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考释

2017-03-11 06:19王社雄
兰台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时期诗歌体育

王社雄

(武汉东湖学院基础课部 武汉 430212)

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考释

王社雄

(武汉东湖学院基础课部 武汉 430212)

初唐时期诗歌文学肇兴,在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耀眼夺目,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形态而存在。对初唐时期诗歌中的体育活动进行考释,发现初唐时期以军事训练、竞渡、拔河、射猎等为主的体育活动在社会各基层普遍开展,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创新发展,初唐诗人、文学家对于体育题材的诗歌创作尤为热衷,诗歌中的体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流露,是社会现象的反衬,是一种文化认知。

初唐 诗歌 文化 体育活动

K242

A

2017-08-09

中华文化以汉唐为最盛,汉唐以降开启一代诗歌文学之滥觞,至唐朝,诗歌文化风靡,彰显出中华文学的博大精深与绚丽多彩的文化底蕴。初唐诗歌肇兴,社会政治经济呈现上升发展态势,人们在物质追求的同时也在享受诗歌文化的熏陶。国家的繁荣富强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均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在接受文化浸染的同时也在探索身体的活动方式,在初唐时期众多诗歌中均有所体现,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融入来反映社会活动规律,其中就蕴含着对体育活动的情感流露与抒发。

一、初唐时期诗歌文化肇兴

1.诗歌文化形态的发展。唐代诗歌承继汉魏文风,以民歌、乐府诗为基本创作思维,展现古典诗歌的节律,吸纳精炼的文字表达技巧,创设情境,逐渐发展为一种艺术形态的高度。唐代诗歌集古典文学、民俗、民风等于一体,上承下接,在中国古代艺术中闪烁耀眼光芒,影响深远。唐朝建国伊始的百余年间,政治清明,社会渐渐稳定,诸多诗人诗歌作品如雨后春笋,萌蘖生发,取汉魏六朝文学之所长,诗歌行文集南北诗风之特色,气势宏伟,博彩出众,并以“初唐四杰”之称的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最具盛名。王勃的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传承千年,杨炯的出塞诗,卢照邻的七言诗,骆宾王的咏怀诗及自传体诗,其诗风不仅融合六朝锦色,而且以个人的经历和生活感悟创新发展了具有新时代的行文风格[1]165。在千余年的发展中,诗歌内容能够反映不同时代的特点,初唐时期的诗歌,形式上以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为主,风格上讲求音节和律动的平仄之分,在类型上表现为田园诗、咏怀诗、边塞诗等[2]88,其中边塞诗不仅能够反映人们的政治生活,也能够渗透出内心的情感和理想抱负,社会生活的五味杂陈体现得淋漓尽致。

唐朝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又一次大一统,多元文化与民族特色相互交融,初唐时期的“贞观之治”,展现了该时期社会繁荣景象,人们生活安定,政治环境宽松,文化氛围浓厚,人们思想解放,诸多方面促进了诗歌发展与创新。太宗皇帝施行休养生息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大政方针,这为社会名流、知识分子提供了良好的仕途求学环境,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安心进行诗文唱和、把酒娱欢,这也为众多诗人的涌现奠定了基础;在文化方面实现多民族共融,引领诗歌文化风骚崛起[3]7-9。诗歌已然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或象征渗透诸领域社会生活,通过诗歌传递信息,彰显了民族文化的自强和自信。

2.社会文化环境为诗歌发展提供沃壤。诗歌文学源于生活,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因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带动了唐代文学的充实与提升,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沃壤和发展环境。其一,物质方面,主要在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推促经济发展,物质呈现较大程度的丰富,人们温饱逐渐解决,通过饮酒唱和满足心灵的空虚和情感的抒发,诗文环境亦出于此。其二,精神方面,社会稳定,宫廷文化也实现了空前发展,通过诗文创作彰显大唐国势及其雄浑的民族精神文化,以慑服周边少数民族部落,这也体现出了政治因素的考量。其三,制度方面,“门阀士族制”已被逐渐摒弃,科举肇兴,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加强了诗词歌赋的考核,显然成为诗歌发展的直接推动力[4]116。同时,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良好的社会制度孕育和丰富了诗歌文学,呈现出文化资源共享的美好场景。其四,行为方面。诗歌文学依然儒家思想为正统,结合道家、释家思想精髓,竭力倡导儒释道文化,在初唐时期的诗歌创作中均有所体现。通过开放思想、兼容并包,实现了多元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形成,诗歌流派故而应运而生。

