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莹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银行家的情人》女性角色分析
夏 莹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国际合作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银行家的情人》是一部维多利亚时代的家族史诗,小说细腻而充满人文关切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女性角色。这些处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女性或乖戾冷酷、自私自利,或洁身自好、恪守道德底线,或屈从命运随波逐流,或为自由和幸福而反叛抗争。小说中这些形象丰富的女性角色的成长变化为读者展示了维多利亚时代背景下,女性对于婚姻制度、家庭角色、社会制度和伦理道德体系的对抗与思考。
肯·福莱特; 维多利亚时代; 女性; 形象
《银行家的情人》(A Dangerous Fortune)是肯·福莱特1994年出版的作品。肯·福莱特在其多部作品中塑造了性格坚强的女性角色形象。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解释,尽管他小说中塑造的坚强女性角色形象在今天看来很寻常,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作家的作品中还是不多的,他将这一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女性社会角色的变化。社会对待女性态度的变化以及女性在社会中扮演角色的变化必然会反映在文学作品中。而对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进行分析与研究,不但能加深对作品本身的理解与认知,还能从另一个侧面,构建女性社会角色变迁和不断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历程。
被美国《纽约时报》誉为“真正的大师”的肯·福莱特(Ken Follett)是英国当代畅销小说作家,也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畅销书作家之一。肯·福莱特出生于英国传统的公职人员家庭,其父马丁·D·福莱特(Martin D. Follett)曾是一名英国税务局的官员,后任职一家税务稽查员学校的讲师。肯·福莱特的中学时期,是在哈罗·威尔德学校度过的,这是一所英国典型的文法中学。在英国的教育体系中,文法中学属公办学校,它既不同于以“公学”为代表、收费昂贵、有时甚至对入学者的家庭背景都有严苛要求的私立学校,也有别于同样为公办学校,但来者不拒、带有一定职业教育色彩的综合学校,文法中学的主要目的是为高等教育输送毕业生。1967年,肯·福莱特进入伦敦大学学院(UCL)学习哲学。大学毕业后,肯·福莱特进入新闻界,曾在《南威尔士回声报》(South Wales Echo)和伦敦《晚间新闻》(Evening News)担任专栏作家和记者,但均未产生重大影响。
1973年,女儿玛丽-克莱尔(Marie-Claire)的出生,给肯·福莱特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窘境中的他开始尝试文学创作,并于1974年出版了第一本侦探小说《大针》(The Big Needle,1974)。《大针》虽未能成为畅销书,但却初步解决了肯·福莱特的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为肯·福莱特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1978年,肯·福莱特出版了以二战期间诺曼底登陆为背景的间谍小说《针眼》(The Eye of the Needle,1978),作品迅速走红。《针眼》于1979年获得美国推理作家协会(MWA)为全世界优秀侦探小说家创设的最具权威的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llan Poe Awards),并入选MWA100部最佳推理小说。《针眼》的全球销售量超过千万册,被认为是以二战为背景的最优秀的小说,并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凭借《针眼》,肯·福莱特跻身当代英国甚至全球一流畅销书作家之列。
