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

2017-03-12 00:25:01尹春晨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
关键词:语篇课文文章

尹春晨

(上海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701)

语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提高的关键

尹春晨

(上海政法学院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1701)

语篇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性,也是大学英语教师教学活动的中心。在英语阅读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语篇,因此,了解其组成及规律对阅读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阅读理解 语篇教学 阅读能力

一、引言

在语言学习中,尤其是外语学习中,阅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在英语阅读中,有朗读和默读、精读和泛读之分,本文主要讨论后者。精读也叫分析性阅读,泛读也叫综合性阅读。本文仅讨论分析性阅读。精读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阅读技术基本上是在精读教学中培养的;发展学生的口笔语能力,巩固和扩展词汇和语法知识,都有赖于精读教学。

二、英语教学语篇

阅读技术的培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课文的词句。首先是整句阅读;其次是利用词的构成猜测词的意思;还有就是从词典中查阅新词的意思。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的意思。2.分析文章的结构。包括找各段的主题句;说出各段的大意或要点;指出文章的转折及转折词;指出文章前后情节的联系。3.摘录文章重要的语言点,如常用的词汇、词组、警句和重要内容。4.对文章做出评价,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鉴别能力,有助于对课文的复习、理解、消化与记忆。

在英语阅读中,学生直接面对的是语篇,因此,了解其组成及规律对阅读理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进行语篇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师普遍关心的课题之一。

什么是语篇?语篇是语言运用实例的统称,是由于一次交际行为而产生的语言。它可以是任何长度的,在语言上连贯的独白、对话、众人交谈等口语或书面语言单位。语篇教学就是从宏观角度出发,以语篇为基本单位,立足于篇章整体,对语篇进行分析、概括和理解。笔者认为在开展语篇教学时,除了要对语篇中的语法和词汇进行分析和解释外,还要适当地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一步分析语篇的体裁和篇章结构,以及引导学生欣赏语篇的修辞手段和遣词造句。这是因为语篇教学强调的不仅是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而且是语用知识、认知知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语篇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完整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三、语篇教学的开展

1.课外知识的补充

背景知识是理解语篇必备的外部知识。许多语言学家都认为,在理解语篇时,背景知识的影响大于语言知识,背景知识的缺乏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具备相关的背景知识,但不会运用也会造成阅读理解障碍。在阅读时,学生如果对语篇涉及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各方面知识了解甚少,就不能真正读懂语篇的内涵意义和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造成理解障碍,所以应培养学生在阅读时有意识地运用背景知识获取语篇所传递地信息。

在课堂教学中,在众多的背景知识中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切入,并适时地输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对其进行相对系统、详细的讲解,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扩大知识面,又对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章的内涵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介绍背景知识可以通过听、说、读、写的手段达到,这样同时锻炼了学生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如在 《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中,第一册的Winston Churchill——His Other life;Conversational Ballgames;第二册的Why They Excel;Methods of Education:East and West;第三册的The ABCs of the U.S.A.:American Seen With European Eyes等都有很好的切入点。教师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名人、不同文化的会话方式、东西方教育的差异、美国人的生活等文化内容。

另外,需要注意在一篇课文中背景知识的讲解点不宜过多,要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知识结构和理解课文的需要等因素选择适量的讲解点,否则就成了西方文化课。

2.篇章模式分析

语篇的体裁框架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表明了不同体裁语篇的本质特征和主要特点。了解语篇体裁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特定语篇的含义,抓住其要点。因此,不同体裁的语篇应采用不同的讲解方法。下面以议论文和记叙文为例进行分析。

在讲解议论文时,要根据它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弄清文章的论据事实或道理,掌握文章的论证过程和方法。

在《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中有不少议论文体的语篇,例如第一册的课文Secrets of A Students;Easy Ways to Avoid An Argument,第二册的课文Why They Excel;Turning Fail-ure Into Success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引出自己的观点,确立权威的中心思想,中间部分或评论或论证,结尾再点明主题,首尾呼应。而且层次分明,每一层次或每一段落都有一个主题句,这个主题句与全文的中心思想紧密相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章各段的主题句设计问题,要求学生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以迅速找出各段的主题句,从而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语篇体裁。

