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关爱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
——爱与责任

2017-03-11 06:45:05米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笔者班级班主任

米娜

(新疆奎屯市第六小学,新疆奎屯 833200)

1 班主任工作的现状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班主任一般由任课教师兼任,其专业化水平较低。许多教师在担任班主任工作后,往往是凭着经验办事,这样的班主任虽然能够维持班级表面上的平静,但深究一下,就会发现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所带班级的学生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作为班主任笔者认为在关注实践经验的同时,还应运用相关的理论来充实工作的开展,并将二者结合起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艺术。

对此笔者主要对班主任工作的看法是要结合一些道德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社会学理论,并将其中的一些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的相关原理与班级管理结合起来。

2 教师的关爱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研究

细数从教的8个年头,笔者从懵懂渐渐走向成熟,这是一个历经坎坷岁月洗礼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笔者也慢慢总结了一些经验,悟出了一些道理,明白了这份工作的意义。

老师的关爱与学生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笔者认为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教师既能教育他们,又能宽容他们;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既能引导他们,又要尊重他们;学生是有能力的人,既要给予舞台,又要给予辅导;学生是有差异的人,教师应把差异当成教育的资源。这样一来就能把教师的爱与学生的成长其巧妙地衔接在一起。

心理学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有效的教育须建立在对学生心理的把握之上。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切教育都是在心理和生理的基础上发生。”杜威亦说:“如果对个人的心理结构和活动缺乏深入的观察,教育的过程将会变成偶然性的,独断的。”在班级管理中,研究班级学生心理特点,并据此采用合适的教育方式,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意义。对学生个人而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正如培根所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对班级而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刺激——反应(S-R)”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其实每位学生都渴望被认可,一旦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可,他从起步之时就会很好。教师可以从点点滴滴的小事来培养自己的学生。自从接任目前的班级,虽然当下一切都是有条不紊,但是在刚接手的时候也让笔者痛苦烦心过。重新以民主投票进行改选班委后会换来一些海阔天空的局面。当再拿起翻看自己曾经一笔一划对整顿后的班级管理情况变化状态所记录的本子时,回忆看看曾经发生的人和事,这些班级变化还是一览无余,相信岁月活馈赠你最好的成长。在相信学生的同时,作为教师笔者全力以赴,尽力给他们更多更大的舞台,在此过程中又有许多的岁月里笔者一直在生活和学习上引导他们,教会他们领悟价值、培养他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和待人接物的常理。带领学生从所学的课本文章中走到现实生活里,感悟人生的价值取向。班级管理中要从每一个人的位置做起,让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焕发出生命力,笔者相信孩子是有能力的,只要我们肯给他们舞台,只要我们舍得放手,学生会做的超乎我们的想象。可见教师的陪伴对于整个班级的学生或者独体的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该搀扶时义无反顾,该放手时循循善诱。和学生相处时更多的就是一种指引,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出准确的判断,也要不断地传授学生如何培养自己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品行。要试图让学生从生活中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中学会成长,学会相处之道,逐渐找到自己的小目标,逐渐完善自我。当然笔者也会时常教育他们懂得“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道理。笔者认为在教师的关爱下更多的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价值,认可自己的价值,并且最终了解生活的意义,当我们的一只脚踏着辩证法,一只脚踏着形而上学的时候,只要我们稍稍偏离一点辩证法,就会走向妄自菲薄的深渊。所以班主任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并充分肯定自我。

班主任要尊重学生,采用民主的方式来管理班级。民主的班级管理方式是最适合学生成长的。同时,教师要去除与学生之间的隔膜,让学生得道尊重和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多关心后进生,给他们一些肯定。教师要利用好家长会、网络软件等多给予家长家庭教育的方法指导,形成家校联合的最佳状态,既让家长信任于你,又让家长认可于你,同教师的战线同家长的战线要真真切切达成一致。

当然,老师不能一味地说教孩子,要选择他们喜欢的形式来和他们交流,比如:便签条、谈心本、茶话会、QQ聊天、评论等等。更多的关爱不需要很多的语言,一个拥抱或者鼓励的眼神足以说明一切。

教师的关爱可以衍生到学生成长“为未来人”。教师的关爱并不是在其生每天在你的课堂上所得到的,也可以衍生到某个阶段的学习,也许你仅仅是小学教师,但是学生的成长道路还很漫长,教师仍旧可以做他的引路人或者朋友。只是随着孩子年龄的递增所发生的变化,教师可以更多地以一种朋友、兄弟或者长辈的口吻与其交谈,使其师生情永保新鲜,并且能够起到继续引导的作用。教师要走进学生,聆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需求,相信他们的能力,和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要理解教师,让学生去更深入,更全面地理解老师,事无巨细。班主任在建设合理班级结构中应发挥如下作用:首先,追踪班级人际关系的变化情况,为建设教育功能强的班级群体提供根据;其次,了解班级人际关系与非组织人际关系是否协调,并尽可能采取措施协调这种关系;再次,对重大教育实施在班级人际关系上的反应进行监测,对重大事情发生后班级人际关系进行监测,防止负效应,促进积极转化。

3 结语

达伦多夫的冲突理论认为:社会现实有两张面孔,一是稳定、和谐与共识,另一类是变迁、冲突和强制。而在班主任面对班级冲突时,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处理技巧。苏霍姆林斯基设计的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人的和谐全面发展。所谓和谐的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念、信念、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和显示。”由此说来,教师的关爱是与学生的成长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敬畏、热爱自己的工作,敬畏教育规律,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打好精神的底子。教师是文化人,应该以文化的姿态来做教育,因为最柔软的东西往往最有力量。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施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素材去创造出一个个具有鲜活个性的人才,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让关爱如影随形。

[1]刘艳.关心型师生关系建立的教育叙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2]刘高娃.关怀理论下师生关心关系的建立[D].山西师范大学,2012.

[3]徐文生.关心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基石——读《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J].思想·理论·教育,2005(6).

猜你喜欢
笔者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4:41
班级被扣分后
中国火炬(2013年5期)2013-07-25 09:51:50
两个插件,让Chrome变身iPhone
Google Reader订阅按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