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视域下高校强制体育发展研究

2017-03-12 06:54李庆新
运动 2017年24期
关键词:体育大学生学校

李庆新

(宜宾学院体育学院,四川 宜宾 644000)

根据《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依然持续下降,并出现多项检测数据不及中学生。这一严峻的现实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及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纷纷出台了多个重要的法规性文件、各高校也相继进行体育改革,以期改善这一状况,但实际效果不佳。因此,本文以强制体育为视角进行研究,希望以此来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提高。

1 强制体育概念

在现代学校中,教育的时间、地点及内容都不由个人所决定,对个人来说就是一种强制,可以说强制性事实上就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社会本质特性。毛振明教授曾说:“惰性、逃避劳累和痛苦是人类的天性,缺乏强制性的锻炼,效能必然越来越低,”在这种天性下学校要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势必要通过强制手段才能实现。基于上述理念笔者认为,强制体育就是在学生不情愿的情况下,通过制度或行政手段对学生进行要求,强迫其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是对快乐体育、自由体育观念的一种挑战,但是这种强制性是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下实施的。

2 强制体育历史回顾与现代实践

2.1 “劳卫制”体育

“劳卫制”的全称是“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由苏联共青团于1930年首次提出,2014年俄总统普京签署了总统令恢复这一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确立了向苏联全面学习的方针,“劳卫制”便是向前苏联的学习和借鉴,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将其分为3级:预备级、一级和二级,同时制定了不同年龄和级别测试项目的达标标准,包括体操、游泳、田径、球类、举重、掷手榴弹等,通过测试的人员还将被授予“劳卫制”奖章和证书,以此鼓励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新中国的“劳卫制”体育可以说是在中央顶层的强力组织和推进下强制进行的,对促进学校体育的开展及国民体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 马约翰强制体育思想

马约翰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著名的体育教育家。1914年到清华任教之后,立志让学生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这种朴素的爱国主义层面之下,马约翰先生配合学校实行“强迫运动”,即每周一~周五下午4:30~5:30(冬季每天下午 4:00~ 5:30),图书馆、宿舍、教室一律关门,所有学生必须到操场锻炼,但是在此期间不免有些同学躲到树荫、墙角等幽静的地方读书或休息,而且身在操场的同学也不一定会认真、科学的锻炼。这时马约翰则走遍校园亲自督促偷懒的学生去运动。不仅如此,马约翰还主持制定了“五项测验”及及格标准,测试亲自把关以防学生蒙混过关,并规定体育不及格者不准出国留学。

2.3 张伯苓强制体育思想

张伯苓是中国教育、中国学校体育和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的先驱人物,“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更成为张伯苓体育思想的精髓。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南开学校从 1916 年春季开始,实行“强迫体育”,要求“每天下午3:30,学生必须到操场参与运动,缺一不可”,并规定所有教室内及实验室的工作均限于课外活动前结束。南开的强迫体育还体现在测试强行达标上,主要包括百码跑、440 码跑、跳高、跳远、铅球等,不及格的学生要参加强迫运动并补考,另外,学校对一年一度体检中体质弱的学生采取强迫锻炼手段,不达标者不予毕业,因此张伯苓还被称为“体育校长”。

2.4 强制体育的现代实践

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充满浓厚“强制”主义色彩的体育改革。如部分高校强制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并进行打卡考勤,2016年北师大提出,大一学生每学期要在校内具备打卡考勤条件的运动场所自主锻炼不少于30次;北京建筑大学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长跑锻炼打卡30次,否则体育课成绩将被记为不及格。还有一些学校将游泳测试作为体育必修课或毕业考核的要求,如华南理工大学自2007年起就要求新生进校参加游泳测试(25m合格),如不合格,大二就必须选游泳课;2017年清华大学也出台新规,新生入学后必须通过游泳测试或参加游泳课学习并达到要求,否则不能获得毕业证书(特殊情况除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体育措施,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高校早操制度、大一公共体育必修内容的制定、强制要求学生观看校田径运动会等,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这种强迫性的手段督促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3 强制体育实行的必要性

