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和尚”歇后语比况释义特点分析

2017-03-12 07:38马宁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歇后语老和尚和尚

马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02)

[语言文字研究]

关于 “和尚”歇后语比况释义特点分析

马宁

(宁夏职业技术学院,银川 750002)

关于“和尚”歇后语中,往往通过否定、讽刺、嘲弄的贬义比况来反向释义说理。由于“和尚”条目的这种比况释义特点,加上佛教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文学作品的演义、与儒家正统文化的冲突等一些社会因素,客观上造成了社会对“和尚”身份和名声产生歧视。

歇后语;释义;现代汉语;词汇

歇后语是一种熟语,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具有特定结构的固定语句。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浓厚的生活气息,常以幽默风趣、具体生动的描摹形象达到说理的目的,因此被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口耳相传。歇后语通常以前文作比况,后文作释义,运用时可隐去前文,以后文示义。歇后语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其中歇后语前文部分很多是以人物专名或普通人物称谓为比况的①,涉及宗教、文学、历史中的人物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等,本文仅以歇后语中比况部分出现“和尚”或“僧”为重点研究对象,并对其比况释义的特点进行研究和探讨,得出结论。

一、具体研究对象的确定

笔者考察了《中国歇后语大词典》(温端政)、《中华谚语歇后语全书》(崔健林)等辞书收录的关于“和尚”条目的歇后语。同时,为了占有更丰富的语料,笔者以“和尚”为关键词在“歇后语大全”网站(http://xhy.5156edu.com/)中检索出歇后语共计500条,剔除其中的错误和重复条目合计119条,剩余381条。

另外,“僧”是古代对和尚的雅称。在“歇后语大全”网中得到了48条以“僧”为关键词的记录,18条跟特定人物“唐僧”相关,其他除去“和尚”词条出现过的,累计关于“僧”的歇后语有效研究条目合计24条。因此,将“和尚”和“僧”为关键词的有关和尚的歇后语一同归并研究,总的研究对象数量为405条。

二、以“和尚”表象特征为比况的歇后语

(一)以和尚外表形象特征为比况的歇后语

首先和尚最突出的形象是光头。所以,涉及和尚形象的歇后语,最多的表现自然是跟和尚的光头无发有关的形象。其次是跟头发有关的如梳子、篦子、簪子、头油等物品自然也构成了和尚外表形象的歇后语。如:

和尚脑袋——一溜精光;净是点子

和尚排队买木梳——凑热闹

和尚头上别金簪——忍痛图好看

和尚头上长疮——明摆着

和尚头上放豆子——白费劲;溜走了;白费工夫

和尚头上拍苍蝇——正大光明;正打光明

和尚头上涂油——滑头

其次,和尚身上穿着的袈裟、鞋子等也是和尚区别于普通老百姓、较为突出的形象特征,它们也构成了“和尚”歇后语比况部分。

和尚的袈裟——东拼西凑;七拼八凑

和尚挂袈裟——假正经

和尚撕鞋面布——尽用

(二)以和尚日常生活事物为比况的歇后语

和尚是远离尘世,过着清修生活的一类人群。他们除了外貌和衣着打扮有别于常人外,他们生活中接触的事物也不同于普通人,比如钟、木鱼、磬、念珠、衬衫、布袋、禅杖、寺庙等,这些是和尚生活符号化的东西,它们也自然构成了“和尚”歇后语比况部分,这些歇后语比解部分大都与敷衍、陈旧无变化、自轻自贱等消极的意义相关联。

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和尚撞钟——天天的事;应尽之责;天天如此;本分事;分内事

和尚的木鱼——合不拢嘴;挨敲打的货;不打不响;咧开了嘴

和尚敲木鱼——老一套

老和尚打破了磬——静坐

和尚挨磬槌——不懂经

(三)以和尚日常行为为比况的歇后语

和尚是佛教徒,他们的群体行为特征有念经、打坐、烧香、化缘、吃素等,这些也是他们日常的生活,以此来构成歇后语的比况,形象鲜明,内容简单易懂。但是这些歇后语的释义部分仍基本以消极的负面意义为主。如:

