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视域下地方戏曲的数字化生存研究

2017-03-11 17:22蒋月侠杨文艺
关键词:剧种戏曲数字化

蒋月侠,杨文艺

(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新媒体视域下地方戏曲的数字化生存研究

蒋月侠,杨文艺

(宿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安徽 宿州 234000)

数字技术不仅是地方戏曲传承的重要载体,也切合受众审美取向视觉化、文化消费行为移动化、网络化的客观需求。当前,地方戏曲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面存在着文献资料采集与记录工作滞后、传播效果有限以及数字化戏曲建设程度低等问题。在新媒体背景下,实施地方戏曲建档数字化、运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地方戏曲的呈现方式、加强地方戏曲的数字化传播与营销,有助于更好地保存、传承、传播和开发地方戏曲。

地方戏曲;传承;数字化建档;全媒体传播;数字营销

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在舞台上的重要载体,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沉淀和陶冶,戏曲已经成为中国人引以为傲的一朵奇葩,在缤纷多彩的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受众审美情趣的变迁及新媒体的冲击,数以百计的地方戏曲在艰难中挣扎,在困苦中前行,一些小剧种、稀有剧种甚至面临着薪火难继的困境。到21世纪移动互联网、数字影像技术、三维技术、数字动画技术、虚拟现实以及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全球数字化、大资料、大数据背景下,如何打破常规思路和研究方式,探索运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传统戏曲艺术,是地方戏曲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得不面临的一项艰难而具有挑战性的“生存课题”。

一、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地方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凝聚

地方戏曲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活态和立体的展现。作为各地域表情、声音、气韵与文化的总和,地方戏曲承载着一个地区的文化记忆,是特定区域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精神价值、审美追求的艺术反映,其所蕴含的乡音乡情是人们寻找情感寄托、身份认同和精神归属的重要对象。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戏曲艺术,留住乡音、记住乡愁,国家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地方戏曲发展。2013年文化部开始实施《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以剧种保护与扶持为依托,全面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繁荣发展。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地方戏曲艺术的扶持力度,增加政府购买,将地方戏曲演出纳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目录。2016年教育部提出将大力推进“戏曲进校园”,“争取每年让学生免费欣赏到一场优秀的戏曲演出”[1]。从《地方戏曲剧种保护与扶持计划》的实施,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出台,再到各地“戏曲进校园”活动的大力推进,这一系列政策举措充分反映出我国政府已经意识到地方戏曲在价值观念、情感思维、民族认同等方面的教育宣传意义,彰显出振兴戏曲已成为时代的需要。

(二)地方戏曲的传承现状堪忧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及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传统地方戏曲赖以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地方戏曲在当代艺术格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呈现出越来越边缘化的趋势,剧种、剧团大量减少,剧团体制混乱,优秀剧目和优秀演出渐少,一些地方剧种甚至即将成为“遗失的艺术”。“来自文化部门的权威数据显示,1959年我国尚有368个剧种,目前只剩下286个,相当于平均每两年就有3个剧种消失。全国有74个剧种只剩一个职业剧团或戏班”[2]。不仅如此,据2008年第4期《半月谈内部版》调查,在280多个地方剧种中仅有约60 个~80 个剧种生存状态尚好,其他多数剧种已实际消亡或濒临消亡。针对地方戏曲这种不容乐观的发展现状,有专家认为,今后20年~30年是地方戏曲生死攸关的最后关头,地方戏曲要么再度振兴,要么在越滚越快的滑坡路上走向博物馆艺术[3]。

(三)数字技术是当前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运用数字技术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1990年,美国开始启动包含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内容的“美国记忆”计划。20世纪90年代后期,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民俗的数字化保护和研究项目。2010年,韩国实施非遗资料的全面数字化。“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发展程度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标志。在非遗数字化保护方面,虽然我国起步较晚,但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政策、工程项目大力推进此项工作。2002年,国家图书馆开始组织实施涉及大量非遗数字化建设与服务项目的“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都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作出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地方戏曲是我国非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数字技术保存、传承、传播和开发地方戏曲,不仅有利于挽救濒临消亡的民间戏曲艺术,而且还能为之注入新的生命力,为其在多元化的时代传承下提供技术支撑。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文件特别强调要“发挥互联网在戏曲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通过新媒体普及和宣传戏曲”[4]。2015年10月,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针对戏曲工作明确提出,要实施地方戏曲振兴计划,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推进其数字化保存和传播。

