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探究

2017-03-11 15:25陈忠旭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7年10期
关键词:习武武德武术

□陈忠旭(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青少年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探究

□陈忠旭(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随着社会的进步,外界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道德品质的状况令人担忧。武术堪称是中国传统运动中的瑰宝,在世界武术中具有明显的中国符号。武德,是对习武之人道德品质的约束,是习武和教武之人的必备品质,在武术教学中承担着弘扬中国传统道德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期,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因此,武术教育也就在新时代教育中占据了一席之地。通过武术的教学过程,,把中华传统美德中的武德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中,辅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加强我国青少年的武德教育已是当前摆在武术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然而,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的武德教育仍然存在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青少年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教育如入手分析,指明武德教育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指出在当前武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如何提升武德教育的若干建议。希望为我国的青少年武术教学改革提供价值参考,进而对武德教育的开展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青少年武术训练武术教育

1、前言

2014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医疗、文化、体育和教育等各个方面,尤为突出了道德教育在当前时期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文明的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精神文明的号召越来越强烈。在社会的许多方面,体现出了道德风气下降的现象,尤其是青少年当前的教育,青少年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习武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更是为了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国家危难之时,用自己所学到的技能挺身而出、保家卫国。国内外的各项调查研究中表明: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正处在一个“滑坡”的状况”,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事实。

自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在1952年把武术列为推广项目以来,武术就开始了在学校中的开展和推广。武术教育在学校教育的地位和实施方法经历过数次改革,如今的发展状况渐渐步入正轨,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武德的教育便是其中之一。无数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闪耀的明星,正在以全新的姿态纳入到青少年素质培养的计划之中。武术训练有助于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武德教育能为青少年的带来情感方面的矫正和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因此,在新阶段我们要为武德教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加大对青少年武术训练中武德教育的渗透。

2、武德教育的必要性

武德,是进行武术训练的人的道德品质的总称,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上应该遵循的起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其中一部分。既涵盖了自身在进行武术活动时该有的约束,也包括在社会上与人交往、与社会共存之中的道德准则,要求他们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习武过程中,都要保持良好的品行操守。由于对武术的学习自古有之,因此武德的内涵也与古代的儒家思想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仁、义、礼、智、信、勇、忠七字为武德内涵的高度概括,其中尤其以“仁”为核心。“仁”的思想指导了我国从古至今的武书练习者,让他们把这项充满力量的运动变成惩恶扬善的武器,而非是欺凌弱小的工具。

由于在古代历史上,武术拥有众多门派,各门派的内外部之间斗争不断,不肯学习其他门派的长处,也不肯将本门的武术精华发扬光大。受到这种及其封闭自我的思想的阻碍,导致武术的传承到了近现代就辉煌不在,武德的教育也因为各门派自身的封建思想,不仅带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也因此越来越不受到重视。随着时代的进步,武术的训练重新受到重视,武德的内涵也应该与时俱进,赋予其时代的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当前我国主流的价值方向,这也应该是武德的内涵随着时代进步被注入的新的内容。举例来说:“仁”在古代是一种极其广泛的道德范畴,在武德里面主要指与人为善,不恃强凌弱;“义”指为了义气而义无反顾、义不容辞的气魄,在武德里面应该是为人处世一身正气,敢于与恶势力作斗争。“忠”在封建社会时期表现为极端地终于君王和父兄,在当代则以爱国热爱祖国和社会为表现。还有“礼”则是待人处事以礼敬之,不能蛮横无礼;“智”主要体现在遇到事情不能偏激,学会理智;“信”主要体现在诚实守信,不欺诈他人;“勇”则为见义勇为、积极进取的精神。造在当今,弘扬具有时代内涵的武德精神,就是在为创造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及充满活力的社会提供动力、创造条件。

3、青少年武术训练中武德教育的作用

自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将武术项目列入奥运开始,武术开始受到国内外的热捧,在国内外掀起了一股学习武术的热潮,尤其是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从小接触武术训练。随着武术学习的人数陡增,各种武术学校和俱乐部开始兴起,学校里面也开始慢慢开设武术课程,助推了武术运动的普及和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步伐但是,也出现了武术学习者和武术教学者只注重武术训练而忽视了武德教育的现象。据了解,全国各大开设武术训练的学校、体育学院中至今还没有开设武德教育课,也表明了武德教育受到忽视的程度。正是由于当前武德教育的缺失,造成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对武德认识的不足,不了解习武的真正目的和意义,从而导致了许多问题的产生。

