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研究

2017-03-11 10:03
关键词:华里晋察冀边区冀中

(洛阳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研究

牛 建 立

(洛阳理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洛阳 471023)

解放战争时期,为了满足党政军机关团体及广大民众的通信需要,晋察冀边区政府把抗战时期根据地的交通机构改为邮政管理局,开展大规模邮政建设,实行企业化经营,完善制度,健全机构,科学管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成绩,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邮票

晋察冀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建最早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华北北部,抗战胜利时,发展扩大到热河省、察哈尔省全部、河北省大部,山西省、绥远省、辽宁省各一部,设2个省政府(热河省、察哈尔省)和冀晋、冀察、冀中、冀东等4个行政区。1947年5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冀热辽行政区(包括冀东、热河、冀热察)划归东北区领导,晋察冀边区还辖有察哈尔省和冀晋、冀中、察哈尔等3个行政区(为了研究的连续性,文中还包括1947年5月以后冀东区的部分内容)。在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把抗战时期的交通机构①改为邮政机构,实行企业化经营,制定和完善制度,健全机构,科学管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业务量和邮路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晋察冀边区解放战争的胜利、边区政权的巩固和其他事业的发展乃至新中国邮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学术界对根据地交通邮政研究的成果还不多,仅对其发展概况及其经验作了简要介绍,且以陕甘宁边区为主②,对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几乎没有涉及。笔者不揣浅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请教于方家。

一、边区邮政的创立和发展

解放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把抗战时期交通机构改为邮政机构,又接管、改造新解放地区的原日伪的华北邮政和国民政府的原中华邮政,建立了人民邮政。

1945年10月5日,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在张家口成立,边区行政委员会要求“各级政府不再重建通信机构,各级政府通信组织要与各级邮局统一,干部、交通员也要统一起来”[1]71。解放战争初期,冀中区决定:“各级原有交通组织,自今年(1946年)起改为邮政组织,同时改归政府领导,原有交通干部、交通员、枪支、交通工具一并划归邮局。”[2]741945年8月23日,晋察冀边区交通总局奉命派员接管察哈尔地区的张家口、张北、宣化、柴沟堡等地区的伪蒙疆邮政。随后,热河省解放后成立邮政管理局,接管了热河省的伪满洲国邮政。1945年11月~1946年3月,冀晋、冀中、冀东等老解放区都先后实行了邮政,并接管了该地区新解放城镇的伪中华邮政,经改造后成立解放区邮政。平津战役胜利后,华北邮政总局又接管了平津等大中城市的中华邮政。1949年2月,华北邮政总局随华北人民政府迁往北平,以此为基础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

二、边区邮政的经营和管理

(一)邮政的企业化经营

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交通邮政主要为党政军机关免费服务,没有实行经济核算。解放战争时期,邮政是由晋察冀边区政府经营、为党政机关和广大群众服务的新民主主义公营企业。

实行企业化经营,主要方法是普遍实行有资寄递。边区邮政局是公营企业,不同于过去的交通队、电话站,有单独的经济核算,实行“企业化”经营就是要达到经济自给之目的。

1946年6月22日,晋察冀边区发出《为贯彻企业化方针的通知》,要求:“各级政府及机关交由邮局除工作上应给各种帮助外,凡交由邮局发出之公文函件及所安设之电话,均需按边区邮电管理局所规定之规则缴费,不得借故不缴;各级政府之公文函件应尽量交邮局寄送,一般不另设交通员。”[3]181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在华北交通会议上指出:“企业化方针是完全正确的,要保证企业化,第一邮件要收邮费,不论公私邮件,除前方部队外,一律不应要求免费;第二要适当提高邮费。”[4]1041946年年初,晋察冀边区邮政实行有资寄递,“每件平信为本市1元、外埠2元。其后因物价上涨,再次提高为2元、4元。直至(1946年)5月1日,又调整为平信本市5元、外埠10元”[3]209,并随着物价上涨提高邮资标准。1946年4月,冀东区邮政局规定:“废止免费(邮寄)机关公文、书报、印刷品等之办法,自4月25日起,不论公私函件,一律按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规定的资费表取费。未纳或未纳足者,以欠资办法,向收件人加倍索取。”[5]94

(二)邮政的科学管理

邮政机构建立和实行企业化经营以后,只有科学管理,才能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发挥其服务社会的功能,也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晋察冀边区邮政部门从以下5个方面加强科学管理。

