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幸荣,曹 阳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束口型建盏造型与功能设计解读
张幸荣,曹 阳
(武夷学院 艺术学院,福建 武夷山 354300)
建盏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雅玩”,斗试茶品时所使用的“器皿”,是当时时代背景下所追求的和谐自然、内敛质朴审美趣味的产物。作为宋代的饮茶之器而设计的建盏,束口建盏的结构设计满足了斗茶所需的所有功能。这种小足大腹口部微收的器型结构在成型工艺、斗茶击拂、闻香品茗等过程中的完成和完善提供了最合理的使用空间。
建盏;束口型;造型设计
据近年来的考古发掘资料显示,窑址中盏类器型分为撇口、敛口、束口、敞口四大盏式,因建盏产品总体上器型偏小,大器少见,而足部多见于浅圈足,基本类似,因此建盏口部器型的走向基本决定了整个器型体态变化,也为其在点茶过程中的功能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束口型建盏是匠人们根据宋代文人士大夫斗茶所设计的针对性极强的器皿,在芦花坪窑址出土的束口型建盏中,有一种带有“束口线”的建盏器型,其足部和大小与其他器型建盏基本相同,只是在盏口沿下1-2厘米处有一条内凹的槽沟,在盏口内壁形成一道凸圈,这种在建盏口部有明显束箍状的器型结构是束口型建盏的典型特征。在日本亦多见此类珍贵存世藏品。目前尚无文献对此类有明显束口线的器型口部有详细的注释解读,称之为“指沟”或“注水线”亦是世人的俗称。
建盏产品分日用品和陈设品,以日用品为主,碗盏最多,另少见的钵、茶入、茶饼盒、花插、小蝶、油灯等造型。成型方法以拉坯成型为主,即利用拉坯机快速旋转时重心的力量,双手握泥由下至上旋制出理想的器皿造型。建盏产品的烧制是将其放入匣钵,在盏底和匣钵之间垫上垫圈,称之为正烧法,均采用坡道式龙窑,经1330℃-1350℃高温一次烧制而成。烧成温度超过1300℃,陶瓷制品的变形率会一定程度的增高,成品率亦会降低。在此高温下,一般薄壁正圆的口沿制品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形,即从正圆变成非正圆甚至椭圆形,这无形中造成成品率的减低和烧制成本的提高。圆口器皿容易产生变形的工艺弊端至今依然存在,正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云:“装时手拿微重,后日烧出即成坳口,不复周正”[1]。匠人为了改变这一工艺缺陷,增加产品的烧制成功率,通常在制作器型较大建盏时在口沿处加一圈稍厚的箍线,以起到稳定造型防止变形的作用。从唐代出土文物中“唇口壁底”的器皿造型中得知,这种工艺处理方式在唐代就出现过,一直沿用至宋。只是这类器型在拉坯工序后还需要修坯,而建盏的“束口线”口沿部分在拉坯过程中就可以通过手指掐捏一次成型,后期也无需修坯,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这种器皿口部独特的外凹内凸的曲面结构,最大优势是近口沿部分的坯体结构产生了一定的承重力,在高温烧制的过程中,不易产生变形,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率。
束口建盏口部与整体高度在2:1,这个比例亦是匠人精心设计之作,与斗茶品茗密切相关。赵佶在《大观茶论》中云:“底必差深而微宽,底深则茶宜立而取乳,宽则运筅旋彻不碍击拂。”[2],这强调了在斗茶过程中所需要盏身空间足够大,且底部应稍宽为宜,才能够为茶筅旋转击打茶汤留有足够的空间,为点茶者击拂技艺的发挥提供舒适的使用功能。太过窄小的直壁盏身显然是不适合点茶击拂的。束口建盏多见浅圈小足,腹大足小这一器型设计亦是为点茶过程而设计,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所云:“七步点茶法,前五汤要手筅俱重,立文泛泛,指腕旋绕,击拂有力,六汤以观立作,乳点勃结则以筅著,居缓绕拂动”[2],五汤之后第六汤,是逐步收敛,趋于缓和的,而到七汤,渐停击拂。盏底陡深而微宽,在点茶击拂时,以底部为着力点,旋转击打茶汤,茶汤的汤色变化和运转力度始终在点茶者的运筹帷幄之中,以达到“茶宜立而易于取乳”的最佳效果。
宋代茶品多见茶团、饼茶,需先碾碎再煮沸,这种饮茶方式从唐代的煎茶演变而来,在宋代称之为“点茶”,朱琰在《陶说》中云:“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兔毫盏之所以为贵也”[3],试想雪白的茶汤与黑盏形成色彩的鲜明对比,且宋代斗茶以汤色雪白、乳花持久为胜,黑盏的釉色为斗茶时茶汤的观色提供了最佳的背景。宋代茶风炽盛,“斗茶”是评比茶质优劣和调茶技术竞技的方式,起源于唐代建州茶农在新茶制成后,为了评比新茶品序而进行的比赛,发展到宋代,增加了评比点汤、击拂技艺的高低。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真”[2],蔡襄在《茶录》中也记载了关于斗茶的标准:“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4]也就是说先看汤色,以纯白如乳为上,其次看茶汤,茶汤表面泛起的汤花能较长时间凝住在盏壁不动为胜,俗称“咬盏”。点茶是一个较为严谨且复杂的过程,器皿的结构设计与击拂技艺的发挥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呈现“咬盏”的最佳效果,斗试者用大毛竹制成的茶筅在盏内以顺时针旋击的方式来搅动茶汤,由于盏内汤面过高,搅动力度较大,离心力的作用造成盏内形成漩涡状液面,靠近盏口的液面会升高,建盏口部的凸起曲线造型正好控制了茶汤的飞旋外溅,起到了对茶汤的“止溢”作用。同理,建盏表面釉色光滑,有极强的斥水性,在点茶过程中注入汤水时,水柱会随着盏壁冲到盏底再向口部延出,盏口的“束口”线控制了快速冲出的茶汤,茶汤立刻改变流向沿着盏壁回落到盏中,避免了因注入汤水时力道不均所造成的水流外溅。
