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依托众创空间培养高职环艺专业工匠型人才的思考
马 融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无锡 214081)
工匠型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召唤,也是高职院校肩负的使命。企业期盼工匠型人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培养高技能、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文章结合众创空间的实践,提出依托众创空间培养高职环艺专业紧跟行业步伐,具有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与职业自信的工匠型人才。
众创空间; 工匠型人才; 高职环艺专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3月5日做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由此,“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整个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热词。2017年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工作要点中,再次提到了“着力提高质量,强化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培养”,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工匠精神”进行了深刻地解读。研究高职环艺设计专业人才工匠精神的培养,对提高环艺设计从业人员的素质,推动高等职业教育环艺设计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预示着我国工业正式由粗犷型制造模式向“精细化”“智能化”制造模式转型。环艺设计行业也进入了转型期,从谈单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从施工到验收,工作流程的细化与规范,与目前高职环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形成鲜明的差别。培养一批具有高技能、高职业道德的“工匠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环艺行业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在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还存在欠缺,社会意识、招生体制和机制等问题,导致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出现了偏差。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职业教育,提倡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培养行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陈旧导致技术技能型人才严重缺失。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委员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指出,在日本,整个产业工人队伍的高级技工占比为40%,德国则达到50%,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5%左右。根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指出,我国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工匠型人才的培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职业院校作为培养能工巧匠的第一阵地,如何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已然成为当前职教圈思考的热点。
职业教育工匠精神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肯干的实践能力,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目前,我国的高职环艺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式教学和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但是综观职业教育过程,由于校企深度融合机制尚未形成,导致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力度不足,老牌专业的行业敏感度不够,行业针对性和岗位适应性产生了一定的偏差,学生在校内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往往流于表面。从近几年高职环艺类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来看,绝大多数毕业设计追求的只是形式上的美感和创新,鲜少有学生真正从项目实际的角度去分析基地、了解施工工艺和造价,再去完成作品创作,甚至有的学生毕业后的简历作品中,几乎不存在参与完成的实际项目。这都反映出了高职环艺类专业学生在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上的缺失。如何弥补这一不足,真正地将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教学模式结合,实现行业企业对学生培养的广泛参与,从根本上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关键就在于建立有效的组织载体和运行机制。以职业院校院系为单位,为一线企业在校内搭建平台,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众创空间无疑解决了这一难题。
中国的园林景观、古居民宅设计装饰博大精深,曾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瑰宝。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具备施工经验的优秀人才大量流失,使得中国设计难以用中国制作来实现。环艺行业迫切需要高职院校为企业输送大量的能工巧匠,让中国的环境艺术设计重新屹立于世界之林。
2.1企业期盼专业过硬,紧跟行业步伐的环艺人才
环艺行业是更替率极强的行业,每一次新材料的研发和装饰技术的革新就会在业内引起一定震动。从早期的手绘制图到如今的电脑制图,从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现场沟通协作,到现在BIM出现后实现的线上协作,短短十几年,整个环艺行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要求环艺行业的从业者有极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目前,高职环艺类专业的教学模式比较落后,基本无法接触到一线项目,陈旧的专业知识导致学生毕业进入公司后基本处于白纸状态,需要企业长时间的培训才能适应岗位需求,这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种负担。虽然有部分企业选择与高职院校联合举办“学徒制班”“订单班”等,但由于校内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的冲突,最终导致“学徒班”“订单班”的学生无法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为此,大部分设计类企业在招聘时,往往选择拥有行业从业经验的人才,形成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过剩,企业用工荒局面。
2.2企业期盼脚踏实地,具备实践能力的环艺人才
环艺行业本身是一个注重实践操作与经验积累的行业,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过程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可以为企业所用的高级人才。然而,近几年来随着电视节目的推广,大量所谓的“大师”出现在大众面前,甚至成为偶像一般的存在,一夜之间环艺行业似乎成人人争先当主案的行业。效果图可以外包、施工图可以外包、消防也可以外包,导致许多环艺行业从业者缺乏基础的知识,没有现场的经验,成了名副其实的结构空想家与设计表演家。由于这种不良现象的出现,不少企业迫于无奈开始向学校寻求帮助,试图与高职院校合作完成大部分的设计基础工作,并表达出对于具有实践能力,能够独立完成本职工作的环艺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
2.3企业期盼团队协作,具备沟通能力的环艺人才
环艺项目是团队协作的结果,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定是具备优秀协调能力的人才。然而现在由于独生子女等问题,许多“90后”的学生缺乏与人交流的能力,成为企业诟病的重点。根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环艺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得出;80%的学生认为在工作中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很重要。近些年环艺类企业在招聘时,会更看重学生在校内参加活动的情况,部分行业龙头企业更是非学生干部不要,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整个环艺行业对于具有优秀的沟通与协调能力人才的渴求。
2.4企业期盼爱岗敬业,具有行业自信的环艺人才
环艺行业内部的岗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相互制约和影响。一般来说,企业在高职类院校进行招聘时,往往以设计师助理、施工图与效果图的绘图员之类的技术型人才为主。这一类工作要求员工在完成自己的工作时,根据平时积累的施工经验对设计中不合理的做法提出疑义,对不常见的施工方法提出见解,是主案设计的大后方。这就要求高职环艺类人才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产生高度的认同感,在完成工作之余,主动加强与施工现场的联系,通过长期的积累,熟悉每一类材料,知晓每一个节点的做法。该类从业者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行业自信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敢于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坚持观点,避免工程上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根据互联网应用深入发展,创新2.0环境下创新创业的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的统称。高校众创空间的搭建,有效地将小型企业引入校内,为实践教育提供了有效平台,这无疑为高职环艺类专业教育打开了新思路,引进了新模式。
