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八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组织有效练笔”研究报告

2017-03-11 19:33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中学吴玲贞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7年7期
关键词:随文习作想象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南城中学 吴玲贞

语文教学两大任务是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虽说是两大教学,但他们又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

一、精心选择练笔点

“落点选择”,即练笔要寻找到适时的落脚点,选准能牵动“全身”的那“一发”,找准落点,以期达成阅读教学中“练笔”的最优化。

整册教材落点选择:捕捉课文的空白点补写;捕捉范文的特点仿写;捕捉情节的发散点续写;捕捉生活的感点写读后感;捕捉文体的特点改写;捕捉语言的聚焦点创写。

二、丰富练笔策略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小练笔作为语言训练的一种方式,主要训练策略如下。

(一)阅读教学的研究

1.课前预习抓词语练笔,在文中找五个词语,围饶一个话题串词连句成文,不能少于150字。

2.课前抓阅读准备。要求学生在阅读新的课文时提三个问题或做三个批注,把这三个问题提出的设想写成100字左右的说明,或对这三个批注谈自己的见解100字左右。

(二)写作指导探索研究

1.对教材进行了整体的研究

针对不同的单元目标制定不同的阅读和写作方案。

2.对单课书找到读与写的对应处

1)根据文章的结构学习写作。

2)在情感喷发处练笔。第二课老头子设计引诱敌人进荷花淀用篙敲敌人的脑袋,躲在芦花下面的大菱看到了这一幕情景,她会怎么想,写出她当时的心理活动。

3)在特定情景处练笔。第三课有这样的情节,当苏联红军战士来找契柯拉耶夫的尸身时,没看到尸体却看到一座新的坟墓及墓前的一位老奶奶时,他们相互会嘀咕什么,进行想象。

4)重组文章结构,可以改变文体。

5)仿写。

6)文本拓展。

7)续写。

3.摸索练笔教学模式

1)现代文的练笔教学模式

①策略方案:预习(生字、作者、作品、注读法)、内容、情感、表达方式从这些入手,找到练笔点,抓住练笔的机会,在阅读的兴趣点上,在意蕴的丰富点上,在情感的爆发点上,进行创作。

②策略措施:第一阶段可以模仿课本上的语言,模仿要求改换人称角色,围绕一个中心。譬如在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我要同学把描写往日罗布泊美丽景象的句子在书上划出来,,第二阶段要对他们加一点要求。第三阶段要求展开想象,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文言文的练笔教学模式

①策略方案:最明显的一条对文言文进行文体改变。

②策略措施:首先让学生把原文理解透彻。其次对文中的情节加以分析,如《核舟记》就可以改为记叙文,文中人物是练笔的落脚处。

3)古诗词的练笔教学模式

① 策略方案:古诗词练笔主要是以想象画面为基准点。抓住关键的字词,插上想象的翅膀,回到诗人笔下往昔的美景。

② 策略措施:

古诗词的教学第一步引导学生读懂题目,读懂大意。第二步抓住关键的字进行品读,进入意境,体会意旨。第三步展开想象,借想象把自己放入那个意境中,去感悟诗中此人此情此景。写下阅读生成。

4.八上下册系列训练策略方案导向

1)巧诠词语,激发学生的写作思维

有些词语是解读文章的钥匙,所以既可把它们作为解读文章的突破口,也可把它们作为有效练笔的爆发点。如《藤野先生》:“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什么是“伟大”,伟大的内涵是什么?

2)深究难点,激活学生的写作思维

疑惑处也就是文章生疑处,或者是文章难解处。《老王》这篇课文有这么一段“我忙去给他开了门……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3)转换文本,打开学生的写作思维。

《山峡》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所以我安排学生学写导游词,参考课文,把山峡的山和山峡四季的水介绍给游客。学生都很兴奋,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就形成了他〈〈她〉〉解说词。

4)还原意象,激射学生的写作思维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还原意象,也就是借这个艺术形象认识问题的实质。郭沫若的《雷电颂》是借楚国屈原这个人物形象来表达我党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新四军”行为的抗议。

三、重视练后讲评

教师细腻而及时的批阅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重要手段。为此,我会专门抽出半天的时间静下心来细致而又及时地批阅学生的小练笔。我总是用热情的语言鼓励他们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课题实验成果

经过一年的研究与摸索,我发现学生写作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1.学生写作方面

第一,理解运用相得益彰。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又深化了理解,二者水乳交融,互动互促。

第二,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这种小练笔以课文内容为素材,加上是在对课文内容的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突破了难点。

第三,夯实了学生的文字功底,让学生精于表达。

2.教师方面

第一,观念的更新。

第二,理念上的创新。

(1)突破了课堂这个范畴,以课文为参照物,依托文本资源,构建创作产物。

(2)随文练笔的内涵更丰富。

随着初中生的习作要求的提高,解读一篇文章就像欣赏一个山峰,“横看秦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好处无限。

(3)“随文练笔”操作模式在摸索中渐渐走向成熟。有效指导教学实践。

(4)“随文练笔” 研究过程的启示录、研究经验的总结在同行中推广。

本人书写了5000字的这方面的论文。与此同时,还坚持专心书写随文教学的课例、课例分析、学生习作讲评课分析、个案追踪分析,并建立个体学生习作成长档案。

第三,建立作文讲评机制,以“鼓励为主”,当然也要反映每期习作的问题。

课题研究只是教学中的一小步,虽取得一定成果,但问题也无限。

(1)对不同文体的课文练笔点的规律性的探求等等,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摸索、研究。

(2)对一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的指导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究。

(3)教学模式,训练策略,实施措施都需要进一步检验,不断更进,使之更可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猜你喜欢
随文习作想象
快乐的想象
让随文练笔回归语言本位
随文仿写:由读到写的有效迁移
随文练写,汇滴成河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随文活色 练笔生香——小学语文随文练笔实践举隅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