自《大针》起,肯·福莱特创作的小说已超过30部,被翻译为30多种语言,在全球80多个国家销售,总量超过1.6亿册。肯·福莱特的作品既包括单本通俗悬疑推理小说和系列小说,也包括依据史实故事架构起的恢宏巨著。除《针眼》外,肯·福莱特的重要作品还有《蝴蝶梦之谜》(The Key to Rebecca,1980)、《圣彼得堡刺客》(The Man from St. Petersburg,1982)《鹰翼行动》(On Wings of Eagles,1983)、《与狮同眠》(Lie Down with Lions,1986)、《圣殿春秋》(The Pillars of the Earth,1989)、《寒鸦行动》(Jackdaws,2001)等。
在早年的创作生涯中,肯·福莱特以间谍和推理小说著称,但以1989年出版的《圣殿春秋》为起点,他开始致力于历史小说的创作,这为他赢得了更加广泛的声誉。进入21世纪,肯·福莱特开始创作迄今为止他最重要的作品“世纪三部曲”并陆续出版,分别为《巨人的陨落》(Fall of Giants ,2010)、《世界的凛冬》(Winter of the World,2012)和《永恒的边缘》(Edge of Eternity,2014)。作品通过讲述三块大陆上五代人的故事,勾画了20世纪百年恢宏的历史。“世纪三部曲”系列在全球范围内迄今销售超过1 950万册,其中的《巨人的陨落》《世界的凛冬》长时间占据《纽约时报》文学类图书畅销书榜榜首,目前依然是中国亚马逊书店的畅销书。
A Dangerous Fortune是肯·福莱特于1993年发表的作品,小说标题的中文直译应该是“危险的财富”,公开发行的中文译本名为《银行家的情人》,由江苏文艺出版社于2013年出版,译者于大伟。小说讲述了维多利亚时代以银行业务发家的皮特拉斯家族近三十年(1866—1892)的家族故事。故事从1866年温菲尔德男校一桩离奇的男童溺亡开始,围绕溺亡事件演绎了阴谋与诚挚、谋杀与爱情、成长与死亡,爱恨情仇交织的故事。小说情节环环相扣,紧凑流畅而又细腻精彩,引人入胜。文学是特定历史阶段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独特表达形式,文学在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银行家的情人》讲述休·皮拉斯特(Hugh Pilaster)、米基·米兰达(Micky Miranda)、爱德华·皮拉斯特(Edward Pilaster)等几位就读温菲尔德寄宿男校(Windfield School)的同学共同经历,目击了1866年男童溺亡悲剧,溺亡事件的余波激起了近30年基于阴谋、背叛和以爱的名义引发的各种纠结、成长与浮沉变化。
《银行家的情人》故事背景设置在财富分配不均、贫富对比明显的维多利亚时代,塑造了包括从上层社会的贵妇到工人阶层的新女性以及街边妓女等形形色色的女性角色。女性角色在这部小说中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配角,而成为整部作品故事发展的重要核心和黏合剂,可以认为A Dangerous Fortune是一部以女性角色的爱恨情仇来铺垫并推动故事发展的作品。了解了作品主要内容,也就理解了中译本将小说名称译为《银行家的情人》的缘由了。故事主要角色尤其是女性角色的伦理观念和道德生活的发展、蜕变和扭曲,向读者展示了一幕生动的伦理道德大剧。
伴随着贵族阶级日趋没落,中产阶级得以迅猛发展,道义论和功利主义两种思潮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逐渐兴起。社会道德提倡人们限制和约束自私行为,给人带来快乐为善,而带给人痛苦则为恶。1854年Coventry Patmore的诗歌《家中的天使》(The Angel in the House,1854)正式刊出,他在诗中以他“天使般的妻子”作为典范塑造出纯洁、谦恭、温顺、服从、迷人、优雅、具有奉献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天使”的女性形象,并进而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理想妻子和理想女性的典范形象。这一典范形象在当时对于女性角色的定位和态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同在维多利亚时期,在肯·福莱特的笔下,《银行家的情人》中的众多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人们对传统女性“天使”形象的认知。
