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驴得水》叙事空间的分析

2017-03-11 18:34:33韩胤婕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驴得水荧幕小剧场

韩胤婕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电影《驴得水》叙事空间的分析

韩胤婕

(山西大学 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电影《驴得水》中对于原话剧《驴得水》的改编与处理在电影的叙事与时空处理方面仍然有一些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是在电影的商业性方面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特别是电影作品的热度也提升了话剧作品的影响力。因此,本文就电影《驴得水》在叙事与时空等一些方面做出简要分析,并另在电影的商业性和市场需求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驴得水》;电影叙事;时空结构;商业性

作为开心麻花第二部将话剧搬上大荧幕的作品,话剧版《驴得水》早于2012年便在小剧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与高度的评价,开心麻花自然是借着话剧大获成功的东风拍摄了电影版《驴得水》。况且,之前开心麻花也拍摄过同样改编自炙手可热的话剧《夏洛特烦恼》的电影版作品,也正是《夏洛特烦恼》的巨大成功,使观众对于电影版《驴得水》也抱有非常大的期待,然而电影《驴得水》却并未取得电影《夏洛特烦恼》的票房神话。显然,对于电影《驴得水》观众并不怎么买账,一方面虽然之前话剧《驴得水》在小剧场获得巨大成功,但是剧场的观众与电影院的观众重合度并不高,在影院观看电影《驴得水》的观众并不是都了解话剧版,他们看到的只是电影作品;另一方面则是电影《驴得水》在将话剧改编成为电影的过程中保留过重的舞台剧痕迹,而电影作为载体在进行传播中让观众感到明显的不适应。这就在于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没有意识到电影是时空的艺术,在将戏剧作品搬上荧幕的时候没有在电影的叙事与时空结构上“大施拳脚”[1]。

一、电影叙事

(一)电影《驴得水》叙事空间的选取与表达

“时间的流变和空间的转换,在电影中有着无穷的潜力,而这正是电影叙事的重要条件和基本特征。画面是片断的,依靠剪辑技巧构成完整的时空复合体,创造一种非连续的连续性,画面又是整体展现,能指和所指呈共时性存在,空间词语成为主要语言手段。”[2]“电影应该善于把时间性叙事转换成富有视听冲击力的空间性叙事,即善于在线性叙事的链条中寻找营造空间意象的一切机会,通过强有力的叙事空间的表现,来把故事讲得富于情绪感染……电影的叙事空间是一种复杂流动而又灵活多变的假定性世界。”[3]复杂灵活是指观众在影院的位置虽然固定,但是摄像机可以变换拍摄角度和高度、改变焦距来丰富镜头语言与观众的视角。[4]而这一点最早就由普多夫金提出过。假定性是电影的叙事空间与我们现实的是生活是不同的,然而电影《驴得水》在叙事上却没有所谓复杂灵活的假定性世界,只是仅仅做到了假定性世界。电影一直给我们展现的就是一个荒诞的不存在的世界,参考戏剧上的间离效果。这一点在铜匠和孙佳的婚礼上处理的最为漂亮。纸做的黑驴(驴得水),穿着中式服装充当牧师的罗斯先生,礼堂里坐着的人群,突然出现的铜匠的老婆……这一切都在暗示着观众眼前出现的不是真实的,是荒诞的,虚构的。然而上述这些间离效果放在戏剧中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放到电影《驴得水》中是否合适还则值得商榷。当然话剧《驴得水》的定位是现实主义荒诞喜剧。我们可以参考《狗镇》的拍摄方式,影片一开始出现的就是一张狗镇的平面图,整部影片都在一个舞台上发生。给观众以足够的陌生化,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虚构的荒诞的故事。而《驴得水》拍摄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就会让观众感到不适应。一方面,电影本身的表现方式就是接近现实生活的,与戏剧不同,给人以真实感。电影《驴得水》选择是实景拍摄并没有给人以陌生感,随着故事的发展,电影表现方式开始出现间离效果,这与之前的手法存在差异,因此,使观众感到不适应。

那么,既然《驴得水》选择了实景拍摄,电影在场景的选取上就缺乏灵活多变。比如说冯小宁导演的《举起手来》,影片中的村子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是导演分别从山西、河南的一些村子里取了不同的景,利用剪辑“拼接”而成的。[5]这就是普多夫金提出的电影导演给观众看的是自己想让观众看到的内容,在剪辑时已经对展现的时间和空间做出了自己的处理,所以出现在荧幕上的已不再是实际的时间和空间,而是“电影的时间”与“电影的空间”了。[6]显然,这一点上电影《驴得水》是有所欠缺的。

(二)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表现不足

叙事空间包括有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等等。而《驴得水》不仅在物质空间方面表现不足,在社会空间与心理空间方面同样也缺乏张力。在处理人物关系上并不饱满,三民小学的校长、三位老师、校长女儿这些人物在关系方面的处理多为对话形式进行交代,缺乏强有力的故事背景与镜头语言进行表现。关于心理空间方面,作为话剧改编而来,电影《驴得水》也一定是希望同话剧一样给予人们极大的思考空间。但是一如安德烈·巴赞曾说,“我们至今仍然把戏剧奉为一种美学的极致……戏剧给我们留下的愉悦比起看完一部好影片获得的满足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更令人振奋、更高雅的东西,也许,还应该说,更有道德教益。”[7]导演想让电影达到戏剧一样的教育效果,然而这显然是存在一定难度的。虽然借用了戏剧的表现手法,但是与实现目的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反而在电影美学的表现上不尽人意。

