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跃
(1.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12;2.东南大学 法学院,南京 21009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的价值与应用
郭 跃1,2
(1.安徽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12;2.东南大学 法学院,南京 210096)
“互联网+”冲击了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资源走向网络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呈现非程式化的时空特点。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现价值观的内化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针对人们对于自主学习的误解,从以实践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规划和实施的指向、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实施方式和建立科学的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三个方面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进行应用。
“互联网+”;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自主性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始终是不断深化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长期以来,思政课践行的单维度教育教学模式由于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育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自主学习模式因应了互联网时代的需要、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便从他山之石的理论构架转变成为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践模式。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其价值在于通过实施“互联网+传统产业”,进而利用互联网,可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互联网的影响远超出人们的想象,“互联网+”的范围远不止于传统产业的狭隘对象,在互联网广泛影响和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对教育模式的深刻变革。在“互联网+”的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的高校教育迎来一场变革,高校教师、学生、教学方式将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1]“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变革正在逐步推进。
高校思政课承担着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名副其实的高校第一大课。互联网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呈现出深刻的影响。
1.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网络化
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网络化的形成源于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互联网的发展及互联网的便捷知识汇集与获取优势。“在开放的大数据背景下,全球性的知识库正在加速形成,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正在极大程度的充实和丰富,这些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得他们想要的学习资源。”[1]网络是一个巨大的思政课教育资源库,其涵盖性、层次性可能要远远超出任何单个教师所掌握的教学资源。一个思政课教师所拥有的知识再渊博,也难与广博的网络资源相媲美,因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是个体知识、经验、方法汇集形成的整体。二是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高等教育需求与供给间的矛盾,倒逼高校教育供给资源的改革。”[2]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的现代大学教育因受到工业革命“流水线”式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形成了大学教育所谓“标准化”的培养理念。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这种标准化表现为“程式化”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标准化”的思政课教学在克服我国思政课教育教学的不平衡性缺陷,保障思政课的基本教学要求、稳定教学秩序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迎合个性、弥补创新、实现公平方面略显跛足。互联网时代适应了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方向。
2.思政课教育时空的非程式化
传统思政课教学是一种较为程式化的教学:在固定的地点、时间,由固定的教师,依据全国统一的教材和校内统一的教学大纲组织教学。这种高度统一的程式化教学模式并非都是缺点,其在保障思政课教学基本要求、防止思政课课时被不当削减、保障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授等方面具有优势,缺点是忽视学生的差异,难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互联网+”时代思政课的程式化受到冲击,学生学习的地点不再局限于教室,学习的内容不再限于课堂。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截至 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达到 6.49亿,其中手机网民 5.57 亿”。网民中,青年学生所占比重最高。有互联网的地方,学生就可以上网浏览思政课慕课、微课等网络教育资源库,这种随时随地的网络学习打破了思政课传统教育教学固定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更加具有选择性和自主性。
思政课因课程性质的特点承载多元而又繁重的教育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应该实现知识、能力和价值观三个目标,是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的结合。”[3]迎合于解决传统“填鸭式”被动教学模式的问题,自主学习模式满足了思政课多元教育目标的需要。
1.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思政课的高标准、高要求与实践中思政课的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形成较为鲜明的对比,究其原因在于思政课灌输式(或称注入式)的单向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些年来,在思政课教学改革中,一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不断出现,包括多媒体的应用、慕课微课等,然而教师的主导型仍然过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足。
自主学习模式的特点在于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这种选择既符合了教育教学的要求,又契合了学生的兴趣,因而必然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教学效果。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样态对社会实践的形式作了宽泛界定,在依据教育部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规定了7种形态的社会实践形式。对于大学生而言,建立在多元选择性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模式适应了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大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和知识基础,对自主学习的途径、形式分类要求作出选择,因而自主学习遵循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提高了思政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必然会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
2.有助于实现价值观的内化
“高校思政课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对于帮助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重要的作用。”[4]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的多元教育教学目标中,价值观教育最为困难。 如何实现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如何以科学价值观为引领,把青年大学生塑造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价值观内化于心的有效方式在于自主学习模式的科学运用。