皮拉斯特家族大家长奥古斯塔·皮拉斯特(Augusta Pilaster)是小说中浓墨重彩塑造的主要角色,是故事发展的核心人物,小说中其他主要角色人生轨迹上都可以看到奥古斯塔粗暴的干预痕迹。在对权利、财富和地位极度渴望的贪婪欲望驱使下,奥古斯塔工于心计、不计代价、不择手段地充分利用人性的懦弱、贪婪、善良或单纯来想方设法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小目标。作者肯·福莱特在接受采访时评论奥古斯塔“她是我作品中的第一个女性恶人,她专横跋扈、迷人性感却又肆无忌惮,是我喜欢的一个角色。”作为一个诡计多端的女性家族统治者(sly matriarch),她面对可能危及自己、丈夫和儿子在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提升上的可见和潜在障碍,都会想方设法、毫不留情地清除。为了扶持自己的丈夫成为皮拉斯特银行资深股东,她纵容并协同米基·米兰达谋杀老赛斯;当发现休·皮拉斯特可能通过与伯爵女儿结婚提升社会地位而危及自己儿子的发展时,她设置圈套破坏了休刚刚萌发的爱情;为了给自己儿子爱德华·皮拉斯特清除掉成为银行股东的最大障碍,她再次摧毁了休与梅茜的热恋;为了给平庸无能的儿子谋取银行资深股东的席位,丈夫的葬礼都成了她利用的时机。奥古斯塔既充分利用他人贪婪、欲望、愤怒、怨恨、贫穷、追名逐利等弱点,又霸凌人性的善良、纯洁、忍让与谦逊,在她的字典里已经找不到道德二字,仿佛一切均可通过算计而获得,无往而不胜。
作者对于恶之典型的奥古斯塔角色形象塑造是多维度的,为这个角色在恶之极保留了一点人性的曙光。在少女时代,天真美丽、情窦初开的奥古斯塔对于相爱的初恋情人抱有美好纯真的期盼,然而她的美好期盼却由于自己的出身和阶层不够匹配,初恋情人娶了一位门第更高的女人。纯粹的情感败给了现实的世俗社会,少女奥古斯塔得出了“社会地位的重要性无与伦比”的结论。在小说中,成年后的奥古斯塔与自己儿子的好友米基·米兰达结成罪恶同盟并陷入不伦之恋,而她对米基·米兰达产生好感和迷恋的重要因素就是她在米基的身上看到了初恋情人的影子。米基带给她的幻象让她又一次感受到了“爱”这种美好的情感,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认为是奥古斯塔人性小心翼翼地展露。为了实现与所爱的米基长相厮守的幻想,她甚至可以放弃在英国养尊处优的贵族生活方式,毅然选择同他一起前往南美战乱中的科尔多瓦,一路上想方设法帮助米基摆脱围追堵截并成功登上赴科尔多瓦的邮轮。游轮上,当摆脱困境、洋洋得意的米基肆无忌惮地告诉奥古斯塔全部真相时,他忘记了他面对的不是一个40多岁的普通女人。奥古斯塔在得知自己只是被米基玩弄利用的棋子后,多年前情感遭受重创的伤口再次撕裂。此时,老辣的奥古斯塔不再是无助的、等待伤口复原的弱者,她设置了一个小圈套,便将伤害自己的人送入大海溺亡。一场因溺亡事件而起的恩怨情仇,再次以另一场溺亡而终结。
小说的大结局里,身患疾病的奥古斯塔和她身患梅毒晚期的儿子生活在法国南部。尽管奥古斯塔大部分时间需要依赖轮椅,她依然活跃于调停邻里纠纷、传播社交准则、为人姻缘牵红线上,赫然成为所在社区的“无冕女王”。女恶人最终开始表露出她人性正常的一面,并以她个人的努力获得所生活区域他人的认同。作者为他所“喜爱”的角色留了一线生机,同时也给广大读者留下一个对于人性不绝望的理由。
梅茜·罗宾逊(Maisie Robinson)是小说中重点塑造的一个特立独行、个性鲜明、善良自立、忠于爱情、恪守道德的新女性形象。梅西出身于社会底层、家境贫寒的犹太人工人家庭,迫于父亲失业、母亲常年卧病的生存困境,小小年纪便离家独立生存。青少年时期,梅茜在马厩中扮男装讨生活,之后进入马戏团接受训练参加表演,在不堪遭受来自于工作环境的异性侮辱情况下,她奋起反抗保护自己。失去工作的梅西遇到她的朋友——妓女艾普利尔。不同于艾普利尔在欢场向富人卖身卖笑,梅西坚守着自己的道德底线,只是为了生存而强颜欢笑,哪怕遇见对她一往情深、善良富有的银行家索里·格林伯恩,她也恪守自己不能为了钱而交换爱情的原则,拒绝了能够给她带来稳定富裕生活的索里的求婚。为什么转折?当她偶遇导致她父亲失业的银行家之子休,并与之两情相悦、一见钟情后,她在将近20年的时间内,始终坚持忠诚于爱情非物质化的纯粹本质。为了所爱之人, 梅茜既能勇敢反击来自于奥古斯塔为代表的恶势力的陷害,又能为了所爱之人事业的发展而隐忍割爱,她带着休的孩子嫁给了宽容善良的索里。然而6年后面对突然出现并且依然一往情深的休,已是所罗门·格林伯恩太太的梅茜认为,她已经跟索里结婚,而他是个好丈夫,她不忍心去伤害他。在道德伦理的约束下,控制自己对休深藏的爱恋,行为举止不越位半分。当所爱之人娶了同样来自社会底层、肤浅虚荣的诺拉后,为了休的事业发展考虑,她一点一滴传授教导诺拉,直至她被上流社会所接纳。