第一,健全邮政业务制度。现代邮政需要一套科学、严格和严密的管理制度,才能提高寄递的准确性、准时性和高效性,所以,健全制度是邮政建设的第一步。1946年,晋察冀边区政府颁发了修订后的《邮寄章程》,制定严格的邮政制度,统一了邮政的术语,任何人都不得擅自改动和乱用。为防止特务破坏,保守机关秘密,保证邮件安全,经中央局批准,实行边区领导机关邮件信箱转寄办法:按党政军三个系统分别编为X字信箱第X号,一切邮件一律不再写原机关名,只写指定的XX邮局转XX信箱,信箱字头冠规定地名,以免误转。1946年,晋察冀边区先后统一了各项邮用戳记,规定业务戳记为交通公事、抗日军人家属免费、外区邮件免费、欠资、退件和曾按无着件处理等6种,军邮局另有军邮免费和烈士遗物等2种,对每种戳记的式样、盖用范围、颜色和保管责任都作了统一的明确规定。

冀中邮政局制定严密的规章制度,包括平衡合拢、勾挑核对、交接验收以及干线的排单、分拣的验单、营业的票款管理等制度,要求各局严格遵守,并把责任落实到人。有的局规定了三查制度(即自查、互查、再查)、有的局规定了四查制度(即查挂单、查寄单、查排单、查邮件)、有的局规定了四清制度(即登清、发清、装清、交清)。根据检查中出现的错误,研究分析,吸取教训,修正、改进不完善的业务制度,将业务制度扎扎实实建立起来,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邮政业务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健全与贯彻落实,显著提高了员工的作业效率与技术水平,从根本上促进了华北解放区邮政建设的发展。

第二,精简机构,减少人员。根据企业化经营要求,晋察冀边区邮政局确定人员编制,减轻负担。1946年4月~8月,冀中邮政局根据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组织机构的指示,两次整理、调整邮政网路,合并支局,建立乡村投递站。经过调整,“冀中分局下设专区督导处4个,办事处1处,县(市)邮局52处,邮政支局76处,邮政代办所166处,投递站877处。正式编制830人,比原有人员1 469人减少43.5%,编余的639人,都由县作了妥善安排”[2]175。这些改革不仅精简了机构,减少了人员,压缩了开支,减轻了负担,而且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促进了邮政的发展。

第三,建立视察研究室,监督检查各项工作。1946年,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规定:“视察员对所辖各级局的工作方针、章则、制度、指示、计划的执行情况有督促检查之权,可以了解各级局的财政经济状况及检查会计账目,依据各样章则制度规定等协同各局主管干部对各样邮政工作加以讨论,研究处理改进技术或建议,并(有)对某一局具体帮助组织局务及工作之权,检查一切违法失职人员。”[3]244

晋察冀边区邮政局还制定了巡视制度、会议制度和汇报制度。“巡视制度是:边区视察员到各地区检查工作,一般每半年一次,每次3个月左右。会议制度是:定期室务会每周一次,讨论本周内应进行的工作,外出视察组原则上也坚持会议制度,但可看当时工作情况而确定临时会。汇报制度是:外出视察员直接向室或局作书面汇报,一月一次,临时问题可随时作汇报或可按工作性质、或工作阶段汇报,回局后必须作全面的口头汇报,个别问题可作整理汇报。”[3]245视察研究室的建立,对邮政干部职工各项工作在制度下运行、防范贪污腐败和各种差错,起到了积极作用,使解放区邮政在现代邮政建设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第四,科学规范人事管理和人员培训。为考核员工和培养、提拔使用干部,晋察冀边区邮政局制定了《邮政人员鉴定办法》(1947年8月8日)和《关于培养提拔邮务人员的指示》(1947年9月8日),对邮政人员的工作成绩和缺点、工作能力、联系群众等进行鉴定,有重点、有条件地确定培养提拔对象。1948年上半年,晋察冀边区邮政局制定《邮政人员暂行管理条例》,包括总则和附则,共6章26条,对邮政人员的任用和调整、干部工作、邮政人员管理、奖励和惩戒作出详细规定,内容具体,切合实际。这有助于培养和选拔各级邮政领导干部,调动了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更好地促进了邮政建设。

与此同时,邮局开办邮政业务、会计、发行、财务管理训练班,提高各级邮政人员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和业务技术水平,培养骨干员工,促进了邮政业务的开展和任务的完成。晋察冀边区邮政系统人事管理制度日渐走上规范化轨道,有力地推动了邮政的正规化建设。