(四)戏曲的数字化传承切合当前受众的客观需求

艺术是为人服务的,观众是地方戏曲生存的土壤,其好恶决定了戏曲的生存、走向及繁荣程度。戏曲艺术只有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才能真正地走向振兴,长久地传承下去。要想人迷戏,首先戏迷人。互联网及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受众的审美取向越来越视觉化、碎片化。人们观看戏剧,其目的已不再是单纯的“听戏”或“捧角”,而是追求综合性的舞台文化享受。数字技术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人们的文化艺术消费行为正呈现出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的新趋势。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3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95亿,网民上网设备进一步向移动端集中,且向低龄、高龄人群渗透明显[5]。观众是戏曲的衣食父母。在受众审美储备越来越丰富,审美取向越来越视觉化、碎片化,娱乐消费行为越来越网络化、移动化、数字化的今天,地方戏曲必须与时俱进,顺应现代人的审美需求、欣赏习惯和生活方式,大胆创新,展现新魅力,焕发新光彩。地方戏曲数字化,以新的视角和新的形式,通过“数字采集、数字存储、数字处理、数字展示、数字传播等数字化技术”[6]18,将地方戏曲转换、再现为可再生、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可以赋予地方戏曲新的活力。这正是当前地方戏曲进入受众视野的最佳途径。

二、地方戏曲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现状

(一)地方戏曲文献资料的数字化采集与记录工作滞后

地方戏曲文献是图书、期刊、典章等所记录的地方戏曲知识的总和,汇聚了一个特定地域戏曲发展历史的重要艺术资源,包括戏曲种类、戏曲现象、戏曲团体、戏曲人物、 戏曲作品、戏曲经验、戏曲规则等多个门类[7]。地方戏曲文献是弘扬戏曲文化的重要根基,也是地方戏曲数字化的基础,没有信息资源,采集工作就不可能存在戏曲的数字化。不仅如此,相关信息的采集与记录工作也直接影响着地方戏曲的信息化,尤其是基础数据库建设。遗憾的是,时下戏曲文献资料的采集与记录还存在许多不足。如采录对象范围狭窄,学者多关注那些关于全国性戏曲问题的书籍和资料,而对流传区域相对狭小的地方戏曲文献资料整理不多;采录方式落后,采集与记录手段大多还停留在采访、拍照、记录、物品收藏等层面上,存储介质也多为手稿、录像带、录音带等。现代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地方戏曲文献的整理提供了许多新的采集、记录手段,如全息拍摄、数字摄影、运动捕捉等。另外,网络数据库、磁盘阵列、云盘等数字化存储技术也为地方戏曲文献资料的长久安全保存提供了新的保护手段。相对于传统的采录与存储方式,数字化技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如存储灵活、传播迅速、应用广泛等。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地方戏曲尤其对濒危剧种的文献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建立地方戏曲资源数据库和信息检索系统,是数字化时代对传统戏曲文化艺术遗产保护的现实需要。

(二)地方戏曲数字化传播效果有限

传播是戏曲艺术生命力的体现。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经历了广场传播、剧场传播、影视传播之后,地方戏曲进入到数字化传播的新阶段。以网络、手机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已经成为戏曲传播的主要渠道。“互联网+戏曲”打破了传统戏曲艺术原有的传播时空限制,改变了地方戏曲的传播模式、消费模式、观众参与模式、市场营销模式以及教学传承模式。但地方戏曲并没有真正融入新媒体的世界中。以戏曲的网络传播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专业的戏曲网站有1 300多个,涉及1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但大多数地方戏曲网站都存在戏曲内容陈旧、缺乏原创性,戏曲资料更新较慢,戏曲资源形式过于陈旧、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互动不足等问题,传播效果大打折扣[8]。戏曲在移动媒体平台上的传播也同样不容乐观,在数以百万计的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中,戏曲类APP仅100余个,经过认证的微信公众号也仅有140个左右,且普遍存在着缺乏专业背景、内容原创性差、同质化严重、更新速度缓慢等问题[9]。