3.体育活动题材诗歌的发展趋向。唐代经济、政治、文化的繁荣发展,百姓思想的逐步开放,使得体育活动在社会各个阶层蓬勃发展。体育活动的多彩多样,统治者的热衷,百姓参与且乐在其中,均为体育与诗歌文化的融合提供了发展契机。正是基于体育诗歌文化的高度发展,使得诗人对于体育题材的创作尤为热衷,诗人真实地记录着初唐时期的社会政治生活,对于当时丰富的体育活动感悟颇多。例如蹴鞠、马球、竞渡、射猎、拔河等项目都是诗人热衷描述的题材[5]35。随着社会兴衰起落,体育活动也有着相应的变化。因此,以体育为题材的诗歌文化也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了与之对应的体育诗歌的萌生。但无论唐代社会背景如何变迁,都有着与之相对应的诗歌文学记载,进而折射出初唐时期体育文化的发展特色。

二、初唐时期诗歌中体育活动的描述

初唐时期,虽然实现了民族大一统,但是偌大国家百废待兴,并以“抵御外侮,强大中华”为当时统治者的基本治国理念。统治者为了加强国防,尤其重视军事训练及其人才的培养,以骑射活动最为广泛,为了提高军队战斗力,组建了“骑射部队”[6]141,基于政治和外交上的考量,骑射活动逐渐得到普及和推广,这就是上升到国家外交政治的层次,形成了最具规模的体育军事训练活动。竞渡(以龙舟竞渡为最盛,典型的民俗体育活动)和武艺(以射猎、剑术为主逐渐发展为宫廷舞蹈,供君臣享乐)是由于当时社会尚未安定,为了显露国力强大,壮大军队士气,在民间社会经常举办较为盛大的体育活动,涵盖了军事训练活动和休闲娱乐活动两个方面。以下是诗歌中具体描述的最为典型的体育活动。

1.射猎。射猎源于人类最早期的一种生存活动,以木棒、石头为基本器具射杀猎物,是最原始的一种狩猎方式。随着生产力及生产水平的提高,铁器产生了,由竹子、羽毛、铁制箭镞等为材料制成了弓箭,后期经过不断改进和演变,逐渐产生较大的威力,适用于远距离射杀,秦汉以来弓箭逐渐应用到战争之中,成为各方争夺领土,赢得战争的重要手段[7]220。以李渊为首的军队所以能够横扫隋朝军队建立唐朝,弓箭在军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初唐时期,国家社会逐渐安定,人民生活渐渐回归平常,但是国家的统一与安定并非一蹴而就,仍然需要加强军队的训练,由此以君王为代表的宫廷射猎活动逐渐发展起来。其目的,一则锻炼君臣的射术;二则娱乐宫廷生活。正如诗人苏颋所作的律诗《御箭连中双兔》:“宸游经上苑,羽猎向闲田。狡兔初迷窟,纤骊讵著鞭。三驱仍百步,一发遂双连。影射含霜草,魂消向月弦。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那似陈王意,空随乐府篇。”诗歌主题描绘了君王狩猎时的场景,显现出热闹非凡的射猎娱乐,其中前两句的“游”“闲”两个字就点明了狩猎活动的娱乐氛围和基调。其后三四句描述了射兔的过程,展现出射猎的技巧和熟练程度。第七八句以比喻的手法介绍了弓箭的构造以及君王射箭的精湛技能。“欢声动寒木,喜气满晴天。”在于讲述天子射中双兔时周围的喝彩之声,以景抒情,饱含深意。其中还从侧面介绍了射兔的种种规则,“狡兔三窟”,野兔在快速奔跑的过程中进行射击,射猎难度顿时加大,然而天子仍然以高超射击技能一箭射杀双兔,可谓熟能生巧,射艺精湛。初唐时期在统治阶层,射猎活动尤为广泛,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例,特别重视文武大臣的射猎技术,不断赞许射猎活动的热闹场景和娱乐精神,其作诗《出猎》为代表,全文如下: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长烟晦落景,灌木振岩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诗歌中体现了李世民从军征战时的切身感悟,强调军事训练的重要性以及军士作战的勇敢精神。总结与隋朝军队作战时的经验,以弓箭比拟赢得战争需要强大的战略战术和精湛的射杀技术。其中描绘了射猎的气势和壮阔宏伟的场面,感叹中华一统的来之不易,始终心怀家国天下,忧天下人之忧。可见,射猎活动不仅反映出百姓娱乐的场景,还能展现出君王治理天下的壮志情怀。

