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无锡区域文化内涵及特征

2017-03-11 20:37胡晓文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无锡民国文化

胡晓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旅游商贸分院,江苏 无锡 214045)

民国无锡区域文化内涵及特征

胡晓文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无锡旅游商贸分院,江苏 无锡 214045)

民国时期无锡受大环境影响,其文化内涵和特征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其原因不仅在于白话文的推进,文化界内部出现了某种新质,更多是由于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方面的外部因素的推动而产生。本文对民国无锡的教育发展、报刊出版 、文化思潮等多个方面的文化表现进行了梳理,认为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在海派文化影响下的开放兼容、进取务实和现世享乐等。

无锡; 区域文化; 民国; 表现; 特征

1 民国无锡区域文化内涵概述

区域文化既是自然地理空间向度,也暗含了在特定的历史中发展的时间向度。区域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是一个积累和渐变的过程,不会因为一次外来理念的冲击或一次政治性的运动就骤然建立、改变或者取消。民国时期的无锡作为“吴文化”区域的一部分,显示出其变化多元的一面,也显示出其稳定的一面,既有吴文化的共性特征,又有其区域性特征。从先秦的刚勇善武,宋元的文化转型,明清的多元发展,到近现代的创新繁荣、商儒结合,一脉而承,无不显示出无锡区域文化中“审时度势”“传承延展”的发展思路。而到了清末民初之后,其行政区划分进一步明晰,1912年金匮县和无锡县合并,民族工商业迅速发展,则更加凸显其区域性特征。人们逐渐地对无锡区域文化含义有了多重理解,比如作为道德标尺衡量的“尚德向善”,作为自然标尺衡量的“智慧灵动”,作为利益标尺衡量的“务实进取”,作为发展标尺衡量的“兼容并蓄”等,其最为核心的一点就在于其“智性”特征。这种智性的特征已经通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成为一种本能的智慧,流淌在人们的血脉当中。

民国无锡,工商崛起,贸易繁盛,交通便利,物流畅通,商客云集,游人如织,教育先进,名家辈出,著《茹经堂文集》的唐文治、著《经学通志》《现代中国文学史》的钱基博、写《扬鞭集》《瓦釜集》《汉语字声实验录》的刘半农、主编《小说月报》的王蕴章、撰《现代评论》周刊“闲话”专栏的陈源、著《国史大纲》钱穆、著名学者作家钱锺书、戏剧家杨绛、创办“弥洒社”的胡山源、著《岳传新编》的小说家沙陆墟、乡土小说家戏剧家陈瘦竹、文理双修的诗人戏剧家顾毓秀……

民国无锡的区域元素在文人笔下往往是具体细微的:惠山泥人成双成对的圆润造型,寄畅秦园疏朗雅致的建筑风貌,古运河畔叠桥曲巷的水乡情致,漪澜泉水小龙团月的色白味甘,五里湖边陶朱西子的吴语嫣然,丝布鱼米南来北往的码头遗韵,等等。这些都为了解无锡文化特色、风土人情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元素,也为研究无锡区域文化特征提供了某些阐释的基点。