再之,蔡襄《茶录》记载了点茶的步骤:“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入,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4]可见茶汤的注入量是在口沿以下的位置,非注满,据赵佶《大观茶论》点茶法,注汤分七次,每一次的注汤过程中,随着茶汤液面的提高,趋于接近束口线,七次注汤的多少、间隔时刻在点茶者的观察和权衡之中,建盏口部的束口线也为初学点茶者提供了注汤量的最终标线参照。
无论斗茶过程如何繁复缜密,竞技激烈,最终过程中的闻香品茗,都把斗茶胜负之后的欢喜与失落化解在一盏茶汤中,最大程度的给品茗者带来了视觉、嗅觉、味觉的全身心愉悦。手持茶盏,轻嗅茶香,小啜茶汤,品茗者立刻感受到从大自然所带来的无比惬意,清香悠远的茶香味通过嗅觉和味觉系统蔓延到整个身心。建盏盏壁外轮廓线型收放适度,轮廓曲线口部稍收,腹部阔缓收至底部圈足,这种收放自如的结构设计,赋予建盏舒展、雅致、秀美的体态特点。闻香品茗时撇口型建盏的持盏方式是以手指的力量托盏,或者以拇指压住盏口,其余四指拖住盏底,以“端拿”式持盏。撇口结构建盏握拿方式没有束口结构建盏握拿方便和稳健,斜壁的结构也无法为手掌提供合理的握点。相比较,束口型建盏器型足小腹大口部微收,吻合人手掌微曲的弧度,品茗者正好可以双手环形紧紧贴合盏外壁,捧住整个盏身,这种握盏方式更舒适轻松,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不易掉落。闻香时也无须倾斜,避免了品茗者低头嗅香时盏口与唇部的触碰,为茶香的挥发、散开,至嗅闻提供了最佳的角度。品茗者将茶汤送入口中时,撇口型盏因为口部外扩角度大,茶汤倾斜入口时,水流急而液面大,稍微倾斜过度,茶汤极易从品茗者唇部两侧溢出,不易控制。而束口型建盏正好避免了这种功能缺陷,束口不仅可以控制品茗时茶汤入口的速度,凹陷的“束口”线正好贴合唇部咬盏的弧度,这一器型设计也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原理,茶汤入口滴水不漏,这种口部设计细节的人性化设计赋予了品茗时所需的最大的舒适性与功能性。
综合以上三点,束口型建盏在器型设计上是针对当时斗茶方式所量身定做的,是一款技术含量高且富含了匠人智慧的器皿。在成型工艺上它减少了修坯的程序,提高了产品生产率,且由于“束口”线的结构作用大大提高了烧制成品率。在使用功能上,它既能对飞溅的茶汤有“止溢”的作用,也吻合手握持盏的人体工程学,为闻香品茗提供了最为完善的空间结构。建盏的雅与俗,巧与拙的艺术双重性将两种不同层次、不同趣味的民间艺术和文人艺术形式形成对流,形成一个朴实无华的写真世界,并将其提高到心清如水、大彻大悟的哲理高度。
[1]宋应星.天工开物[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04.
[2]赵佶.大观茶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72,74.
[3]朱琰.说器中·宋器[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180.
[4]蔡襄.茶录[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1,45.
Interpretation of Appearance and Function Design of Temmoku with Restricted Entry
ZHANG Xingrong,CAO Yang
(School of Art,Wuyi University,Wuyishan,Fujian 354300)
Temmoku was an “elegant pastime”and the “utensil”used in tea taste competition for figures and senior officials in Song Dynasty.It was produced in the context where people were pursuing natural harmony,rustic and aesthetic taste.As an utensil designed for drinking tea in Song Dynasty,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emmoku with restricted entry meets all the functions required for tea competition.This type of structure with a small base,big belly and slightly restricted entry provides the most reasonable functional space for the complementation and improvement in the molding process,tea competition and smelling fragrance and savoring teas.
Temmoku;restricted entry;appearance and function design
J527
A
1674-2109(2017)08-0006-03
2017-01-04
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50611)。
张幸荣(1984-),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陶瓷艺术设计研究。
(责任编辑:苏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