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长英 林凡瑞
维持课堂秩序 掌控“有效课堂”
◎宋长英 林凡瑞
教育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单看当下的中小学教师,论文凭个个都能达标,论知识都堪称丰富,但教育教学效果却差异很大,甚至有天壤之别,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情况往往是这样,很多教师的文凭并不比别人高,知识并不比别人丰富,授课艺术更是平平常常,看起来貌不惊人,听起来语不压众,甚至是窝窝囊囊一分子,但是,看人家班级呢,却是管理得有条不紊,一丝不乱,课堂纪律更是好得很,学生愿意静下心来听他讲课,声声入耳,字字进心,教学效果相当好,成绩也是很突出;相反,有一些文凭相当高,知识非常丰富的老师,教育理论掌握得熟练,教学花样摇曳多姿,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考核成绩很不理想。
原因何在?我们认为这不是教学态度的问题,而是教育方法的差异,在于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于教学组织和对“有效课堂”(有别于“高效课堂”)的掌控上。而“有效课堂”的落实要有严明的纪律作保障,课堂纪律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课堂的高效与否,也标志着教师管理水平的高低。
维护好课堂秩序,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价值的体现,更是每个授课教师的愿景所在。然而,学生毕竟是活生生的人,是处于躁动期的活跃分子,很多时候他们会以“不安宁”来对抗教师的尊严,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针对这些不安分的学生,教师该做何种态度,又该如何“安抚”,这就像有多少个读者就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教师有每个教师的方法,那真是各有千秋了。其实,学生不遵规守纪的情形也是千差万别,有着轻重缓急之分,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分别对待,不可千篇一律,胡子眉毛一把抓。
有的学生虽然不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但这只是个体行为,对他人没有破坏性,影响不是很大,他们有时把头插进课桌洞里默默看着什么,有时用手玩弄一样物件,有时眼睑低垂无精打采,让思绪去了爪哇岛……对于这样轻微性的非守纪学生,老师切不可横加指责,大做文章,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不但对这些学生打击过大,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也分散了其他同学的注意力,影响到全体同学的学习,让有效课堂变得低效,得不偿失。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的时候,经验丰富,方法巧妙,他们悄然行事,从不打草惊蛇,殃及池鱼。而是巧妙运用暗示法,让对方受到心灵的触动。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既有“看”的功能,又有传情达意,让人心领神会的妙用。老师在课堂上,除了用嘴说话以外,还要善于运用眼睛传情,把眼睛擦亮,时不时地“扫射”目标,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认真程度,一旦发现个别学生不注意听讲,开小差,做小动作,就让目光久久停留在他身上,要么来个善意的提醒,要么来个真诚的责怪,要么来个小小的怒视……一般来说,孩子们是有悟性和自觉性的,他们的眼睛也是一扇心灵的窗口,这一扇窗口会及时地接纳其他窗口传递的信息,并能及时地做出判断,矫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端正自己。此乃此时无声胜有声。这是教育的大境界,不动兵戈不战而胜。
这是在语言暗示没有达到效果的时候,运用的另一种暗示法。有的学生“专心致志”搞小动作,有的学生聚精会神盯着桌洞里的东西,注意力高度集中,处于免打扰状态,那扇心灵的窗口不屑向你打开,你用眼睛暗示,毫无效果,瞎子点灯白费蜡。机智的老师会端着教本悄无声息地走到他身边,要么轻轻摸下他的头,要么用身子磨蹭他的身。这时候,这个孩子就会猛地一惊,知道自己犯了错,老师给他提示了;就会羞赧地抬起头,聚精会神看黑板,看老师,毕竟还是要脸面、懂道理的学生多,老师给他留了面子,也该给老师面子了,何况学习也不是给老师学的。而老师也没事人一般又走上了讲台,开始“唐宗宋祖,王朝马汉”了。这也是教育的大境界,稍动兵戈而大获全胜。
如若是前两种暗示均不奏效,或者老师不善于用眼睛和身体去做事,而语言功能又是相当不错,说话既婉转又能击中要害,那就不妨用语言暗示法。当然了,直接的说辞有些苍白,会让当事者自尊心大伤,也让其他无辜的学生心中不快,倒不如把话说得婉转动听,一句话有千万种说法,何乐而不为呢?例如把该说的话巧妙地糅合到授课内容里,故意来一句幽默:“啊哈哈,哪个小生不在听老师讲课呢?让那李白去打你屁股了。”例如突然来句警示语:“同学们,向我这边观看!”教杆蓦地敲一下黑板,眼睛故意向那边看去,让人一听,来好戏了,几个不守纪律者大多就会集中注意力“向我这边观看”了,毕竟人都是有自知之明的。这是教育的大智慧,妙语连珠里获取了“有效课堂”的真实性。
