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哲,谭燕宏
(营口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营口115000)
化工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上至高科技的航空航天,下到普通百姓生活,从吃、穿、住、行到化肥、燃料,化学工业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化工行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高科技行业,高职化工及相关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化工行业一线操作、检验、维护与管理等工作,属于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却出现了化工企业招工困难的现象,究其原因,与化工行业的生产现状和学生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影响化工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有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等,其中工作环境影响较大.经调研,化工类专业毕业生的对口率不到60%,传统化工企业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易燃、易爆、高污染,这对学生的择业造成了深刻的影响,让很多化工专业毕业生对化工企业产生了畏惧心理.而且随着我国80后、90后独生子女就业大潮的来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选择工作环境较差的化工企业就业.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这种心态,我们在理论教学过程、生活过程、课外活动过程、实习实训过程中都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渗透,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工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行业状况,教会学生在化工企业如何保护自己,使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教育融会贯通.
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既渴望得到心仪的工作又缺乏面对竞争的勇气;既怀揣远大的理想,却又不愿正视专科生的现实;既想从事本专业,又在实际中注重眼前金钱和物质利益的追求;开始实习时对自我的定位很高,但在受挫后,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既想通过个人奋斗来实现自我价值,又眷恋依赖的温室[1].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羊群效应.“羊群效应”也称作 “从众效应”[2].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缺乏独立的决策能力,没有自己的观点和主见,像羊群一样,一旦有一个学生动起来,其他的学生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完全不顾及个人的职业兴趣、自身的能力及特长,盲目地听从家长的安排或者跟从同学的意见,看到其他同学去某个单位就一哄而上,看到其他同学辞职也随之辞职.
(2)追求高薪高职.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注重自身条件和社会就业现状,将自己的就业意向定位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大中型企业,实习期间只注重追求高薪高职,看重是否能在短期内升职等等.
(3)攀比和嫉妒心理.在求职过程中,同学之间比工资、比待遇、比工作环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在求职中吹嘘自己的实习环境好、待遇好、收入高,其他同学在找工作时就以此为标杆,自认为不能丢面子.
(4)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化工行业中,大部分企业都是连续生产,采取的是倒班制的工作模式,有的企业是三班两运转 (即:工作12h、休息24h),有的企业是四班三运转 (即:工作8h、休息24h),这样就需要学生倒班来适应连续化大生产.部分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耐不住时差的转换和夜班的枯燥、寂寞,工作一段时间后就陆续辞职.
(5)缺乏自信心.一部分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知识掌握得不扎实,在求职中表现出心虚的心理,不敢参与就业竞争;一部分学生一旦应聘受到挫折后,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学生应聘成功后,因不敢接受领导安排的工作而辞职.
(6)等靠要心理.部分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等靠要心理,把就业寄托于学校、家庭和政府的救助.有的学生听候学校安排参加各类面试,有的学生不去任何单位应聘,有的学生单纯依靠家庭的人脉去安排工作,学生缺乏就业的主动性,消极地等待工作从天而降,缺乏追求职业发展的动力和自主就业的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知识经济转型趋势逐步增强,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高职学生如果不能在高等教育阶段接受就业指导和培训,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就极有可能在步入社会后面临一定的职业危机.高职院校为学生提供就业方面的指导,对推进高职学生的就业工作能够起到桥梁与纽带作用,对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缓解当前高职学生就业压力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要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提升自身社会适应能力,顺利就业,就必须在在校期间给予学生良好的思想引导,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对就业问题的认识,强化专业意识、责任意识与职业能力意识培养,为学生未来的就业奠定深层次的道德品质基础与作风基础,促使大学生在毕业后作出正确的就业选择.在强化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同时,也要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与创新精神,为学生未来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可见,高校在就业教育中对大学生实施科学的思想引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企业对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化工行业.因此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的思想引导教育是保证他们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所在.化工行业的职业道德既包括广泛意义上的职业道德,也包括它的特殊性[3].安全生产是化工行业职业道德的核心.因此,与安全相关的案例、行为、规范、做法等贯穿了整个大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旨在提高学生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精诚协作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团队合作精神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融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勇于合作,敢于承担责任,建立自信,真正立足于社会.
随着我国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在这样的就业大环境下,要引导学生认识并接受 “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鼓励学生努力寻求就业机会,充分利用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的双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学校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强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式的宣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形势政治课程,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正视自身价值,从而准确进行就业定位;通过开设专业见习、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践等课程让学生了解社会需求,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基本导向,引导学生朝着自己理想的方向前进.
在双向选择的就业市场大环境下,学生的就业目的、专业水平、情商、职业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的高低是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核心.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从入校开始,我们就已开展了入学教育,从思想教育、专业教育、就业教育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培养学生的就业意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专业发展前景和自身发展前景,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来合理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针对高职化工专业学生,可通过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及技能大赛活动引导学生的专业兴趣,掌握专业技能,提升自身的职业素质;通过大力开展校园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情商和团队精神;通过进行模拟招聘和面试,引导学生掌握就业面试的基本技巧,让学生积累面试经验,提高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增加就业率.
针对高职化工专业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各类心理问题,学校要积极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未来的就业局面.教育学生完善自身人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主动适应社会,从各个方面不断地充实自己,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在完成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获取本科证书及各类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就业的竞争优势,增加就业机会.高职院校对学生就业指导的心理教育要贯穿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走向社会工作岗位的全过程.
大学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专业技能、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对化工相关专业学生就业意识的引导对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只有加强对高职化工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思想引导才能让其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得以展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理想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