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永泰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115000)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数量的不断增加和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体育教学工作中暴露出的教学模式模糊,师生情绪不高,厌学、厌教等现象日益突出,学生体质连续下降,这些引起了国家的重视,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受到了各高职院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如何改变体育教学工作现状,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质,充分发挥体育育人功能,培养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是摆在我们一线体育教师面前的真实课题.
正确选择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对学生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及学生审美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竞赛或练习中去.学生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出的勇敢、顽强、坚毅等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对其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是极为有利的.
现阶段高职院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三基型、选项课型、俱乐部型、一体化型、并列型等.其中,三基型属于传统教学类型,过分强调基本技术和基本内容,不能满足学生兴趣和需求,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选项课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却忽略了师资能力有限和教学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俱乐部型在学生的特长和兴趣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养成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受到指导不到位、教学设施不完备、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并列型虽然注重因材施教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但是存在运动不足的问题;一体化型有利于培养学生运动习惯和兴趣,使教学器材和场地得到充分的利用,但是教师工作量增大,任务繁重.
通过走访和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体育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器材不足、教学场地设施不完善、教学制度不完善等情况,甚至有部分高职院校对国家教育部文件疏于执行,对学校体育工作不重视,导致资金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师资力量不足是客观因素,但师资培训缺失是主观意识造成的,这一现象也反映出高职院校对体育工作不够重视.体育教学有其特殊性,体育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体育项目,而体育项目种类繁多,体育教师面临的教学群体庞大,学生对体育教学需求很高,体育教师大多只能承担两到三个项目的教学工作,由于缺少后期培训,导致很多运动项目不能有效开展,使得学生运动需求得不到满足.体育设施建设与投入不足也是影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因素,各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比较紧张,特别是市属高职院校尤为突出,这就限制了体育教学设施的投入和建设.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由体育部 “单打独斗”的现象比较普遍,体育部没有将学校体育工作融入学校整体工作之中,使之在协调相关部门和人员时会遇到一定的阻力和困难,进而影响了体育工作进程和项目开展,也直接影响学校体育长远发展.
树立 “健康第一”的大体育观是建立科学体育教学模式的思想保证.学校体育教育的宗旨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智力和人格的全面发展[1].因此,体育教学模式要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基础之上.但仅仅为了学生健康的教育模式未免有些狭隘,在当前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健康已经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高校体育教育除了承担为学生健康服务的职责外,还承担着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的职能[2],这关系到全民健康和健康社会能否顺利实现,关系着广大学生在社会工作和实际生活中能否健康地工作和快乐地生活.所以,体育教学模式的建立必须要从大体育观出发,在教学思想上要站在为国家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民健身服务、为学生后学校时代服务的高度来设计制定体育教学模式[3].只有站在大体育观的角度建立的体育教学模式才能更贴合实际,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教学的功能和高校的社会职能.
在大体育观视角下建立的体育教学模式光靠体育部一个部门来制定和执行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全院通力协作.在高职学校范围内需要联合教务管理部门提供教学支持,联合学生处提供学生活动支持,联合院团委提供社团活动支持,联合宣传部提供政策宣传和活动报道,联合校园网管理部门提供网络支持,联合电教中心进行摄像、照相、多媒体课程制作等多方面支持.因此,制定和执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前需要多部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形成共识.只有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充分融入到全校的整体工作中,才能使体育教育教学模式得到充分落实和执行.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但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参差不齐,不同的专业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人格素养有着明显的差异,各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设施、师资力量、体育教学器材数量等都有很大差距.要想制定符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模式,就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体育诉求和体质差异、运动习惯、兴趣爱好等.
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积极、思维多元,喜欢新鲜事物,对学校体育教学要求很高,更注重实用,符合主观意愿和时代潮流.因此在 “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念下,要充分了解学生对体育的实际需求,建立符合学生兴趣的选项课程,如篮球、排球、轮滑、体操、武术等.运用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开展教学,课中可穿插各种体育游戏.只有教授学生想学的课程内容,学生才能主动去学、愿意去学.在此基础上建立的阳光体育活动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首要资源和关键因素,是教学实践的执行者.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需要教师去执行,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因此如何将现有的师资队伍打造成一支专业化程度较高、教学素质较好、教学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团队需要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科学谋划.
体育设备是体育教学的硬件资源,包括运动场地、器材、教学素材等方面,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如何将所有教学资源有机结合,统筹考虑和科学分配利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建立体育教育模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为此可以给教师最大的教学自主权,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设计自己的教学过程,并通过教研活动相互交流,形成最佳教学方案.
我们要给学生尽可能多的选择,体育选项课程开设的多少决定了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高低,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可以更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主体诉求,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
开展阳光体育活动一直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体育活动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续,又称其为课外体育.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应该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到整体模式中来.课堂教学会受到时间、场地、器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和提高的时间和空间,更不能像体育活动那样给学生提供更多竞争和展示的平台.所以,结合选项课程教学制定与之相对应的项目比赛活动和专项社团活动,可以大大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因此,将阳光体育专项竞赛和体育社团活动纳入到体育教学模式中来是符合体育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也符合国家关于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文件要求.
只有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争取足够的资金,才能为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执行提供保障.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而学校体育教育工作更是如此.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因为多种原因没有将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摆在教育教学的重要位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工作制度不健全,导致体育工作开展困难,改革乏力,进而影响教师上课的情绪和组织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体育课教学不满意.因此,高职院校完善和制定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成立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规范学校各项体育工作行为是高职院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保障,也是体育教育教学模式顺利执行的保障.
工作的开展需要资金的支持,而目前高职院校资金不足的现象是比较普遍的,这就给体育教学模式的执行带来了很大困难.教育部在很多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经费的比例,并且规定了专款专用的制度,但是各高职院校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不乐观.体育教学涉及的教学场馆、器材、服装等都需要资金的投入,因此必要的资金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必要资金是指学校制定长远的体育教学投资计划,每年或者每学期投入少量资金对教学设施、场地、器材等进行改善,这样既不会给学校整体预算资金带来压力,又能保证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力开展,体育教学模式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执行.
教学实践证明,树立 “健康第一”大体育观是十分必要的,科学的教学模式一定要建立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应该根据本校的学情,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科学组建教师队伍,制定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建立适合本校实际的动态体育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