有的学生却不同了,他们破坏纪律,不会这样静悄悄,而是喜欢搞一些恶作剧,让大家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师那里去,让老师的耐心受到严重考验,甚至让老师难堪异常。老师是“武斗”呢,还是智取呢?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武斗者有之,智取者亦有之,但武斗当时震慑力强,却伤了和气,对于双方都是不利,何况治表不治里,一旦那学生破罐子破摔,就会故伎重演,变本加厉;倒不如智取,计上心来,巧设一法,化害为利,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比如说,有个比较调皮的男孩,在上学的路上捉了一只蝉,这蝉偏偏是雄蝉,会叫唤。他把蝉放进了文具盒里。上课的时候,课堂安静得要命,做着的几道题目偏偏又是很难,让他产生了厌倦之心,烦躁之余,便去玩弄起那蝉来,在文具盒里憋闷半天的蝉,一旦重见天日便扯着嗓子响彻起来,安静的课堂被打扰得一塌糊涂,老师气得心中堵结,觉得很有必要管制一下,但老师还是决定不武斗,而文斗。
没有做过老师的张爱玲说过一句很同情老师的话,她说,做老师不容易,一要演戏,二要做人。这话一点也不假,老师很多时候是在“演戏”。这个时候,这位老师就开始演戏了,他说道:“哎,怎么了,我似乎听到了蝉的叫声,很响彻呀。”大家的眼睛齐刷刷瞅向那位同学。老师说:“哎哟,原来是张航同学弄来的蝉呀,拿来我看看吧。”老师很快从张航手里弄来了蝉,问:“同学们,蝉的叫声好听吗?”同学们的回答无非就是“好听”和“不好听”两种答案。老师借题发挥讲述了蝉是如何叫的,蝉为什么那么拼命叫的道理,原来蝉的寿命很短,它需要不停歇地高叫,证明自己的存在,它在为大地歌唱,为蓝天高歌,生命不息高歌不止,这点是不是对我们的人生有启发呢?同学们都说“有”。博学的老师又顺手写下一首虞世南的蝉诗:“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老师简单分析了诗意,领着大家齐读几遍,同学们在无意之间懂得了一些知识,学会了一首古诗,真是受益匪浅。这时候,老师一个转折,说:“但是,蝉应该是‘流响出疏桐’,不该在教室里高唱,现在我们就放飞它吧。张航同学同意吗?”老师打开窗子,把那捣乱的蝉放飞了。张航知道老师的话里有奚落他的成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感到很不好意思。
还有的同学就更不同了,他们没有良好的心态,没有幽默的特性,个性强烈,性格暴躁,星星之火便可燃烧。课堂上,也许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丁点小事,就与同学吵起架来,别人一旦不礼让,就会矛盾升级,大打出手,也不在意同学们的感受,也不在乎老师的存在。这样的性质就比较恶劣了,把课堂搅得乌七八糟不说,还有一种挑衅的性质。但课还是要上,教学内容还要按时完成,怎么办?就要先抓主要矛盾了,想办法制止住“暴乱”才是当务之急。于是,老师要么幽默化解,要么断喝一声,要么将他们隔离开来……然后,脆生生地交代一句:“这是课堂,不是武斗的地方。有再大的事情可以和平解决,可以课下解决……好吧,你们下课到我办公室一趟……现在,我们继续上课!”知趣的他们一般是会冷静下来知错就改的,毕竟是学生。待到下了课,老师再把他们请进办公室,慢条斯理地调查原因,和风细雨地批评教育,一点也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是两全其美。
反思的内涵相当丰富,囊括了各个层面,而对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遵规守纪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培养,尤其重要,教师要不断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成功之处发扬光大,失败之处,既要善于面对又要及时整改,寻找原因,深挖根源,吸取他人之长,不断完善自我。同一个班级,为什么有的老师去上课秩序井然,按部就班,而有的老师去上,却是乱糟糟一团麻,这就是差距。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思想工作做得不到位,学生的思想认识出现偏差;也可能是处理问题不恰当,造成学生出现抵触情绪;还可能是教师没有备好课,草率应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弦,不愿意听取建议……万事总有因,不要总是强调客观理由,要从主观入手查找病根,以便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从而掌控、驾驭“有效课堂”,逐步向“高效课堂”迈进。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临沂第七实验小学,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郑旺镇奥德希望学校)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