适合我国海事英语教学使用的教材,并定期补充更新,以满足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此外,针对航运业变化快、信息量大、海事英语教材存在一定滞后性的特点,可建立一个集音像和软件为一体的海事英语语料库,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及时补充与更新。这样既可使各高校师生通过平台交换资料、互相学习,也可使海事英语教学内容更具有实用性与针对性。
2.加强海事英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问题是海事英语教学面临的最严重、最迫切,也是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加强海事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的海事英语师资是提高海事人才英语综合素质的必要条件,更是海事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首先,海事英语教师必须是合格的英语教师,具有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及科研能力,擅长英语教学。其次,海事英语教师必须要对海事专业有所了解,掌握一定的海事专业知识,能够将英语知识与海事专业相结合,要使海事英语教师具备以上能力则需高校加大对海事英语教师的培训[3]。具体而言,高校应该积极鼓励并选派海事英语教师上船实践,或参加由海事局、航运企业及其他相关海事英语培训机构举办的培训与进修,通过这些途径帮助教师获得最新的海事英语资讯,指导海事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探究与改革。再次,鼓励海事英语教师参加国内外相关的海事英语研讨会,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座,以此帮助教师了解到行业内的最新资料信息,开拓其视野,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升海事英语教师的教学及综合运用能力。
3.海事英语教学手段与方法多元化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大背景下,为使我国海事英语教学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符合国际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海事人才,海事英语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也应该更加高效与多元化。首先,在海事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与探究,通过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创设更多仿真航海环境与设备,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体验真实的英语运用环境,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针对目前国内海事英语教师专业知识背景有所欠缺的实际,可聘请优秀的外籍海事英语教师。最后,加强与航运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开设更多的实践基地与培训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加强海事英语的运用,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与综合素质。
在国家大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中,我国航运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航运业的蓬勃发展对高校培养的涉外海事人才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一个充满机遇的时期,也是一个挑战不断的时期,对于海事院校而言只有不断完善海事英语的教学建设,才能更加有效地提高海事英语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我国海事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使之符合国际发展需要,从而使海事专业毕业生在今后的就业与工作中更具优势,为推动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作出积极贡献。
[1]吴硕,程向新,刘新建.新形势下海事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刊),2010(12).
[2]李黎.航海专门用途英语教学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3]姜向东.海事英语师资的发展模式[J].青岛远洋船员学院学报,2010(1).
〔责任编辑:崔雅平〕
10.3969/j.issn.1008-6714.2017.01.024
2016-10-18
陈惠玲(1990—),女,广东乳源人,助教,硕士,从事英语教学研究。
H319
1008-6714(2017)01-005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