2 民国无锡的区域文化表现

2.1尊师重教

传统尊师重教的东林世风在无锡望族世家中得以留传。自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以后,各地兴办新学,无锡开一代风气之先,教育发展尤为迅速。无锡曾和南通一起被评为“义务教育模范区”[1]。清末民初,“竢实学堂、三等蒙学堂、东林学堂”[2]267等相继开办,许多之后有所成就的文史大家都曾经聚集在无锡某个学堂,或启蒙或受教,或教课或讲座,打下了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这些学堂是他们互相切磋、互相增进学问的场所,也是他们体验人生、尝试实践、回报社会的起点。钱氏家族湖头支的钱穆幼时读过一段私塾之后,在荡口果育学堂读小学,四年中受到多位良师的教诲,如钱伯圭、华倩朔、顾子重、华紫翔。他蒙童受教时期,就读过宋朱熹的《〈大学章句〉·序》,明王阳明的《拔本塞源之论》,清章学诚的《文史通义》,甚至还进行着中西文化的比较[2]269,为他以后的文史学、理学成就夯实了基础。文化教育世家出生的陈源初小时光是在三等公学堂度过的,其父亲陈仲英与当时无锡的清末名流多有熟识,俞复、吴稚晖、丁宝书、杜嗣程等人共同编撰的《蒙学读本全书》是陈源及同时代小学生的课本,课本中心爱国保国思想以及无锡的民俗文化对他启蒙影响很深,当时堪称“书、画、文三绝”,为中国教科书之先。有识之士极力主张扩充改良图书馆,构建“正于有道”[2]299的社会教育体系,并主张妇孺同学。当时无锡的图书馆“有县立一所,市立四所,私立一所,附设学校者两所”[3],民国元年(1912年)在原来三清殿旧址改建成县立图书馆,其有藏书64 616种,210 177卷,并备各种日报杂志等分特别普通儿童、妇女等阅书室。民国九年(1920年11月)学前街学宫内国学专修馆创办,当时教员才4个,学生72人[4],却是无锡高等教育之始。在全国推行白话文的浪潮之下,无锡国专以特立独行的姿态,坚持着自己的办学理念,在国学研究、文史教育等方面培育了大批高质量的人才。古有东林书院,近有无锡国专,这两张文化“名片”,可以见证无锡的文教底蕴。当然,教育的兴盛,其经济后盾还是实业的兴盛,正如有人说“吾邑各私立学校勃兴之时,皆在实业兴盛之际”[2]389,不无道理。

2.2民智初启

清末之际,西学渐进,言论和出版自由的意识也得到了逐步的启蒙和认知,1914年《临时约法》的颁布,其第二章第四条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以此作为民国时期“宪法性”的大纲,使“广开言路”得到法律性的保护。之后,白话文的大力提倡,民声民言更是得以畅通,新闻通讯广开言路,纷纷组织党团办报刊,无锡当时的新闻报刊业界相当活跃。1898年4月裘廷梁、裘毓芳创办《无锡白话报》,是无锡最早的报纸,也是中国早期白话报之一,其旨在“民智大启”,以推动变法,一方面为戊戌变法做出了政治文化方面的积极回应,一方面又为报刊走向现代化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1910年《锡金日报》创刊(民国元年后改为《锡报》)。1913年杨翰西主办的《新无锡报》创刊。1917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将文学和社会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是一篇文化界的战斗檄文,“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5]。陈独秀站在反对阿谀陈腐的旧文学的角度,提出文学的平民化,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下,有着革命性的积极意义。由于文学革命运动的大力推进,之后无锡的业界革新热情更为高涨,1922年由孙中山题词“为民喉舌”的《无锡新报》“其每月1日增出《无锡新报文学月刊》,每月15日增出《无锡新报思潮月刊》,均为四开四版,由钱基博主编,提倡‘国粹文学’”[2]79。1923年1月李毓珍(薛明剑妻)主编《无锡杂志》,1924年11月张云耕创办《益智报》,1924年11月钱之清创办《华墅报》,以1925年6月五洲反帝爱国运动为背景创办《血泪潮》,1924年成立“锡社”,《无锡评论》创刊,此刊由旅沪大学生创办,“以提高国民的常识,促进无锡社会生活为宗旨,”[6]1925年9月创办《无锡通俗教育报》,还有1932年《人报》创刊(孙翔风主编),等等。白话文作为媒介取代文言文是历史的选择,语言和文化不再是知识阶层的专享之物,其必然与语言的平民化、文学的平民化互为因果,共同推进了无锡当时区域文化发展的进程。报刊出版业的兴盛,也培养了最早的一批平民文学阅读者,培育了通俗文学的消费市场。

