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阿 能
(乾陵博物馆,陕西 乾县 713399)
从武氏家族内部关系变迁看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必然性
李 阿 能
(乾陵博物馆,陕西 乾县 713399)
目前,学术界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原因大都归因于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谏。通过对武氏家族内部关系的前后变化及武承嗣、武三思等武氏后裔的才学、品行及在朝中的威信等分析后可知,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是一种必然选择。
武氏后裔;武则天;关系变迁;还政李唐;必然性
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的原因,归因于狄仁杰等大臣的劝谏。但笔者通过研读史料后认为,除大臣劝谏外,还有多方面影响因素,其中一个就是武则天与武氏族人的关系。武则天与其武氏族人关系并不总是十分和睦,且武氏后裔大多才智平庸,并无作为皇储的合适人选。笔者拟以时间段为线索,以武则天的身份、地位变化为主线,通过对武氏集团内部的关系及武氏后裔的才学、品行及在朝中的威信等分析,从而得知武氏后裔不会成为皇位继承者,武则天晚年还政李唐是一种必然选择。
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一生有7个孩子。“初,士彟娶相里氏,生元庆、元爽。又娶杨氏,生三女:长适越王府功曹贺兰越石,次则天,次适郭氏”[1]4727。武士彟另外的2个孩子,因为去世的特别早而鲜为人知,只是在唐高祖李渊在世时时人为表武士彟为人“忠节有余”时略有提及:“士彟在井钺军之日,有两儿患重,以至于没,亦不赴问,但伤悼而已。”[2]7252
据此可知,武则天实际上是有4个同父异母兄长(2个早亡)、1个同胞姐姐和1个同胞妹妹。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不是武士彟的结发妻子,而是在其原配相里氏去世后,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由唐高祖李渊亲自为其主婚续娶的正妻①。尽管杨氏出身名门②,身份高贵,但作为续弦,她并不为武士彟前妻所生的两个儿子所喜欢。这一点在武士彟在世时表现得不明显,史书也鲜有记载。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五月庚子,唐高祖李渊“崩于垂拱殿”[3]6112。武士彟闻讯,哀悼过度,呕血而死。年仅12岁的武则天和其母、异母兄武元庆、武元爽等护送父亲灵柩,长途跋涉返回故里文水处理后事。按照中国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在武士彟去世后,因杨氏无子,原配相里氏所生的武元庆、武元爽不仅会袭得一定的官位,而且还会分得更多的遗产。此时杨氏母女的处境则不容乐观,如果武氏族人顾及杨氏正妻的身份,或许她与女儿们的生活也相对会有所保障。但据史书记载,情况恰好相反,武士彟死后,其原配夫人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对杨氏母女百般刁难,经常欺负她们。杨氏母女因不堪忍受他们的欺凌而不得不返回长安。