索里意外身亡后,梅茜勇敢地坦然面对自己和儿子不被格林伯恩家族接纳,没有遗产可以继承的困境,她告诉休,她给了索里五年的幸福,作为回报,得到了五年上流社会生活。她可以回归正常,她要卖掉首饰,把钱做投资,靠这份收入平静地过日子。她将自己仅有的钱投资给备受争议的蕾切尔为未婚母亲开设的南渥克女子医院,从事妇女权利保护运动。她未曾告诉在银行任职资深股东的休他们有一个孩子,而这个孩子是她不被格林伯恩家族所接纳的原因。因为她知道,休尽管有个不尽人意的家庭,但是她不可以逾越自己的道德伦理去摧毁别人的婚姻。
皮拉斯特银行破产事件对于小说中所有人均带来了震动,人物之间各种矛盾激化,夫妻陌路、谋杀逃匿、阴谋诡计轮番上演。当诺拉无法忍受清贫的家庭主妇生活,在休的事业受到重创之际抛家弃子、一走了之的时候,梅茜及时出现,为休在人生最无望的黑暗时期带来了重生的光亮和温暖。
蕾切尔·鲍德温(Rachel)在小说中并非主要人物,但是她以独立的个性,勇于追求自己梦想和独立意志的形象而卓然不群。在未嫁给米奇之前,她以自己激进的女权主义言行在上流社会的朋友圈中独树一帜。在嫁给米奇之后,她认为“女人不该是她丈夫的奴隶”,因为无法阻止米奇流连妓院寻欢作乐,并且意识到“性不过是米奇控制她的手段后”,果断离开米奇。蕾切尔不为社会偏见和非议所影响,投身于被认为“不光彩”的、为未婚生子女性开设医院的事业之中,为社会底层低收入妇女和未婚女性提供安心生育、安全堕胎服务,保护妇女生育权利,并成为这些底层妇女生育和未婚母亲生育的庇护所。
艾米莉(Emily)是爱德华·皮拉斯特名义上的妻子,奥古斯塔为了让儿子取得皮拉斯特银行股东席位,为儿子爱德华选择了艾米莉。艾米莉出身于中产阶级,原本期待婚姻中的夫妻能够琴瑟和谐,相亲相爱,没想到却被爱德华当成了摆设。为了能够生个爱德华的孩子,她求助梅茜,之后不顾颜面、抛弃尊严扮作妓女进入爱德华常去寻欢作乐的妓院,却遭到来自于爱德华和米奇的羞辱。之后与爱德华分居数年,直到遇到一位她爱的诗人,至此,艾米莉方燃起生活的激情。她并没有采取像其生活的中产阶级富裕家庭中夫妇互相仇恨、各养情人的做法,而是求助于梅茜,结束有名无实的婚姻,从而堂堂正正地与所心仪的人共同生活。为了追求幸福,艾米莉在取得爱德华签署的宣誓书过程中意志坚强、有勇有谋,甚至让一贯算计别人屡试不爽的奥古斯塔都自愧弗如。
在《银行家的情人》中,除了上述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还有一批来自社会底层、贫困的弱势女性。为了生存,她们成为命运的奴隶,出卖尊严和肉体,沦落为上流社会和富人寻欢作乐的妓女。由于她们主动或被动抛弃了道德和伦理的约束,虚荣、浮华、放荡与贪婪逐金成为这个群体的显著标识。
内尔之家的当家人埃普丽尔(April)是这个女性群体的代言人。年少时期,她曾经与梅茜一起住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室,一起为了生存而同患难。同样是为了生存,梅茜始终坚持自己的底线和尊严,埃普丽尔则卖笑卖身无下限。当她被包养的商人抛弃后,她用自己的积蓄买下来妓院“内尔之家”,容纳更多如同她年少时一样的贫家女子成为妓女,发展壮大业务,最终在伦敦拥有三家妓院。整个社会财富分配不均导致贫富差距悬殊,本身就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这些女人的道德底线在生存的压力下被摧毁。然而,就是这样的群体也不乏人性光华闪耀的时刻。埃普丽尔是梅茜开办的女子医院的赞助人之一,尽管赞助的不是钱,只是一些旧衣服、旧家具甚至是自家厨房多余的食物,还有纸张墨水等杂七杂八的用品。然而,在抵御来自于社会主流的诽谤、谩骂与偏见中,埃普丽尔的支持同艾米莉的支持一样为梅茜和蕾切尔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