第五,邮政员工实行薪金制。抗战时期,晋察冀根据地交通人员实行供给制,但平均主义的供给制不利于邮政的企业化经营。因此,根据有关规定,邮政管理局改供给制为薪金制,向员工发放实物,“冀察区全体人员按现在职位、业务熟练及指导之能力、过去工作的历史及斗争经验、现在对工作的态度,划分5级评定工资,一级三等,(每月)小米550斤、500斤和460斤;二级四等,小米380斤至460斤;三级五等,小米300斤至380斤;四级五等,小米240斤至300斤;五级四等,小米180斤至240斤”[3]340-341。冀中区邮政管理局规定,干部职工薪金评定标准“从德、才、资三方面兼顾,作全面地衡量,并以职位、业务熟练程度为主要条件;评定时各局干部应掌握各个人的具体情形,使其有所差别,反对不分工作态度、不分贡献大小的平均主义思想。平均待遇实际上是待遇上的不平等,使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受到限制,而有碍于建设的迅速发展,应认识到按贡献大小决定待遇高低才是合理的”[2]121-12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这项有益的尝试,有一定先导意义。

三、边区邮政业务开办和扩大

各解放区邮政局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开办多种业务。

(一)邮票发行

邮票发行是国家主权的象征,发行邮票是解放区政权机构存在和巩固的重要标志。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政府已经开始发行邮票,解放战争时期,邮政企业化经营方针要求发行邮票。1946年4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又发行了“抗战胜利纪念”邮票(小型)。

华北邮政总局成立后,邮政业务量迅速增长,急需新邮票。除继续使用原晋察冀边区各版邮票和加盖改值原部分邮票和中华邮政邮票外,华北邮政总局还发行华北版新邮票。1949年年初,华北邮政总局发行了《冲锋图和生产图》《“五一”国际劳动节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八周年纪念》《天安门图》和《生产图》(雕刻版)等新版邮票。发行邮票,巩固了政权,增加了收入,进一步促进了晋察冀边区邮政事业的发展。

(二)函件、包裹寄递和汇兑

函件、包裹寄递和汇兑是邮政的基本业务。晋察冀边区邮寄章程规定,“凡邮件全部或一部属于通讯性质的,都按信函类交寄”[3]290;“凡可邮寄的物品,除信函外,都可作为包裹向邮政局及规定之局所交寄”[3]295;“本局各级局及指定站所办理区内之公私汇兑”[3]299。各地邮政部门还在夏天代售暑药、学校开学代售书籍课本,代理散发工厂作坊的产品宣传单、广告单。冀中区开办了代售代购成药草药业务,规定“河间、大城、建国、献县等十个邮局为重点代售局,主要代售止痢散、口疮药、平地散等”[2]105。“凡冀中各地名优特产,如辛集的皮革、安国的中药材、定县的机器造纸、河间的自行车零件等等,各地邮局都与他们有代购、代售、代收货价的联系。1948年邮局还开办了‘保险信封’业务”[2]199。

(三)报刊发行

报刊发行是邮政部门的一项传统业务。冀中区邮政管理分局自1946年承担《冀中导报》的发行工作以来,仅一年即扩大了发行面,使解放区的人民群众及时看到党的方针政策,做好支前等各项工作。

此外,随着晋察冀边区邮政的发展,邮政拟办业务有:“保价信函、存局候领和专用信箱薪袋;准备推广扩大的业务有:储蓄、电汇、存放款、明信片、快递邮件、推广快递及存局候领包裹、集邮、航空邮件和产(财)物保险。开展兼营业务有:代售印花税票、代收税款、代买轮船汽车票、代觅地址。”[4]146-147

四、边区邮政建设成就显著

晋察冀边区邮政从无到有并日臻完善,科学经营管理,建设成就显著,这可以反映在邮政业务量快速增长上。“1946年,冀晋、冀中、察哈尔等三个区共收寄邮件269万多件,1947年,冀晋、冀中两区收寄共403万多件,1946年7月,邮政局已达1 070处。1947年3月,三个邮区的邮路长度已达35 866华里,乡村投递路线22 337华里,共计58 203华里。邮件传递速度由1946年1月平均每人每日40多华里,提高为5月份的85华里。在主要干线上,实行昼夜兼程,接力传递,人歇邮件不停,速度大为提高,到1947年9月,由日行100华里提高到了150至180华里”[3]7-8。

