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
(驻马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驻马店 463000)
与高中阶段相比,大学无论是专业安排还是食宿作息都不再由学校统一安排,大学生的价值取向,由于掺杂了个人才艺特长、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更多社会现实因素而更加多元。大学生正在或即将面临的学业、婚恋、工作等“人生大事”等等,都使其生活节奏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平淡而规律。再加上现代大学生接收外界信息能力强,熟练地掌握各种智能设备和新媒体的运用,因此,大学生的行为动机和思想状况处在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当中。虽然,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年龄上普遍已经迈入成年,思想上已经有了相对完整的样貌,对自己成长中以及外部环境的一些事件也有了独立判断的能力。但另外一方面,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仍然是在校园中度过,与外界社会交往有限,社会关系较为单一,无论是对于新鲜事物诱惑的把控力,还是某些争议事件的认知能力仍然有着不够成熟的地方。
大数据技术因为其处理数据的容量大非结构化数据、善于追踪研究等等特点,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作为一种新的方法和思维,在教育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国历来便重视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并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详细阐述中,得到了进一步确认。同时,国务院于2015年颁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中更是明确地提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同时把教育文化大数据工程列为公共服务大数据工程之一。可见,大数据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肯定和提倡。
高校思想理论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其开展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大学生深入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现代社会,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教师要想通过思政课这个途径对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答疑解惑,就必须知道他(她)现在面临的问题有哪些,以及到底想要从思政课中得到什么。然而,由于大学生和教师接触不再像高中那样频繁,以及思政课又属于公共课,多采用大班教学,因此,在现实的思政课堂中,想要掌握每一个学生准确的思想动态似乎很困难。
而大数据技术则有望打破这种困局。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状况,以前多采用问卷调查的抽样分析,虽然有概率上的保证,但是却无法真正清楚地了解全体学生这个总体。而众所周知,大数据最擅长的就是对海量数据的跟踪分析。通过对时下政经大事、校园流行、社会新闻等话题的热度分析,特别是收集学生的校园生活信息、论坛、空间等网络平台发布的生活情感信息。思政课教师可以将这些信息用大数据软件分类汇总,透过这些维度,教师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学生们在某段时间的思想行为动态,并在课程教学中予以及时的回应,更加有的放矢地帮助解答大学生在某一阶段所面临的思想困惑。
在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方面,大数据技术有助于追踪把握高校学生的思想动态、制定个性化、精细化的怕培养方案、创新思想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有助于思政课与学校、社会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等等。目前,我国高校运用那个大数据技术还处于发展中的阶段,大数据的出现为更好地发挥思想理论课的效果,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但是在具体操作方面,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方面,大数据技术自身要提高普及程度,开发商要不断增强大数据程序界面的简洁度、友好度,从而能够让非专业人士通过短暂的训练以后,就能像使用智能设备一样方便地使用大数据软件,而不是让相关的专业技术成为使用大数据的障碍。更重要的是,思想理论课教师自身要紧跟时代,对大数据技术产生重视,自觉地运用大数据时代的新理念,比如平等互动、关注个体、知行合一、重视过程等等。同时,要积极学习大数据应用技能,将大数据技术与思政课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思政课要对于不同的思政课程的内容特点,使用不同的信息采集内容和方案,教师要时刻观察采集到的信息和收到的反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和授课形式。
共享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但是,毫无节制的共享可能会大数据的运用有可能涉及到人的日常信息,为了得到比较真实的信息,这就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比如需要采集学生的日常生活信息的时候谁有权限采集,需不需要得到学生的同意;采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又在什么范围内才能使用,如果滥用又有怎样的惩罚措施等等,都要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思政课教师想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少不了学校、社会各部门的分工协作。
思政课教师在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管理的时候,不能因为其操作起来简单便捷,就让其完全承担课堂管理的任务。更不能替代师生之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线上组织活动虽然很方便,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得来不费工夫”,学生就有可能降低重视程度,让点赞、表情包等网络形式代替真实的表达。
再者,思政课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相关性研究。大数据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在商业营销活动或金融活动中的时候,也许更注重其实用效果。而高校思政课是一门教育事业,思政课教师要探究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的规律,面对着大数据技术得来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将大数据获得的信息当作一种“实验数据”,如实记录数据信息,对历次信息进行比较和分析。同时,运用大数据进行课堂管理不仅仅只是用于维护课堂纪律、出勤率等等,更是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切实改进。
大数据可以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利工具,教育者在面对海量信息的时候,要谨慎判断信息的价值,做出理智的判断。思政课由于其特性,需要获取的很多是关于学生的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信息,需要同心理学、教育学等等学科进行合作,从而得到切实的教育信息。同时,对待那些主观性较强的信息,教师要学会辩证看待,比如学生对教师的评教,学生有可能会因为日常考勤管的不严、考试不挂科、作业量小等原因给一些老师较高的分数,这样一来对于要求严格的老师便是极大的不公,尤其是对于思政课这类注重“口碑评价”的公共课。
在进行思政课教育评估和教学安排的时候,教师只有把握好适度原则,保持自主的判断,方能有效利用大数据工具,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增进思政课的时效性,真正将高校思政课在学生中“活”起来、“嗨”起来。
[1]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24):5-7.
[2]米卫娜.大数据视阈下“微课”在理工科高校思政课中的应用及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1):61-64.
[3]常辉.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师话语权的路径探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