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发展视角的地方高校与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2017-03-11 08:38邢伟荣任顺元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12期
关键词:协同区域文化

邢伟荣,任顺元

(1.湖州师范学院 医学院, 浙江 湖州 313000;2.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3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提出高校“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鼓励高校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和区域创新”,为地方高校推进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破解区域文化发展难题提供了路径选择。当前,文化要素日益成为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基础,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源,高校已经从社会发展的边缘走向了中心,成为区域发展的加速器、服务站,高校服务区域文化发展的职能和要求前所未有地突出,成为地方高校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此背景下,走文化挖掘、文化互动、文化协同、文化创新的发展道路将是今后高校和区域发展的重要思路,高校和区域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链接于文化这一节点,这也是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所赋予的重要命题。本文所探讨的“区域”,主要指地方高校长期发展所依存的特定地理区位与环境,一般指地市级城市。

一、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协同创新的必然性

地方高校与区域文化存在天然的耦合关系,一方面,地方高校与区域的文化发展表现出各自独特的存在方式、价值追求,呈现了独特的发展脉络,同时,二者又不可避免地互相影响,彼此互动,交融发展。

(一)区域是推动高校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英国学者埃里克·阿什比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1],对于地方高校来说,其深深植根于区域之中,区域构成其最为直接和深刻的外部环境,影响着高校的存在和发展,并在高校身上打下深深的区域文化烙印。不同的高校基于独特迥异的区域可能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特质,高校文化发展的层次与特点也深深反映和折射了区域文化的层次与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区域形成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和积极意义的历史文化、区域遗存、精神范式等,这些文化存在无不内化为高校存在和发展的独特底色和文化品格,对于引领区域的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具有重要的规范和引导意义,同样,其对于高校的发展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高校的文化发展也必然植根于区域独特、深厚、肥沃的土壤,高校的文化创新必须不断地从区域文化的历史发展中汲取营养,找准切入点,自觉实现高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的对接,努力挖掘区域历史文化的时代内涵和价值,把区域的外在形象和精神内质有机统一起来,形成文化发展的高品位。

(二)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是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

地方高校作为区域内最重要的文化教育机构,是区域文化的中心,也是区域文化的高地,其身上承载了独特的大学文化精神和文化使命,形成了大学所特有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品位,这使得大学在社会有机体中得以保有和彰显独立生命力,并成为刺激和引领区域文化发展的源泉和重要载体。“大学的科研实践、文化传播互动以及师生的社会人文观念乃至消费渗透,都会使大学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区域文化,把大学具有的前瞻性、先进的观念输送给区域,在引领区域文化的品味与发展的同时,又彰显了区域的形象和吸引力、竞争力”[2]。事实上,回顾中外大学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通过文化发展来不断引领和推进社会进步已经成为大学的最显著属性,可以说,高校对区域的文化发展功能与生俱来,文化发展的基因早已内存于高校的发展脉络和血液当中,引领区域文化发展是地方大学的重要使命。实践表明,服务区域的文化发展不仅是地方高校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地方高校在高等教育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支点。地方高校真正打破孤芳自赏,超越独立和游离于区域的文化孤岛的现状,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引领区域文化,既是外在社会现实发展的深切诉求,更是其内在使命的体现。

(三)协同创新是提升高校与区域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2013年4月11日,“2011计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首批14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主要分为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四种类型。就面向区域文化建设来讲,其关键在于高校。高校区围绕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结合高校文化特色和发展战略,成立综合、集中、高效的文化协同创新中心,构建区域和高校的文化合作平台,实现人才、信息、技术、资源、知识的合理流动,推动各创新主体的深度融合和合作,实现高校和区域文化的整体快速发展。当前,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和区域构建文化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升高校和区域文化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这一点已经得到众多实践的有效验证。

二、以协同创新推进高校与区域文化的跨越发展

在区域的文化发展中,高校和区域都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应该在协同创新中充分发挥对文化的传承、创新功能,并引领区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加强政府高校共同主导,构建协同创新共生体系