2.3职业分化

科举的废止,传统的“士农工商”地位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一方面,自鸦片战争之后,江南一带成为中国传统经济结构最早受到冲击的地区,到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危机、民族危机加剧,不同阶层的人们都在思考着同一个问题:怎样挽救中国。文化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科学救国……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给人们指出了多条可能行得通的救国道路无锡人中,他们或走革命兴国之路,如潘梓年、王昆仑、陆定一、潘汉年、秦邦宪等;或走科技救国之道,如胡敦复、顾毓琇、钱钟韩、钱伟长等;有也一些人改走实业报国之途,如匡仲谋、杨宗濂、杨宗翰、薛明剑等;还一些留学生群体,他们走出国门进行着更为广泛的中西文化的比较、借鉴和融通,如钱钟书、陈源、杨绛,等等。另一方面,明清以后重农抑商的农耕思想逐步得到进一步的瓦解,人们的从业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文人”与传统意义上的士大夫阶层已有所不同,以至于出现了专业途径的多向分化,造就了一批以文为生的“职业作家”,从林纾用文言翻译外国名著,到向“鸳鸯蝴蝶派”主办的杂志投递通俗小说,“职业作家”的诞生为文人在社会上找到了新的定位,成为寻找生存途径的有效出路之一。民国无锡,报刊出版业兴盛,培育了一大批普通民众的阅读者,同时也养活了一批文人,很多人早年是以向出版社、杂志社投递文稿为生,如刘半农、王蕴章、徐枕亚(旅居)等。

无锡的近现代职业教育起步较早, 1903年创廷弼商业学校,1911年创县立初等工业学堂,特别是1919年荣氏家族的公益工商中学成立,其分工、商两科,设工厂、商店和银行,在当时是设备较为齐备先进的职业学校,由此无锡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渐形成,为本地区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专技人才,涌现了大批工程师、实业家等,在推进地区职业分化,推进民族工商业发展,满足本地区职业需求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民国无锡区域文化特征分析

自1845年上海开商埠以后,西方文艺思潮涌入,其文化经过了一个由被动植入到主动适应的过程,从而决定了近现代上海“洋场文化”性质。上海以其独特的文化地位和经济影响力,对周边城市发生着辐射影响。无锡离上海不远,沪宁线的开通使两地文人客商来往甚为频繁,据《无锡杂志》记载,1923年无锡到上海的铁路时长为三个半小时左右(7:20—11:00)[7],每天有九班车,无锡到上海的三等座单趟最低价为一元零五分。这个车价折合如今大概四五十元人民币,一般民众也能承受得起。1928年33岁的郁达夫到无锡旅游时都不得不感叹“无锡究竟是出大政客的实业中心地,火车一停,下来的人竟占了全车的十分之三四”[8],可见其盛况。到了抗战结束,虽然物价飞涨,但是邮电车船票价涨幅不大,沪宁线列车能准时准点,“票价也便宜。”[9],而1930年“蓝钢快车”,1947年的“飞快车”,曾屡次提速,交通愈加方便。无锡的电话开通也比较早,1912年辛亥革命后即辞官回锡的杨翰西筹资两万创办无锡电话股份有限公司,至此沪锡有电话通信往来。正是如此方便的交通,民国无锡人在沪锡两地之间经商、谋学、从教的人员非常多,他们深受上海开放性风尚影响,觉得自己和上海的文化是融为一体的。他们在异地不认为自己是个外乡人,在无锡本地也以开放的心态接收着文化的杂陈。

3.1开放兼容

民国无锡人面对新旧文化交陈,安之若素。年轻的一辈追逐时尚,“无锡民风素称淳朴,近十年来渐染苏申之习,日趋奢靡。每逢婚丧喜庆之事,辄不量家之有无,极尽铺张以炫耀于一时,此仿彼效相习成风,甚或不惜借贷变产以贻日后之忧戚。”[10]穿洋装的青年和着长袍褂子的互相行礼并不少见,相邻的两条街新旧风格也可以迥然不同。以北塘门米市的古旧神秘和大桥堍缎庄的洋气华丽为证,“在晚上,大桥堍是多么的光明耀眼,在北塘门,却静悄悄,紧闭门户,路上一片黑暗,往来行人,几乎要执起灯笼来引路;在白天,大桥堍是摩登男女来去不绝,在北塘门,几乎都是些大帛之冠,大衣之衣的老古董。但考其实际,北塘门的营业,着实要比大桥堍的缎庄京广货来得伟大。……以破旧不堪的米行,谁也不信一年要做几十万的营业额。是使人无从捉摸,难以相信,而又十分神秘的商业,”[2]210走在这两条街,人们早已习以为常。民国无锡人善于理解吸收新潮文化,多元并存或融为一体,可见一斑。20世纪20年代初,新文化运动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西方思潮随着留学生归国而带入了中国,和当时中国的固有文化产生了冲突和交融。这些留学归来的学子,和未曾出国的本乡邑人相比,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则有着不同层面的体认,虽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早已深入地融进了他们生活圈、职业圈(对其影响更为深入而久远),但是在他们眼里却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比照。陈西滢曾经在他的《模范县与毛厕》中说,“往往吃食店与毛厕, 比邻而居,”[2]331与英国的酒馆、法国的咖啡馆一样,认为经营茅厕是一项“有利可图的实业”,而钱锺书也曾经在小说中表达“土气”的印象。足可说明,民国初年无锡素有小上海之称,也有“小伦敦”的理想,但在实现的路途上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加之后来异常深重的民族危机打破了这个曾经梦想。

