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7-03-12 13:13丁丹玲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空巢健康状况子女

丁丹玲, 张 冲

(西华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社会发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丁丹玲a, 张 冲b

(西华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社会发展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9)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国内外学者也从多个层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家庭支持进行了深入研究,尤其是探讨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文章对诸多学者的研究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期对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老年人;心理健康;家庭支持;研究进展

0 引言

在以家庭、社区为主的居家养老模式下[1],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老化,老年人对家庭的依赖性更强[2]。除了基本的赡养和照料,家庭还寄托着老人的精神关怀,满足老人情感交流需要,这是其他社会支持主体所不能比拟的[3]。对于家庭支持理论的研究,国外学者Lee和Willis得出了三种家庭支持理论的假设理论,分别是权力与协商论、互助论和合作群体论。第一种理论认为老年人获得家庭的支持程度与他们拥有的资源是呈正比的关系,也就是说老年人对家庭中的各项资源,如金钱,物质等其他方面的控制程度越强,获得家庭支持越多;第二种理论认为老年人与家庭其他成员存在着交换关系,比如,帮忙料理家务,照顾小孩等,从而获取家庭支持;第三种理论强调的是父母与子女可能存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比方说父母年轻时抚养子女,等到年老时子女反过来给父母提供家庭支持,比如履行赡养义务等。也就是说,老年人的家庭支持获取与老年人所拥有的资源、提供的交换和投资量有着因果关系[4]。

根据西方学者的家庭支持理论假设,国内学者刘爱玉和杨善华通过调查问卷法和对数回归分析模型,对老年人获取家庭支持的多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Lee和Willis的三种家庭支持理论的假设理论并不能完全解释老年人获取家庭支持的原因,同时发现老年人获取家庭支持还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1)传统文化中的“孝”和家庭义务的思想。2)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年龄和健康的变化。刘爱玉、杨善华的研究表明,年老体衰的父母能够从子女或其他家庭成员处得到身体照料和家务料理方面的支持,而经济能力差、需要帮助的父母也能获得相应的金钱支持与物质支持。3)子女的数量,子女少的老年人获得的情感支持可能性更高。4)老年人目前向他人提供支持的状况,比如老年人向子女提供生活照料和经济支持,即说明其身体较为健康,自理能力较强,因而子女也会减少对其的支持[5]。另外,老年人的家庭支持与家庭结构也有显著的关系。鄢盛明等人运用两组测量赡养的变量,对不同的居住安排影响子女赡养行为的可能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居住安排对子女在3个方面提供赡养的可能性有着显著的影响,即料理家务等日常活动,在婚后继续给予父母同样甚至更多的经济支持和情感体贴。其中,同住的居住安排下子女提供这3方面赡养的可能性最大,其次是住在父母附近的子女,可能性最小的是住在离父母较远处的子女[6]。除此之外,张文娟和李树茁研究结果也表明父母的需求差别、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性别偏好、居住空间距离对代际支持有着重要的影响[7]。

有关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已证明家庭成员的经济支持、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对老年人身心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8]。梳理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家人支持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为今后的研究挖掘出新的方向和思路,从而更好地发挥家庭功能,提高老年人的生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1 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1.1 国外文献

梳理已有文献资料,发现国外有关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婚姻状况。Umberson提出,婚姻对男性老年人的保护主要是通过从配偶处获得日常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而实现,对女性来说,则更多是通过从配偶处获得心理慰藉及可能的经济支持而实现[9]。Cecilia等人关于婚姻状况与孤独感的研究结果表明,独居老年人孤独感显著高于非独居者,这与独居老年人缺乏家庭温暖、家庭交流有关[10]。家庭完整是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的支持和基础,丧偶则是老年人经历的最严重的负面生活事件与负性体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其中,Burkanuser和Duncan的研究表明,老年人丧偶不仅意味着最佳家庭照料资源的缺失,而且伴随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精神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恶化[11]。2)居住方式。Kendig有关居住安排与子女赡养行为的研究发现,与子女同住的居住安排使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家务料理等日常活动的照料,并且在经济上和情感上的支持也更强,心理健康状态也较好[12]。3)家庭关系。Morris的研究揭示,家庭关系以及相互依存的关系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13]。但是也有学者发现老年人心理健康与家庭的支持相关性不大。如Wenger等对多个国家跨文化研究发现,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并未因空巢而产生空巢综合症,有些老人反而因子女不在身边更自由,有充足的时间充分享受自己的老年生活[14]。另外Pas等通过对空巢老人进行访谈发现,空巢家庭的家庭功能并未减退,父母子女反而因分开居住联系更加频繁密切[15]。