老和尚诵经——念念有词

老和尚念经——句句真言;千篇一律;照本宣科

五个和尚化缘——三心二意

和尚化缘——到处求人;白吃

和尚背包——寻寺;寻事

和尚背布袋——装正经

和尚吃素——常规

(四)具有地域标志的和尚歇后语

在所有关于和尚的歇后语中,笔者发现了不同地域、甚至是特定寺庙的和尚词条构成了特定含义的歇后语。这些带有地域或寺庙名称的和尚歇后语比解与原地域或寺庙特征具有一致性。如,“少林寺”一向以名门正派名扬海内外,所以,以它为比况的歇后语自然也是褒义。

少林寺的和尚——名扬四海

广泉寺的和尚——奸、淫、邪、盗

五台山上的莽和尚——横头横脑

宝通寺的小和尚还俗——巴不得开开荤

非洲和尚——黑人僧;乞人憎

二、以“和尚”人际关系特征为比况的歇后语

(一)普通人眼中的和尚形象

佛教创立之初反对僧侣从事生产活动,中国佛教发展的低谷时期弟子虽依仗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以求自全生计,但始终摆脱不了托钵募化,化缘乞食的云游状态,所以,和尚自然与普通人有相当多的交往机会。可普通老百姓对与和尚交往一事并不认为是幸运,相反,碰见和尚犹如遇见瘟神,歇后语中可见一斑。比如:

单身汉遇和尚——尽光棍

见了和尚喊爹——自己找难看

见了和尚喊姐夫——乱攀亲

看见和尚喊姐夫——乱认亲人;乱攀亲;乱弹琴

看见和尚喊姨父(姨丈、姐夫)——乱认亲

(二)和尚与宗教人物间的关系

古代具有宗教身份的人物除了和尚以外,还有道士、尼姑、喇嘛等等,和尚与他们之间的人际关系形成了数量不少的歇后语。如:

和尚训道土——管得宽(大哥不比二哥强)

道士戴个和尚帽 ——假装迷瞪僧(明着好像说道士,实在污蔑和尚)

和尚作案赖道士 ——嫁祸于人(为非作歹不说,嫁祸于人,和尚甚于普通人)

和尚跟着尼姑跑 ——无情必有意(暗指有伤风化的不正当关系)

和尚娶尼姑——门当户对(不是珠联璧合的赞美之词,却是王八对绿豆的臭味相投的贬低之意)

俩和尚打架——谁也抓不到谁的辫子(暗指两厢都不是什么好人)

显然,上面的比况部分和尚与众宗教人士的人际交往大都是杜撰出来的,甚至是故意贬损、降低、歪曲和尚身份,可见和尚在普通老百姓心目中形象并不与其庄重肃穆的身份相贴合。

(三)和尚与历史、神话人物的关联

历史和神话人物也参与构成和尚歇后语(鉴真、鲁智深、济公、唐僧、沙和尚),这类歇后语比解后明显带有原有人物的性格特征,原来是正面积极人物,构成歇后语自然也正面积极,原来人物是反面消极人物,构成的歇后语也多为消极、贬损之义。

鉴真和尚东渡——传经送宝

唐僧和尚念佛经——一本正经

花和尚打鲁智深——自欺自

法海和尚度许仙——拆家

济公和尚——疯疯癫癫

沙和尚挑行李——义不容辞

三、关于和尚歇后语比解释义的特点分析

和尚本是佛门中人,与世无争,清修寡言,教人向善,普度众生,可是偏偏有较多歇后语将和尚不争、和善、清修的形象故意歪曲贬损,挖苦讽刺,语义表达上虽达到比况说理的目的,但形象上则打破了和尚佛门宗教人物的严肃形象,使其世俗化。

(一)歇后语中“和尚”的另类形象。如:

