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研究

2017-03-12 11:31张鹏代小兵李清富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52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课程教学

张鹏+代小兵+李清富

(郑州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摘要:在知识社会创新2.0和“互联网+”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课程教学研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础。本文针对“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的特点,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确保良好的课堂氛围、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2-0162-02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体制改革部分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可见国家对于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视[1]。近些年来的教学改革在基础知识教育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缺陷。教师方面主要存在采用传统的知识“灌输式”教学等不足,学生方面主要存在学习的自主性不强、能动性不足、独立性不够,多以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从而导致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意识缺失、创新意识贫乏、批判精神缺乏、创新素质低下等问题[2]。笔者在“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中,在正常完成日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些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二、针对“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创新型人才必备的条件

1.扎实基础。古语有云:“九尺之台,起于累土。”没有扎实的基础,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就“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来说,基础知识不仅包括桥梁检测过程中具体检测方法,还包括数据处理以及后期报告的书写。只有熟练地掌握其中的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并仔细揣摩,才有可能对其中的一个小细节进行改动,使检测数据更加精确或者使检测方法更加简便。只有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才有可能实现创新,扎实的基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普通人,主要体现在其看待事物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应培养学生敢于否定、敢于探索的精神,并在扎实的基础上,通过查找文献等手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经过长期的锻炼,培养学生以新的角度看待問题,不同于以前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式。

3.兴趣爱好。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人都会优先注意和积极地探索其感兴趣的事物。不同性格、不同想法的人会有不同的兴趣,在兴趣的带领下,开始逐渐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点。随着学习的深入,个人对感兴趣的地方认识越来越深刻,感情越来越深,兴趣也就越来越浓厚。兴趣的发掘、培养对一个人今后的学习、生活等个人成长发展有重大影响。不一样的性格决定不一样的兴趣,最后导致个人能力随兴趣改变而发展。在日常教学中,对“桥梁检测与维护”感兴趣的同学,根据其感兴趣的知识点,在课上课下进行关注,并普及一些其感兴趣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使其在学习中具有主动性。

三、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

1.以学生为主体。人才培养,理念先行。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核心理念。过去的课堂常常是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考的起源,思考是学习的开始。所以首先应该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方式的重要手段。同样的问题,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其关键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解决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查阅文献、上网查类似资料等方式,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学生还比较年轻,很多看法不够全面,很多行为需要规范,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所以一味顺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切都以学生说了算,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但是一般说来,教师在知识、阅历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高于学生。所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应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学习中的重点、疑点、难点,在思考问题时应尽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学生有所理解的基础上做些指导性和升华性的表述,以提高学生分析、概括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但是不能一切都是老师说了算,时刻都不能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外因,学生的学习才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应为学生服务。教师要具有科学的教学态度,从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教师也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良好学习氛围。

2.良好的课堂氛围。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认真细致地考虑学生所处课堂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一些明显的有害因素予以消除或控制,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亲切的学习环境,以激发和保护学生不断寻求知识的潜能,并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在我们积极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因为课堂时间很有限,学生大部分时间都是由自己自由支配,只有个人养成良好的习惯,个人的发展才有保障。

课堂上的学习如果说是共性培养的话,课下的沟通、交流就是个性发展的舞台。在学生培养中,应该按教学计划,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打好学生基础,同时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点,在课下交流和交往中,鼓励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并发展自己的专长。老师应该引导有兴趣的学生,对于学生兴趣中不了解或者不明确的地方予以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3.重视实践环节。“桥梁检测与维护”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但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偏理论的,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不能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同时,实践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只有实践,学生才能充分了解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努力,熟练掌握知识;同时也能让乏味的理论讲解变得更有趣味性,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上课的激情。限于当前条件有限,一些课堂上的知识不能真正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笔者积极寻找其他的实践形式,发现一些学科竞赛的形式可以很好地将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所以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鼓励大家参与“挑战杯”、“水利创新杯”、“节能减排大赛”等一系列竞赛。

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理念,鼓励学生参加兴趣引导的实践活动或者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外作业。通过这些活动,人的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同时锻炼同学们的心理品质、同学间的团队精神,也能使个人获得成就感,逐渐完善人的素质结构。同时,该过程也是学生主体从“被”学习转换到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结束语

“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综合、长期培养的过程,应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一项重要工作,长期坚持。针对“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学习,创新型人才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础、创新性的思维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下“桥梁检测与维护”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具备良好的课堂氛围、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课题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桥梁检测与维护”教学探索中,经过个人思考及总结,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一些方面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祖源,毛骏健,吴於人.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07,(9):26-28.

[2]罗湖平.现代大学教学科研互动性与创新性人才培养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4,(8):78-82.

[3]刘道玉.创造思维方法大纲[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娄延常.大学生学习兴趣与创新人才的培养—湖北省大学生学情调查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4,(2):68-71.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课程教学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