3.2进取务实

民国无锡人积极进取,却不愿显山露水。地处沿海的无锡,自古离政治中心较远,人们的聪明才智更多地用于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到了20世纪,传统的民族手工艺生产受到西洋舶来品的冲击。以无锡泥塑为例,明清的这种极具江南乡土特色的彩塑艺术发展迅速,其制作成本不高,得到了普通百姓的喜爱,是娃娃们童年的“耍货”。但到了民国初期出现了危机,“惠山泥货固吾邑出品之一,然墨守旧法,物品简陋,仅可为小儿玩耍品,即为玩耍品,犹为日本品所夺。崇安寺正月内之地摊,与眼一望,皆舶来品,而泥人竟不能分其片席,此所以日人之输入吾国者,耍货亦为大宗,而吾邑乃以固有之工艺品且不能与抗衡,言念及此,可胜浩叹,”人们在感叹之余,探寻着挽救之道。邑人徐志斌1916年开设了惠泥美术馆,着力改良工艺,还开办了艺徒学校进行专门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手工作坊逐步变为手工工厂,在“艺徒学校”等近现代职业教育推动下短短4年,到了民国九年(1920年)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惠麓泥人遐迩闻名,业此者昔日只有二十余家,近来逐渐添设多至七十余家,制作者共有三四百人,其销路之畅旺,营业之发达,于此可见。去年抵制劣货,提倡国货之呼声甚高。该业知振兴土货,时机已至,于是力图改良,大加刷新,颇为顾客所嘉赏。销路更行推广。今岁新正,外埠批去者亦属不少。固该业前途大有供不应求之概云。”[11]但是无锡人的心理特点是:减少关注,务实进取。哪怕生意或名声已经很大了,都能守拙自立,自家的外墙门并不显山露水,当周围谈起自己的时候,也往往恬然自持,似乎讲的不是自己。走在无锡南门外薛南溟旧居旁的里弄里,其青砖黛瓦,门头并不宽敞,低调得有似寻常百姓家。荣氏兄弟身价亿万,穿长衫吃便饭,为人宽厚勤勉,晚年还是个素食主义者……但这些都并不妨碍他们锐意进取的一面,说其精明理性也好,说其谦让智慧也好,“务实”方其根本。

3.3现世享乐

民国无锡的风景名胜很多,惠山、锡山、小箕山,蠡园、梅园、寄畅园,渔庄、锦园、鼋头渚,城中公花园,二泉名胜,太湖风景,运河沿岸……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墨迹和游记。民国无锡人好“白相”,追求现世享乐。其工商大佬尤为如此,《锡报》记者曾经记载当年周瘦鹃畅游无锡东大池、梅园、鼋头渚之后,发出了感慨“无锡的富翁,真真会白相,比了任何那一块的富翁都来得会白相”[12]。当然,无锡人有自己的理解,邑人薛明剑认为“世界繁华之地,皆有天然之风景名胜,且未有不尽人工之巧者,西人谓风景为发达地方之元素,非虚语也”[13]。邑人李毓珍也认为,公园建设对于社会教育的形成有“实益”,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各国,凡居民较繁之处,皆设公园,通都大邑,虽寸地千金,亦莫不设有公园也。大者附设博物图书游艺技术铜像及体育等类,小者仅仅栽花种竹,引水穿池。要皆足以培养美育启发智育,借以养成高尚之思想,锻炼健全之身体,”[14]而无锡民族资本家、乡绅家族他们忙于修建公园、铺路搭桥,如开源路、通惠路、通惠桥、宝界桥等,他们各自有着自己的打算。《锡报》记载荣德生曾与人说过“若建筑风景区,盛理名胜,即能吸收外埠来锡游览人士之金钱。且工商业尚有失败之虞,名胜却无失败之日”[15]。荣氏梅园连连扩充,“梅园占湖山之胜,自开辟以来,日事布置,益臻美备以是莅园游览者,络绎不绝”[16]。民国无锡因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吸引着许多文人到此驻足。曹禺在创作话剧《雷雨》中通过周朴园的口道出了“无锡是个好地方”。沙陆墟在《惠山香会图跋》中回忆并描绘民国无锡“自娱自乐,观者如堵,极一时之盛”的热闹图景……无怪乎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说“江南园林,明看苏州,清看扬州,民国看无锡”[17]。