目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基于“众创空间”理念,依托校企合作,结合高职教学特点,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以效果图工作室、工程施工图工作室、软装饰工作室等高职人才合作培养“创客”实践平台为载体,建立起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组织基础,探索出课堂教学与平台实践相结合,课程课题与岗位任务相结合,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相结合,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就业推荐与创业引导相结合的教学长效机制。同时,该专业借助“创客”工作室平台拓展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就业难题等方面的建设思路,在坚持校企共教的基础上,在完成大一基础教学后,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阶段性的进驻众创空间中各工作室学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徒制”。通过2年时间,“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校内提前接触到环艺行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规范,培养职业自信,知晓环艺行业真实的需求缺口,有利于学生自发地形成工匠型人才素质。
3.1依托众创空间,培养紧跟行业步伐的工匠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已经十分重视实践过程的培养,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由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与校方管理模式多有冲突,无法在第一时间让学生接触到真实项目、参与一线项目的实践,从而使人才培养产生一定的滞后性。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通过建立众创空间,以行业专家建立项目组承接实际项目来运营工作室,变传统实践的“带出去”为“引进来”,不仅能够更好地实现管理模式的互通,还能够根据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通过接触不同种类的工作室,接触到行业最新的资讯,尽早决定自己的就业方向,有针对性地入驻工作室,紧跟行业步伐,加强新知识、新工艺的学习和实践,最终实现毕业生就业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3.2依托众创空间,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工匠型人才
设计强调实践,一个完整的设计不仅仅是理念的提出,更是对材料千万次的触摸,对加工程序熟稔于心的融合。目前环艺类行业普遍以中小型企业为主,难以承担大量的高职环艺类专业工学结合的需求。而环艺类行业通常工作任务重,周期短,常常出现加班的情况,也难以适应高校的学生管理办法。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环艺专业的众创空间可以基本解决这类问题,学生在众创空间中的学习,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普及,更是实践能力的加强。通过实际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对职业技能的熟练度,经过一次次项目的深化磨炼,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增强在项目中的预判性,从而培养学生手脑结合的能力。同时,当代的设计再也不是单一的工种,而是提倡跨界的结合。众创空间中不同的工作室之间,不仅可以共同承接项目,而且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去完成整体设计,让学生在完成自己的工作之余,了解其他工种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更加深刻地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工作在整个设计环节中的位置。培养学生在具有工程把控能力的同时,能够考虑到细枝末节对整体工作的影响,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去完成走向社会后的工作。
3.3依托众创空间,培养具有沟通协调能力的工匠型人才
环艺设计是团队协作的设计,从方案到法规、施工图、效果图、软装方案和工程施工无不要求环艺行业从业者具备优秀的沟通协调能力。“90后”学生普遍存在的沟通难和“低头族”的问题,对于今后的就业是非常大的负面影响。为此,高职环艺类院系可以通过与学生签订进入众创平台工作室的工作合约,通过完成项目获得学分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小项目的工作中,迫使与强化同组成员交流,从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参与项目的难度逐渐增加,需要平台内不同工作室协同合作,进而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和交流沟通能力,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
3.4依托众创空间,培养具有行业自信的工匠型人才
除了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更应当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由于社会认知问题,大部分进入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内心总是怀有对本科的憧憬,没有办法从内心去认同职业教育。甚至部分学生会产生“低人一等”的情绪,对自己的能力全面否定,对于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更是毫无信心。因此,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建立众创空间,让学生对于自己多年的专业有一个全方位的、直接化、面对面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兴趣。在众创空间的各工作室中,推行“以老带新”的学徒制培养模式,逐步培养学生完成方案的能力,通过一个个实际项目的成功完成,提高学生的职业自尊和自信。同时,强化工作室的管理制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讨论出适合于高职院校的众创空间管理模式。学生从进入众创空间之始,就以一名设计行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养成规范化的职业态度。习久成性,通过长时间在工作室的磨炼,使匠人的严谨、细致深植于每位学生的内心。
高职院校环艺专业可以建立健全众创空间相关制度,并依托众创空间,紧跟行业企业发展,围绕行业企业实际,培养出更多技术好、业务精、素质高的工匠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1] 李守镇.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打造更多“大国工匠”[N].工人日报,2017-03-10(1).
[2] 潘晨光.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 创新2.0时代的众创及众创空间国内外发展[J].办公自动化,2016(6):26-29.
[4] 王小茉.论工业化背景下的工匠精神[J].装饰,2016(5):15-17.
[5] 郭线庐,赵战.重振工匠精神,让中国设计赢得时间尊重[J].装饰,2017(1):71-73.
责任编辑闵海英
On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with Craftsman’s Spirit For Interior Design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aker Space
MARong
(School of Art and Design, Wu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uxi 214081, China)
The new era calls for talents with craftsman’s spirit, which is also the miss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Enterprises expect such talents, and the higher vocational Interior Design Major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cultivate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 with superb skills and high quality.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maker space practice,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 that talents with practical ability, communication capacity and professional self-confidence as well as keeping pace with the times should be cultivated by higher vocational interior design major based on maker space.
maker space; talents with craftsman’s spirit; Interior Design major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G 712
: A
:1671-7880(2017)04-0020-04
2017-05-10
马融(1986— ),女,江苏无锡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