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城市化研究

2017-03-11 08:16李翼玮
文化学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人口迁移城市化劳动力

李翼玮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系,陕西 西安 710018)

【地域文化】

基于托达罗人口迁移模型的城市化研究

李翼玮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经济系,陕西 西安 710018)

笔者从发展经济学角度,以中国农村城市化背景下的人口迁移现状为基础,探讨如何解决发展中国家过度乡城迁移和城市失业及就业不足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恢复城市和农村的经济,适当平衡社会机会。

城市化;人口迁移;平衡

衡量一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水平,城市化水平指数是人们经常使用的指标。城市化是指城市地区由于农村甚至是郊区人口集中迁移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所导致的城市物质增长。从某种意义上说,城乡转型的过程代表着城乡移民的过程。因此,乡城迁移是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也是城市化的本质要求。

一、中国目前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分析

中国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村人口,而其中的农村可劳动人口达到了6亿,这形成了阻碍中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城镇就业压力,而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体现在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妥善安置上。

目前,中国农业的基本状况是,耕地的缺乏与大量的农村人口数相伴,有耕地20.25亿亩。根据我国人均耕地计算方法,农村土地只能吸收1.4亿劳动力。同时,随着城市的急剧扩张,大量的耕地被占用,并受土地荒漠化影响,耕地面积迅速减少,这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力无事可做。同时,受城市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重男轻女生育观念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市地区,这种不均衡的增长加剧了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失衡,使得隐性失业状况普遍存在,且随着城乡收入之间的差距不断增加及农业劳动边际收益逐渐减小,大量的农民放弃了土地迁到城市,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民工潮”。这种现象增加了城市就业的压力,阻碍了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发展。[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这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型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也为中国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途径,但这种劳动力的消化是一种投资性的扩张。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大部分乡镇企业已转型为集约型企业,企业的劳动力吸收能力明显下降。此外,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完善,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部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能满足工作要求。同时,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一些企业的发展速度放缓。这些因素都降低了企业吸收劳动力的需求,造成农村劳动力就业率下降。特别是近年来,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比重增长放缓,甚至有些年份出现了负增长,这使得农村劳动力的隐性失业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效率,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会控制员工的数量。随着大中小企业劳动力需求的减少,农村就业人口减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得不到转移,失业人口增多。一些地方政府采取措施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以减轻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解决城市社会问题,减少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机会。然而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将导致刺激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下降。

托达罗表示,在他的模型中,如果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存在,农村劳动力将会持续迁移到城市地区。除非人口迁移增加了城市失业率,或降低了城市地区收入水平,从而使得可以预见到的城乡收入差距不复存在,这种迁移才会停止。这种状况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平衡状态。根据新凯恩斯的工资粘性理论与中国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实际情况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很难降低城市收入水平,而只能增加失业率。因此,城乡迁移行为决定了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的降低。

基于以上分析可得到,随着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重,它阻碍了中国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通过分析托达罗的迁移模型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不难发现,中国的乡城迁移类似于托达罗模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伴随着城市的失业状况。如何解决这个结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发展途径,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引导广大农村人口返乡创业、就业,增加农民的收入,才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然后,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移会减缓,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就业困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的问题也将得到缓解。[2]

中国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包括社会发展,涉及农村综合体系的改革和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的层次和类型也将不断变化,能实现托达罗的想法:增加农村地区的就业机会,从而减缓乡城迁移速度、缓解城市就业压力。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推进,城乡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农村劳动力会更愿意为建设自己的家乡努力而不是盲目地涌入城市,城乡之间的平衡才会形成良性循环的局面。

[1]史孝强,刘启君.A农村劳动力转移行为分析——一种基于托达罗模型的解释[J].北方经济,2006,(12):45-47.

[2]MP.Todara.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34-35.

F299.2;F124.7

A

1673-7725(2017)12-0071-02

2017-09-25

李翼玮(1988-),女,广东汕头人,助教,主要从事统计学、统计软件应用与分析、传播统计学研究。

王崇】

猜你喜欢
人口迁移城市化劳动力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人口迁移》教学设计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
“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内容详析
“人口的迁移”教学设计(中图版)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