(三)数字化戏曲建设处于初探阶段

张红琼在《数字化的人类生存》一书中曾以传媒为例,把数字化分为两个阶段,即传媒的数字化和数字化传媒。前者主要是将本身的内容放到互联网上去传播即传播内容的电子化;而后者则是除充分利用已有的内容外,还有更多的表现形式,甚至加入更多的原创内容,其含量与深度以及与读者的互动程度远远高于前者[10]118。以此为例,戏曲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实际上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戏曲的数字化和数字化戏曲。前者主要是将戏曲的内容放到网络上去传播,包括地方戏曲的文献资料、声像资料以及相关的实物资料等;而后者则是更多的以计算机、网络、虚拟现实等高科技作为戏曲创作的新形式,在与数字媒体的互动过程中,产生更具有互动性、交互性的多元戏曲形态,包括依赖计算机网络新媒体以及数字虚拟技术的数字虚拟戏曲,以及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的创新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戏曲艺术形式如戏曲动漫、戏曲舞台剧、戏曲动画、戏曲交互游戏等。戏曲的数字化,是地方戏曲数字化的初级形态,而数字化戏曲则是地方戏曲数字化的高级形态。当前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上,存在着“比较重视数字化技术在非遗的保护措施如‘确认’‘立档’‘研究’‘保存’‘宣传’‘弘扬’等中的运用,强调用数字化技术为非遗建立档案库、资源库、网站、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教材等,而对如何把数字化技术内化成非遗自身的传承方式和生存方式,却较少关注”[11]的现象。在戏曲领域,也同样如此。人们意识到数字化保存与传播戏曲的重要性,并已经着手进行地方戏曲资源的数字化采集与著录工作,基于移动互联、社交媒体与网络应用的地方戏曲数字化传播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地方戏曲剧团、演出团体所采用。而在数字化戏曲即“把数字化技术内化成非遗自身的传承方式和生存方式”方面,基本上只有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地方剧种能够做到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投影、影像运用到舞台演出中作为一种演出常态,尝试以动漫的形式演绎和阐释戏曲,甚至开始了虚拟现实(VR)戏剧的探索,但更多的地方剧种尤其是一些濒危剧种受剧团或传承人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的限制而无力于此。

三、地方戏曲的数字化生存路径

(一)实施地方戏曲建档数字化

为非遗建立档案是非遗保护的主要措施之一。2011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领域的广泛应用,档案数字化也随之全面展开。我国地方戏曲资源丰富,建档数字化不仅有利于地方戏曲资源的存储,为地方戏曲的传承、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也为地方戏曲的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当前,我国地方戏曲在档案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资源采集与归档缺乏统一标准和整体性、资源数字化共享和传播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12]。建立完整的资源数据库是对非遗立档保护的最好方式之一,也是实现非遗信息资源集成共享、统一管理、高效检查和利用的重要内容[13]。因此,地方戏曲建档数字化建设可以以地方戏曲资源数据库建设为核心。在当前非遗建档数字化 “从单项、平面、现象的数字化向综合、立体、本质的数字化转变,从基于语义、基于语句数字化到基于语词的数字化发展演变,从单纯的保存性建档数字化向研究性、传承性、应用性建档数字化发展”[11]的大趋势下,就地方戏曲来说,其数据库建设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按照传统戏曲的剧种建设数据库;打破剧种之间的壁垒,按照传统戏剧构成元素如剧本、音乐、舞美、表演等建设数据库;打破戏剧与文学、音乐、美术、舞蹈、曲艺等之间的界限,按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建设数据库[11]。根据国务院办公厅的部署,2015年 7月~2017 年 6月,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并建立地方戏曲剧种数据库和信息共享交流网络平台。各地方政府及地方戏曲工作者要乘着国家开展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的东风,摸清家底,调研普查,在借助该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地方戏曲数据库的分类体系,完善相关标准规范,实现地方戏曲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专题数据库建设。强化信息沟通与资源共享机制,在强调地方戏曲数字资源保存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挖掘其传播价值,为地方戏曲的保护、传承与研究打下基础。

