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

2017-03-11 08:12张文珍
理论学刊 2017年6期
关键词:齐鲁孟子孔子

张文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3)

齐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厚滋养

张文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山东 济南 250103)

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与核心地位决定了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的重要作用。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形成的重要源头,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齐鲁文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

齐鲁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厚滋养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扎根于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必须立足于已有的文化传统,与这个国家、民族的现实追求和理想目标相结合,才会有生命活力,才会有源远流长的动力支撑。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已经形成独特的价值准则和价值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葆有对自己悠久文化的信心和走自己发展道路的强大定力。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核心,这一重要地位决定了其对培育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

一、齐鲁文化是中华民族价值理念形成的重要源头

山东大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齐鲁大地上,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沂源猿人”,他们生活在距今四五十万年以前的泰沂山区。新石器时代,因为山东之地居于中原地区的东面而得名“东夷”,生活其地的先民们则被称为东夷人,他们在远古时期就创造出了璀璨的文化,使得这一区域成为史前文化的中心地带,成为当时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古代神话传说中许多英雄人物大都来自东夷族,如伏羲、女娲、盘古氏、后羿、有巢氏、仓颉等,他们都已成为中华民族坚韧顽强、勇敢智慧的形象代表,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西周初年,在齐、鲁两个诸侯国建立起来以后,由于各自所面临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条件以及建国方略的不同,两国文化发展形成了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化系统: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是以东夷文化为主、以周文化为辅的一种海洋型文化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注重变革、求真务实、尊贤尚功、开放包容、尚武侠义;鲁文化则是以周文化为主、以东夷文化为辅而形成的一种大陆型文化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敦重伦理道德、崇尚礼仪秩序、讲究仁爱诚信、注重勤俭节约等。战国秦汉时期,随着政治统一进程的发展以及学术文化界百家争鸣的兴盛,不同区域文化开始大交流大融合,齐、鲁两大文化体系也渐次合流,逐渐融为一体。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基因,共同塑造了齐鲁儿女的性格特质,即忠厚正直、豁达淳朴、崇礼尚义、勇敢坚韧、勤劳智慧。这些精神品格历久弥新,具有超越时空的永不衰减的魅力,是我们培育健康心灵、塑造健全人格、提升整体素质、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也是构建中华民族价值理念的基础性资源。

中华民族主导价值观是以齐鲁文化价值体系为主体和核心形成的。中华民族价值观念是由不同兄弟民族的价值体系共同构建的,但从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主导方面看,齐鲁文化及其价值取向在塑造中华民族核心价值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国早期的文化演进轨迹,夏、商、周是源头,以黄河中下游文化为总体背景,发展出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集中表现为远神近人的人本倾向、崇德贵民的政治文化、孝悌和亲的伦理文化、文质彬彬的礼乐文化、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等等,显示着对待自然万物的基本价值态度。而以孔子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是在传承三代文化特别是周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文化及其基本价值体系与三代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没有周公不会有武王灭殷后的一统天下;没有周公不会有传世的礼乐文明;没有周公就没有儒家的历史渊源”*杨向奎:《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36页。。“没有周公和西周文化养育的文化气质,孔子的出现是不可想象的”*陈来:《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4页。。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他的思想、学问、精神品格在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心理上刻下了深深烙印。三代文化特别是其中的西周文化是儒家文化的源头,为中华文化奠定了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基础。齐鲁文化及其价值体系是中国古代文化价值的合乎规律的传承与延续,充分体现着三代文明的精神气质与价值导向,同时开启形成了后世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儒家文化所包含的基本价值理念,经过历代统治者的倡导和思想家们的阐发,成为长期封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被民众广泛接受和认同。

二、齐鲁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齐鲁文化,既是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重要资源,也是培育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像这样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都有其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4日。其中许多价值理念和思想都可以从齐鲁文化中找到根源。