歪嘴和尚吹灯——一股斜气

歪嘴和尚念经——说不出一句正经话

癞和尚——念不出好经来

癞头和尚结伴走——互不沾光

老和尚被鬼打——没有法;没办法

老和尚变驴——早晚躲不过这一刀;早晚躲不过这一遭

老和尚别发卡——调皮;挑皮

(二)歇后语中和尚破戒的行为

如果说歇后语塑造另类形象是对那些潜心修持却脱不开尘俗的和尚的讽刺挖苦,那么和尚歇后语中故意使和尚破戒,就更直接地表现了广大老百姓对和尚群体的不满和愤恨。佛教常说,教内弟子须遵从的基本戒律是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又有沙弥十戒,都是对佛教弟子身心修行的强制要求。另外,佛教也要求弟子禁欲,不结婚,更谈不上子嗣。但是,有些和尚词条的歇后语反其道行之,出现了偷盗、吃肉、杀人等荒唐破戒行为;人们对和尚违反人伦禁欲的情形更是百般嘲弄,大加鞭挞,就有了和尚娶老婆(媳妇),和尚养(打)儿子,和尚拜丈母、送亲、相亲、送嫁妆等,以此类为比况的歇后语数量相对较多,有30余条。

和尚吃荤——知法犯法;开戒

和尚偷妇人——乐驼乐驼

酒肉和尚菜道士——岂有此理

杀人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和尚娶老婆——岂有此理;离经叛道

和尚拜见丈母娘——怪事一桩

和尚拜堂——全是外行

(三)歇后语中“老和尚”的“老而不尊”

405条和尚歇后语样本中共有47条记录与“老和尚”有关。这些歇后语虽然也大都说的是与“老和尚”有关的佛门之事,但是这些条目比解后含有的批评、蔑视、讽刺、挖苦的意义却更加浓厚,老和尚不再是受人尊敬的老者了,而成了“老而不尊”的“老顽童”。

老和尚吹灯——散谈,散坛

老和尚丢了拐——能说不能行

老和尚的蜡烛——照亮了别人毁了自己

老和尚吹管子——不懂笛;不懂的

老和尚跌在坑缸里——死里逃生;屎里逃僧

四、以“和尚”比况的歇后语对和尚名声歧视的原因分析

通过对405条有效的和尚歇后语分类对比研究发现,有317条和尚歇后语直接或间接表达了否定、讽刺、嘲弄的贬义,占总数的78%;有74条的歇后语表达的是就事论事的中性含义,只有14条歇后语表达的是褒扬赞美之词。可见,和尚类的歇后语以贬损意义为主要表达。其实,民间喜欢以贬损和尚形象而达到比况说理并成为一种习惯,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一)因社会地位的不平等造成对和尚群体的千夫所指

中国佛教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的起起落落,稍加梳理可以看出,统治阶级积极推崇,则佛教发展欣欣向荣;统治阶级加以排斥,则佛教步履维艰,甚至遭受几番灭顶之灾(如“三武一宗”之难、太平天国灭佛等)。“在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历代世世相仍,佛教的命运都仰仗政权与社会名流的维护。”[1]佛教的兴衰原因众多,但作为佛教个体的代表之一的和尚,其社会地位也是随佛教社会地位的改变而改变。佛教兴则和尚地位崇高,佛教衰则和尚地位一落千丈。

中国古代几千年都是农业社会,土地是广大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基础。谁剥夺、侵占了老百姓的土地,谁就是老百姓痛恨攻击的对象。魏晋以后,中国社会封建统治阶级阶段性的推崇佛教,使得佛教在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表现之一就是大量寺庙的修建和大量人口向僧侣的转移。北宋的王禹偁,在《应诏言事疏》中提出“沙汰僧尼,使疲民无耗”。“他认为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寺庙兴建,僧尼大增。而僧尼‘不蚕而衣,不耕而食’,纯粹是消耗者”。所以,王禹傅大声疾呼:“国家度人众矣,造寺多矣,计其费耗,何啻亿万。”[2]“宋代的寺院不仅拥有大量的田园、山林,经营商业、手工业,发放高利贷,而且享有免除赋税摇役的特权,如南宋两浙路吴兴城南的千金无为寺,就‘有房居僧几二百人,良田千余顷’。”[2]