1.2 国内文献

相较于国外研究进展情况,国内学者的大部分研究也都充分表明家庭支持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显著相关的。如王玲凤等,李可的研究结果都表明子女和配偶的支持以及家庭成员提供的情感支持对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影响,其中子女的支持对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是最大的[16-17]。秦侠认为家庭支持在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可避免老人产生孤独、寂寞等消极情绪[18]。陈立新等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在有轻度及以下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较多家人支持和较多安慰支持能分别显著改善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19]。刘海娟等人的研究结论也表明家庭功能对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质量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20]。

总的来说,国内学者对于家庭支持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研究大致从家人关系、家庭结构、婚姻状况、交流与交往频度与经济状况这五个维度进行开展。在家人关系方面,彭义升等人指出良好的子女关系满意度对老年人的心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1]。刘鹤妍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子女关系有显著的相关[22]。栾文敬等人基于实地调查数据,描述了我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利用Ordered Probit回归模型,分析了家庭关系等方面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关系对于老年群体心理健康状况有着良好的调节作用[23]。程龙慧等人指出,子女都孝顺是农村老年人自杀意念发生的保护因素,良好的家庭关系有助于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24]。肖存利等人研究发现老年人的SAS与家人关系等因素呈正相关[25]。邓蓉等认为家庭关系的满意度是有效预测老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回归分析也显示对家庭关系的满意度与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相关性[26]。

在家庭结构方面,大多数学者从绝对空巢、相对空巢和无子女的角度开展研究。如宁自衡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结构等是影响澳门老年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27]。王玲凤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家庭结构类型的城市空巢老人、普通老人之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显著,相对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其次是普通老人,第三为绝对空巢老人,无子女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差[16]。程丽娜研究结果指出空巢程度和是否与孙辈同住都对离退休老人心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还发现相对空巢离退休老人的心理状况明显好于绝对空巢的离退休老人,而相对空巢和非空巢的离退休老人心理状况没有显著差异[28]。张河川等人用健康自评量表进行研究,结果表面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和正向情绪得分明显低于对照标准分数,独居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较差[29]。吴敏等人也指出与非独居老人相比较,独居老年人尤其是农村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较差,精神健康水平较低,需进一步改善[30]。

在婚姻状况方面,刘志荣等人认为单身或丧偶老年人对孤独症有预测的作用[31]。王兴华等人认为家庭支持与婚姻状况、身体健康存在交互作用[32]。刘鹤妍等人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系显著的相关,夫妻同住老人的心理状况最好[33]。崔光辉等人得出未婚或离异及分居的老年人产生孤独等消极的情绪可能性很高[34]。王玲凤也得出有配偶相伴的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显著好于单身老人的结论[16]。田苗苗等人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35]。

在交流与交往频度方面,秦侠发现经常与亲人交流可降低老年抑郁症发病率[18]。王爽,高健研究结果显示,被试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均受交往频度的直接影响。交往频度与不同年龄段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相关,交往频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且在不同年龄段侧重点不同,对低龄老人而言,易受子女方面的影响;对高龄老人,邻居影响则更为主要[36]。徐小萍得出家庭系统对老人发挥心理支持作用主要是通过老人与家庭成员尤其是与其子女辈间有成效的沟通来实现的等结论[37]。张文娟等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其中感情交流在对心理状况的影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8]。李淑杏提出家庭情感支持影响老年认知障碍的发生,很少与家人交流的老年人认知障碍明显高于经常交流的老年人[39]。李惠萍等人的调查研究中,显示社区老年人的抑郁症状发生与沟通呈正相关,家庭成员之间沟通出现了障碍,可能是造成老年人心情压抑的原因[40]。陈长香等人指出与子女交流的情况不同,其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也不同,随着交流的增多,其各个维度的症状表现有所下降[41]。冯丽娜等人的多因素分析结果也显示与子女交流、子女关心等其他因素均为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受到子女较多关心、与子女交流较多的老年人心理状况较好[42]。周建芳等人也得出同样的结论,认为子女关心有助老人健康[43]。程显英等人也认为子女对老年人的关心与交流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子女较关心、与子女交流较多的老年人心理状况较好[44]。

