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礼义文化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2017-03-11 21:20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礼治礼义孟子

李 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450046)

传统礼义文化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李 冬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450046)

中华民族素有“礼义之邦”之称,讲“礼”重“义”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礼义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一个个体、一个组织乃至一个国家和民族内在的精神文化素养的显示,是中华民族内化的文化基因,是安身立命之本,治国理政之据,它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重要的精神资源。

礼义;礼治;现代意义

在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中,礼都是最基本的内容,处于重要地位。礼义文化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贯穿于国家、社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中华被誉为“礼义之邦”的重要依据所在,也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之处。在新时代学习传承弘扬中华优秀礼义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礼与仁、义及其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及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中,礼都是重要德目。但礼不是孤立的,它与仁、义密不可分。

仁是儒学思想道德的核心和精髓。儒学在一定意义可称为仁学或人学。仁在汉字中是“亻”(立人)加二,即二人为仁。按许慎的《说文解字》所言,“仁”有三种解释:(1)“仁,亲也,从人从二。”仁即亲爱。由人、二会意。宋代徐铉注释:“仁者兼爱”。即同时爱着别人,故从二。(2)“古文仁,从千心。”古文仁,由千、心会意。清人徐灏在《说文解字注笺》中说:“千心为仁。”即取博爱之意。(3)“古文仁,或从尸。”即仁的或体,从尸。同是清人的王筠在《说文句读》中说,尸仍是人,只不过横在上边罢了。上述基本含义,应该都是一样的,都是指兼爱、博爱之意。“仁”字作为会意字,理解其意义的关键是其构形的右半边的“二”字。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将这个“二”字解释为:“独则无耦,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两人在一起,大多情况下是相见并进行语言和情感的交流,因而一提起两个人在一起,人们首先想到的不会是二人相随(“从”),更不会是二人相背(“北”),而应该是二人面对面地交流(“仁”)。当然,面对面地交流有时也会怒目相对,但这并非两人在一起的常态,只有以对待同类所应有的感情,把对方当作同位之人来互相礼敬和交流情感,才是常态的人际关系。“仁”字的构形,依据的就是这一最简单也最基本的朴素的人际意识,也就是梁启超所讲的“二人以上相互间之同类意识”[1]82。所以,段玉裁说“耦则相亲,故其字从人二”,应该说是准确地表达了“仁”字这一特定构形所包含的基本含义。人虽有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甚至智愚之别,但每个人的人格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仁者首先要把自己当做人,维护自己的尊严,同时也要把别人当作人,要以仁爱之心待人。正如孔子所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以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孔子“志于道,据以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教诲其弟子终生孜孜以求仁,“志士仁人,勿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求仁”(《卫灵公》)。孟子主张仁者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下《孟子》,只注篇名)推人及物,“则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讲“仁”必然涉及“义”与“礼”。孔子的孙子子思在《中庸》第二十章中说:“天道敏政,地道敏树。……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差),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仁者人也”,强调人的地位和重要,人自身要有爱人之心;“亲亲为大”,强调事亲之重要,亲爱亲人是最大的仁,这和孔子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学而》)是一脉相承的。“义者,宜也”,是说人的思想行为要尊重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包括自然、人类社会及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规律,事事要做得适宜。也就是要符合“天道”和“人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注为“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真实无妄之谓,人事之当然也。”《中庸》第二十章还说:“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五达道”、“三达德”,概括了道与德的基本内核,是中华民族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基本要求和道德准则,努力践履,其结果是一样善良美好的。

“义”有仁义、道义、正义等意蕴,在践行方面有“见得(利)思义”、“见义勇为”、“义不容辞”、“义无反顾”等表现。《周易·说卦》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天、地、人称为“三才”,三才有其大道,立人之大道,乃崇仁与义之道,谓之道义。人生在世,有自己的定位:我是谁?应当干什么?我能够干什么?有自己应享受的权利,同时必须尽自己应尽的义务,这是责任、担当,义不容辞。在中华民族的价值观中,义务先于权利,叫做“义以为先”。如果不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就是不义,或叫忘恩负义。“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以下引《左传》,只注年份)所以,人要懂公正合宜的道理,做符合实际和规律的事,即做符合天道、人道且必须做的道义之事。正如孔子所说“见义而不为,无勇也”(《为政》)。正因为仁义、道义、正义如此重要,所以孟子提出:“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孔子提出的“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即“杀身成仁”,与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成为中华志士仁人追求的人生终极价值目标。