在明朝,教僧所在的教寺数量庞大,“全国的寺院数及三派的比率虽是不祥,而由现在的明代地方志书来看二三地方的比率则如下:湖州府,教寺三十七,讲寺六,禅寺二十四,所属宗派不明十七,总计八十四寺,所归并的寺院庵堂二百五十一寺;姑苏府,教寺七十一,讲寺二十三,禅寺三十一,所属宗派不明六,总计月百三十一寺,所归并寺院五百五十八寺”。[3]

和尚社会地位的上升和占有大量的土地,与统治阶级的推行的政策有莫大的关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的生动描写,正好说明了“上有好之下必甚焉”的社会现实。从以乞讨为生的和尚,到社会地位的显著改变上层人士,和尚们拥有特权,侵占土地,不劳无获,自然引起社会的强烈不满,和尚成了众矢之的、千夫所指,这一现象也会折射在歇后语的语言运用当中。

(二)和尚自身行为与佛法教义的背道而驰从而招致骂名

原始佛教的信众们除了应当遵守心性修养和行为上的戒律外,还需遵守释迦牟尼定下的个人生活上衣食住行的各种制度。“佛教的清规戒律很多,有所谓二百五十条戒相,三百四十八条戒相,但最重要的是‘四重戒’:淫、杀、盗、妄,其余一切戒相都是从四重戒派生出来的。就以淫戒为例说明。四重戒中‘淫’又最为关键。因此欲出家,首先必须戒‘淫’,而且不能结婚。僧尼不娶妻结婚是天经地义,人所共知的事情。但是,历史发展到了宋代,却出现了怪现象——和尚娶妻。”[2]到了明朝,明太祖以和尚的不同职责,将和尚划分成不同的类别,其中有一类专门做法事的 “教僧”和尚,这些和尚与世俗接触紧密,因此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世人看到眼里,其中的劣行也就传播得更加广泛。

由此可见,和尚的名声也并非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故意的诽谤,也的确存在和尚行为与佛法教义自相矛盾而饱受诟病的情况。破戒犯法的和尚自然是少数,但“老鼠坏汤”在所难免,于是各种穿凿附会,各种网罗编织,各种绘声绘色,和尚一世清名就此毁于一旦。

(三)文人政客和文学作品对和尚名声贬损的不遗余力

魏晋以后,佛教在文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和尚(上)”开始进人文人和僧人的作品。“佛教发展到宋代,已渐趋式微,尤其是译经自宋初三大士以后,鲜有续译,加上隋唐以后和尚的品行良隽不齐。和尚的地位也开始下降,它不再是对僧人的尊称,而是一种通称,甚至是一种贬意的说法。”[2]

佛教从传入中国肇始就遭受儒家学者的怀疑,甚至是反对和批判。据历史记载,东晋以来的何承天、范缜、刘峻、韩愈、李翱、欧阳修、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都先后著文抨击佛教有关义理,欧阳修、韩愈等大文豪都曾经是“力排佛老”的忠实卫道者。苏东坡看似亲佛,喜欢跟和尚交往,但他在与“佛印”、“不馋”和尚的交往中充满了戏谑嘲弄,其各种桥段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和尚代表的佛教严肃性的一面,被文人政客们消解殆尽。

在文学流变中,和尚破戒的故事常常被书写在文学作品当中,尤其是“和尚与女人”的故事进入作家的视野后一度被过分地渲染,如杂剧《竹坞听琴》、《桂枝儿》、《女贞观》和小说《水浒传》、《金瓶梅》、《儒林外史》、《禅真逸史》、“三言二拍”等。和尚首先是个体人的存在,其次才被赋予和尚的社会身份。他们作为社会一份子,广泛存在于中古以后直至近代的现实生活中。文学作品、戏剧作品、评书中的和尚们在赤裸裸的人性面前,终抵不过人性的撕扯,他们那些日复一日的苦修很多时候变得不堪一击,前辈和尚费尽心力积累的英名善果,早被文人政客践踏的体无完肤。