在冀中区,“1946年12月,信函1 541 819件,其中机关公文250 315件;收寄包裹2 776件,投递包裹1 997件;开发汇票2 186张,款额16 562.6万元;兑付汇票1 993张,款额15 987.1万元;出售邮票16 343.6万元”[2]25。1947年发展到:“全年共收寄平、挂信函、公文、新闻纸、印刷品等各类邮件2 346 510件,投递3 853 191件。”[2]301948年取得了更大的成绩,全区42个县(市)邮政局(除10专区13个局外)全年各种业务量及收入情况是:“1、信函收寄:普通626 068件,挂号166 558件;投递:普通237 905件,挂号159 882件;经转:普通1 436 682件,挂号120 867件;2、包裹:接收6 628件,34 098斤;投递5 123件,24 545斤;经转7 417件,8 818斤;3、汇兑:开发(票)4 641张,192 462.6万元;兑付3 177张,324 536.28万元;4、代售41 520件,得手续费6 222.06万元(4个月);5、代购754件,得手续费7 341.28万元(4个月);6、散发传单758张;7、发行报纸:《冀中导报》202 177份,《人民日报》10 164份,《新大众报》18 519份(6个月),《冀中群众报》99 248份(7个月)。”[3]35-36

邮政线路发展也很快。邮政作为人类社会的基础设施,具有广泛性和公益性,需要依靠统一的、组织严密的、运行可靠的邮政网络系统来完成,所以邮政线路建设也是邮政建设的重要部分。1947年5月~12月底,“冀中区邮政线路已普及全区,以河间为中心纵横贯串冀中东南西北4条(至各分区),计长1 097华里;辐(射)联(通)于干线的支线(至各县)计长13 953华里(边缘县未统计在内)。以上共计38 141华里,并东与渤海、南与冀南和太行、西与冀晋和察省、北与冀东等区邮线相连”[2]90-91。到1949年4月,“冀东全区邮路总长7 239华里,其中干线1 608华里,包括大车班邮路150华里,占全长的9.3%;自行车班邮路1 388华里,占全长的86.3%;步班邮路70华里,占全长的4.4%。支线全长5 651华里,包括自行车班邮路3 511华里,占全长的62.14%,步班邮路2 140华里,占全长的37.86%”[5]175。

邮政工具的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平津和华北全境解放,铁路公路逐渐恢复,不仅火车、汽车邮线增加,而且还有水路邮线,又因地区扩大,自行车邮线大大增长,邮件重量增加,驮骡及步班邮线相对减少,马车邮线则相对增加。“1948年12月份全区干支线共长19 501.2华里,1949年6月份则为34 894.3华里,计增15 393.1华里。近代化工具增加了4倍多,自行车邮线增加了几乎一半,驮班、骑班和步班邮线比去年(1948年)减少500多华里”[4]142-143。

当然,由于受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和天灾人祸的影响,晋察冀边区建设安全便利快捷邮政的愿望没有完全实现。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各方面努力,在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能取得上述成就,实属不易,对解放区其他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

五、边区邮政建设影响深远

邮政是以传递实物载体信息为主,为政府、群众服务的社会公用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即“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一)邮政建设为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战争瞬息万变,通讯联络尤显重要。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解放区的中心工作是支援前线,晋察冀边区各地邮政部门纷纷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支前邮局或军邮局,随军南征北战。军邮局与地方邮局(站)合作免费寄递军队及战士邮件,稳定了军心,鼓舞了前方指战员的斗志,提高了战斗力。“冀中邮政局在固安保卫战中,保持了地方与部队之间的联系;在徐水战斗中主动派专人负责前后方联系,解决了对前方报纸的输送,并免费为战士投递家书”[2]134。在通讯条件极端艰苦的战争条件下,各级军邮机构和地方邮政部门真正担负起了“联络党、政、军、民的枢纽,沟通前后方桥梁”的任务,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 邮政建设使中共在政治上的收获更大

邮政建设是中共在解放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此前城市中的中华邮政主要“为国民党的军政机关、达官贵人、资本家和大中型商业服务,一般市民和贫苦群众是很少使用的”[6]177。随着晋察冀边区邮政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成了邮政的主要服务对象。“献县的农民说:你们(邮政人员)送包送汇给我们解决了大问题,我们到县城取包裹,拿汇款来回跑几十里,得半天时间,你们把包裹汇款送到家,为我们节省多少时间和劳动力呀,应该谢谢你们。河间县一个商业老板说:我们到邮局办个手续,就把货送上门来了。过去跑外的(采购员)到处跑,也没有像你们这么痛快,真是人民邮政为人民啊”[2]199。过去无人关心的底层民众,从共产党那里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自己又不承担什么风险。群众是最现实的,他们在对比各种政治力量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共产党是他们利益的忠实代表,从而坚定地拥护中共革命,跟着共产党走。