仁者“亲亲为大”,义者“尊贤为大”,“亲亲尊贤”所包涵的差等,成为礼义产生的根源。《周易·序卦》指出:“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有上下等级差别就需要礼义、礼制、礼节(礼仪)来调节、整合国家、社会、人伦的秩序,以促进和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周易·序卦》的这种观点,是先秦各家关于礼的缘起最符合历史、最具有现实合理性的说法。这与《礼记·曲礼上》所言“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与《荀子·礼论》所说“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对礼的定位主旨是相通的。

儒家重视礼,把礼作为儒学伦理道德学说的重要内容。同时,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及主要继承者子思、孟子又都是把仁、义、礼紧密结合加以研究和论述的。孔子重视礼,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不知礼,无以立也”(《尧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泰伯》)。恭、慎、勇、直都是美德,是优长,但如果不懂与礼结合、按礼行事,就会出现劳而无功、胆怯、作乱和纠缠不清。孔子特别强调仁对于礼之重要,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做人却不仁,就不能正确对待礼义和音乐。可见,懂仁、行仁是学礼、行礼、懂乐的思想根基。当孔夫子最得意的门生颜渊问什么是仁德时,孔子是把礼与仁紧密联系起来给以解答的:“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并且又详细地解释说:“非礼勿视,非礼勿所,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即是说,要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语言行动都符合礼的要求,不符合礼义、礼仪规范的事不看、不听、不言、不动,便是仁,一旦做到了,天下的人都归到仁的境界了。

孟子从性善论出发,在与告子辩论中、同学生问答中结合新的实际,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道德学说,从心性方面把仁、义、礼、智结合起来进行研究,把有没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看成是人与非人的分界;把有“四心”,看成仁、义、礼、智之“四端”。“端”为发端、萌芽,人有四端就如同其有四体。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公孙丑上》)可见由“四心”扩充发展为仁、义、礼、智四端四德之重要。孟子进一步指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告子上》)从天生资质来看,每个人都可以修德至善良。有些人不良善,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人人皆有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隐恻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告子上》)人与人思想道德行为有一倍甚至数倍之差别,在于能不能充分发挥其四端之资质,在于能不能根据它的生长发展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探求。在孟子看来,只要“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就能“天下平。”(《离娄上》)他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仁、义、智、礼、乐的主要内容及其逻辑关系:“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离娄上》)懂得仁、义、礼、智、信并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非清楚分明、礼义礼节完善,用音乐表现出来乐得大家手舞足蹈的一个个和睦幸福快乐的家庭与和谐有序美好的社会。

孟子将仁、义、礼当人生之安宅、正路、大门。他说:“夫仁,天之尊爵也,人之安宅也。莫之御而不仁,是不智也。不仁、不智、无礼、无义,人役也。”(《公孙丑上》)即有天爵而不遵循,有安逸的住宅而不知享用,这种不仁、不义、无礼、无智之人,只能被人奴役。“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这里的“求放心”,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老百姓常说,“人要有良心,做这件事没良心”,就是要他将丧失的良心即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找回来,具有仁、义、礼、智四德。《万章下》篇记载,学生万章就士子应召去或不去谒见诸候是否合乎礼义的问题请教孟子时,有一段对话。孟子问,“君子欲见之也,何为也哉?”万章说,“为其多闻也,为其贤也。”孟子说:“为其多闻也,则天子不召师,而况诸侯乎?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欲见贤人而不以其道,犹欲其入而闭之门也。夫义,路也;礼,门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门也。”即是说,君子入礼之门,走义之路,才能入人之安宅。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儒家的仁、义、礼、智,还有信等道德规范是密不可分的,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涵盖或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的宝贵财富。仁是礼、义的内在精神,义是仁的外在表现;义是礼的内在精神,又需要通过礼来表现或达到。贯穿于它们始终应该是“道”,即天道、地道和人道。

二、安身立命之本,治国理政之据

“礼”泛指中国古代宗法社会等级制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礼繁体为“禮”。《说文解字》:“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豐。”又:“豐,行礼之器也。”礼最初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周代除指仪式外,包含有人的行为规范和礼治即以礼治国的思想。崔大华先生曾指出:“儒家思想中三个核心范畴仁、礼、天命,显示了这是心性的、社会的、超越的三个理论层面构成的、在总体上有完整结构的思想体系。”“儒学中,‘礼’主要有二义:其一,‘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公孙丑上》)此是一种谦卑之情,先人后己的心态,心性理论层面上的‘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之一。其二,更经常的是指社会理论层面上‘制度在礼,文为在礼’(《礼记·仲尼燕居》)之‘礼’,即社会政治、伦理关系的典章制度,社会生活中不同场合下的行为举止规范。此处之‘礼’指第二种意涵。”?在儒家思想体系中,“礼”的这两种意涵是融通的,德性之礼需要通过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来保障和实施,德性之礼为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提供精神支撑;礼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的实行又促进和推动道德精神之弘扬。《尧曰》篇记载:“不知礼,无以立也。”此应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应指从心性道德方面说,个人做人行事要知礼、践礼,才能全面落实仁、义、礼、智、信“五常”(人生五常道)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使自己安身立命做人成事有坚实牢靠的道德根基,做一个有道德、崇正义、执礼节、求和合的君子、贤人;二是应指从国家社会层面说,只有实施以礼治国、以礼化人、以礼教人,使处于不同地位的人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按礼行事,中国才能成为“礼义之邦”。在中国古代以农耕为基础的宗法制度下,“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隐公十一年》)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曲礼上》)礼涉及并规范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君子应该明礼行礼;国家社会应该有礼循礼。