1.家国同构、崇尚气节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的力量之源,是炎黄子孙傲立世界的精神之基。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层出不穷,他们以热血与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乐章,形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源头活水的齐鲁文化,澎湃着热烈诚挚的爱国激情,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爱国品格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爱国主义最重要的内涵是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鲁文化特别重视宗法血缘亲情,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姐妹,同时又向外扩展到他人、君主、国家。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论语·学而》。移孝作忠,孝忠相联,折射一个朴素的道理: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一切以国家利益为重。一个连自己亲人都不爱不敬的人也谈不上爱他人爱国家爱民族。齐相管仲,原本与召忽辅佐公子纠,公子纠死难,召忽殉主触柱自杀,管仲目睹这一切,却不为所动。对管仲的不死纠,胶柱鼓瑟目光短浅的道德家们颇有微词,讥其不忠。但深入了解管仲为人和远大志向的好友鲍叔却说:“夫夷吾之不死纠也,为欲定齐国之社稷也。”管仲早就表白过自己为了国家社稷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但不会单纯为了哪一个人而死,他曾说:“夷吾之为君臣也,将承君命奉社稷以持守庙,岂死一纠哉?夷吾之所死者,社稷破,宗庙灭,祭祀绝,则夷吾死之。非此三者,则夷吾生。夷吾生则齐国利,夷吾死则齐国不利。”*《管子·大匡》。对此,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们都表示了理解与赞同。比如孔子认为管子的这种行为是“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孔子用自己最看重的道德水准“仁”来评价管子:“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孔子还说:“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就因为管子所做的一切源于更宏伟的抱负,他是为了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没有考虑个人一己之私利和名声,这是更高层次上的爱国主义。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强盛,殚精竭虑,出谋划策,无私奉献,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孟子站在得天下的高度思考民与国的关系,认为得天下源于得民心,失天下源于失民心。要想得民心,必须与民同乐。他说:“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对梁惠王说:“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仁者无敌。”但是,当时统治者急功近利,缺乏对民众的体恤与温情,所以民心不聚,天下不稳。面对这种现实,孟子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下》。意欲激发人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挽救民众于水火。孟子还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把国家的荣辱兴衰系于一身,表现了深沉的爱国之情。

2.爱民亲民、富国强兵的政治追求

齐鲁文化在政治实践中推崇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有两个方面内涵:一是施仁政,行德治,爱民亲民重民,而不是严刑峻法;二是统治者自己要有德,以身作则,给下层民众作出榜样。推行仁政德治最鲜明的体现便是爱民,这是周公开创的传统。周公借鉴了商朝失掉天下的教训,强调得民的重要。他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揭示出民心与天意间的微妙关联,要多倾听民声,体察民情,顺应民意。鲁国继承了周公爱民的传统,重视人民的力量。孔子用舟和水的关系比喻君和民的关系,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荀子·哀公》。孟子认为得天下之道在得民,他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孟子·离娄上》。《管子》也讲:“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孟子认为统治者首先要保证让人民吃饱穿暖,然后还要对他们有一种精神上的体贴与人格上的尊重。他说:“君行仁政”,则“民亲其上”。他认为君主应该“与百姓同乐”,因为“君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贵民的思想达到极致便是著名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孟子当然不是要否定君权,而是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但是间接地也起到了保护人民利益、尊重人民生存权利的作用。

齐鲁文化中富民强国思想俯拾即是。《管子·制分》篇说:“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在这种思想指导下,齐国十分注重发展经济,成为当时威震天下的大国强国。姜太公初封时的齐国,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贫乏,且沼泽密布,土壤碱化严重,正如《汉书·地理志》所记:“齐地负海舄卤,少五谷而人民寡。”但齐国具有三面环海、鱼盐资源丰富的优势,于是太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大力发展捕捞业、煮盐业、纺织业等,这就是《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记载的:“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齐国的工商业出现繁荣的局面,财富得到积累,弥补了农业的不足,为齐国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到了桓公时代,管仲厉行改革,开拓进取,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市场与商品经济的措施,极大地促进了齐国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壮大了国力,推动桓公登上了霸主的地位,且“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这时的齐国已尽显大国强国风采,正如司马迁所描绘的:“以太公之圣,建国本,桓公之盛,修善政,以为诸侯会盟,称伯,不亦宜乎?洋洋哉,固大国之风也。”*《史记·齐太公世家》。

