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业勤, 李 琳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机制
虎业勤, 李 琳
(中原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7)
随着互联网技术革命周期日渐缩短,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随之日渐加深,该群体的网络伦理素养问题也日趋显露。青少年作为国家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所凸显出的道德责任感缺失、情感交流贫乏以及其他青少年自身迷惘等问题,应为当前网络伦理教育的首个重要目标。因此,本文提出应从学校、家庭、社会、自我四个角度全方位综合考虑,将学校教育作为中心、家庭教育作为基础、社会教育作为补充和转承、个人自我修炼作为关键,四个方面共同协作,有针对性地完善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机制的建设。
青少年; 网络伦理; 培养机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变化对正处在伦理观、价值观建设中,心智和生理等多方面都在转变期的青少年影响深远,在面临网络形形色色的图文等信息时,自控能力明显不够。中国对网络伦理及网络素养的建设和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国内的研究是从1998年陆俊、严耕和孙伟平出版《网络伦理》一书之后才渐次展开。初期,是高校学者对高校学生进行研究调查并开设相关理论课程进行思想政治和网络伦理素养的教育,但主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是单一固定的教材范本,且停留在表面的理论传述和广泛宣传层面,没有深入地进行研究和理论性思考,其实际效果并不突出。但随后,学界逐步认识到,如何正确地运用网络,规避颓丧情绪给青少年成长带来的弊端,与未来社会的发展休戚相关,因此,开展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的青少年,可以说是出生于网络时代,也成长于网络社会环境之中。从2015年12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中可得分析结果:中国青少年网民数量达到2.87亿,其中未成年者竟达到1.34亿,89.9%的青少年已在家中接入互联网[1]。因此,分析青少年当下的网络伦理素养,更有助于深刻把握问题的关键。
1.1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现状
网络伦理素养具体是指在网络世界的个人技能储备及道德行为规范,是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个人基本能力应运而生的。就目前来看,针对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是非常匮乏的。作为人的基本道德能力的一部分,转型时期的人格素养培育对今后的人生具有显著影响。中国的网络素养教育,是在2000年以后才得以逐步展开的。教育部2002年颁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对中小学生的网络教育内容做了明确的课程规定,内容涉及技术文化、道德责任、安全与法律等诸多方面。实际实施中,大多数青少年在此方面所受的教育,堪称被隐匿的空白。在大多数中小城市,文化知识的学习与钻研才是主流。因此,青少年中所出现的在网络运用过程中的各种严重不当行为,如道德责任感欠缺、情感交流贫乏、自我迷失放纵等,多源于教育的缺漏及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1.2青少年网络伦理失范的行为表现及其成因
1.2.1道德责任感的缺失表现及成因 由于网络具有开放、虚拟、隐蔽等特性,网络信息纷繁杂乱则成必然现象。缺乏明辨自控能力的青少年在这种“自由”环境中,在作为人的最基本素养的道德责任感中,表现得差强人意。如:肆意传播网络不良信息甚至传播网络病毒;剽窃或盗用他人知识产权及重要信息资源;点击浏览不健康的链接网站;被非理性舆论导向蛊惑做出不恰当行为;迷恋网游,不能从虚拟数字所构建的表象中抽离,造成现实中学业的荒废和基本道德责任的缺失;崇尚拳头的力量,暴力事件愈演愈烈,甚至不顾生命的尊贵,上演一出出的生死惨剧等现象,希望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已经越来越司空见惯。
青少年受地域或教育程度多方面因素影响,道德素质良莠不齐。这些青少年中,有的早早进入社会未受到更多的素质和思想教育,有的精神世界被“麻痹”,而漠视社会道德规范,乃至屡屡触碰法律界限。但这其中,也不乏有家长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因巨大的学习负担、来自父母老师的升学压力,使得他们现实中得不到温暖,不愿面对现实,逃避道德责任的束缚,在网络世界戴上面具、寻求心灵慰藉,在网络和现实中掀起阵阵风波。学校里网络德育素养教育的捉襟见肘以及青少年网络心理的关切度的缺乏,导致本应是学习摇篮的地方成了乏味的灌输地,成为青少年排斥学校教育的一个原因,自然难以成功地担负起网络伦理素养教育的道德责任。
1.2.2情感交流的贫乏表现及成因 性格孤僻,性情冷漠,拒绝与现实打交道,排斥来自亲人朋友的关心,是现在沉溺网络的青少年的典型特征。在现实中省下的话语,被虚拟世界所追求的发言权替代,不愿关心和信任他人,却愿通过出格的侮辱性语言、特定情感表现的表情包以及有悖传统文化的奇怪文字,在虚拟空间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精神和内心的所谓双重满足。现实中,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字的习识,让家长、老师深觉悲哀。
总体来看,原因不外乎是网络将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看似距离近了,实则心与心的距离正在变得疏远,哪怕是在亲子之间、夫妻之间、哥们儿之间、闺蜜之间,也不例外。网络时代的开启,“原住民”们在年幼时期便耳濡目染对网络有了好奇与亲近感,闲暇时间更愿意通过各种媒介设备置身于虚拟网络中,跟外界的接触随着上网时间的加长和网络吸引力的增强,变得越来越少。久而久之,青少年更愿意陷入网络寻求快感。