4 结语

民国无锡在挣脱“县城”迈向“小上海”的路途中跋涉。其迅速崛起的民族工商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催进了贸易的频繁往来,使得这个地区的社会结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经济的繁荣,成为其文化发展的一个强有力的经济后盾。新式学堂和学校的开办,为无锡地区之后产生的诸多文史大家和职业专业的分化奠定了基础;无锡新闻报刊业的涌现则为新文学的普及和现代性的传播提供了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主要载体;无锡出版业的兴起,为学堂提供了读本和教材,为新闻报刊的出版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同时也孕育了一大批热衷于通俗文学的读者。民国无锡区域文化的特殊性,对于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其影响是甚为深远的,使得相当一批文化人,在处理社会问题、历史问题上,存在着与其他地区显然不同的选择。民国无锡产生了如王蕴章、钱基博、刘半农、顾毓琇、钱穆、陈西滢、胡山源、钱锺书、杨绛、沙陆墟等一批诗人、作家和学者,他们先后走出了这座城市,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精彩,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被关注的焦点。

[1]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49-56.

[2] 无锡文库:第2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67-269,299,389,79,210,331.

[3] 沙似鹏,王运熙.中国文论选:现代卷:上[C].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11):11.

[4] 吴文化书院的博客. 清末至建国前后无锡报刊:上[EB/OL].(2013-11-26)[2017-01-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e56d590101c4wz.html.

[5] 郁达夫.郁达夫谈旅行[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6:8.

[6] 袁鸣.北塘米市写真[N].锡报,1932-11-07.

[7] 陈源.西滢闲话[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169.

[8] 参观惠泥美育馆记[N].无锡日报·本邑要闻,1916-02-09.

[9] 惠泉山之新年杂语[N].新无锡,1920-03-08.

[10] 穆.无锡富翁会白相[N].锡报,1928-05-06.

[11] 梅园有扩充消息[N].锡报·市乡所闻,1920-10-18.

[12]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13] 明剑.无锡改进之刍议[J].无锡杂志(一),1923年版//无锡文库:第二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210.

[14] 李毓珍.梅园与社会教育[J]. 无锡杂志(一)·梅园号,1923年版//无锡文库:第二辑[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331.

[15] 锡山通讯社.鼋头渚游记[N].新无锡,1933-10-05.

[16] 梅园有扩充消息[N].锡报·市乡所闻,1920-10-18.

[17] 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10.

责任编辑俞林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of Wuxi Local Culture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HUXiaowen

(Wuxi Tourism and Commerce Branch, Jiangsu Union Technical Institute, Wuxi 214045, China)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Wuxi local culture changed gradually. The change is caused not only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ernacular, but also by the economic, political, social, military and other external factors. In this paper, the cultural thoughts on the education development, newspaper and periodicals, cultural trend and other aspects ar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e culture features are summarized as open and compatible, enthusiastic and pragmatic, enjoying pleasure in good time.

Wuxi; local culture; the Republic of China; feature

K 203

: A

:1671-7880(2017)04-0058-05

2017-05-12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作家与无锡区域文化研究”(15ZWB004);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专项基金资助(苏教师〔2014〕23号)

胡晓文(1977— ),女,江苏无锡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4.016

猜你喜欢
无锡民国文化
无锡一棉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他们为何都爱民国?
谁远谁近?
民国人爱刷朋友圈
民国书家与民国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