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勋章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赵勋章
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在探究式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主要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能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则主要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见,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入问题的探究之中。本文将结合化学学科的实际特点,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主动探究学习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可见设疑的重要性。课堂上,教师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有意识地设一些知识疑点,对于启迪与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如下创设问题情境。
(一) 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了“碱的通性”这一节后,可让学生通过“旺旺雪饼”袋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问题探究。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纷纷提出许多问题,如: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什么?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的提出,不仅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而且充分培养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借助化学教学的特殊魅力
在学习“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时,教师先设计一个有趣的实验:在用橡皮塞塞紧的烧瓶里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烧瓶内导管的一端事先绑好一个气球。拔开橡皮塞,迅速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再立即塞紧橡皮塞,振荡。此时,学生会惊奇地看到气球逐渐膨胀的现象。这一奇特实验现象的产生,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于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作出假设和推测,探究气球膨胀的原因,课堂里很快形成了探究的氛围。
(三) 以“异”入境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想输入的信息与人的现有知识结构之间具有中等程度的不符合时,人的兴趣最大。”如在学习初三化学 《分子》 一节的内容时,我先在黑板上写出“100+100=?”,学生看到这个问题,第一反应是淡淡一笑,觉得这是一个不值得回答的问题。转而又有不少学生面面相觑,既然不值得回答,为什么教师提这个问题,莫非可能有100+100≠200的情况?这时,我马上叫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做了一个“100ml的水与100ml的酒精混和”的实验,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混合溶液的体积并不是200ml。由于这个问题和学生已有知识之间发生矛盾,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便油然而生,探究的兴趣被激发起来,新知识的学习便在一种良好的情境中得以进行。
另外,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还有,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视听交融的思维情境,精编典型例题,诱导学生“借题发挥”、一题多解,通过类比、比较、反向思考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编拟创新思维训练,诱导学生张开思维的双翼。特别是在即将下课时,教师要习惯于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如“你还有哪些疑问或新的观点,请大胆提出,大家来进一步交流”,从而引导学生概括总结、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疑”是深入研究知识的起点,有“疑”才有“思”,思而不解才有“究”,才有所“得”。
主动探究式学习是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的,学而不思,思而不疑,疑而不问,是传统教学长期养成的恶习,而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是主动探究式学习提倡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把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为学生的自主探究过程增添了无限的乐趣和动力。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没有问题就无所谓探究,一切科学探究活动都是围绕问题而开展的。课堂上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其目的就是引导和鼓励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使获得知识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可探究的问题很多,探究的方式方法也很灵活,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会引发探究,对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探究。学习中,学生可对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进行探究,可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上探究,可在质疑问难处探究,可在解决实践问题上探究,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既获得新知,又增长能力。
例如,在探究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的发生和防止时,我设计了这样的CAI教学课件:蓝天白云下,一条清澈的小河,鱼儿在其中欢快地游动,岸上花草树木生长茂盛。但是由于煤的燃烧,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的排放,使得空气被严重污染。此时又恰逢天降大雨,这时,画面上逐渐出现了奇怪的现象,水中的鱼儿死亡,岸上的花草树木枯萎(以此震撼学生的心灵)。此时,学生便会主动提出问题:为什么鱼儿死亡,花草、树木枯萎?(学生讨论,得出原因:水和空气被污染) 造成水和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动画显示:测水的PH。学生惊讶地发现水的PH约为5,酸性较强) 为什么水的酸性较强?(学生讨论得出:酸雨形成的原因及如何防止酸雨的发生)
在这样的发现学习环境中,学生们自主地提出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发现规律,总结原因,从而形成一个民主、开放的活动情境,培养了学生主动质疑的精神,个性也因此得到充分地发展和张扬。
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为此,教师必须用动态生成的观念来控制课堂教学,对师生互动出现的动态生成资源巧妙地利用好,“以学定教”,鼓励学生大胆发问,聆听其精彩的“演讲”,使不同的观点有交流和争辩的机会,使意外的信息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从而超越预定的教学目标。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需教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学到知识,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例如,初三第二学期刚开学时,可边复习上学期的知识,边与学生一起探究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让学生在互动合作、尝试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科学知识,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教师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长期使用并放在空气中的铁制品会有什么现象发生?(生锈) 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气体及杂质)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如:铁可以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氮气、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常温下,稀有气体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等) 做出大胆的猜想:可能是氧气和水与铁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使铁生锈。
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实验方案,证明做出的猜想和假设。取一段光亮无锈的细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在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底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并倒立于盛有清水的烧杯里。注意试管里的铁丝要高出水面,且稳定不下落。观察铁丝的表面及试管中的水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在第二支试管中放入光亮无锈绕成螺旋状的铁丝,注入刚煮沸过的蒸馏水至浸没铁丝,然后在水面上注入一层植物油,使铁丝只与水接触。将第三支试管用酒精灯烘干,放入光亮无锈绕成螺旋状的铁丝,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铁丝只与干燥的空气接触。
(各小组每天观察现象并记录。)
课堂上,根据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第一支试管内的水面为什么会上升,试管内的水面上升高度达到试管高度的1/5,说明铁与空气中的什么物质反应?第二支试管中的铁丝表面为什么会出现极其少量的锈斑?第三支试管里的铁丝表面为什么没有明显变化?
学生通过讨论,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豁然开朗。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讨论、分析如何防止铁生锈。
在此探究活动中,学生在“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设计方案—实验操作—交流讨论—得出结论—应用拓展”的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其自主探究能力。
实施以学生主动探究为核心的化学教学,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模糊的、不自觉的、被动的”状态逐步走向“清晰的、自觉的、主动的”状态,着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发展”的主动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动探究学习能力在贯穿主动探究学习方式中得到升华和提高。
(作者单位:锦州市第八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