(二)不断创新地方戏曲的数字化呈现方式

戏曲艺术经历了繁荣鼎盛的年代,之所以保留至今,是因为它能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不断调整适应社会节奏和发展的步伐。中国戏曲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从原始歌舞、汉代角抵、唐代参军戏、宋金杂剧、元代杂剧、明清传奇等,无不是历代戏曲艺人在大量的演出实践中根据观众的需求不断碰撞和磨合中创造出来的。当前我国戏曲艺术虽有国家的大力扶持,但依然步履维艰,不是因为继承传统不够,而是因为创新不足。地方戏曲要想赢得更多的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就必须在了解当代受众审美取向的基础上,寻求为当代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所乐于接受的演出形态。地方戏曲不应总是存在于舞台之上、茶肆之间,其演出形态应该更加多元化。数字化时代,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如何用当代受众习惯的视听语言、多感官语言、可交互语言轻松地描述戏曲、阐释戏曲。近年来,一些地方剧种已经开始尝试将当代的艺术元素、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戏曲相结合,探索地方戏曲的多元文化发展之路。如2007“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在京启动,以动画的形式展现中国的戏曲艺术。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也一直致力于戏曲动漫设计制作及推广服务,尝试用数字技术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在数字化条件下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越来越多不同剧种的经典唱段被制作为动漫作品,戏曲动漫——这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正逐渐成为传承国粹的重要形式。在探索动漫技术与传统戏曲艺术融合的同时,虚拟技术与戏曲艺术能否融合也开始引起一些学者和戏曲从业者的关注,如张安华在《中国戏曲的新媒体化刍议》中提出“充分依赖计算机网络新媒体以及高新的数字虚拟技术,创造数字虚拟的戏曲演员站在虚拟戏曲场景或是真实的舞台中央用‘电子唱腔’唱戏”[14]的戏曲发展构想。为探讨VR 技术与戏曲表演艺术结合的可能性,2016年4月,京剧《春日宴》开始了国内首次戏曲VR 视频录制尝试。戏曲创新没有固定模式,但要受到戏曲艺术内在的规定性的制约。民族性、地方性是地方戏赖以存在的社会文化基础,也是引起观众认同感、亲切感进而引起美感的重要因素。因此,无论地方戏曲的演出形态、呈现方式怎样创新,地方戏曲的本体元素、地方性都不能丢掉。

(三)加强地方戏曲的数字化传播与营销

1.打造地方戏曲全媒体传播范式

移动终端已成为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传统媒体转向新媒体,从电视屏幕转向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移动屏幕。地方戏曲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体传播的同时,也要重视在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上的传播,积极建设地方戏曲专题网站,开发地方戏曲APP、微电影,入驻微博、微信,进行多媒体互动,打造地方戏曲的全媒体传播范式。传统地方戏曲要借助新媒体传播时要适应新媒体即时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树立抢占先机的意识,充分挖掘和整合信息资源,重视首创首播;适应新媒体微传播特点,多制作一些精准短小、鲜明快捷的微视频、短视频戏曲;适应新媒体分众化特征,除提供共性化的产品之外,也要加强个性化的产品生产,研究不同用户需求,有针对性地生产,点对点地推送;适应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增强互动意识,无论是剧本创作、戏曲排演,还是舞台演出、媒介传播,都要主动加强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吸引、鼓励用户提供创作素材和建议意见,提高用户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2.树立地方戏曲数字营销意识

为使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够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国务院分别于2006年、2008年、2011年、2014年公布了4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批地方戏曲得以入选。申遗的成功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地方戏曲的关注度,有利于提高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保护力度,增强地方戏曲的存续能力,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戏曲的发展问题。戏曲艺术是一种依托于人而存在的“活态文化”,是在与自然、社会的互动中不断发展、变化、创新的动态文化。因此,对地方戏曲艺术的保护不是仅依靠文字、音视频等手段进行记录的“静态”保护,更应该是一种在市场体系下注重创新性继承的“动态性”传承。只有进入市场,经受住消费者的考验,地方戏曲才能更好、更久地传承下去。进入市场,戏曲就成为商品。而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是商品存在的重要意义。在当前艺术消费形式多样、消费者普遍远离戏曲的大背景下,想让消费者主动拥抱传统戏曲无异于痴人说梦。传统地方戏曲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唯有走出深闺,主动寻找、接近、吸引、培育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开辟地方戏曲的目标消费群,是地方戏曲的目标,也是地方戏曲走出危机的必然要求。营销的本质即“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商品或服务由生产者有效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并使消费者的需求得以满足和企业获得利润的过程”[15]122。在互联网大潮席卷各个领域的今天,作为精准推广利器的数字营销正成为企业最主要的营销方式。相对于传统营销,数字营销通过数字渠道推广产品与服务,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促使企业或产品走向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其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有效互动、低成本互动和聚集,引发传播势能和长尾效应。在当前数字经济时代,地方政府、地方戏曲剧团在关注地方戏曲传统演出营销的同时,也要树立地方戏曲数字营销意识,变革传统的营销思想、模式和策略,实现新的营销方式的转变。如利用数据库,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和“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营销的执行力和精细化管理;打造地方戏曲智慧品牌,借助互动网站、微电影、网络视频广告、虚拟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为地方戏曲注入多媒体表达、交互感应和情感体验,让地方戏曲具备与消费者交流互动的能力;引入游戏思维,用游戏机制再造地方戏曲体验和营销传播活动,让地方戏曲变得更有趣、更好玩,引发消费者的深度参与;寻找合适且多元化的信息投放渠道,提高触达目标顾客的准确度;宣传文案、视频、海报不仅要有创意,还要符合社交媒体的属性,充分调动起用户的讨论分享欲望,引发用户自发传播等。