二、时空结构

(一)电影的时空表达

电影是时空的综合艺术,在时空上高度的自由与不受限制,电影展现的时空并不只是我们通常表面上理解的仅仅只是对时间的压缩变化与空间上的不受制约,而在于对时空维度的自由支配,例如,《星际穿越》中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向我们展示的可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第四维空间的自由支配上。一开始便谈到电影是时空的综合艺术,这里不是仅时间艺术或空间艺术,而是综合时空的艺术,是一个立体的结构,包括声音,光线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当然,这里还要提一下克里斯托弗·诺兰,这位善用非线性时空结构方式的导演,将完整时空打碎后却带着高度缜密的逻辑进行排列,产生了完全不同于线性结构下的效果[8]。颇有爱森斯坦的蒙太奇思想,而我们国内的大多数导演则缺乏镜头聚合效果的关注与创作。

(二)电影《驴得水》中的时空表达

关于戏剧与电影关系的大讨论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便开始激烈的进行着,当时提出电影应该扔掉戏剧的拐杖,其中一个观点是因为电影在时空上是自由的而戏剧在时空上却是封闭受限制的[9]。这个观点有一些偏颇,戏剧虽然局限在一个舞台上,但是带给观众的想象是无限的,在时间与空间上也可以进行自由发挥。并且中国戏曲中也有体现,通常几个固定的程式化动作就是几个春秋;一个过场已然千里之遥;几个演员堪比千军万马。这一点林兆华与田沁鑫等导演早已进行过尝试与创作。话剧《驴得水》的舞台布景十分简单,一块黑板与几张课桌,可是这几个简单的道具却充分给予导演自由发挥的空间与观众自由想象的余地。而电影《驴得水》在空间上却从未离开过三民小学,这无疑在空间上对自身进行了极大的限制,保留较重的舞台剧的形式。也没有充分利用电影的镜头语言,如景别的变换使用等,对发生的空间进行展现;没有对电影原本自由可发挥的空间结构进行创作加工。并且在时间上仅是交代了三民小学被教育部调查吕得水老师这一单一事件的线性时间走向。关于电影主要情节外的一些次要的枝节则基本通过对话进行交代。电影的基本单位是镜头,话剧的基本单位是幕,话剧需要用语言去推动剧情的发展,而电影则需要镜头的运用而不是语言去推动剧情。显然电影《驴得水》仅仅只是借用电影这一载体来讲述一个话剧故事,电影性不足。就如1963年欧·林格伦在《论电影艺术》一书中提出:“如果电影拍的没有电影味,那就不是名副其实的电影。”[10]

三、商业性

虽然电影《驴得水》在电影美学方面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是话剧《驴得水》借助电影作为传播载体扩大了话剧作品的影响力,其商业价值还是值得肯定的。

话剧《驴得水》是一部在小剧场上演的作品。而小剧场目前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租金以及演员工资等费用较高导致小剧场的盈利较低,甚至有一些小剧场无法继续经营下去。这其中与小剧场没有形成产业链、宣传力度不够、缺乏优秀的高质量作品有一定的关系[11]。话剧《驴得水》作为一部高质量的作品,为小剧场吸引了观众,也为小剧场带来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所以当《驴得水》这部作品被搬上大荧幕后,则为小剧场话剧带来更高的关注度。当然话剧《驴得水》在2013年壹戏剧大赏上,获得了新增设的“年度小剧场戏剧”奖,评委会认为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拷贝亦很经济环保的商业小剧场运营模式”[12]。这是对话剧《驴得水》为小剧场带来经济效益的认可。因此,之后这部作品被改编搬上大荧幕后则又为小剧场带来更高的知名度,从而带来一定的预期效益。开心麻花在这一过程中无疑为话剧搬上大荧幕创造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

开心麻花团队近些年来创作的话剧作品有很多是叫座又叫好,电影《夏洛特烦恼》是作为话剧作品改编成电影开了一个好头,电影《驴得水》的创作也是一次难得的尝试。期待开心麻花将更多的优秀的话剧作品搬上荧幕,以扩大话剧的影响力,刺激戏剧市场需求,实现电影对话剧的反哺。

[1]《驴得水》票房没有那么好,是因为它不够喜感?网易新闻.2016年11月1日.

[2]郦苏元.中国早期电影的模式[J].当代电影,1993,(6).

[3][5]黄德泉.论电影的叙事空间[J].电影艺术,2005,(3).

[4][6]李稚田.影视语言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7]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8]贾倩.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艺术研究.

[9]李云凤.八十年代电影与戏剧的关系论争述评[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5).

[10]欧·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63.

[11]七大致命伤,困扰小剧场.中国文化传媒网,2016年9月22日.

[12]话剧《驴得水》获壹戏剧小剧场戏剧奖.新浪娱乐,2013年4月27日.

责任编辑:董 柯

2017-05-10

韩胤婕(1995-),女,山西太原人,山西大学文学院2014级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本科在读生。

J905

A

1009-1890(2017)02-0094-03

猜你喜欢
驴得水荧幕小剧场
《驴得水》:知识分子悲喜剧
齐鲁周刊(2016年39期)2016-11-14 16:55:19
《驴得水》首映 沈腾说看完后“蓝瘦,香菇”
美媒评《驴得水》:有瑕疵的好故事
环球时报(2016-11-07)2016-11-07 10:11:14
喜剧《驴得水》10·28强势上映 把人“逗笑又惹哭”
《愤怒的小鸟》飞上荧幕
出版人(2016年6期)2016-06-22 05:40:19
小剧场
看天下(2016年9期)2016-04-15 22:46:15
荧幕主持人 妙趣造型四问
Coco薇(2016年3期)2016-04-06 02:21:32
小剧场
看天下(2016年8期)2016-03-29 22:40:39
小剧场
看天下(2016年6期)2016-03-14 00:10:00
小剧场
看天下(2016年4期)2016-02-17 22:5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