鲁文化也强调养民富民。养民就是让百姓有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孔子曾称赞郑国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中之一就是“其养民也惠”。孟子主张实行王道,认为使民“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强调“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孟子·梁惠王上》。。孟子同时强调“民事不可缓”,因为民事是保证基本生存之需的根本。他还提出恒产概念,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孟子·滕文公上》。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非常大,自此以后,保护人民利益、尊重人民生存权利、让人民过上富足生活成为统治者考虑的重点,也成为社会的价值标准。

3.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人文情怀

重人入世是齐鲁文化的一大特质。“以人为本”这四个字最早出现在《管子·霸言》篇:“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管仲所说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尚书·泰誓上》有“惟天地万物之母,惟人万物之灵”的提法。最能代表鲁文化特色的儒家学派思想很丰富,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其为人处世之道。《礼记·礼运》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孔子谓:“天地之性人为贵”。梁启超说:“儒家一切学问,专以研究人之所以为人者为其范围”,“儒家舍人生哲学外无学问,舍人格主义外无人生哲学也”*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九),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9页。。

齐鲁文化这一重“人”的文化倾向,可以追溯到周初。夏商两朝,普遍流行的思想是“天命”“天讨”“天罚”思想,统治者自称是奉天之命统治人间,是“受命于天”。周代商,西周统治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究竟有没有天命?如果有,那拥有天命的商人为什么败亡?难道要对天命发生怀疑吗?显然周王朝统治者的思想还没有达到否定天命、神权的高度,他们需要创造一套新的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于是,“以德配天”思想应运而生。“以德配天”思想的内涵是:天、天命不可质疑,人世间的权力仍然是来自上天,由上天作出选择。但天是至上神,它不属于某一民族,而为天下各族人所共有;而且“天命靡常”*《诗经·大雅·文王》。,“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就是说,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对所选择的人间君主并无特别的亲疏或偏爱,它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有德。有德之君,就会得到上天的眷顾与保佑,就会获得天命,即获得统治人间的权力;反之,如果君主失德或无德了,就会失去上天的护佑和眷顾,天命随之消失或转移,新的有德者所领导的新国家、新政权就会取而代之。夏、商王朝之所以覆灭,就是因为夏桀、商纣等“不敬厥德”*《尚书·召诰》。,导致“上帝不保”*《尚书·多士》。,乃“早坠厥命”,最终分别被商、周所取代。在中国历史上,“以德配天”理论的提出,是政治理论上的一个巨大的进步。它彰显了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人取得了对神的决定性的胜利,人的作用大大超越于神的作用,“民,神之主”*《左传·桓公六年》。和“神,依人而行”*《左传·僖公十九年》。,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共识。

这种文化特点,在《论语》中多有体现。子路向孔子问鬼神事,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孔子并没有明确的言辞否定鬼神的存在,他采取的是存而不论的态度,“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显然,孔子更看重的是人内在情感的虔诚与否。

齐鲁文化不仅推崇以人为本,而且倡导以和为贵。“和”是齐鲁文化的重要范畴,体现着伦理、政治和社会的一般原则。孔子弟子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礼的用途,以恰到好处为尊贵。因为恰如其分,无过无不及,符合分寸,把握尺度,所以能达到一种和谐的境地。《礼记·中庸》有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由此引申出和平、和睦、和气、和善、和美、和乐之意。《孟子·公孙丑下》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的准则适用于处理多种关系,如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以和为贵,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时以和为贵。中华民族历来有爱好和平的传统,当遇到与其他国家民族的冲突时,主张用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从来没有主动地去侵略别人的记录,说明中华民族不仅在理论上呼吁和平,在实践中也是遵守和平原则的。以和为贵思想在历史上曾经起了促进民族团结和融合、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文化同化力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价值理念。