史载,“士彟卒后,兄子惟良、怀运及元爽等遇杨氏失礼”[1]4727;“士彟卒后,诸子事杨不尽礼”[4]5836。正因如此,“武则天之母杨氏无法再在文水继续待下去,便决定带着女儿返回长安,投靠亲戚”[5]98。可想而知,在武士彟去世后,杨氏母女寄人篱下的生活并不好过。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太宗闻武士彟女有才貌,召入宫,以为才人”[6]26。正是在这种境况与机缘巧合下,武则天得以初次入宫,并说了那句“见天子庸知非福”[4]3474的无畏豪言。由此可见,杨氏母女因为身份的原因,在很早以前即与相里氏所生的孩子关系不睦[7],只是到了武士彟去世后,相里氏所生的孩子们才毫无顾忌地表现出对她们的不满。
据文献记载,从武则天第一次入宫后至贞观一朝终结,她的身份与职位始终都只是一个五品才人。在古代皇帝的后妃制度中明确规定:“正一品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各一人。正二品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各一人。正三品婕妤,九人。正四品美人,九人。正五品才人,九人。正六品宝林,二十七人。正七品御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采女,二十七人。”[1]2161-2162虽然在才人之下还有81人,但在才人之上尚有31位高阶位嫔妃,且同列才人者9人。如此来看,当时身处才人职位的武则天要想赢得皇帝的青睐,确实困难重重。“虽然制度中,才人之下尚有其他宝林、御女、才女等名号,但我们看到更多的例证是才人,才人之下的名号很少见到实例。因为连罪犯家属的册封,如李瑗妻、上官婉儿都是直接册封为才人,很可能才人就是实际嫔妃中最基础的一个台阶。”[8]81-82由此说明,武则天在贞观朝的职位还是非常低的。赵文润认为,唐太宗之所以会娶武则天,一是因为武则天美貌,二是出于对已故武士彟的怀念,三是出于对杨氏母女相依为命的怜悯[9]1-11。而蒲宣伊、孟宪实通过对武士彟在唐朝的任官经历分析后认为,武士彟虽然是唐高祖李渊太原起兵时的元从功臣,但在玄武门事变的整个过程中,其立场并不清楚;从他在贞观时期的经历估计,他应该是站在朝廷立场上的,因为贞观时期他的历官一直走着一个平缓的下坡路[8]83。不管唐太宗内心深处是多么不喜欢武士彟,但是武士彟的统战资格实在是太强硬了③。唐太宗的统战动作,最后落实在武则天身上。五品才人,不管对于武家而言是多么委屈,皇帝毕竟还是迎娶了武则天,尽管都是表面文章,但是对于遭受太宗朝冷落的武则天而言,这个表面文章的价值很高,至少对她而言,她可以走进皇宫,自食其力地养活自己,而不必再寄人篱下。唐太宗宽宏大量的“皇恩”,武家必须接受。由此来看,武则天在贞观朝的遭遇从一开始就是一场博弈,她的处境很早就已经被安排好了,与才能无关,无论如何努力都只会是一个才人,且在唐太宗去世后需要入寺为尼,了却余生。
也正因为如此,此时的武氏集团内部的关系依旧保持着此前的状态。武则天的母亲杨氏继续留住长安。所不同的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武则天的姐姐武顺④和妹妹武氏相继出阁,分别嫁给了贺兰越石和郭孝慎,家里的生活负担也算减轻了许多,再加上此二人出阁时所获聘礼,此时杨氏的生活质量应该不会太差。
永徽初,经过多方的苦心经营与机缘巧合,武则天终于二次入宫,并顺势当上了皇后。史载:
及则天立为皇后,追赠士彟为司徒、周忠孝王,封杨氏代国夫人。贺兰越石早卒,封其妻为韩国夫人。寻又加赠士彟为太尉,杨氏改封为荣国夫人。时元庆仕为宗正少卿,元爽为少府少监,惟良为卫尉少卿。荣国夫人恨其畴日薄己,讽皇后抗疏请出元庆等为外职,佯为退让,其实恶之也。于是元庆为龙州刺史,元爽为濠州刺史,惟良为始州刺史。元庆至州病卒,元爽自濠州又配流振州而死。[1]4727
《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与此记载略同。《资治通鉴》曰:
后既立,杨氏号荣国夫人,越石妻韩国夫人。惟良自始州长史超迁司卫少卿,怀运自瀛州长史迁淄州刺史,元庆自右卫郎将为宗正少卿,元爽自安州户曹累迁少府少监。[3]6350
