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勇
试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林勇
我国是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的比例占一半以上。随着社会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进城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难题,那么留守儿童应该如何教育呢?本人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浅析: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水平本身不高,教师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兼顾每一位学生,因此,逃学甚至辍学的学生很多。从我校每一次成绩监测来看,成绩较低的学生占总数的46.2%。这部分学生在小学六年级就有辍学迹象,初二时就全部辍学了。很多留守儿童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部分学生还存在暴力倾向,这给道德教育增大了难度。
(一)调整政策,解决外地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问题
鉴于父母在儿童成长中的不可替代作用以及农村隔代监护和亲戚监护的种种弊端和局限,本人希望政府能通过户籍、借读等方面的政策,降低对农民工子女的收费标准,减免额外费用,实现最优的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子女身心全面健康发展。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
一是进一步推进寄宿制教育,政府应该多建设寄宿学校,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尽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住宿便利,让他们在教师、同学的和谐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全方位的监督、照顾与关爱。二是充分利用假期、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交流,形成合力。三是建立留守儿童跟踪管理档案。学校要对留守儿童登记备案,跟踪分类,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教育和管理,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分享他们生活中的苦与乐,成功与失败。
(三)转变学校及教师的教育理念
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知识的同时,也要关注儿童的身心健康,对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教师应格外关注,更要在课程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使他们自尊、自立,帮助他们做到知法、守法,引导他们安全、平稳地度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那样,关心、呵护他们,使他们不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不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孤单、失落和自卑;多和他们谈心,多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四)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通过大力宣传,学校要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使其充分重视子女的情感需求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即使没有能力将孩子带到城市,也应留下一位家长专门负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以保持亲子关系的存在与完整。当两人都出去时,则要改变与子女的沟通交流方式,最好每个星期和子女联系一次,不仅谈学习,也要关注他们的道德发展和精神需求,这对孩子的发展非常有帮助。
(五)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有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真正做到标本兼治,妥善解决。
(作者单位:丹东市宽甸县毛甸子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