4.崇礼尚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格

齐鲁之地重礼仪,这是有历史渊源的。周代殷,周公便开始制礼作乐,用以规范人的行为,维护等级秩序。因此,礼又被称为周礼。鲁立国之初,就把这套礼乐几乎原封不动地搬到鲁地。因为周公对周王朝的建立与稳固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周公封地的鲁国,被赐予一些特殊的权利,据《礼记·明堂位》记载:“凡四代之器、服、官,鲁兼用之。是故,鲁,王礼也,天下传之久矣。”鲁国就成了当时保存周礼最多的国家。即使在平王东迁以后,周王朝的典章文物丧失殆尽,但在鲁却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存留。孔子对周公礼乐推崇备至,一生以复兴周礼为己任。鲁国的读书人也多以知书识礼著称,如《庄子·天下》篇说:“其在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

尚义特点在齐鲁文化中也有突出的表现,山东人被视为“义”的化身。何为义?孔子曰:“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即按照仁与礼的规范,做应该做的事就是义。当义利相连时,要重义轻利。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放于利而行,多怨”*《论语·里仁》。。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当义跟勇相连时,要见义勇为。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当义跟生命相连时,舍生取义。孟子豪迈宣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为追求真理,维护正义,可以舍生忘死,在所不惜。

齐鲁以诚信著称。诚信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人无信不成其为人,人无信不能立足于世。孔子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輗、軏是车前横木以驾牛、马者,车无此二者,则不能行,以此来说明无信之人不能存于世。诚信是社会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润滑剂。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起码的信任,相互弄虚作假,人人自危,处处缺乏安全感,也就不能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社会无法运转,更无法向前发展。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山东人,特别是著名的鲁商们,树立了诚实守信、以义致利的美誉口碑,从不把获利作为商业活动的唯一目的,更不会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而是正道直行,以义取利,义为利先,义利兼顾;而且把经商谋利与“博施济众”结合起来,主张“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从而树立了山东商人良好的形象。

三、齐鲁文化为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益借鉴

1.注重发展经济,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正像文化不单纯是文化的问题,文化的吸引力来自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政治制度的完善、国民形象与素质的提升等;价值观也不单纯是价值观的问题,其中经济是基础,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当然不是说经济发展了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但是经济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是毫无疑问的。

齐国统治者早就认识到:“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这其实是一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物质资料的生产是决定其他一切的根本,只有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谈及其他。而管子所说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更是这一观念的直观表达。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引用管子这两句话之后议论道:“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民生关乎民德,物质生活富裕了,好人好事多,道德楷模、志愿者多。民众只有衣食无忧、安居乐业,才能有条件注重礼仪、崇尚荣辱。