据以上史料可知:武则天当皇后后,对她的父母和姐姐进行了多次追赠与封赏,她的两个异母兄长及侄儿此时也官位颇显。表面上看武氏集团内部团结和睦,但瞬间杨氏即因“恨其畴日薄己”而劝皇后对异母兄长进行外调。但《资治通鉴》的记载与此略有不同,并为我们提供了又一条线索:“荣国夫人尝置酒,谓惟良等曰:‘颇忆畴昔之事乎?今日之荣贵复何如?’对曰:‘惟良等幸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揣分量才,不求贵达,岂意以皇后之故,曲荷朝恩,夙夜忧惧,不为荣也。’荣国不悦。”[3]6350从荣国夫人与武惟良等人的谈话中可以看出,武氏子侄对此次的官职调整非但不领情,而且还有意挑衅——“惟良等幸以功臣子弟,早登宦籍……岂意以皇后之故……不为荣也”,从而激起了荣国夫人的不悦,至此新仇旧恨一起涌上心头,最终促使武后作出决断。“皇后乃上疏,请出惟良等为远州刺史,外示谦抑,实恶之也。于是以惟良检校始州刺史,元庆为龙州刺史,元爽为濠州刺史”[3]6350。梁晋红在《武则天与她的长兄们》一文中认为:“《资治通鉴》所载的荣国夫人置酒宴请诸兄,应该就是武则天为了请求外调兄长们的一次打招呼宴会。”[10]93笔者以为,史书记载较为可信。此时,武后既已贵为皇后,她对父亲母亲、姐姐及异母兄长的封赏升迁,也属人之常情。借此不但可以光耀门楣、抬高自己的出身,而且,如果武氏兄妹同心协力,无疑也可以壮大自己在朝廷中的势力,更好地巩固她这来之不易的皇后之位。自古内外廷勾结、左右朝政的事例,并不鲜见。因此,此时若排除武氏集团内部的不和因素,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武则天是没有理由将他们全部外调的。因为武则天深知京官与地方官即使官阶相同,但对朝廷政局的影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通过此次谈话,让武则天清醒地意识到:即使自己不计前嫌,给兄长们加官进爵以求助己一臂之力也是徒劳的,他们还和从前一样,即使给再多的封赏,他们也会以功臣子弟的身份欣然接受,并不会帮自己一分一毫,更不会在自己危难时伸手援助。出于这一层考虑,武则天只能让形势倒转,通过对外戚的“外贬外调”以获得朝臣的支持。自古帝王封后最害怕的莫过于外戚专权,此时此举,既可让武则天的异母兄长们得到一点教训,又可以在朝堂上赢得美誉,她何乐不为?最后,“元庆至州,以忧卒。元爽坐事流振州而死”[3]6350。武氏成员内部的第一次团聚就这样不欢而散,草草收场。
史书载:乾封时,惟良及弟淄州刺史怀运与岳牧集泰山下,于是韩国有女在宫中,帝尤爱幸。后欲并杀之,即导帝幸其母所,惟良等上食,后寘堇焉,贺兰食之,暴死。后归罪惟良等,诛之,讽有司改姓“蝮氏”,绝属籍。元爽缘坐死,家属投岭外。[4]5836
关于魏国夫人在泰山封禅期间的“暴死”,曾有学者认为是武则天所为,目的在于消灭情敌。但梁晋红通过研究后认为:“若为争宠杀人,武后首先应杀的是赞德等人,何用抛开她人而杀自己的外甥女呢?”[10]94其中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论证,毕竟魏国夫人和她的母亲韩国夫人在处理感情问题上都背叛了武则天,而得幸于唐高宗⑤。武则天是否能够容忍这种背叛?史料称,武则天曾归罪于武惟良等人,改其姓为“蝮”氏,并下令绝属籍,元爽缘坐死,家属投岭外。这种处理结果,无疑是对他们最严厉的处罚了,有种此生不复相见的意味。翻阅史书可知,武则天第一次给人改姓,是在与王皇后和萧淑妃争宠获胜之后,为表达自己对二人的憎恶,下令改王氏为蟒氏,萧氏为枭氏[3]6294。改姓蟒,是说王皇后心如蛇蝎。改姓枭,是说萧淑妃凶残狠辣。在这之后的一次下令改姓,是在武则天打算称帝时。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等起兵反抗失败后,武则天下令将参与其中的李氏诸王贬为“虺”姓,以示诸王之奸恶。