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专业特色

2017-03-12 00:25:01林丹
文教资料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音域声乐幼儿

林丹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专业特色

林丹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基础,声乐是学前的基础课程,能训练歌唱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本文论述在声乐教学中从发声方法、教材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体现学前专业的专业特色,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学前教育 声乐教学 专业特色

声乐是一门集艺术性、知识性、技术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是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强调幼儿园教师必须具备教育教学实践能力,要求学前专业的学生边弹边唱,因此,学前专业的学生学习声乐的目标是掌握必备的声乐技巧,在今后工作中胜任幼儿歌曲的演唱,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笔者曾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观摩示范课,听到有的老师用“白声”进行歌曲范唱,虽然教学环节组织较好,但由于没能很好地表现儿歌的美感,给人美中不足之感。由此带来思考:幼儿歌曲该如何演唱?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又该如何进行?笔者认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声音特点,对不同声音素质和修养的教学对象进行歌唱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用合适的声音演绎幼儿歌曲。因此,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应该有别于音乐教育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特色。

一、发声方法的专业特色

幼儿先天的声音纯真、稚嫩,具有成人无法比拟的自然之美,但是声带结构还未发育成熟。3至6岁幼儿歌唱的音域一般为c1-c2,因此,幼儿歌曲的创作遵循儿童嗓音发展的特点,音域控制在这一范围之内(大班幼儿歌曲偶尔音域达到c1-d2)。优美的儿歌演唱应该是用真假声结合,声音高位安放,音色明亮、吐字清晰、感情真挚,声音亲切自然,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c1-c2这一音域是成人的中、低音区,是最容易发出真声的音域,要将声音高位安放是有一定难度的。学前专业学生大部分没有音乐基础,嗓音的先天条件也一般,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训练呢?

英国研究童声训练达三十年的权威人士哈蒂(T.Maskel. Hardy)提出,儿童的声音训练必须使用“头声发声”。他说:“儿童的声音至少有两个声区,然而所有大教堂最优秀的合唱队无例外的只用一个声区,即头声区进行唱歌。”①经实践证明,头声是童声训练最重要的方法,而学前专业学生更应该掌握这种发声方法,从而在工作中给幼儿做出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头声,指的是头腔共鸣,可以使声音光彩、明亮、具有穿透力。学前专业学生以女生为主,让学生自如唱出假声应作为声音训练的第一步。通过均匀的呼气,有意识地控制声带的边缘部分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声音就是假声,这是获得头腔共鸣、发出“头声区”声音的前提条件。女生在b1左右的音高时声带闭合轻声唱,在气息的支持下,声带随着音高自动调节长、短,进行局部振动,声音会变得纯净。再加上口腔和鼻腔的共鸣;配合正确的呼吸点、发声点和共鸣位置点这三者的协调运动,获得头声。

传统的声乐技巧训练是以美声唱法为基础,对学生进行胸腔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等训练,期望声音洪亮、集中、高位置、有穿透力,但是这种声音并不适合演唱明快、亲切的幼儿歌曲。幼儿歌曲的中低音域,正是最容易发出真声的音域,学前专业学生在声音训练时应该减少胸腔共鸣和口腔共鸣的声音,在高声区运用假声练习掌握头腔共鸣,之后采用下行级进三音一组或五音一组的音阶式练习,用闭口音U、i的母音训练,想象声音从眉心发出,在中低声区依然保持声音的高位置。逐步学会用真假声混合演唱中低音区,假声多,真声少,增加头腔共鸣的比例,进而做到声音不白不虚,音色统一。

训练头声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声乐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歌唱技能训练,如果在教学中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设备,试听优秀的声乐作品,就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美好的声音概念,使声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世界著名童声合唱团的演唱,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唱的代表曲目《蓝色多瑙河》、《鳟鱼》、《卡农》、《闲聊波尔卡》等能知道什么是“纯净”的声音;从被誉为“天使之声”的英国圣菲利浦童声合唱团的代表作《平安夜》、《我有一个梦》、《far away》听到童声的天真纯朴、静谧;从因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而一唱成名的法国圣马可童声合唱团欣赏到清澈、空灵的“天籁之音”。这些视觉、听觉的冲击不仅让学生从中获得优美头声的直接感受,而且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