鲁国十分重视发展生产,认为只有生产发展了,人民生活有保障,才能安居乐业,统治者的地位才会稳固。为此,鲁文化强调要关注农业生产,保证农时,让人民生活富裕。孔子提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就是说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候,不要影响他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他还说:“使民如承大祭。”*《论语·颜渊》。役使人民要严肃认真小心谨慎,好像要去承当大祀典一样。这都表明了对待百姓与农业的态度要慎重恭敬,因为他们是衣食父母,是保证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在民富的基础上,对民众实施教化才是可能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才能有好的效果。所以当孔子看到卫国人口已经足够多,当被问及卫国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是什么时,孔子的回答是“富之”,然后“教之”,这就是被后世统治者宣扬的富而后教的统治思想。只有民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丰衣足食,才能顾及到荣誉和耻辱等更高的要求。孟子认为物质的丰富是保证人们向善的基础,他说:“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尽心上》。物质生活为价值观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马克思说:“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51页。人们的道德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提醒我们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忘记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2.德法结合的统治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政治文化保障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鲁文化推崇“为政以德”,重血缘伦理,比如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这一施政思想由孟子等人传承下去,并予以阐发完善,成为鲁国一以贯之的传统,也成为儒家文化区别于其他各派的显著标志。但实际上,鲁文化同样尊崇法律,比如在《韩非子·内储说上》就引用了孔子与子贡之间的对话,子贡问:商朝法律规定,在公用道路上倒灰,要处以砍手的刑罚,是不是太重了?孔子回答道:这是深谙治理之道者的做法呀。因为不在路上倒灰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砍手是人们畏惧的刑罚。做易做之事,不触犯所畏惧的刑罚,这正是仁政的体现。从抑止一些不良小事入手,以免犯下更大的罪过,是对人的保护。可见孔子对严格法治的重视。而孟子更有“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的提法。所以虽然鲁文化主张德主刑辅,但从来没有否认过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齐国的主流政治思想基本上属法家文化,后世的学者一般是将商鞅、管子、韩非子并举,视管子为法家一派的人物。在《管子》一书中已经有了“以法治国”的字眼,这是中国历史典籍中最早出现此提法的文献。严格的法令、制度,被视为治国之宝。《管子·法法》篇说:“令者,人主之大宝也”。“规矩者,方圜之正也。虽有巧目利手,不如拙规矩之正方圜也。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圜。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故虽有明智高行,背法而治,是废规矩而正方圜也”。“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但实际上齐文化既主张严刑峻法又强调德治礼教。《管子·牧民》说:“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正;不从枉则邪事不生。”因此,“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将“四维”之教视为关乎国家存亡的关键。《管子·五辅》篇进一步申明:“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故上下无义则乱,贵贱无分则争,长幼无等则倍,贫富无度则失。上下乱,贵贱争,长幼倍,贫富失,而国不乱者,未之尝闻也。”强调了礼义教化在国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由此齐鲁文化形成了德法结合、礼法合流的思想,这有助于良好价值观的塑造与养成。一方面,需要强化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等手段;另一方面,良法善治是推广社会主流价值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用法律来推动核心价值观建设。”*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 2014年2月26日。让符合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得到提倡,让违背核心价值观的行为受到钳制,这是不可或缺的。

3.重传承、重学习、重教育的传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塑造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齐国稷下学宫的设立是崇尚知识、尊重学问、尊重人才的集中体现。稷下学宫是田齐桓公在齐都临淄城稷门附近建立的一所学术宫殿,以优厚的物质待遇招纳各国读书人,为他们提供宽房大屋,免费供应饮食,所谓“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稷下学宫是一座大熔炉,诸子百家汇集稷下,著书立说,互相辩难,互相切磋,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儒家、道家、名家、阴阳家、法家等等在当时著称的主要学派及其代表性人物,大都到过稷下或与稷下有关。《史记·田齐世家》在描述齐宣王时稷下学宫发展繁盛的状况时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邹衍、淳于髡、田骈、接舆、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稷下百家争鸣取得了辉煌的学术成就,主要表现在百家学术的大融合大贯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儒与法、道与法、儒与道、兵与法等等都有合流趋势,取长补短,互相提高,致使每一种学说中都同时兼有两家或多家学说的思想内容。正是学术思想的开放兼容,形成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期。

鲁国文化积淀深厚,学者们非常注重收藏、整理、编纂典籍文献,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作出重要贡献。鲁国设有“史”的官职,主要负责记录国家所发生的一些重要活动,特别是国君直接参与的活动。同时,国家的重要事情包括对外关系等,史官也都载以史册。由于鲁国史官们恪守史职,使得鲁国历史的记载比其他国家更为详备,中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就是记录鲁国历史的著作。其中孔子在鲁国收藏、整理古籍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是在周末官守散失时代第一个保存文献的人”*朱自清:《经典常谈》,武汉:崇文书局,2014年版,第43页。。孔子曾经删《诗》、《书》,定《礼》、《乐》,还根据鲁国史书《春秋》修成《春秋经》,即现存《春秋》一书。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也是鲁国著名的史官,他最大的贡献是著《左传》一书,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史。相传《国语》的作者也是左丘明。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国语》一书属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了自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8个国家的史事。