(四)与正统儒家文化的矛盾冲突,客观上造成了和尚的声名狼藉

古代儒家崇尚家庭伦理文化,佛教讲出家修行,这就与儒家名教忠君孝父之道发生了矛盾。早在佛教初传的汉代,据《理惑论》所记:“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这类的指责是从儒家孝道出发的,认为佛教落发出家绝弃后嗣违背儒家孝道。另外,佛教宣扬出家修行脱离尘世,不再致礼王者的思想,则直接与儒家的忠君之道冲突,以致在东晋时代儒佛之间引起了一场沙门应不应致敬王者的大辩论。佛教与正统儒家文化的矛盾冲突,造成了这两大阵营人群的分庭对抗,客观上引导了全社会对和尚群体的歧视和反感,致使其声名狼藉。

(五)歇后语中对和尚的不恭是语言暴力的直接反映

语言本身的角度看,歇后语通过幽默风趣的比况达到比解说理的目的无可厚非,但是这种风格特点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嘲讽和戏谑。“嘲讽和戏谑作为一种比较犀利、尖锐的批评方式,对于反面人物、事物是应该的,也是得体的,但是如果只是为幽默而幽默,而且针对无辜的弱势群体和社会下层人物,就不免有些恃强凌弱、歧视弱小的味道。”[4]和尚群体沦落为底层弱势群体后,歇后语便对这群社会弱视群体进行了百般戏谑嘲弄,对其缺点和不足进行了故意地夸大、丑化甚至侮辱,以达到幽默、风趣的效果。显然,歇后语中对和尚的不恭是一种语言暴力的反映。

语言的暴力加载在和尚群体之上,与中国几千年的欺善怕恶、欺弱怕强、圆滑世故的国民性有莫大的关系。不仅如此,歇后语对沦为社会底层的和尚中年纪大的老者、身体有残疾的人更加变本加厉地讽刺和侮辱。之所以把和尚群体作为一类讽刺挖苦的形象大加挞伐,是因为他们地位的低下、身份卑微,针对他们的讽刺挖苦不会触及政权统治和阶级利益,所以可以随意夸大描写、讽刺挖苦而不用担心他们的恼怒和反抗。

五、小结

总而言之,歇后语中对和尚声名歧视性问题由来已久,一方面来源于和尚自身与世俗难解的联系,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对佛教排斥的后果,更是国民劣根性赤裸裸的体现。所以,由歇后语窥见古往今来的和尚真是:心系菩提,俗世缠身,妄图超脱,难逃骂名。

注 释:

①据吉林大学李云彤 《解析人物歇后语的语义生成》(2008)研究显示,从几部歇后语词典以及语料库和他人论文中共搜出不重复的人物歇后语1035条。

[1]南怀瑾.中国佛教发展史略[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117.

[2]方如金,季必平.佛教的儒家化与和尚娶妻[J].晋阳学刊, 1992(4):110-112.

[3]谢重光,白文固.中国僧官制度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0.

[4]储泰松.“和尚”的语源及其形义的演变[J].语言研究,2002 (1):87-88.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Comparison and Paraphrase of the Item"Heshang"in Chinese Xiehouyu

MA Ning
(Ningxia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Yinchuan Ningxia 750002,China)

The items related to the"heshang (monk)"in Xiehouyu (a two-part allegorical saying)is usually paraphrased inversely with derogatory comparison of being negative,ironic and mocking.It coupled with the 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Buddhism,historical literature and some social factors such as some conflicts with the Confucian orthodox culture objectively result in the social discrimination of"Monk"identity and reputation.

Xiehouyu;interpretation;modern Chinese vocabulary;

H136.3

A

1671-1084(2017)01-0092-05

DOI 10.16221/j.cnki.issn1671-1084.2017.01.021

2016-11-11

马宁,回族,硕士,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词汇。

猜你喜欢
歇后语老和尚和尚
一起来说歇后语
小和尚打水
小和尚
不比谁大谁小
不比谁大谁小
向前奔跑的和尚蟹
歇后语知多少
歇后语
老和尚的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