二、教学曲目选择的专业性

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训练基本包含声乐基础理论知识、中国歌曲、外国歌曲及幼儿歌曲几个部分。因为学前的学生几乎没有音乐基础,所以在最初的声乐基础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教学曲目的选择与搭配。作品的难度应适宜学前专业学生的学情,既能发展学生的歌唱能力,又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既能接触不同的风格作品,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歌曲因其诗歌与音乐结合而产生的高度的艺术性成为基础教学阶段的首选。在众多艺术歌曲中,应该选择学生比较容易唱且对歌词的意境能够理解、接受的作品。例如莫扎特《渴望春天》的音域在一个八度范围内,旋律清新欢快,虽然短小,但是第三乐句离调的应用使得音乐丰富,唱起来充满天真和童趣。白居易作词、黄自作曲的《花非花》,旋律在中低音区婉转起伏,音准、节奏上的难度并不大,歌曲表现了对生活中存在过又消逝的美好的人和物的追思、惋惜之情。舒伯特的《摇篮曲》表达了慈爱的母亲形象,对练习气息控制有益。有一些艺术歌曲对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演唱难度较大,可以让学生欣赏,比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我住长江头》、《乘着歌声的翅膀》等。在教学中演唱、欣赏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规范的发声方法,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声乐演唱技巧,能够娴熟地使用真假声以后,除了艺术歌曲的学习外,幼儿歌曲的演唱也应该进入声乐课堂,因为对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掌握幼儿歌曲的演唱方法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幼儿的发声练习和儿歌入手,训练学生演唱幼儿歌曲的能力。发声练习的音域选择以五度音程范围内为佳,便于移调练习。幼儿的发声器官柔嫩脆弱,发声训练应以轻声、柔声歌唱为主。学前专业的学生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寻找到气息的良好支撑,感受到声带的有效闭合,协调好各部分共鸣腔体,将丰润的音色和透明的音质作为发声训练的目标。为了保持住声音的头腔共鸣,应当从高音区d2往下行进行练习,把头腔共鸣尽可能带到低音。先练闭口音再练开口音,音色先柔后刚,音量先弱后强。

幼儿歌曲的演唱要考虑小、中、大班儿歌音域,小班歌曲音域在c1-a1之间,中班是c1-b1,大班是c1-c2。演唱时尤其要重视低音和高音,例如小班歌曲《两只老虎》、《小青蛙》等。这些歌曲音比较低,演唱时不能全是真声发声,应该把头声带入低音,避免“白声”的出现。又如大班歌曲《小花和小草》、《保尔的母鸡》等,音域较宽,演唱时高音不能出现“喊唱”、“挤着唱”等不良的用力方式,应该增加头腔共鸣的比例,高音时头声多,中低音时真假声混着唱,谨慎使用口腔和胸腔共鸣。训练学前专业的学生唱起这些情趣盎然的幼儿歌曲时,必须结合唇、齿、舌、牙、喉的精准配合,演唱时咬字清晰、发音圆润、吐字轻巧,积极投入歌曲情绪表达出歌曲的意境,用歌声塑造音乐形象。

近年来,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戏曲、地方小调进入教学范围。京歌《说唱脸谱》借鉴了京剧的唱腔和旋律,它的片段就出现在大班的音乐活动里。这些经典的戏曲唱段、地方小调的出现,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了解家乡的音乐,体现传统艺术的传承。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增加民族民间音乐的学唱、听赏,尽管学生唱不出这些戏曲、小调的味道,但是教师对传统民族音乐的重视将影响学生在未来的幼儿音乐教育中更好地实施审美教育。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专业特色

在学前专业的培养方案里,声乐课通常安排两个学期,一般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每班40人左右,每周2课时。在讲授声乐演唱基础知识、学习新歌曲等方面,集体授课提高课堂效率,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但是由于声乐学习具有专业性、技能性的特点,学生的嗓音条件、接受能力有个体差异性,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要解决这一矛盾只有改变教学组织的形式,将集体教学、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发声练习、介绍歌曲、讲解技术难点、欣赏歌曲时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通过个别指导这种形式实实在在地帮助学生解决个体出现的问题。两节课的时间不可能每个学生都能指导,但是每节课个别指导三五名学生还是可行的。某些声乐学习的初期呈现的共性问题如口腔打不开、喉头用力、真假声脱节、口腔共鸣太多等可以在个别指导时让其他同学一起听辩,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全体学生的鉴别能力。

除了个别指导学生以外,教师还可以每节课都指定几名学生在讲台上为大家表演,不仅督促学生课后进行练习,还锻炼学生的胆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在学唱幼儿歌曲时,鼓励学生戴上头饰,创编动作进行表演。在这样的情境之下学生很容易找到唱幼儿歌曲的感觉,学得主动,唱得开心,增强专业认同感,激发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可利用手机录音、录像记录学生表演的过程,及时反馈学生的优点与不足,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解决歌唱中出现的问题。

学前专业的声乐教学时间短、课时少、师资紧张,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教师通过艺术歌曲的学习使声乐教学有科学性、规范性,而儿童歌曲的演唱训练使教学具有实用性。各种体现学前专业特色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技能的掌握。优秀的幼教工作者通过自身的施教活动带给幼儿愉悦的精神体验,让幼儿享受音乐的乐趣,这一培养目标应该成为高校学前专业音乐教师努力的方向。

注释:

①品川三郎.儿童歌唱发声[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23.

猜你喜欢
音域声乐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天津教育(2023年2期)2023-03-14 07:34:52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12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1期)2018-01-23 03:41:20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12期)2018-01-23 03:13:41
声乐诊疗室
歌剧(2017年7期)2017-09-08 13:09:37
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
艺海(2016年12期)2017-01-13 07:58:33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5:23
午晤念
扬子江诗刊(2016年1期)2016-11-26 09:39:21
午晤念
扬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13: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