儒家的礼义、礼治,需要通过相应的形式表现出来和一定的制度固定下来,以表达谦让、恭敬、尊重之心情,其行为方式和道德规范是礼仪和礼节,带有长期性、根本性的则是典章制度。《仲尼燕居》篇:“制度在礼,文为在礼”。如前所说,礼最初指祭祀的器物和仪式,孔子继承并损益夏、商、周三代之礼,创立了礼义思想学说。礼涵盖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各方面,主要指以礼作为主要内容的行为规范和典章制度。这种典章制度就是礼制。有了这种典章制度,以礼治国的方略的实施才有制可依、有章可循。在中国封建社会,非天子不制礼,不作乐。而礼义、礼仪、礼乐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周朝就有掌握邦礼之春官。北周至隋唐,最高统治机构中央政权即朝廷,就专设礼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礼部负责掌握朝廷之礼仪、祭享、贡举(科举以选拔人才)等,长官为礼部尚书,为历代所沿用,至清末废除。

从心性道德层面说,礼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这是由于礼的实质和功能所决定的。礼的实质和核心是敬,包括恭敬、敬重、尊敬、敬畏、敬仰,等等。古今中外,表示敬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叫礼敬或敬礼。《论语》记载了孔子许多关于礼敬的言行,如“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卫灵公》)《乡党》篇中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践行礼仪时更突出了人本主义思想。《论语》也记载着孔子敬重他人(包括盲人乐师、老农老圃、丧者弱者)的言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现在好多人引用《颜渊》篇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一语,以表示人们之间的相亲相爱。这是子夏帮助司马牛排解因无兄弟而产生的烦恼时说的话。子夏强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然后才能“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即成为“兄弟”是有条件的。古今中外,那些恃强凌弱、以众暴寡者会把弱者寡者当兄弟吗?弱者寡者能把强者众者当兄弟吗?都是不可能的。我们过去有切肤之痛,甚至有亡国灭种之虞,我们不仅要永世不忘,也决不能放松警惕。孟子在《公孙丑上》篇中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在《告子上》篇中则把“辞让之心”替换为“恭敬之心”,说:“恭敬之心,礼也。”讲述“至德要道”的《孝经》,在《广要道章》记述孔子的话:“礼者,敬而已矣。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所悦者众。此之谓要道矣。”即是说,敬其父其兄其君,是使大多数人甚至千万人高兴的根本途径。归根结底,人人都有人格尊严,包括自己,尊敬人就是对人的人格的敬重。人,即使富贵的人,要放下身段,谦卑待人。当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说“可也,无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孔子把骄傲看成违背礼义的不道德行为,他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泰伯》)即便是再贫贱,也要自爱、自尊、自重。孟子说:“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离娄下》)在他看来,“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上》)。他告诉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心腹;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雠。”(《离娄下》)孟子虽然在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却主张臣子应该受到尊重,君臣关系是一种对等关系,都有各自的平等人格。人无论处于什么地位,一定要把人(包括自己和别人)当人。《孟子·告子上》在论述舍身取义后说“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礼记·曲礼上》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虽负贩者,必有尊也,而况富贵乎!富贵而知好礼,则不骄不淫;贫贱而知好礼,则志不慑。”

从社会层面说,礼也是敬。礼,最初指祭神的器物和仪式,用以表达对神和祖宗先人的敬恭和尊重。周代礼除指仪式外,包含有规范和礼治的思想。礼仪即礼节和仪式,是表示尊敬的语言和动作,是社会生活中为维护正常社会秩序需要举行的仪式,也是社会生活中据礼而形成的风俗习惯。古代把礼(礼仪)分为吉、凶、宾、军、嘉五类或五种,每类都各有许多规定,故《中庸》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之说。这些更具体的礼仪形式,旨在表达恭敬、尊重。周代已把礼义和礼仪区别开来。《左传·昭公五年》载:鲁昭公朝见盟主晋候,“自郊劳至赠贿,无失礼”。晋侯认为鲁侯知礼。女叔齐对曰:“鲁候焉知礼?”并说:“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合、无失其民者也。”在举列昭公不知礼行礼种种问题后女叔齐说:“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可以看出,晋侯认为鲁侯应对进退“无违礼”,故知礼,这个礼是礼仪之礼。女叔齐坚持认为鲁侯做到的是仪,“不可谓礼”。他说的礼是礼义之礼、礼治之礼。《左传》作者“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的结论,对女叔齐主张的礼予以肯定,说他知礼,这提示人们对礼的认识须由外在的形式深入到礼的内在本质,而这则是关于礼的思想的一大进步。