在经济状况方面,王玲凤认为随着收入的降低,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降低[16]。崔光辉等人的研究显示无权支配经济的老年人孤独评分较高[34]。周建芳等人得出经济自主有利于农村老人心理健康[43]。宁自衡等人研究表明经济保障等是影响澳门老年人抑郁情绪的主要因素[27]。田苗苗等人指出有无固定收入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35]。

2 研究述评

纵观国内外关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文献资料,不难发现,大部分学者都是从社会支持的三个层面: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的利用度来研究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很少从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研究,涉及到家庭支持的篇幅也是比较少的。目前,在中国知网上,以“家庭支持”和“老年人心理健康”为篇名在模糊搜索的状态下也只能搜到7篇发表的文章,所以对于家庭支持方面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发展。另外,在梳理和总结文献的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的地方:

第一,在研究思路方面,学者们大多数倾向于定量研究,缺少理论的支撑。理论指导实践,没有理论作为基点,结果也经不起推敲,很难在现实生活中站住脚跟。

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大部分研究多采用国外引进的问卷,如症状自评量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等。总的来说,统计分析的方法比较单一,而且这些问卷较适合临床症状的鉴别,而不适合作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全面调查研究。此外,大多数的研究数据都是通过问卷法收集的,因此,各种反应、环境、动机、态度、价值观、情绪等相关变量都可能影响最后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应尽可能地综合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另外,对在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过程中,应采用稳健性回归检验,提高研究结果的精准程度和科学性。

第三,在研究角度方面,任何一种研究结果都具有衍生性和变动性的特点,但是家庭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仅限于部分群体内的纵向研究,忽略了空间和时间关联性,研究内容显得很单薄,不全面。我们应该多关注某一特定人群或整个人类群体内部的纵向发展和横向关联度,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考虑到其他纬度的纵向研究。

第四,在研究范围方面,更多的是针对于特定的人群,比如退休老人,高学历老人,农村老人等之类,另外也有部分研究只探讨某一个城市或是地区。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针对特定社会人群所得到的结论是否可以应用到本群体中的所有个体以及整个人类群体,即是否具有外部效度,则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因此,后面的研究者在进行相关领域的研究时也应该兼顾其他的社会人群。

[1]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34(4):52-55.

[2]陈长香,李淑杏,赵雅宁,等.老年人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257-4258.

[3]魏彦彦,孙陆军.失能老年人获得家庭支持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6).

[4]Lee Y J,Willis R J.Sons,Daughters,and Intergenerational Support in Taiwan[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9(4):1010-1041.

[5]刘爱玉,杨善华.社会变迁过程中的老年人家庭支持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58-69.

[6]鄢盛明,陈皆明,杨善华.居住安排对子女赡养行为的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2001(1):130-139.

[7]张文娟,李树茁.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5):73-80.

[8]GIACOMIN K C,PEIXOTO S V,UCHOA E,et al.A population-based study on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functional disability among older adults in the Great Metropolitan Belo Horizonte,Minas Gerais State,Brazil[J].Cadernos De Saúde Pública,2008,24(6):1260-70.

[9]UMBERSON D.Gender,marital status and the social control of health behavior[J].Social science&medicine(1982),1992,34(8):907-17.

[10]Rn C R B,Rn M J F,Rn K V D,et al.Marital status,social support,and loneliness in visually impaired elderly people[J].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1994,19(2):272-280.

[11]BURKHAUSER R V,DUNCAN G J.United states public policy and the elderly:the disproportionate risk to the well-being of women[J].Journal of Population Economics,1991,4(3):217-231.

[12]KENDIG E B H L.Family support for the elderly:the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Groenekennis[J].Oxford Medical Publications,1992.

[13]OKUN M A,OlLDING R W,COHN C M.A meta-analysis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interventions among elders[J].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0,108(2):257-66.

[14]WENGER G C,DYKSTRA P A,MELKAS T,et al.Social embeddedness and Late-Life parenthood:Community activity,close ties,and support networks[J].Journal of Family Issues,2007,28(11):1419-1456.