1.2.3自我迷失的表现及成因 现代的新新人类,追求自由,追求自我性格释放,在网络的大千世界中,能够接触到的是来自全世界的文化,这也就造成了青少年这个群体对信息汲取时的迷失表现。“翻墙”技术,在现在的青少年群体中被视为牛人技术,他们渴望能够翻墙以浏览、查阅或传播境外信息,甚至有的青少年以掌握“翻墙”技术为荣耀,以此作为资本赚取外快。殊不知,不论浏览还是经营,都已触犯《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外来文化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图文视频形式传播,更容易对思想未定型时期的青少年造成巨大影响。
在分秒更新的信息面前,接受及再转化过程中青少年因价值观尚属不稳定期,在个人性格塑造中,受价值观偏颇导向,很容易造成自我人格异化。他们需要通过非常行为宣誓自我主权,凸显自我存在,也就是所谓的自我性格膨胀是为了“刷”存在感,引起他人注目,达到自我的心理满足。膨胀到临界点,又需要自我释放,出入社交场合追求极致“嗨”。以致一步步失足落于恶性循环圈,迷失自我本真。
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方面,普及程度及普及范围较广的,目前主要还是《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下标《公约》)。该《公约》要求青少年要合理利用网络开展学习,不阅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注重自我保护,注意自身安全,不随便约见网友;要保障网络安全,不危害网络秩序;要利于身心健康,不着迷虚拟空间。虽然《公约》明令对青少年网上行为做了条文约束,事实上在实践过程中,其对青少年的约束力度差强人意,只能算是一纸空文。因此,完整的、系统的网络伦理素养教育模式的真正形成,还有待时日、有待完善。
从网络发展速度及对现今主流生活的影响来看,网络伦理会像个人道德修养一样,一直伴随“网络原住民”。因而,确立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有效培养不亚于个人道德伦理素养培养的思想理念,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虽然都在学校中接受教育,但家庭中亲子间的互动、社会大环境的改善,以及青少年正确的自我认知相互联系起来,才能达到解决现阶段问题的目的。所以,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必须从学校、家庭、社会及自身等方面综合考虑,形成完整的呼应环形链,才有可能促进建立、健全和完善有效的培养教育机制。
2.1学校是培养渠道的中心环节
学校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一天中多数的时间都围绕学校的安排而展开。因此,如何提高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因此,高校及其他各级学校都必须把伦理素质的培养放在突出的重要位置,突显出其特殊重要意义。
2.1.1丰富第一课堂的思政教育形式 在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中,传统的学校教育范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青少年的需求,开创新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大势所趋。教育者必须从网络角度入手,注重引导学生网络伦理意识的培养,使相关的网络伦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传统的伦理素养内容以图文视频等形式链接到网络,通过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等渠道,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或者引入网络慕课、微课、翻转课堂资源,以学生喜欢的课堂方式,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教育引导作用。
2.1.2第二课堂教育不容忽视 第二课堂教育对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鼓励学生参加相关话题讨论,以辩论赛、小组会、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扩大青少年参与度,让他们在自己的实践中,发展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检验自我。也可开发与利用一些网络平台,如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号、BBS等,提高学生网络活动的参与度,与学生平等地互动交流,从学生的网络日常活动中把握学生的思想认知。综合运用好第二课堂教育,针对青少年网络素养学习,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灵活的伦理素养评估体系,使学生在快乐中提升自我伦理素养认识到。
2.1.3强化对学生个人多角度综合能力培养 网络伦理素养培养更应关注青少年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能对信息鉴别和批判,有区分地接受,是当前多数青少年的能力短板。现在的青少年既然是网络世界的“原住民”,也会是未来网络的常住者,因此要求学生“学会分析和质疑屏幕上呈现的画面,了解它是如何构成的及可能被我们忽略的那部分信息”[3]。学校帮助学生学习网络媒介的基本流程和模式,可使青少年对性能了然于心,在面对网络信息时就会有一个基本的判断,通过怀疑和探究,不断地提升自我的网络甄别能力。当学生亲自参与到网络信息发布流程中时,在甄别和批判能力提高的同时,会自主地将经验应用于自身,当网络信息由自己传递,即会加入更多的理性思考。通过不断地“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
2.2家庭是培养依靠的基础环节
家庭是青少年的心灵港湾,是青少年伦理素质教育的基础依靠。网络伦理教育与传统的儒家道德伦理教育对青少年来说其目的和意义是殊途同归、一脉相承的。在《中国2015年青少年网络行为报告》中可以看出,现在社会阶段,家长对于青少年的网络行为教育中,只有少部分还是秉持最初的简单粗暴的禁止方式,大多数家长对于青少年的网络使用,更倾向于培养孩子正确的网络使用习惯,限制其上网时间。
因此,在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培养中,家长首先应当以身作则,对上网设备的使用及网络信息的浏览都应当体现出自觉性。如控制上网时间,多多陪伴孩子,加强与孩子间的情感互动交流,不浏览暴力、低俗、色情等不良信息。在生活中多向孩子传输积极的正能量,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青少年的意识中培养良好的网络伦理素养。