而对记叙文的分析重点则是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辨认文章的重要事实和情节,弄清文章的寓意。在《21世纪大学英语》教材中有许多记叙文的例子,例如第一册的课文Stevie Wonder:Sunshine in the Shadow;The Washwoman,第二册的课文Winston Churchill——His Other life; A Brief History of Stephen Hawking等。这些文章都以叙事记人为主,讲解时必须抓住时间这条线索,以人物为中心。教学方法一般是让学生初读文章,了解文章体裁,然后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快速找到答案,弄清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了解全文的脉络,理解整篇文章。

3.语言结构分析

分析语篇的篇章结构是语篇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理解和把握文章的总体布局、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等。帮助学生掌握作者的语篇交际技巧,更好地了解语篇并逐步提高学生在语篇水平上理解文章的能力。分析文章的篇章结构,一般按照层次划分,归纳段落大意,总结中心论点几个步骤,由浅入深,由微到著。

以《21世纪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二单元课文Why They Excel的分析为例。

这是一篇议论文。整个文章的篇章结构为:phenomenon—causes—suggestions。作者通过讲述越南留美学生的故事,引导出一种社会现象,即美籍亚裔学生在美国学习普遍突出,并阐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提出建议,表明自己的看法,最后点明主题。整篇文章的结构非常紧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首尾呼应。

教师在讲解这类文章时,应从文章的篇章结构出发,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最后由老师总结,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捕捉到作者谋篇布局的思路,而且是教师训练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一次实践。

另外,教师在进行语篇分析时应讲解文章的篇章联结手段,并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在写作中模仿使用,这样灵活地将读和写结合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在Why They Excel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标识语,例如for example,for instance(表示举例),by contrast,instead,whereas(表示比较),or,and(表示并列),to start with,second,third(表示顺序),the first of...,another,yet another(表示列举原因),but,although,nevertheless,then(表示让步和转折)。

这些词语使整篇文章的各段各句之间都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使文章结构统一,行文流畅,过渡自然。教师在分析本篇的篇章结构时,应提醒学生注意这些标识语的用法,并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学习列举的写作方法,习惯顺序过渡词的用法,从而将读和写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语篇评价

把握语篇体裁和分析篇章结构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写作技巧层面的剖析,了解和欣赏作者在修辞手法、遣词造句及谋篇布局等方面的妙处,进一步理解作者的意图、思路及写作风格。这既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又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基本技巧。把文章当作艺术品来欣赏,可以培养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实现高一个层次上的教学。

如以第一册第四单元课文The Washwoman为例,在讲授时指点学生欣赏对洗衣妇的描写,使学生对这个形象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同情。文章作者一方面不惜笔墨描写洗衣妇瘦弱多病的样子(old and wrinkled,sickly and weak,small and thin),另一方面多次重复她肩背大包的衣裳(stagger out with the big bundle, followed by a huge bundle)。 这里显然已不是简单地指大包大包的衣裳,而是象征着压在她身上的沉重的生活负担“burden”。她不想成为别人的累赘,因此独自一人挑起了生活的重担,“The old woman did not want to become a burden,and so she bore her burden.”这是作者运用对比和象征的手法来加强艺术效果。此外,作者非常注意运用具体的词来描写。如描写她走路的样子,作者不是笼统地用“walk unsteadily”,而是用了 “stagger”,“totter”;描写她讲话,作者用了 “mumble”,“mutter”,这些生动具体的描写使得洗衣妇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结语

语篇知识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具备的知识,只有熟练掌握语篇知识,才能高效率地阅读,所以语篇教学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篇教学中导入背景知识,研究语篇体裁,分析篇章结构,赏析语篇特色的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弊端,可以将语用知识的传授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达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这也是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发展的趋势。美国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提出了SQ-3R理论,包括五个步骤:Survey,Question,Read,Recite和Review。这种方法可供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参考。

[1]Cook,G.Discours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Brown and Yule.Discourse 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王初明.背景知识与语言难度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作用[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

[5]蔡基刚.21世纪大学英语导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6]李庭芗.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语篇课文文章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学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6:16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现代企业(2015年6期)2015-02-28 18:51:13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2014年5期)2014-02-28 21:59:58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当代修辞学(2014年1期)2014-01-21 02: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