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杨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关于存在的比较研究
——马克思和巴门尼德
周杨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爱利亚学派是古希腊哲学派别代表之一,而巴门尼德正是爱利亚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的存在论影响深远且颇具争论;而马克思也提出了存在论,那么二者的存在论究竟有什么异同呢。
存在;马克思;巴门尼德
希腊哲学以认识世界的本原、本质,追求真理为己任。早期的希腊哲学家分为爱奥尼亚学派和南意大利学派,它们在千变万化的现象事物中寻找某种同一的“本原”。这个“本原”被他们称作“始基”,就是万物从其中产生又复归于它的东西。这个“始基”他们把它当做“火”、“水”或者“数”。然而,爱利亚学派中的巴门尼德却认为应该以“存在”作为万物的始基,他既反对赫拉克利特的“火”,也反对毕达哥拉斯的“数”,最终以自己独立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
在保罗·爱德华兹主编的《哲学百科全书》的“形而上学”中写到:“最恰当的说,形而上学开始于巴门尼德,因为在他残留的作品中发现,至少是暗示了作为一门独特的哲学探索的形而上学的一些典型特征[1]。”所以,巴门尼德奠定了在形而上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因为受到了克塞诺芬尼的影响,巴门尼德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哲学概念,即不变动、独一无二、不生不灭的“神”就是“存在”;一切处于运动流变之中的事物就是“非存在”。巴门尼德说:“信心的力量也决不容许从非存在物中产生任何异于非存在物的东西来。因此正义并不放松它的锁链,听任存在物产生和消灭,而是牢牢地抓住存在物。关于这一点,可以判定的乃是:“或者它存在,或者它不存在。”
“它没有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作为完整、统一、联系的东西[2]。”存在不会自己产生,也不会自己灭亡。在巴门尼德看来,“火”“数”这些东西对于他来说,它们会变、会动,所以是非存在,只有存在是始终如一的,不会因为时间的长短而变化,也不会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存在物是不动的,被巨大的锁链捆着,它是同一的,永远在同一个地方,居留在自身之内[3]。”巴门尼德认为存在作为一个万物的始基,它当然应该领导万事万物,应该是没有缺陷的,是永远不会消灭的。如果一个领导着万事万物的始基都会消灭,那么其他的物也会被消灭。所以,存在不能动、不能被消灭。巴门尼德认为存在物被锁链锁着,是因为一个物体应该是有限定的、是有形体的—存在是球形的—从中心到每一个方面的距离都是相等的,如此它的各方面才是完满的,是没有缺陷的。
巴门尼德存在学说的提出,使后代学者对哲学问题有了新的深思,也给哲学界作了重大贡献—奠定西方哲学形而上学的基石。他的存在与思维的同一性的提出,也给西方哲学家们打开了认识论从语言中寻求线索的大门。巴门尼德的哲学思想在哲学中有着重要地位,虽然他存在着唯心主义的思想,但也推动了思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巴门尼德认为,能够被思想或说出来的东西与能够存在的东西是同一个东西,因为他说:“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能够被表达、被思想的必定是存在的。”“思想只能是关于存在的思想,因为你找不到一个没有它所表达的存在的思想。”所以,他总结道: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结论[4]。因为赫拉克利特所说的“火”和毕达哥拉斯所说的“数”,这些都是用语言所不能表达出来的,因此它们不能成为万物的始基,所以是“非存在”。
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只能是被思想或说来的东西,与存在是不变动、不生不灭的有着自相矛盾。我们的语言是非常丰富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我们都能用语言加以形容,也许在某个特定时间段不能,但是这会随便人们对知识的丰富而把一些东西给定义出来。那如果说只要被定义出来的、被思想出来的东西就是存在的话,那哲学中作为本体、始基就无处不在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思维与存在作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4]。”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为思维能不能认识存在,即世界能不能被认识。如果承认思维与存在是具有同一性的,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就是属于可知论、唯物主义者;如果认为思维和存在不是同一性的,认为世界是不能被认识的,就是属于不可知论者、唯心主义者。
巴门尼德的思维与存在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看似相似,实则区别很大。首先,巴门尼德提出的思维与存在是同一的,是建立在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基础上,他只看到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但是在分析它们同一的时候,走向了唯心主义。他认为感觉知识是不可靠的,由感官得到的只是“意见”,真理的认识要远离感官。“要使你的思想远离这种研究途径,不要遵循这条大家所习惯的道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以及舌头为准绳,而要用你的理智来解决纷争的辩论”。其实在真理与意见中,我们不能扔下哪一个不管,应该把他们结合起来才是更加完美的,正因为巴门尼德否定了意见,片面的、孤立的谈论真理,由此他走向了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其次,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思维与存在用辩证法的思想去研究它,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思,社会意思反作用与社会存在。使它成为一个科学的哲学。给后人们提供了正确的哲学思想。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运动与静止是一对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运动是指事物、现象和过程的变化。世界上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也不存在没有运动的物质。所以,世界上的一切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并且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但是,虽然事物都是在绝对的运动着,但是也有某种静止的时候,这种静止是暂时的、有条件的。可以说,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能只看静止或者只看运动,应该把两者联系起来。
巴门尼德把“存在”学说作为本体论来研究,然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本体论却是物质。它们的区别显而易见,巴门尼德认为他的本体应该是不生不灭的,不运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则相反,强调物质与运动的不可分割。其实,笔者认为,很显然巴门尼德把“存在”理论化了。他只是从逻辑的、抽象的推理方式推理出:世界的本体应该是什么,但是却没有从实践出发,没能把握住现实的,以至于导致走向了唯心主义的倾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就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社会存在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存在决定论在整个世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存在决定论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应该从社会存在的实际出发,而且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一个国家的社会生活物质方面的发展不会是固定不变的,始终是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也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必须要用发展、全面的眼光看待问题。
[1]《古希腊罗马哲学》[D].商务印书馆,1961:51.
[2]《西方哲学原著选读》[D].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31.
[3]《西方哲学原著选读》[D].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33.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D].中文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C502
A
2096-4110(2017)03(a)-0007-02
周杨(1992-),女,汉族,重庆涪陵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