[15]PAS S V D,TILBURG T V,KNIPSCHEER K.Changes in contact and support within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netherlands:A cohort and time-sequential perspective[J].Advances in Life Course Research,2007,12(07):243-274.

[16]王玲凤.城市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2):2932-2935.

[17]李可.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支持及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718-3720.

[18]秦侠,陈若陵,马岁岁,等.老年抑郁症与社会支持和躯体疾病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07,23(10):1185-1186.

[19]陈立新,姚远.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4):73-78.

[20]刘海娟,刘俊杰,张敏,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4):1137-1139.

[21]彭义升,李娟,戴必兵.北京市高校离退休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1):2782-2785.

[22]刘鹤妍,边文鑫,龚茴茴,等.天津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4):1792-1794.

[23]栾文敬,杨帆,串红丽,等.我国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2(3):75-83.

[24]程龙慧,陈辉,郑名烺.农村老年人自杀意念及其与家庭环境因素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3,29(2):157-159.

[25]肖存利,陈博.北京市西城社区老年人焦虑与抑郁现况调查[J].中国全科医学,2014(26):3113-3116.

[26]邓蓉,John Poulin.非正式社会支持与中国老人的心理健康[J].贵州社会科学,2016(4):97-101.

[27]宁自衡,林中宝,王翟群,等.澳门老年人抑郁症状及其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5):331-333.

[28]程利娜.离退休老人的心理健康与家庭特征[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22):3358-3360.

[29]张河川,张晓芬,郭思智.独居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66-467.

[30]吴敏,李士雪,Ning Jackie Zhang,等.独居老年人生活及精神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7):849-851.

[31]刘志荣,倪进发.老年人孤独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293-295.

[32]王兴华,王大华,申继亮.社会支持对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73-74.

[33]刘鹤妍,边文鑫,龚茴茴,等.天津市空巢与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4):1792-1794.

[34]崔光辉,吴振强,张秀军,等.安徽某地区老年人孤独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1):2067-2070.

[35]田苗苗,陈长香,李淑杏,等.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家庭、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15,31(2):156-159.

[36]王爽,高健.交往频度对退休老人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7,23(15):1287-1291.

[37]徐小平.城市社区老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调查:来自重庆市主城社区的调查数据[J].社会工作,2008(12):33-36.

[38]张文娟,李树茁.子女的代际支持行为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J].人口研究,2005,29(5):73-80.

[39]李淑杏,陈长香,李建民,等.家庭情感支持对社区老年人认知障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3):1868-1869.

[40]李惠萍,梁丰,宋江艳.合肥某社区老年人抑郁与家庭功能状况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162-163.

[41]陈长香,冯丽娜,李淑杏,等.家庭及社会支持对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以河北省城乡老年人调查为例[J].医学与哲学,2014,35(3):30-33.

[42]冯丽娜,陈长香,田苗苗.老年人自我健康管理、家庭及社会支持系统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6):2963-2966.

[43]周建芳,施红云,史加华,等.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老人健康及其影响因素:以江苏海安为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20):5903-5905.

[44]程显英,田苗苗,陈长香,等.河北省城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8):2218-2220.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Effects of Family Support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Elderly

DING Dɑnlinɡ,ZHANG Chonɡ

(Schoo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Xihua University;School of Social Development,Chengdu Sichuan 610039,China)

As the aging of population becoming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 problem of the mental health of the aged becomes a hot topic in society.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done a deep research on the mental health and family support of the elderly from several aspects,especially the research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two.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combin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contents of many scholars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related research.

The Elderly;Mental Health;Family Support;Research Progress

R-05

A

1009-8666(2017)04-0129-05

10.16069/j.cnki.51-1610/g4.2017.04.024

[责任编辑、校对:王菁]

2016-12-15

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四川老年人口健康服务需求特征及其健康服务体系完善研究”(201508);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四川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健消费支出的影响”(w15243212)

丁丹玲(1988—),女,安徽铜陵人。西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老年健康。

张冲(1985—),男,四川仁寿人。西华大学副教授,博士后,研究方向:健康人口学。

猜你喜欢
空巢健康状况子女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她为“破烂王”子女办幼儿园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