这两次改姓,对象都是武则天的敌人,可以说武则天与他们有着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而此时武则天将武惟良等武氏亲属改姓“蝮”氏,寓意也并不比他们好。蝮,形声字,从虫,从复,复亦声。“复”意为“原样重生”。“虫”为“蛇”省。“虫”与“复”结合起来表示“胎生之蛇”。无论武惟良等人是否参与毒杀魏国夫人一事,是不是因为魏国夫人的惨死而受牵连获此处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他们在此期间被改姓,“绝属籍”。这种一反常态的作法对武氏族人来说是一种奇耻大辱,既是对他们人格的侮辱,也是对种族的彻底否定。又,“怀运兄怀亮早卒,其妻善氏尤不礼于荣国,坐惟良等没入掖庭,荣国令后以他事束棘鞭之,肉尽见骨而死”[3]6350。可以想见,当时的武则天与她的异母兄长及子侄间的亲情关系,已经走到了尽头。
武士彟的子侄刚登上历史舞台,还来不及展露头角,就被自己的盲目自大给请出了朝堂。武元庆等死后,为了给父亲武士彟的爵位找到合法继承人,武后“乃以韩国夫人之子敏之为士彟嗣,改姓武氏,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爵周国公”[1]4728。但这个外甥也并不让武则天省心:
敏之韶秀自喜,烝于荣国,挟所爱,佻横多过失;荣国卒,后出珍币建佛庐徼福,敏之乾匿自用;司卫少卿杨思俭女选为太子妃,告婚期矣,敏之闻其美,强私焉;杨丧未毕,褫衰粗,奏音乐;太平公主往来外家,宫人从者,敏之悉逼乱之。后叠数怒,至此暴其恶,流雷州,表复故姓。[4]5836
这条史料直指贺兰敏之的多条罪行:与外祖母通奸;贪污武则天拨给荣国夫人造佛像追福的珍币;逼淫未来的太子妃杨氏;在为荣国夫人服丧期间不遵礼制,饮酒作乐;调戏年幼的太平公主及其随从宫人。无论哪一条都足以给人留下污浊不堪之印象,“后于是表言敏之前后罪恶,请加窜逐。六月,丙子,敕流雷州,复其本姓。至韶州,以马缰绞死。朝士坐与敏之交游,流岭南者甚众”[3]6367。但《资治通鉴》中的记载或为贺兰敏之的放荡、叛逆行为找到了原因:“魏国夫人之死也,上见敏之,悲泣曰:‘向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仓卒如此!’敏之号哭不对。后闻之,曰:‘此儿疑我!’由是恶之。”[3]6367有学者研究后认为,贺兰敏之出身高贵,之所以有此举动,完全是因为对高宗和武后的仇恨。据《大唐故贺兰都督墓志并序》载:“金殿异其恩荣,玉堂殊其礼□。既而时移代易,木秀风摧。萋斐且行,薰获遽改。一迁丹徼,遽变缇灰。大厦不申,小年俄谢。以咸亨二年八月六日,终于韶州之官第,春秋廿有九。”[11]402或言贺兰敏之的死与他与武则天的关系不睦有关。
“敏之死后,自岭南召还,拜尚衣奉御,袭祖爵周国公。俄迁秘书监。”[1]4728在面临武家的爵位后继无人之际,武则天不得不暂时将过去的仇恨先放一放,重新调回了那个对她们母女既不尽礼又不领情的异母兄长武元爽的儿子武承嗣,并对其委以重任。此举也算是武氏家族成员内部关系缓和的破冰之举。在此次回调过程中,其他的武姓侄儿、侄孙也一一被接回长安,并授予官职。“承嗣既还,擢尚辇奉御,袭周国公,迁秘书监、礼部尚书……垂拱初,以春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改纳言,代苏良嗣为文昌左相”[4]5837。由此可以看出,此时武承嗣的官职变化得非常快。一个曾是罪臣出身、被发配岭外的人,一下子就飞黄腾达了。屈辱的改姓、绝属籍,都已成为历史,取而代之的是锦衣华服、高官厚禄,这一切都是因为武承嗣有一个了不起的皇后姑母。武承嗣的姑母在很短的时间内既可以让他死,也可以让他生,如果再像他父亲、伯父那样,他将与他的子孙后代老死在那个人烟稀少的荒蛮之地。面对现实的诱惑,武承嗣没有理由拒绝,也不得不乖乖地对他的姑母顶礼膜拜,敬若神明。上元元年(公元674年)“秋,八月,壬辰,追尊宣简公为宣皇帝,妣张氏为宣庄皇后;懿王为光皇帝,妣贾氏为光懿皇后;太武皇帝为神尧皇帝,太穆皇后为太穆神皇后;文皇帝为太宗文武圣皇帝,文德皇后为文德圣皇后。皇帝称天皇,皇后称天后,以避先帝、先后之称。改元,赦天下”[3]6372。至此,二圣同时临朝,武家一团和气。