四、结 语

地方戏曲蕴含着中国人千百年传承着的价值理念与情感寄托,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传统戏曲艺术的保存、传播、传承与发展,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弘扬传统文化、树立中国国际文化形象等具有重要意义。戏曲艺术是一种处于动态演进进程中的艺术,实践性、活态性、情景性是其本质特征。地方戏曲只有融入现实生活,其生命力才能更好地呈现。地方戏曲要想融入当代社会,必须与时俱进,主动变革,用当代人喜爱的方式传承、传播。运用数字手段保存、传承、传播和开发地方戏曲,既是传统戏曲保护与科技相结合的时代产物,也是戏曲艺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1] 郭佳.争取让学生每年免费看一场好戏[N].北京青年报,2015-07-18(A13).

[2] 聂可,陈诺.每两年消失3个剧种,有的“非遗”没演出[N].新华每日电讯,2015-09-10(07).

[3] 林琳.中国戏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专访著名戏剧评论家刘厚生先生[J].中国文艺评论,2016(1):121-128.

[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EB/OL].(2015-07-17).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17/content_10010.htm.

[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1/t20170122_66437.htm.

[6] 王耀希.民族文化遗产数字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 钦媛,李鹏飞.地方戏曲文献的整理与市场推广的思考[J].出版发行研究,2016(2):109-111.

[8] 胡颖,刘荃.戏曲网络传播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戏曲艺术,2016(2):124-130.

[9] 陈之遥.我国以移动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视域下戏曲传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6.

[10] 张红琼.数字化的人类生存[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3.

[11] 宋俊华.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5(02):1-8,157.

[12] 郑积勤.新媒体技术在传统戏剧数字化保护与传播中的应用研究——以浙江婺剧为例[D].浙江师范大学,2016.

[13] 柳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的建设[J].东岳论坛,2008(6):196-198.

[14] 张安华.中国戏曲的新媒体化刍议[J],戏剧文学,2013(7):89-93.

[15] 王霆,卢爽,弓剑炜,等.数字化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Study Under New Media Vision of Digital Survival of the Local Operas

JIANG Yuexia, YANG Wenyi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of Suzhou University, Suzhou 234000, China)

The 21st century is the digital age, and the digital technology is not only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the inheritance of local operas, but also suits the audiences′ visual aesthetic orientation, their objective demand of mobile and network cultural consumption tendency. At present, some problems still exist in the digital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of local operas, such as the delay in material collection and literature records, the limited effective dissemination and the low level of digital opera construc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media, only by implementing the local opera document digitization, applying the digital technology to constantly innovate the performing methods of local operas, strengthening the digital communication and marketing of the local operas, can we conduct a better preservation, inheritance,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operas.

local operas; inheritance; digital archiving; all media communication; digital marketing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5.015

J802.2

A

1674-5035(2017)05-0078-06

2017-05-28

蒋月侠(1981-),女,安徽砀山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文化艺术传播研究.杨文艺(1976-),男,安徽萧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文化艺术传播研究.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皖北地方文化资源与皖北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融合研究”(编号:SK2016A997)、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皖北(宿州)非遗数字化创客实验室”(编号:2015ckjh104)、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项目“皖北地区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与发展对策研究”(编号:SK2015A183)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闫丽环)

猜你喜欢
剧种戏曲数字化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中国戏曲剧种剧种全集》(西藏卷)首出成果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乱谭小剧种
《中国小剧种的抢救与研究》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