首先,应该由政府相关部门主抓,成立由政府相关人员为负责人,其他政府人员、高校管理者、科研院所、企业多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协作管理机构,有效地协调统筹协同合作。应该做好思想动员工作,明确各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具体职责,将协同创新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使各主体做到合理分工,共同协作,各司其职,责任到人。其次,建立完善协同机制。协同创新的主体包含了高校、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企业等多个方面,这些主体分属于不同系统、不同部门,其人力、物力、财力、关系、信息资源,都处于分散孤立的境地,从这些主体形成协同的意愿开始到协同的结束过程中涉及到诸多关系和环节,如果没有相应的协同机制,协调、统筹各方面力量,将难以保证协同的顺利进行,这些机制包含协同的动力机制、决策机制、投入机制、协作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评价机制等。通过建立和理顺协同创新机制来激发潜能、理顺关系、厘清责任、整合资源,保障协同创新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和释放协同的实际效能。

(二)加大区域文化供给,推进区域文化共融

协同创新从根本上来讲是文化的协同,高校作为区域文化的中心,应不断加大对区域文化的供给,积极推进文化深度融合,推动高校与区域的协同发展。首先,高校应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战略,充分利用高校丰富的文化资源,有针对性地与区域的文化进行交流融合,积极向社会开放图书馆、大会堂、体育馆等文化设施,让区域居民有机会接触学习高校先进、高雅、自由的文化精神,同时,积极邀请区域的文化人才和文化精英步入校园,开展各种主题的文化演讲、文化论坛等活动,积极有效以区域文化传播和影响校园文化。其次,高校积极挖掘区域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现实价值,开发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主动承担区域发展的文化任务。高校通过设立区域文化研究的相关课题项目,积极开展区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等方式促进文化的融合,提升和强化各主体的区域认同,增强集体归属感。湖州师范学院长期致力于区域特色文化研究,成立“湖州发展研究院”“农村发展研究院”“中国生态文明研究院”等专门机构,主动为地方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企业做好文化咨询和文化服务,并积极融入高校的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形成鲜明的人才培养风格和校园文化品味,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益。

(三)搭建文化合作平台,共建文化产业服务体系

高校与区域的文化协同创新,其关键在于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和发展战略,搭建高校区域协同的文化合作平台。文化合作的重点主要包含区域文化人才培养、区域文化专题研究、区域文化产业经营等方面,这三方面互相联系,密不可分。高校在文化合作平台的建设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高校应该积极对接区域文化需求,培养高质量的区域文化人才,同时,“以强大的团队为支撑,文化团体和企业提供资金、平台,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形成文化产业聚集区,打造区域文化精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带动系列新兴产业”[3]。通过平台大力加强与区域文化部门的互动合作,使得高校与文化企业、部门无缝对接,有效地整合协调校内外的各种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社会关系资源,并实现多部门多主体的快速、有效的联络、互动和融合,使平台的运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为高校了解一线提供文化服务实践场所和平台,努力实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创新,从而构建文化“产学研用”于一体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建立面向区域的开放式的文化产业经营服务模式。

(四)打造校地文化合作精品,共创文化合作品牌

高校与区域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于文化传承的层面上,现代区域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高校积极投身于区域的文化发展创新,在区域的文化发展中积极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产学研的一体化,加速成果的转化,为区域的文化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高校应该与区域文化部门结成文化战略合作同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引导和推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投身到文化产品的创造活动之中,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教育性相统一、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同时,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加强文化精品创作生产规划,重点支持原创性和反映时代精神、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作品创作,努力创作推出一批文化精品。多年来,湖州师范学院致力于打造“胡瑗大讲堂”“胡瑗文化节”“君子之风建设”等文化品牌,“胡瑗大讲堂”邀请国内各界文化人士定期讲座,引领了区域社会的文化,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张文化名片。“君子之风建设”活动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汲取能量,结合社团活动、通识课程设置、课题项目研究、文化演出等方式,融入教学育人各方面,使校园焕发出蓬勃生机,并辐射、引领了区域文化发展。区域在文化发展中涌现出《太湖之州》《蚕匾上的婚礼》《三张火车票》等一批优秀文化作品,其中《三张火车票》被评为“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文化走亲”品牌获得第十六届全国“群星奖”。从文化传播到文化转化再到文化创造,其致力于提高基层文化的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探索了区域文化发展的新形式,构建起多主体、多层次、多样化的区域文化发展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7.

[2] 郭孝峰,陆伟.区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融合与共生[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87.

[3] 朱旭靚.大学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和谐互动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28.

猜你喜欢
协同区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分割区域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谁远谁近?
区域发展篇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