毛泽东在1934 年1月江西瑞金第二次全国工农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么?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么? 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这是无疑的。”[7]138-139毛泽东这段话是在江西苏区时期说的,但道理是一样的。美国著名记者斯诺1936年访问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他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中共的社会经济政纲是革命政党与那些因为赤贫而将土地、粮食和生存放在首位的农民建立起密切关系的关键。美国外交官谢伟思1944年访问延安后也认为,农民愿意与中共军队一起战斗,因为他们认定共产党是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战[8]608。得人心者得天下。邮政建设使中共获得了占根据地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的支持,也就获得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援,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邮政建设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奠定了基础

由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邮政合并发展而来的华北解放区邮政事业,在组织机构、制度建设、经营管理、业务内容、邮政网络、邮政设备、人员配备等方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奠定了坚实基础。1948年~1949年,随着解放战争的快速推进,华北解放区很多邮政干部职工随军接管新解放地区邮政,成为这些地区邮政恢复和发展的主要领导和骨干力量。1948年12月,华北各解放区邮电局合并为邮电总局,华北人民政府任命晋冀鲁豫边区邮务总局局长苏幼农为邮电总局局长、晋察冀边区邮政管理局局长成安玉为副局长。1949年5月21日,华北人民政府交通部将原交通部邮电总局改称邮政总局。1949年11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成立,辖邮政总局和电信总局,统管全国邮政、邮电。1949年12月26日,政务院任命苏幼农为邮电部邮政总局局长。邮电部邮政总局的成立,预示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邮政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综上所述,解放战争时期,尽管处于战争年代,社会动荡不安,经济技术落后,但晋察冀边区邮政建设仍然取得了很大成就,实行企业化经营,完善制度,健全机构,科学管理,业务种类和数量不断扩大,邮路发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解放战争的胜利、巩固解放区政权、促进其他事业建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建设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注释:

① 1948年晋察冀边区和晋冀鲁豫边区合并成立华北解放区,所以文中晋察冀边区包括华北解放区的部分地区;这里的交通指传递文件、信件和发行报刊.

② 参见袁振武的《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邮政事业的发展及其经验》,《西安邮电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第64-68页;张劲的《传邮万里国脉所系——抗战时期的中国邮政述论》,《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1期,第30-35页.

[1] 成安玉.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热察区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2.

[2] 成安玉.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中区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3] 成安玉.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晋察冀边区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4] 成安玉.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华北区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

[5] 成安玉.华北解放区交通邮政史料汇编:冀东区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5.

[6] 中共保定市委党史办公室.解放保定——保定解放四十周年资料专辑[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

[7]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版).

[8] 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中外学者论抗日根据地[M].北京:档案出版社,1985.

Postal Construction in Shanxi-Chahaer-Hebei Border Areas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NIU Jianli

(College of Marxism,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Luoyang 471023, China)

During the War of Liberation, in order to satisfy the correspondence need of institutional organs, the branches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he government, the army and the broad masses, the Shanxi-Chahaer-Hebei border regional governments changed the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s into the postal administrative bureaus, carried out a large scale of postal constructions, perfected the systems and improved the constitutions, scientifically managed administrations and constantly expanded the spheres of business and made a remarkable progress and had the positive effects.

the time of war of liberation; Shanxi-Chahaer-Hebei border regions; postal construction; stamps

10.3969/j.issn.1674-5035.2017.06.015

K269

A

1674-5035(2017)06-0082-06

2017-09-14

牛建立(1969-),河南确山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河南省教育厅2018年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晋察冀根据地邮政建设研究(1937-1949)(编号:2018—ZZJH—344)”、洛阳理工学院2017年预研项目“华北根据地交通邮政建设研究(1937-1949)”(编号:2016YR02)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闫丽环)

猜你喜欢
华里晋察冀边区冀中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保定冀中药业有限公司
蜜獾哥的别样温柔
酒中日月
偏 见
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村政权的性质及组织形式
彭真的《关于晋察冀边区党的工作和具体政策报告》
简论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兵役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