儒家将礼运用于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就是礼治。《仲尼燕居》篇记载孔子的话说:“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譬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礼治也就是德治。《为政》篇中孔子说:“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用政令来教导人民,用刑法来整治人民,人民暂且免于犯罪,但却没廉耻心;用道德来教导人民,用礼教来整治人民,人民不仅有廉耻心,而且心悦诚服。治国理政,主要有两种办法:法治与礼治。儒家从孔子始,便提倡礼治,君臣、臣臣、父父、子子,要求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各安其位,不要越位;各行其事,依礼行事。“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孟子主张“仁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认为“仁者无敌”(《梁惠王上》),“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离娄上》),“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天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尽心下》)。荀子也说:“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无礼不宁。”(《荀子·修身》)孔子及儒家的主要继承者发展者荀孟都主张倡导以礼治国理政,以期实现等级社会的政治清明、秩序良好、社会稳定、民众生活美好。在周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学说由信仰夏商周三王和应时代要求而发,却被当时的统治者一一拒绝。这是时代使然。他们仁政、礼治的政治主张被后世的汉武、唐宗、宋祖一些圣明皇帝所传承,对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不同历史时代条件下的使然。在当代中国,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以及基本的伦理道德思想体系,对于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社会主义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礼义文化的传承创新及其现代意义

习近平同志2014年9月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上指出: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传统文化,不仅为古代中华民族修齐治平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更是中华民族成为“礼义(仪)之邦”的思想道德基础。虽然它们或多或少的残留有封建思想的痕迹,但其中所蕴含的核心价值在现代社会仍然熠熠生辉。如果把它们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和谐、友善、诚信、法治等现代价值理念相结合,将为实践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的精神滋养。

儒家礼义文化,不论从心性道德层面说,还是从社会国家层面说,“恭敬之心,礼也”,要求人们要有谦恭、辞让之心,敬爱之情。荀子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焉,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荀子·礼论》)即是常说的明礼行礼,要尊敬、敬畏天、地、君、亲、师。尊敬天地,尊敬先祖,尊敬君师,三者即使部分偏失,没有人能够安宁正常地生活。中国古代的礼治实质上是德治,以礼治国实质上是以德治国。习近平同志曾用质朴的语言对核心价值观进行了鲜活的阐释——“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道德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对传统礼义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对传统礼义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层面说,就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礼义文化在价值取向上有机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在传统礼义文化之上;从社会层面说,要把这种有机结合的现代礼义文化系统化、具体化,使之成为社会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从个人层面说,我们每个个体都要在这种道德规范之下自觉践行,通过系列活动,增加个体的认同感,使之逐渐成为主流价值观,做到自律和他律的统一。三个层面既层次分明,又相互联系,密不可分[2]5。另外,“将礼仪文化教育纳入公民教育,融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之中。通过家庭教育,从娃娃抓起,形成礼仪习惯;通过学校教育,学习公民礼仪,掌握做人规则;通过社会教育,学习职业礼仪,掌握从业规则。通过各个环节的礼仪教育,使每个公民学习和掌握做人的规范和做事的守则。[3]”这些层面落实落细,当然也需要体制、机制作保障,否则就会落空。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的中国梦,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面落实和全民认同,乃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1] 梁启超.先秦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 崔大华.儒学的现代命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蒋璟萍.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09-24(13).

(责任编辑:张玲)

Content and Modern Sense of Traditional Ritual Culture

LI Dong

(School of Marxism,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46,China)

Chinese people are famous for the name of " nation of courtesy and integrity". The ritual ceremony and its righteousness are emphasized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The function of ritual ceremony are important in the social life. It expresses the spiritual cultivation of an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and a nation. It is the cultural gene of Chinese people. It is the spiritual resources for the nation to survive, to keep the government, and to form and practice the core values of socialism.

ritual ceremony; governed with ritual ceremony; modern sense

2016-08-07

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5BKS006)。

李冬,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G122

A

1006-4702(2017)01-0157-07

猜你喜欢
礼治礼义孟子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磨刀不误砍柴工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儒家的礼治传统与基督教的法治传统之比较
乡村治理方式的现代化转型:由礼治“嵌入”法治
中西传统法律文化差异性探寻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