经过了一系列的变故之后,武氏家族成员的人数已减少许多,那些曾让武则天不愉快的人和事,都已成为过去,留下的都是对其俯首称臣之辈。随着“二圣”临朝,武则天的地位不断升高,她的权力开始延伸至内外廷的各个角落。这时,她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武家地位,巩固并壮大她的势力。史载:
则天临朝,追尊士彟为忠孝太皇,置崇先府官属,五代祖已下,皆为王。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以承嗣为礼部尚书。寻除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垂拱中,转春官尚书,依旧知政事。载初元年(公元689年),代苏良嗣为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兼知内史事。[1]4728
史书又载: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于东都创置武氏七庙,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王子武为睿祖康皇帝,云武氏之先也。后五代祖赠太原靖王居常为严祖成皇帝,高祖赠赵肃恭王克己为肃祖章敬皇帝,曾祖赠魏康王俭为烈祖昭安皇帝,祖赠周安成王华为显祖文穆皇帝,考忠孝太皇为太祖孝明高皇帝,妣皆随帝号曰皇后。元庆为梁宪王,元爽为魏德王。又追封伯父及兄弟俱为王,诸姑姊为长公主。于是封承嗣为魏王,元庆子夏官尚书三思为梁王,后从父兄子纳言攸宁为建昌王,太子通事舍人攸归为九江王,司礼卿重规为高平王,左卫亲府中郎将载德为颍川王,右卫将军攸暨为千乘王,司农卿懿宗为河内王,左千牛中郎将嗣宗为临川王,右卫勋二府中郎将攸宜为建安王,尚乘直长攸望为会稽王,太子通事舍人攸绪为安平王,攸止为恒安王。又封承嗣男延基为南阳王,延秀为淮阳王,三思男崇训为高阳王,崇烈为新安王,后兄子赠陈王承业男延晖为嗣陈王,延祚为咸安王。[1]4729
随着武氏势力在朝中的不断壮大,他们对权力的渴望也更加热切。“承嗣尝讽则天革命,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承嗣从父弟三思又盛赞其计,天下于今冤之”[1]4729。在这种情况下,武则天对他二人的行径不但没有阻止,反而大封其官爵,“俄又赐承嗣实封千户,仍监修国史”[1]4729。据此,笔者以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利益的驱使下,武氏姑侄在武则天称帝一事上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在称帝及百年之后,由谁来继承皇统还没有达成共识。
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正月庚辰,当武则天决定改唐为周时,曾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表明她重建帝国的决心:“大赦,改元曰‘载初’,以十一月为正月,十二月为腊月,来岁正月为一月,以周、汉之后为二王后,封舜、禹、汤之后裔为三恪,周、隋同列国,封其嗣。乙未,除唐宗室属籍。”[4]89并对李姓诸王进行了大清洗:“七月辛巳,流舒王元名于和州……壬午,杀豫章郡王亶。丁亥,杀泽王上金、许王素节……八月辛亥,杀许王素节之子璟……辛未,杀南安郡王颖、鄅国公昭及诸宗室李直、李敞、李然、李勋、李策、李越、李黯、李玄、李英、李志业、李知言、李玄贞。”[4]90至九月壬午,一切准备工作皆已停当,武则天遂在神都(洛阳)改“唐”为“周”,加尊号为“圣神皇帝”:
改国号周。大赦,改元,赐酺七日。乙酉,加尊号曰圣神皇帝,降皇帝为皇嗣,赐姓武氏,皇太子为皇孙。丙戌,立武氏七庙于神都。追尊周文王曰始祖文皇帝,妣姒氏曰文定皇后;四十代祖平王少子武曰睿祖康皇帝,妣姜氏曰康惠皇后;太原靖王曰严祖成皇帝,妣曰成庄皇后;赵肃恭王曰肃祖章敬皇帝,妣曰章敬皇后;魏义康王曰烈祖昭安皇帝,妣曰昭安皇后;周安成王曰显祖文穆皇帝,妣曰文穆皇后;忠孝太皇曰太祖孝明高皇帝,妣曰孝明高皇后。追封伯父及兄弟之子为王,堂兄为郡王,诸姑姊为长公主,堂姊妹为郡主……十月丁巳,给复并州武兴县百姓,子孙相承如汉丰、沛……己巳,杀许王素节之子瑛、琪、琬、瓚、瑒、瑗、琛、唐臣……封周公为褒德王,孔子为隆道公。改唐太庙为享德庙,以武氏七庙为太庙。二年正月甲戌,改置社稷,旗帜尚赤。[4]90-91
武则天通过多年的努力与运筹后,终于实现了她的称帝梦想。为了获得有力支持,扩大武氏势力的影响,武则天称帝期间曾不计前嫌,授予武氏诸人多种职务,有的甚至官拜宰相,权倾一时。“武家子侄,咸树封建,十余年间,实亦荣极”[1]4730-4731。毫无疑问,武则天的所作所为和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一样,都是梦想着将她的武周帝国一直传下去,传至千秋万代。因此,在此后的很多年里,武则天的武氏侄儿侄孙对她也都俯首称臣,竭力逢迎。自武则天称帝至“神龙政变”,武氏一族都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景象。但团结的背后,权力的牵绊大过血缘和亲情。
如前文所述,武则天称帝期间,曾对其武氏族人进行了大肆的追封和赏赐,但族人中身居高位且涉及文史要职者却寥寥无几。据史书记载,“承嗣尝讽则天革命,尽诛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俄又赐承嗣实封千户,仍监修国史”[1]4729;“三思,元庆子也……证圣元年,转春官尚书,监修国史。圣历元年,检校内史。二年,进拜特进、太子宾客,仍并依旧监修国史”[1]4734-4735。长寿二年(公元693年),在李旦尚在京城的情况下,“正月,壬辰朔,太后享万象神宫,以魏王承嗣为亚献,梁王三思为终献”[3]6488。这些举动连在一起,无疑向世人透露出一个信息,女皇百年之后,极有可能传位于武氏子侄。“承嗣自为次当为皇储,令凤阁舍人张嘉福讽谕百姓抗表陈请,则天竟不许”[1]4729。事实上,并非武则天不许。在立皇储一事上,武则天也确曾有过立武承嗣、武三思等人之心,不然也不会在“祭祀”这样隆重的国家典礼上,让武承嗣为亚献、武三思为终献。之所以未立武氏子嗣为皇储,是因为朝中重臣岑长倩、格辅元、李昭德、狄仁杰等大臣的反对。其中最具决定性因素的莫过于李昭德上书中提到的“臣闻文武之道,布在方策,岂有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乎!以亲亲言之,则天皇是陛下夫也,皇嗣是陛下子也,陛下正合传之子孙,为万代计。况陛下承天皇顾托而有天下,若立承嗣,臣恐天皇不血食矣”⑥。
在中国古代崇尚“事死如事生”观念的影响下,对于帝王来说皇位传承重要,但身后事也非常重要。李昭德的话无疑一语惊醒梦中人,女皇在改旗易帜之初,是想要将她的大周帝国传至千秋万代的,对此也做了多方面的努力,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不计前嫌并大力提拔武氏子侄,立武氏七庙。多年来,武氏子侄百依百顺、献媚讨好,也给她营造了一个大家彼此忘却仇恨的和睦景象。可事实并非如此。“如意元年……承嗣以不得立为皇太子,怏怏而卒”[1]4729。可以想见武承嗣多年来对姑母的尊敬与讨好,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权力,为了皇太子之位,而并非真的一心辅佐姑母,甘心屈居他人之下。