作为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基础配合,家长还应和学校多沟通联系,双向传递教育理念,向教育工作者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向学校反馈孩子的家庭情况及自身教育做法。对自己孩子的情况及时把握,做到无缝衔接、环环相扣,对青少年可能或已出现的网络素养问题,与学校相互配合,及时纠正,及时解决。
2.3社会是培养依托的传承环节
社会大环境中,急需的是来自于政府部门对网络的监管和对青少年的服务。有效管控网络媒介发布的不良信息,建立更严谨的讯息过滤系统,支持专业性绿色网站的开发,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介向社会传递对青少年网络伦理的关注,提高社会各界在网络伦理素养教育上对青少年群体的正面影响力,是社会应有的责任。开展公益活动,向青少年灌输基本的网络伦理知识、法律政策与法规条例,如《开讲啦》《开学第一课》这种媒体节目,既能对青少年的伦理教育起到积极作用,又契合实现“中国梦”的时代思想,在全社会具有良好的影响力。
2.4自我修为是培养舞台的实践环节
这一代青少年,多是独生的生活优渥,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与关注是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想法。青少年要提高自觉意识,注重实践中的认知、识别与选择,在行为和心理两个方面自觉配合学校、家庭、社会的培养,在启发式教育中,自觉调动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行为方面,要积极加入网络流程和模式的学习,通过自主式学习,得到网络伦理素养经验,提高自控能力和参与创造力,反作用于网络生活,同时不断提升自我伦理修养。在心理方面,要有自我保护意识,不受不良信息等其他网络因素影响;自觉地表述自我,让可信任的外部力量听到自己的声音;主动将自我行为与自我心理合二为一,避免主客体在自我升华过程中产生矛盾。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青少年群体的网络伦理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四个方面彼此协作,相互呼应,共同支持。它们彼此相互关联,互为补充,相互影响,在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培育过程中,需要社会各界逐步形成共识,循序渐进地对青少年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使青少年的网络伦理素养状况逐步朝着有利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良性发展。
[1]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5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DB/OL].(2016-08-12)[2017-01-21]. 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
[2] 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17-01-21]. 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3] Erica Scharrer.Making a case for media literacy in the curriculum:0utcomes and assessment[J].Journal of Adolescent & Adult Literacy,2002,46(4):354-358.
责任编辑陈桂梅
The Training System of Teenagers Network Ethics
HUYeqin,LILin
(School of Marxism,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With the gradual shortening of the period of Internet technology revolution, the degree of teenagers' dependence on the network is gradually increasing,the problems of network ethics of them are also increasingly exposed. As the hope of the nation,teenagers' lack of moral responsibility,emo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problems should be regarded as the core of current network ethics education.Therefore, we should study this phenomenon comprehensively from four aspects of school, family, society and themselves. School education as the center, family education as the foundation, social education as a supplement, personal self-discipline as the key. Only through joint effort, can we improve teenagers network ethics.
teenagers; network ethics; training system
B 82-057
: A
:1671-7880(2017)04-0090-04
2017-05-08
项目来源: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指标体系和培养机制研究”(14A880023)
虎业勤(1963— ),女,河南罗山人,教授,研究方向:科技伦理研究; 李 琳(1992— ),女,山东菏泽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科技伦理研究。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4.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