齐鲁文化不独重传承,还特别重视教育与学习。中国古代兴办教育事业时间很早,传说夏商周三代已设立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孟子·滕文公上》。。但是,这些教育机构都是由官府设立的,谓之“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接受教育。孔子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让一般平民也能够接受教育,这是教育的一次大革新、大进步,为传统中国的文化繁荣开辟了道路。在教育实践中,孔子以“四教”“六艺”教学,“四教”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既突出了道德教育,也包括了文化知识学习。“六艺”有大六艺、小六艺之别,用于教育的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即礼仪、音乐、射箭、驭车、书法、算术等内容,既包括了礼仪规范、德行修养的教育,又涵盖了文化知识和实用技能的教育,可谓德、智、体、美并重。孔子以后,七十子如子游、子夏、曾子仍从事教育工作,广收门徒。到战国时期,孟子、荀子两家继续办学,都成为伟大的教育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内在地包含着一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中所积淀的文明结晶与思想智慧。习近平同志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 2014年2月26日。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离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学习与弘扬,那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一句空话。

4.选贤任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提供了楷模与榜样

孔子主张“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礼记·礼运》。。所谓贤能,即是指德才兼备的“君子”。孔子主张“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孟子重视“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孟子·公孙丑上》。,呼吁将有德之人置于领导岗位,他说:“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孟子·离娄上》。《孟子·告子下》记载有一则故事,说孟子听说鲁国打算任用乐正子来治理国政,高兴得夜不能寐,就因为乐正子“其为人也好善”。可见在孟子心目中,当政者具有“好善”的道德品格比精明强干更加值得称道。为什么如此注重“好善”呢?孟子回答说:“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孟子·告子下》。很显然,孟子认为统治者个人的能力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品德,拥有一个好的品德,自会有能人献计献策,就会把事情办好,把国家治理好。因为推重德行修养,所以鲁国德人贤士多。孔子、孟子都是高尚的人,是远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他们的人品及思想学问,被后人真心地倾慕、敬仰。尊贤尚功、惟能是用是齐文化的亮点之一。这一传统由姜太公开创,并由历代统治者继承发扬,形成了尊重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的风气。《管子》强调人才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霸言》篇曰:“夫争天下者,必先争人。明大数者,得人。”《七法》篇提出:“收天之豪杰,有天下之骏雄。”《五辅》篇也曰:“人,不可不务也,此天下之极也。”治理国家、成就霸业都要以人才为本。齐文化亦要求施政者要有官德。《管子》中的好多言论与《论语》如出一辙,比如《管子·法法》中有“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法之侵也,生于不正”,这不禁令人想到《论语·颜渊》:“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4日。一个道德修养高的当政者,其一言一行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多地代表一种导向、一种风尚、一种引领,民众不知不觉在观察模仿学习,正如《诗经》中所说的“君子所履,小人所视”*《诗经·小雅·大东》。;还有《礼记》所言“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礼记·中庸》。。孔子则把为政者的作为比作风,把百姓的作为比作草,风吹向哪边,草就倒向哪边:“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这种上行下效的力量异常巨大,因此孔子主张为政者想要正别人,须先正自己:“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齐鲁文化重视道德教化,特别强调为政者“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示范引领作用,这对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实践价值。

张文珍,女,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图书馆教授,研究方向为齐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G03

A

1002-3909(2017)06-0148-09

吕本修]

猜你喜欢
齐鲁孟子孔子
齐鲁声音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磨刀不误砍柴工
齐鲁声音
齐鲁书社
如果孔子也能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