且武氏诸侄的出身,既非皇统,学识也并无过人之处,其作为与品行又屡遭诸大臣弹劾。女皇虽有立嗣之心,也不得不多方权衡,考虑李、武取舍之间的利害得失。据史书记载,“三思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时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宗等皆承恩顾。三思与承嗣每折节事之。怀义欲乘马,承嗣、三思必为之执辔。又赠昌宗诗,盛称昌宗才貌是王子晋后身,仍令朝士递相属和”[1]4735。按官阶尊卑,武承嗣、武三思俱为王,且位列宰辅,而张易之、张昌宗只是控鹤监、奉宸府里女皇的面首,堂堂宰相为了高官厚禄折节如此,怎能不被人诟病?“三思又以则天厌居深宫,又欲与张易之、昌宗等扈从驰骋,以弄其权。乃请创造三阳宫于嵩高山,兴泰宫于万寿山,请则天每岁临幸,前后工役甚众,百姓怨之”[1]4735。武三思等只管讨好女皇,不管百姓疾苦的作法,也令当时的士人君子反感。试想,一旦武三思等成为统治者,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灾难,他们的奢靡浪费、挥霍无度将耗尽所有资财。营州之乱⑦时,武则天曾派武三思、武攸暨、武懿宗等人直接或间接参战,本希望为武氏子弟捞取政治资本,以利于他们顺利接班。但这些人的表现却让人失望,更坚定了武则天还政李唐的决心[12]。且当年因魏国夫人中毒身亡一事,武则天曾归罪于武元庆、武元爽等人,将他们改姓,绝属籍,配流岭南,吃尽苦头,气绝而死。如果有一天他们的子嗣当上皇帝,很难相信他们不会因此怀恨在心,大肆杀戮报复。因此,尽管武三思等对女皇孝顺有加,可在立嗣这个关乎社稷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上,武则天还是要顺天应民,听取各方意见,考虑周全才好。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三月,己巳,托言庐陵王有疾,遣职方员外郎瑕丘徐彦伯召庐陵王及其妃、诸子诣行在疗疾。戊子,庐陵王至神都”[3]6529。庐陵王李显的召回,给左右摇摆的立嗣难题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退位,李显再次登基,复为唐中宗。至此,大唐基业重归李氏。
因出身的原因,武则天一生与她的武氏族人之间的关系都不是很融洽,称帝之前更是一波三折。从父亲在世时的受尽宠溺,到父亲去世后异母兄长的冷漠欺凌,再到封后后的封赏、拉拢而不被领情,这期间女皇虽竭力忘却之前的不愉快,尽力缓和她与武氏兄长之间的关系,但收效甚微。在遭遇冷漠与背叛后,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激怒了女皇,让她做出将武氏诸子改姓、外贬以至“绝属籍”的决定,这大概是武则天与娘家人关系最糟糕的时候了。之后,在贺兰敏之、武元庆、武元爽等去世后,女皇还是把武氏子侄召回了京城,并对其大加赏赐,人人封侯拜相。经历颠沛流离之苦的武氏子侄对赐予他们高官厚禄、锦衣华服的武则天,一改父辈的作法,处处小心,对武则天奉若神明,竭力讨好。他们的谦恭、温顺,以致让女皇觉得武氏子侄比自己的亲生儿子都更为贴心、听话。所以,在武则天登基称帝以后乃至晚年,都有心想要把皇位传给武承嗣或武三思。但此时武氏子侄的谦敬,更多的是对权力的渴望,而不是已经忘却了屈辱的过往。因此,李昭德、狄仁杰等大臣在立嗣一事上就抓住这一点,从武则天与李武两家关系的亲疏远近及当时的人心向背等多方面进行劝谏,最终促使女皇做出了迎回庐陵王李显,传位李氏子嗣的决定。
注释:
① 在中国古代,男人的第一任妻子是元配,也叫发妻.元配死后,男人续弦,娶的妻子叫继室,也叫继配.元配和继配都属于正妻.继妻也是正妻,但对于家族而言,则处于元配之下、侧室之上的位置.
