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玉琴
(武钢高级技工学校,湖北 武汉 430080)
技工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探析
邓玉琴
(武钢高级技工学校,湖北 武汉 430080)
顶岗实习是技工学校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之一,也是一种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转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进行系统建设、规范管理和准确考核与评价,是提高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经。
技校学生;顶岗实习
1.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是技校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到相应企业进行岗位实践,能增强学生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岗位适应性,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并根据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重构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时地将应用于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成果、新标准、新知识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符合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
2.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学生参加顶岗实习,是要在真实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职业岗位的环境,掌握设施设备的使用技术,产品的生产工艺及操作流程,这就促使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3.推动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资格证书认证工作
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参加顶岗实习,直接在相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实践活动,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和时间,提高了实际工作的能力,对形成和熟练掌握职业的操作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真实职业环境的了解和职业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顺利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1.规范顶岗实习制度管理
一是要规范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制度。规范顶岗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是对学生顶岗实习有效管理的保障基础。没有制度的约束和管理,一切都无从谈起。顶岗实习的管理牵涉到学校、企业的双重管理,规范顶岗实习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需要和企业联合起来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制定,研究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顶岗实习期间学生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通过制定、完善顶岗实习学生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
二是要规范顶岗实习的教学管理制度。要完善课程管理体系,主动联系企业共同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设计课程体系,将职业岗位标准作为课程的主要依据,合理设置各专业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并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的课程目标。要规范顶岗实习中的各种培训制度,通过制度对相关人员的实习活动进行有效的管理,比如,顶岗实习前,学校要制定出严格的课程学习计划;顶岗实习中,要能够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顶岗实习后,要建立质量反馈系统,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通过规范顶岗实习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有效保障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顶岗实习的带队老师管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衣食住行及工作都是带队老师负责的,他们的工作效果决定了这只实习队伍能否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学生们的急躁情绪、心理落差、工作辛苦疲劳以及日常生活、人际关系、工作调换等都需要带队老师及时沟通处理。一个好的带队老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有爱心、热心和耐心,能当学生的老师,还能做学生的朋友。所以选好优秀的带队老师尤其重要。笔者学校有位带队老师,他为自己班上的同学建立了微信群,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发给他,内容不限,每个学生的周记他认真阅读后都会写出自己的意见,他本人每周也会写周记让学生们分享,他很多时候都是以朋友身份与学生相处,所以学生都愿意把心里的想法告诉他,他通过微信群把全班学生融合起来,把管理和育人融合起来。几年来他带的学生实习开展得都很顺利。
四是加强校企双方的沟通联系。要实现顶岗实习的良性循环,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密切联系,走出校门,全面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和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从而推动职业学校教育观念的转变。要主动了解企业需求,按照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开设和调整专业,按照企业职业岗位的用人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要对接企业,进一步细化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岗位群)以及不同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具体要求,面对技工学校目前的生源情况,逐步树立人人可以成才,人人有用武之地的观念,有效实施“因材施教”。
2.加强和规范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
一是加强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对学生顶岗实习的岗前培训,是学生顶岗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岗前培训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岗前技能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对于学校和企业来说安全工作无小事,让顶岗实习的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岗前的安全教育开始,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明确整个实习期间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安全守则,保证实习学生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末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实习学生,不得顶岗作业。岗前的技能培训是工厂对员工上岗前操作技能的培训,能够使学生熟悉工厂的生产线和生产产品,为下一步进入车间生产打下基础,学校应该与实习企业就学生入车间前的培训做好沟通,保证实习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能得到操作流程的培训,为学生能顺利进行实习打下基础。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一般为半年左右的时间,他们刚走出校门融入社会,由于受知识、技能、阅历的限制,大部分技校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较为薄弱。所以顶岗实习前,学校和实习单位要对学生进行实习动员,加强学生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强调实习的重要性,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的思想。讲清企业对员工的各项要求。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强化教育,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冲突。学会同领导、师傅、同事、同学相处,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理解他人,保持融洽的人际关系。
二是要加强顶岗实习的实训过程管理。学生离校参加顶岗实习,同一班级学生分散到各个企业去实习,客观上普遍存在与学校沟通和联系不便的情况。如何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一直是技工学校最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传统的管理方法是:学校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实习工作例会,及时通报各个顶岗实习点的相关情况,还会定期组织检查。了解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情况,加强与实习企业的沟通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保证学生顶岗实习的正常秩序。这些管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最近几年,有条件的学校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购买了顶岗实习动态信息管理平台,从而使顶岗实习期间的管理更加信息化、规范化和高效化,为顶岗实习的全过程管理提供了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的目的是在学校(校内指导老师)、实习企业(企业指导老师)、学生及家长之间建立起沟通平台,解决学生在外顶岗实习中的联络不畅、管理不顺、沟通不足等问题。此系统主要沟通方式为手机短信、QQ群、微信、飞信、视频等,只要有手机、互联网络,无论学生什么地方,都可以和平台保持联系,使学校通过系统平台能有效管理在外顶岗实习的学生,进一步加强了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和监控。
三是要加强顶岗实习后的评价管理。学校建立顶岗实习管理评价体系的目的,是为学校和企业提供考核评价标准。顶岗实习课程考核主体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对顶岗实习学生完成工作任务和学习任务进行双重考核。企业根据学生在岗位上的表现、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实习纪律和态度由顶岗实习指导老师进行考评,给定成绩。学校根据企业评定,并结合学生实习表现、岗位实习报告和实际检查情况等综合评定成绩。经企业和学校双方考核评定,学生取得相应的成绩分数。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评价的意义在于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服务,为学校挑选出优秀的实习生,为企业挑选出优秀员工提供依据。因此实习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学校、企业而言都是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责任编辑:周小梅
2017-05-06
邓玉琴(1963-),女,湖北宜昌人,武钢高级技工学校教师,化学一级实习指导教师,本科学历。
G71
A
1009-1890(2017)02-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