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飞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百篇经典背诵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互动教学
王林飞 袁志成
(湖南城市学院 人文学院,湖南 益阳 413000)
在百篇经典背诵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互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观念,以人为本,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设问释疑,让学生掌握背诵知识掌握要点;借助类比联想,使学生在古代文学作品学习中温故知新;在实践操作中,可以增加部分经典篇目,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经典背诵 古代文学 互动教学
百篇经典背诵古代文学部分68篇,占三分之二还多,凸显了古代文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百篇经典背诵与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结合起来,既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典,背诵经典,又可以促使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技能和积累深厚的学术底蕴。在这种互动教学中,使教学相长达到和谐的境地。
互动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课为本”,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核心理念关注的是人的价值、人的潜力和人的个别差异,强调情感、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重视学习的自主性。特别是要注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人性化、富有人情味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问题。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良性的动态交流。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孩子。明智地爱孩子,乃是我们教育素养、思想和感情的顶峰。”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课程,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引导和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古代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创造性地带动学生背诵经典。
在合作学习和真诚沟通中,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学术功底。教师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运用“眼界”引领学子前行。因此,教师“眼界”的深度、宽度和高度决定了教育的厚度、亮度和弧度,也决定了教学的精度、量度和质度。同样,学生对教师的感知度和愉悦感,在许多时候和许多方面与教师的“眼界”有关[1]。所以教师要不断增长自己的学识,坚持阅读经典。
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育不仅不应该使学生厌恶学习,而应该使学生有一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诱导着学习。”这种不可抵挡的吸引力就是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兴趣,是推进经典背诵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需要教师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合适合理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识记作品。
充分利用多媒体,讲述元杂剧《西厢记》、明传奇《牡丹亭》,可以播放昆曲视频,以及白先勇先生改编的《青春版牡丹亭》片段,让学生多阅读经典。特别是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应当让学生多读多背多诵,领悟古诗文的音韵美和意境美。如讲解阮籍《咏怀》的“夜中不能寐”篇,以王勃的《滕王阁序》“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导入教学,该句话典出《晋书·阮籍传》,阮籍的“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返”,进而分析诗文背景,司马氏嗜杀,政治上实行高压,政局波谲云诡。提倡名教,重孝不倡忠,造成一种虚伪的、模棱两可的社会态势,政无准的造成魏晋之际特殊的士人心态,这是魏晋玄学兴起的一个重要因素。阮籍就有非孔非圣、蔑视礼教、恃才傲物的特征。又如讲述《春江花月夜》时,可以播放古筝演奏的朗诵视频,让学生在画面和声音之中感悟诗歌的景物美、哲理美和情感美,与六朝诗歌萎靡之风相比,该诗洗尽铅华,清新脱俗,使学生对该诗“孤篇盖全唐”有比较直接的感受。
理学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设问释疑是教师激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环节,问题的设置方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在备课当中设置,在教学过程中临场发挥,利用多媒体播放案例、现实生活的场景等。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激活知识储备,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在多维思索中探寻解答问题的路径。当然,问题的设置要适当,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启发性,促使学生掌握经典篇目背诵的要点。
譬如在讲解《诗经》时,通过具体的作品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归纳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关雎》篇,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 告知学生注意识记 “流”、“采”、“芼”三字,划分层次,方便记忆。《王风·黍离》,全诗三节,一唱三叹,环复回沓,这是《诗经》的一种创作手法。除了个别字句、句式雷同外,在感知整篇诗歌的前提下背诵时,注意“彼稷之苗“、“彼稷之穗”、“彼稷之实”及“中心摇摇”、“中心如醉”、“中心如噎”。又如《秦风·蒹葭》三节,需要注意每节的韵脚。