“理想信念的内化应始终成为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中心议题。”[5]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建立需要外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与灌输,但主要还是依靠发自内心的认知与认同。自主学习开放了对马克思主义学习与认知的时空条件,通过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探索,更容易引发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思考和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认知;通过大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国情、针对问题,更容易唤起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实用性和价值性的认同。实践证明,红色实践教育、基层社会调查、问题式的现实国情观察、公益活动等思政课实践性自主学习模式更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建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与教育奠定基础
自主学习能力本质上是学习者的自我操控能力,“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认知和控制”[6]383。无论我们对于自主学习做何种类型划分,自主学习能力都是以凸显自主性为学习的指向,通过知识的学习、活动的参与、实践的锻炼,在自主性学习探索过程中逐渐沉淀的个体学习品格。
自主学习能力是自主学习模式的必备,更是通过自主学习得以提升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元能力,因具有主体能力沉淀的效果,不仅能提升思政课教育教学效果,更具有辐射和累积效应。形成于主体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时空的通透性,通过在思政课中自主学习模式的应用,培养大学生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为核心的思政课的自主学习能力。一方面将有助于大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另一方面,自主学习能力不仅隐射当下其他课程学习,也制约与影响学生终身学习的效果。学校教育不可能终身相伴,工作以后的学习更是无法中断,只是换了一种学习方式而已。生产实践和技术进步对生产者和劳动者提出了不断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要求,只有具备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拿到终身学习和进步的钥匙,才能与时俱进。
1.自主学习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作用
对于理论灌输的认识,人们存在先入为主的偏见,这种偏见使得理论灌输背上了空洞与乏味的恶名。更有学者对理论灌输的正当性提出了质疑,认为“灌输的实质是一种外在的强制和封闭,它通过一切手段和方法敦促灌输对象形成灌输主体所期望的特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7]。灌输理论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实践证明理论灌输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重要方法。“社会主义意识是一种从外面灌输到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去的东西,而不是一种从这个斗争中自发地产生出来的东西。”[8]37思政课自主学习模式不是对理论灌输的否定和弱化,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这种灌输以树立青年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极目标。对于青年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灌输的偏见丝毫没有动摇其地位和影响其作用,克服偏见的方法在于寻找理论灌输的科学性与手段方法的艺术性的统一,灌输并不具有空洞与乏味的娘胎缺陷。理论灌输是大学生产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认同、情感连接、主动践行的前提,思政课任何有效的自主学习必然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充分认知的基础之上,这依赖于理论灌输的前提。
2.自主学习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自主学习的核心在于学生自主性的建立,这是一个逐步摆脱学校、教师过度干预学生能动学习的过程,因而必然有人得出自主学习是对教师主导地位的挣脱、是对教师影响的回避的结论,这实则是对自主学习“自主性”的误读。思政课自主学习强化学生的自主性是对学生学习时间、地点、方式自主性的表达,并非对教师影响的削弱和作用的否定。“自主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自我学习,但不是否定教师的地位,也不是弱化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的要求提高了,需要教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9]基于传统程式化的思政课教学方式较为“一成不变”的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性,不仅对学生的能动性要求低,而且对教师的要求也较为单一。在自主学习模式下的思政课教育教学是全新的探索,这种探索对于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政课教师是思政课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对思政课自主学习模式的探索要求教师要科学论证思政课实施自主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能性,精心编排思政课自主学习方案;要求思政课教师建立内容丰富的思政课自主学习资源库,并对自主学习过程实施全方位地指导和监控;要求思政课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进行公平评价,并建立自主学习成果评比和卷宗制度。
3.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
自学对思政课教育具有主体能动的价值。“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10]251对于自主学习最为直观的误解就是将其表达为自学的行为方式,然而这实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武断。虽然自学和自主学习兼具有主体性和自主性的共性,然而自主学习的价值取向、实施方式早已超越了单一属性的自学。一是自学构成了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却难以包容丰富的自主学习形态。自主学习的方式多元,包括小组讨论、社会实践、翻转课堂等,自学只是自主学习方法中较为基础和初级的形态而已。二是自主学习具有的理性与规划的特点区别于自学的随机与盲目。自主学习多数表现为一种自学方式,然而自主学习的内在实则是包含了对学习目的的设计、学习过程的自律、学习效果的评价和学习应用的转化的内在要求,因而将自主学习等同于自学实则是停留于对自主学习外在的肤浅认识。三是在思政课自主学习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包括学习计划、过程指导与监控、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单一方式的自学难以包含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在思政课教育中的有效互动。
1.以实践性为思政课自主学习规划和实施的指向
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品质,实践性是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实践性更是思政课自主学习的指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政课的意见》 要求:“高等学校思政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
思政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性指向表现为: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模式本身就表达了实践性的模式创新。传统程式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因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不能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迫切需要改革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正是这种实践的需要才催生了自主学习模式的诞生,自主学习模式是适应思政课改革与建设发展的实践需要而得到论证与运用,没有了来自于实践的需求,自主学习便失去其价值的基础而成为一种功利主义的表达而已。其次,从自主学习模式的本性与特征来看,自主学习模式本质上属于实践教学的范畴。在思政课自主学习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无论是课堂内或课堂外的自主学习,都表现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准备、互动交流与实践探索,是对理论与知识的运用、检验与发展,因而具有了实践性的表征,在此,实践性表达为自主性的维度。最后,自主学习的过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过程,表现为理论的运用、理论的完善的实践过程。思政课的自主学习并非无的放矢,自主性不是漫无目的的随意性。在自主学习的组织实施之前需要前置性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灌输以及道德、法律、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的知识铺垫,并通过实践性的自主学习来论证、补充和完善前置性的知识准备,进而实现理论与方法的创新。思政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性指向是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实际的指向,是取得思政课自主学习效果和价值的基础和前提。