在以财富决定荣耀、自信和社会地位的维多利亚时代,《银行家的情人》中皮拉斯特银行家族的家族史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其中一系列多姿多彩的女性角色及其性格塑造更是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作为大时代亮点特征之一的女权主义兴起,在小说女性角色塑造上闪耀光芒。整部作品在彰显善恶终有报之际,又不时地流露出作者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于人性美好一面的希望和肯定。
[1] Svetlanalasrado. Follett tweaks beststeller formula [J/OL]. The New Indian Express, 2014(9):18.
[2]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6):12-22
[3] 肯·福莱特.银行家的情人[M/CD].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3:4662.
[4] 熊晓霜.当代英国畅销小说家肯·福莱特的创作[J].外国文学动态,2012(1):35-37.
[5] 姜磊.屠格涅夫笔下的负面女性性格类型研究[J].外语教学,2016(1):82-85
[6] 何宁,段道余.向善的旅程:《大海啊,大海》的文学伦理学解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39(1):66-76.
[7] 修树新.托妮·莫里森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7-40.
[8] 陈明明.乔治·艾略特的小说:维多利亚时代妇女问题的镜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1.
[9] Ken Follett. A Dangerous Fortune [M].Newport County: Island Books, 1994:20-32.
OnFemaleCharactersinADangerousFortune
XIAYi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xchange, Wuxi City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ADangerousFortuneis a Victoria era’s family epic, which depicts delicately characteristic female roles with humanistic concerns. Women from different classes either is warped, indifferent and selfish or disciplined and behave with sound morality. Some obey to fate and drift along while still others fight for freedom and happiness. The growth of the portrayed female roles in the fiction distributes the struggles and thoughts women held towards marital system, family status, social institutions, ethical and moral system in Victorian age.
Ken Follett; Victorian era; Female; Characteristic
2017-08-21
夏莹(1973— ),女,陕西渭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化,教育管理。
10.13750/j.cnki.issn.1671-7880.2017.06.020
I 561.074
A
1671-7880(2017)06-0073-04
责任编辑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