在讲述元代散曲时,要特别强调散曲与诗词的区别。散曲的句子长短不同;散曲可以增加衬字;散曲没有入声,平仄可以通押,一韵到底,且用韵较密,有的甚至一句一韵,这些都是散曲的重要特征。如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每句都押韵:鸦、家、马、下、涯,平仄通押,显得活泼生动。散曲的民间色彩浓郁。从语言看,诗雅、词婉、曲俗;从风格看,诗庄、词媚、曲露。
以杜甫的《登高》、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关汉卿的《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为例。《登高》八句四联,皆为对仗,描述作者漂泊西南的生活;《定风波》以“也无风雨也无晴”表现作者旷达超然的情怀。而《不伏老》:“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加入衬字,表现关汉卿顽强乐观、豪放的一面。三首作品正体现了诗、词、曲的区别。让学生在背诵作品时,理解古代诗歌体裁样式同中有异,在自然状态下领会知识要点。
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论述了诗歌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百篇经典背诵篇目诗歌比重很大,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教师在互动教学设计中注意诗歌的类型化和典型化,激发学生的联想,既复习已学过的古代文学作品,又增加新的知识积累。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在讲解元代文学家萨都剌时,可以将系列作品串讲,让学生快速背诵回顾,训练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如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西塞山怀古》,杜牧的《泊秦淮》、《江南春》、《台城曲》、《题宣州开元寺水阁》,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周邦彦的《西河·金陵怀古》,以及萨都剌的《满江红·金陵怀古》和《百字令(念奴娇)·登石头城》等都寄托了文人们怀古伤今的情怀。在讲述闺怨送别、咏史怀古、田园山水、边塞战争题材时都可以采用类比联想,促使学生不间断地识记背诵,达到熟能生巧、举一反三的程度。
不仅诗歌如此,明清小说和戏曲也可以采用类比联想的方法讲述。中国古代戏曲虽难登大雅之堂,但作为一种传统文学样式,与诗歌血肉相连。事实上,很多戏曲片段都是精美的诗词。在讲述马致远的《汉宫秋》时,可以简单介绍历代题咏王昭君的诗作。如西晋石崇的《王明君辞》:“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王安石的《明妃曲》二首,其一:“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其二:“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欧阳修、曾巩、司马光等都有唱和之作。在归纳和概括中,让学生了解对昭君故事的流变情况,便于学生掌握《汉宫秋》的主旨。同样在讲述小说《三国演义》时,可以让学生背诵杨慎的《临江仙》,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杜甫的《蜀相》,以及一些长期流传、警醒耳目的三国人物对联。
此外,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为背诵而背诵。正如叶嘉莹先生所说:“中国古典诗歌蕴含的古代诗人们的修养和品格,是中国文化和精神的重要命脉。要想培养年轻人的爱国心和民族精神,不能靠空泛死板的说教,而一定要使他们在精神上和感情上受到感化和感动才行,而中国古典诗歌就正充满了这种感人力量。”[2]
温故知新,可以采取课后互动的形式,巩固教学成果,增强背诵效果。如以网络为平台,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采取分组背诵、小组竞赛的形式,评选最佳背诵小组,然后举行个人背诵竞赛,评选最佳背诵能手,设置奖项,给予一定的奖励。
百篇经典篇目是经过精心挑选而编撰的,然而部分篇目重复高中语文课本,应作合理删减;对明清部分经典篇目关注不够,可以适当再增加一些篇目。
“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是形容清初两首广为流传的昆曲。“家家收拾起”出自李玉《千钟禄·惨睹》,朱棣攻陷南京,建文帝逃亡途中演唱《倾杯玉芙蓉》;“户户不提防”出自清代洪昇《长生殿·弹辞》,叙安史之乱后,乐工李龟年流落民间,曾唱《南吕一枝花》;两支曲子实际上是明末遗民寄托思念故国、痛惜明亡的心境。
如清代丘园《寄生草·漫揾英雄泪》,写鲁智深大彻大悟后的豪放洒脱。《红楼梦》第二十二回,薛宝钗点戏《山门》,对《寄生草》激赏不已。宝玉听也称赏不已,实际对宝玉的出家具有启蒙意义。又如吴伟业的《圆圆曲》叙述灵动,用典贴切,辞藻华丽,运用顶真对偶而转韵自由,适于记诵,还有助于学生理解“梅村体”。龚自珍的“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科以人重科亦重,人以科重人可知”、“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等,这些诗句都值得诵读涵泳。
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时代,背诵经典,体味经典,守住传统底线,增强心灵防御能力极其重要。诚如夏丏尊先生所说:“他是一个中国人,能知道中国文化及思想的大概。知道中国的普通成语与辞类,遇不知道时,能利用工具书自己查检。他也许不能用古文来写作,却能看得懂普通的旧典籍,他不必一定会作诗,作赋,作词,作小说,作剧本,却能知道什么是诗,是赋,是词,是小说,是剧本,加以鉴赏。他虽不能博览古昔典籍,却能知道普通典籍的名称、构造、性质、作者及内容大略。”[3]这可以看作古代文学教学的基本要求。经典背诵与中国古代文学互动教学大有可为,教师应发挥创造精神,实现背诵与教学的双赢。
[1]苏军,燕平.符号与教育[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19.
[2]叶嘉莹.我的诗词道路[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252.
[3]夏丏尊.关于国文的学习[A].夏丏尊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96.
[4]袁志成.文人结社与晚清民国地域文学传统的建构[J].文学评论(4):193-199.
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二本院校中文专业“双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湘教通〔2014〕247号)、湖南城市学院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探析》(湘城院发〔2016〕51号)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