② 武则天的母亲杨氏,乃隋宗室杨达之女.她与隋文帝杨坚、唐明皇的贵妃杨玉环一样,都是弘农杨氏族人.
③ 这里提到的“武士彟的统战资格实在是太强硬了”,是指武士彟在荆州任上听闻唐高祖驾崩后,呕血而死,所表现出的忠君爱国行为及对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见2015年三秦出版社出版的《乾陵文化研究(九)》第88页.
④ 《集古录目唐郑国夫人武氏碑》:“夫人名顺,字(缺一字)则,太原寿阳人.武后之姊,司卫卿贺兰安石(即贺兰越石——笔者注)之妻.封韩国夫人,追赠郑国.”
⑤ 据《资治通鉴》卷201唐高宗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条载:“韩国夫人及其女以后故出入禁中,皆得幸于上.”韩国夫人母女以武则天之故,得以出入宫中.在武则天看来,她们理应投桃报李、更好地帮助自己,巩固自己在内外朝的势力.她们与武后争宠,必不能被武后所容忍.
⑥ 关于这段资料的记载,详见《旧唐书》卷87《李昭德传》.另,《资治通鉴》卷206 则天后圣历元年(公元698年)载:“武承嗣、三思营求为太子,数使人说太后曰:‘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太后意未决.狄仁杰每从容言于太后曰:‘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但朱家平在《武则天立嗣考》一文中,对《资治通鉴》中狄仁杰就立嗣一事的劝诫资料进行了否定.究竟孰是孰非,还有待进一步论证.《武则天立嗣考》一文,见《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57-58页.
⑦ 营州之乱是指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至神功元年(公元696年~公元697年),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在首领李尽忠、孙万荣的带领下,因不满武周政权统治而发动的一场战争,后被武周联合后突厥汗国镇压.
[1]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王钦若.册府元龟[M].周勋初,校订.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
[3] 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75.
[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5] 李青峰.论武则天称帝的偶然性[G]//乾陵博物馆.乾陵文化研究(九).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6] 王溥.唐会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7] 司海迪.武士彟死亡真相探析[J].山西档案,2016(3):5-7.
[8] 蒲宣伊,孟宪实.论武则天初入宫[G]//乾陵博物馆.乾陵文化研究(九).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9] 赵文润.武则天与唐高宗新探[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
[10] 梁晋红.武则天与她的长兄们[G]//乾陵博物馆.乾陵文化研究(九).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
[11] 吴刚.全唐文补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7.
[12] 肖爱民,孟庆鑫.略论契丹“营州之乱”对武周立嗣的影响[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19-21.
On Inevitability of WU Zetian′s Return Reign to LI Tang at Her Old Age From Perspective of Interior Relationship Changes of Wu Family
LI Aneng
(Qianling Museum, Qian County of Shanxi 713399, China)
At present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there prevails an opinion that the reason of WU Zetian′s return reign to LI Tang at her old age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the remonstrations made by DI Renjie and other ministers. Howev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ior relationship changes of Wu family, and the talents, knowledge and the personalities of WU Chengsi and WU Sansi, as well as their authorities in Court, this paper holds that WU Zetian′s abdication at her old age should be a inevitable choice.
WU Zetian; offspring of WU family; relationship changes; return reign to LI Tan; inevitability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5.002
K242.1
A
1674-5035(2017)05-0005-08
2017-04-20
李阿能(1986-),女,陕西乾县人,馆员,主要从事唐代帝陵文化和唐史研究.
(责任编辑王治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