3.1、有利于青少年在武术训练磨练意志品质

武术训练并非是一个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运动,青少年在武术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求学之路,武术技巧上的每一点进步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俗语说:“三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充分表明习武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事情。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是半途而废还是坚持到底,这就是一个磨练他们意志品质的过程。习武者需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持久艰苦的训练,才能做到“内外兼修”,即精神品质和武术技巧的双重进步。武德教育的过程就是教会习武过程中的青少年如何坚持和坚忍,培养他们的信念,明白武术训练的真正意义所在。能够帮助半途而退者继续坚持,直到战胜自己,在习武过程中充分挖掘自我潜力和认识自我价值。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不但要练出一个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强健体魄,还要练出坚强的意志品质,“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就是青少年武术训练过程中武德教育的意义所在。

3.2、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思想

在武术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从来不乏一些英雄豪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抵御外侮,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民族的存亡,甘愿牺牲自己的故事,这些历史将不断激励着今天正在学习武术的青少年们。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一生背负“精忠报国”四个字,幼时习文习武,在战场上金戈铁马、保家卫国,将武术的价值发挥到极致。明代爱国名将戚继光,“封侯非吾意,但愿海波平”的短短两句话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却在国家大义面前始终怀着一颗赤胆忠心。还有近代武术家霍元甲不甘忍受侵略者的欺凌和狂妄,在国人受到嘲笑和践踏时,利用中国的武术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从古代到近现代,多少仁人志士将习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抵御外侮、战场杀敌,让列强再不敢在中国大地上耀武扬威。这些都是他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在引导他们,也是从古至今武德的内涵中未曾改变的。虽然,在如今的时代下,爱国主义的形式不断丰富,但是在武德教育中爱国主义一直存在。在青少年武术训练中的武德教育所蕴含的爱国主义,一直是是激励施教者与习武者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巨大动力。

3.3、规范武术运动的发展

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必须一直继承和弘扬下去。作为当代习武的青少年,不仅需要精湛的武术功底,还需要具备高品质的武德修养,武德教育就是要提醒他们,习武就是在肩负着中国武术未来传承的重任。现如今很多习武的青少年并未把武术看作是是一种终身学习的任务,更多的是作为一技之长来学习,武术学习完之后,便继续他们的工作和学习之路。当然也有一部分热爱武术运动的青少年们进入各大中小学、体育专业队和武术馆校任教,从武术学习者变成了武术教学者,担负起继承与发展、普及与提高武术运动,培养新一代武术接班人的历史重任。不管是从他们在进行武术学习的角度看,还是未来他们作为教学者对新一代习武青少年的教育,武德教育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为,没有武德教育,他们如何对青少年的武术运动进行指导和规范;没有武德教育,武术运动如何更好地在下一代青少年中传承下去。

3.4、为传统武德的内涵注入时代精神

武德教育从古传承至今,在今天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武德的内涵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大力宣传“武以德先”的思想。鼓励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树立起宽广的胸怀和见义勇为的决心,对危害祖国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要敢于制止;要保持不为名利,乐于助人的美德;要尊师重道,虚心好学,在时代的不断进步中丰富武德精神的内涵。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贯穿武德教育,才能起到相辅相成的效果。通过武德教育,使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汲取中国传统武德之精华,弘扬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4、如何提高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的武德修养

4.1、武术教学者必须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青少年在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中,武术教学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武德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加强自身的武德修养,以身作则。在武术训练和言语行为间,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武德内涵,让青少年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但能加深学生对于武术运动的热爱,还能够教会学生尊敬师长和谦逊学习的态度,青少年乐意学练武术并接受教师的言传身教,既能提高青少年的武术技巧,又可以将武德的教育渗透其中。

4.2、规范武术训练的课堂秩序

武术作为体育的一种,但是武术训练的课堂并不应该是随意、混乱的,从开始上课开始必须按照严格的课堂秩序来执行。从开始教授学生抱拳礼到各种武术礼仪的规范(如注目礼、鞠躬礼、持械礼等),在武术训练过程中的重复能够对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双重的影响。还有固定的服装要求、场地的道具的规范、以及严格的奖惩制度,都能够在他们心中树立起对武术的敬畏。武德的教育还要求青少年在切磋武技时要秉承以武会友、点到为止的武德观念等,这些都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加以规范的。

4.3、营造良好的武德环境

武德教育内容只有融于良好的德育环境之中才可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进行武术训练的各个机构都必须充分重视武德教育的重要性,把武德教育提升到和武术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专门安排出时间用于对青少年的武德教育,以此来使青少年明白习武的真正意义,形成良好的习武气质和观念。其次,要注意在武术训练过程中营造民主和愉悦的氛围,发挥主体作用的优越性,满足青少年在武术训练中的归属感。

[1]相金星.浅论武术训练的武德教育培养[J].搏击:武术科学, 2013.

[2]董江,陈志刚.武术训练中青少年的武德教育探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

[3]刘珊杉.青少年武术训练中的武德培育研究[J].体育科技, 2015.

G852

A

1006-8902-(2017)-05-ZQ

陈忠旭,男,民族:汉族,籍贯:广东兴宁,学历:本科,职称: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习武武德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习武与自强不息之精神研究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武术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习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