3.1 强制体育是运动技能掌握、锻炼习惯养成的前提

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依赖于人们掌握运动技能所体验到的愉悦和快乐,但是任何技能的获得都是建立在身体练习基础之上的,需要付出一定的生理负荷,这期间是一个克服困难、经历痛苦的过程,但是这种困难和痛苦使人们对技能学习表现的并不心甘情愿,这就需要一定的强迫手段促使其去学习。正如柏拉图所说:“人的身体可以训练,养成习惯,加以控制,并且这种身体训练要在强迫下进行,所有公民都必须进行自我节制和勇敢方面的体育教育。”这种教育思想充分认识到了体育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强制需要。

3.2 强制体育是改变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困境的良方

现阶段学校体育由于过度尊重学生兴趣和爱好,导致体育内容逐渐倾向于低负荷、低强度的趣味性体育活动,最终结果是导致学生心肺功能下降,体质下滑。此外不少高校对国家制定的体育方针、政策敷衍塞责,如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造假、瞒报现象,据参与抽测专家表示,“全国被抽测的学校中,有一半左右学校上报的数据与抽测数据的吻合度不到50%”。当下这种由于曲解体育课程理念造成的体育教学异化及对国家体育政策、方针出现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问题,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只有强调国家法规强制、学校教育强制的新时期强制体育政策观念,才成为破解当前学校体育尴尬处境的一剂良方。

3.3 强制体育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大学生体质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对体育工作理念的曲解导致学校体育促进身体功能的弱化,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源于大学生不良健康行为,不少大学生存在就寝时间晚、不按时吃早饭、上网时间过长、吸烟、酗酒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此各高校不断进行改革,但依然未能改变这一状况,归根结蒂就是改革措施过于软弱。缺少强制手段的学校体育及管理方式,难免导致学生的惰性。只有通过对学校体育加以强制性要求,减少兴趣选择,迫使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生活作息的强制管理,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体质。

4 实施强制体育的具体策略

4.1 加强国家宏观层面法律、法规制度建设

在强调民主、自由的时代大背景下,提出强制体育无疑是对当今教育理念一记重击,在其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问题,为保证强制体育理念的顺利实施就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将学校体育工作纳入法定性强制的范畴,强制各级教育机构、学校必须遵守,以保障学校体育工作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得以贯彻执行,从而做到依法治教、依法治体,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的有序发展。

4.2 加强监管,切实保障体育方针、政策的实施

国家政策的制定为学校体育的开展提供了保证,但是倘若学校执行不到位,便会使各项法律、制度无法有效落实,成为一纸空文。因此,提高基层部门的执行力度成为政策、方针得以落实的保障,为此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学校体育开展情况、执行国家有关体育政策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切实保障法律、法规强制内容的实施;严格规范高校评价制度,对政策执行不力或执行不到位的相关学校在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一票否决”。

4.3 学校依据自身情况制订与法定性强制相适应的规定

国家的政策、方针往往只是为学校工作的开展提供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学校自身在国家宏观理念的指引下依据自身情况制订相应的具体的工作方案,如改革体育教学内容,强行开设以跑为主的田径课程;加强体育课的练习密度,保障每次身体素质训练环节的有效落实;制订课外体育活动方案,并加强监管,如指纹刷卡锻炼等;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活动,定期开展对各单位、各班级控烟工作的考核检查,对于发现有吸烟行为的学生不得参加各种评奖活动;加强对学生生活作息的监管力度,保障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加大对各项体育成绩的考核力度,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并严格执行等。

4.4 全社会共同努力加大对学校体育的投入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造成学生数量与体育场地、器材严重不对等的局面,为了改变这一状态,保障强制体育的顺利实施,国家应加大对高校教育经费的投入,并划拨体育专项经费,专款专用;作为高校自身来说应摆脱过去教育经费“等、靠、要”的传统模式,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开展经费自筹活动以增加学校体育经费,另外,还应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大力开发校园本土资源扩充场地、自制器材等,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保障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

[1]王有升.论学校教育的强制性—种基于社会学视角的反思[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5(2):15-18.

[2]贾玉芝,李敬强.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强制体育的继承与发展[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5):76-77.

[3]杨风雷,李莹,张伯苓.体育思想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17(1):175-189.

[4]项立敏.我国学校实施“强制体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12):115-120.

猜你喜欢
体育大学生学校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