2.探索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实施方式
自主学习实则包含了课堂内与课堂外的自主学习形态。对于自主学习的认识偏见在于认为自主是脱离课堂、回避教师的情形才是自主,这实为对于自主性理解的误读。课堂内自主学习包含了启发式教育方式的主要形态,包括问题式、主题性讨论,学生尝试性授课,时事述评等行之有效的方式。课堂外自主学习以网络与实践性自主学习方式为代表网络。网络自主学习包括自主获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浏览思政课视频网站,观看思政课精品课程、慕课,参加网络平台的交流和讨论;实践性自主学习方式包括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专题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学术与学习交流、公益活动等。
合理运用课堂内外的自主学习方式,才能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一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既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性为前提组织自主教学,更要有保障教师的主讲时间。因而对于自主学习的安排要有节制,不能通堂课全部安排作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安排课堂内的自主学习在时间长度与频次上要有所限制,并且要服务于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和有助于实现对学生思想的启发。课堂自主学习的内容也要服务于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应当具有直接的关联性。二是注意发挥教师的作用。课堂内学生的自主学习区别于课堂外的自主学习的优势在于其处于教师全过程的监控与调节下。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教师更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听之任之、不管不问的放羊式自主学习除了浪费学生时间以外,并不能取得多大的教育教学效果。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教师主导型作用包括精心设计自主学习方案、提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充分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评价学生自主学习表现、合理调控自主学习时间和进程等。
3.建立科学的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是教学建设的重要环节,思政课教学评价是思政课教学效果的保障,思政课自主学习教学评价对自主学习过程具有导向和规制作用。思政课课堂教学单一性维度、教师统一性讲授、内容的标准化、产生其要求的同一性。思政课课堂教学的评价因统一性要求,评价标准、要求与实施就较为简单,而自主学习的多元选择路径为其教育教学评价带来了评价困难。
第一,分类建立多元评价对象与标准。多元、类别化的自主学习路径期许建立多元评价手段。多元智能产生多元路径与方式,其又要求在具体不同的自主学习情境中对自主学习效果评估建立多元评价标准。一元统一的评价自主学习的办法与标准要么陷入难以实施的困境,要么陷入形式主义的尴尬。就自主学习形式而言,采取社会调查方式的以调查报告或调查统计作为评价对象,采取网上搜集资料的以资料整理的综述作为评价对象,采取观看慕课微课方式的以读后感作为评价对象。凡此种种,不应当有固定的评价对象与方法,应当建立与自主学习的形式适应的评价对象与标准。
第二,结论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传统单一的结论性评价因为难以兼顾学习过程而缺乏科学性与公平性。对于思政课自主学习而言,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准备、努力、收获更值得去关注,对学生在思政课自主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应成为评价考核的重点。同时,只有建立在形成性考核基础上的结论性考核才能全面、客观反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学习情况和效果。
第三,自我评价与教师评价结合。自主学习的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学生学习准备、过程、方式的自主性和选择性,也表现为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没有自我评价的自主性是不完整的自主性,也难以保障自主学习的效果。思政课自主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是学生对照自主学习要求与标准的先行评价,可以衡量自主学习目标是否完全实现,包括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心得和收获、不足与努力方向等。同时,每一门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较为独立的讲授或指导过程,无论是课堂教学或是自主学习,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立场、态度、道德水平、知识储备与教学方法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思政课的教育教学效果。
[1] 许霞,王利平.“互联网 +”对大学教育教学的影响[J].教育教学论坛,2016,(1):1-2.
[2] 曲大为,赵福政.基于文化适应理论创新高校 MOOCS本土化思路[J].中国电化教育,2014,(10):53-57.
[3] 王越芬.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63-65.
[4] 杨红英.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实效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3):65-68.
[5] 王德华.当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想信念的内化路径[J].河北学刊,2012,(4):121-123.
[6]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 白秀银.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及其当代发展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8] 列宁.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9] 田云霞.思想政治(品德)课自主学习中教师的引导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0]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马 俊】
On the Syndrome and Applic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GUO Yue1,2
(1. College of Marxism, 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Hefei 230012, China;2. School of Law,Southeast University,Nanjing 210096,China)
The “Internet plus” as the way to impac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forms the teaching resources network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nd make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full of a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is helpful to cultivate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y, to realize the internalization of values and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iming at the misunderstanding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from the three practical aspects of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such as the effective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mplementation, the exploring mod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cientific learning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modes are put in practice.
“Internet plu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utonomous learning; autonomy
G641
A
1009-5128(2017)06-0066-05
2017-01-25
安徽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研究(2016jyxm0592)
郭跃(1979—),男,安徽肥西人,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