2.竞渡。竞渡活动起源于战国时期,为了纪念楚国爱国志士屈原而开展的一种纪念活动,在《隋书·地理志》有记载,每年的五月端午通过划船比赛悼念屈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经过数代的演变,竞渡已然发展为大规模的竞赛活动,赛事以擂鼓三声作为开始,在竞渡船上众人齐力划桨,鼓声与划桨的节奏一致,比赛氛围异常热烈,群众呼声四起。如据记载,竞渡起源于战国末年,楚国爱国之士屈原不甘忍受亡国之屈,投身于汨罗江,楚人纷纷驾舟寻觅,后于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竞渡”,“竞渡船”一般由独木制成,竞渡开始前,擂鼓三下,迅速齐驰,管弦齐奏,鼓声喧天,观众呼声如雷[8]66。初唐时期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张说在其诗文《岳州观竞渡》中的“鼓发南湖溠,标争西驿楼。并驱常诧速,非畏日光遒。”以岳阳龙舟赛事活动为主题描写了竞渡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开展过程,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竞渡比赛过程的激烈程度,其速度之快,水流之急,声势浩大为基本特点,整场赛事扣人心弦。诗歌中描写的初唐时期开展的竞渡活动,彰显了百姓热闹的生活场景和团结精神,值得当今体育赛事活动的借鉴与审思。

3.拔河。张说有关拔河的诗作《奉和圣制观拔河俗戏应制》:“今岁好拖钩,横街敞御楼。长绳系日住,贯索挽河流。斗力频催鼓,争都更上筹。春来百种戏,天意在宜秋。”简单四句诗描绘了拔河比赛从准备到高潮的热闹场景,以小见大抒发情感,长绳好像把太阳系住,像锁头一样拦住河流,壮士们紧握长绳,力争向更高处攀登。可见气势之宏伟,声势之浩大。通过拔河比赛可以鼓舞士气,争强斗志,塑造奋勇攀升的精神。拔河活动绵延发展数千年,是古代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史料记载,拔河活动源于春秋时期,楚国军队为了战胜越国军队,结合长江上的作战环境,创造出的一种长钩式的兵器,扩大了军士的攻击范围,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179。受这一事件启发,在民间逐渐衍生出意向类似的体育活动,即所谓的“牵钩”比赛,仿造兵器篾缆改为大麻绳,双方各持麻绳两端,中间划定“河界”,互相对拉,以先过河界一方为输,拔河比赛因此而生。初唐时期的拔河比赛以娱乐为主,并不区分真正的输赢,其意义在于丰裕生活,祈福感化上天。

4.休闲体育活动:登高与春游。休闲体育活动在初唐时期并不多见,尤其是诗文描述相对较少。该时期国家刚实现统一,人民生活还处于追求温饱阶段,生产力发展刚刚起步,对于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较少。虽然如此,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的诗人、文学家在其诗文唱和中仍然能够表现出娱乐的氛围和精神追求。例如王勃的诗作《蜀中九日》:“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诗文以描述自己在巴蜀之地畅游之时,正值重阳节,便有了登高的兴致,其主要为了送别友人,借景抒情,抒发对家乡的思念与向往之情。登高休闲活动自古有之,深秋将至,万物熟稔,几有落叶凋零,人们在收获忙碌之余进行的休闲娱乐活动[10]145。通过登高使人放松紧张忙碌的心情,感悟生活,体验大自然的美好。

关于春游的诗文,以李百药的宫廷诗《奉和初春出游应令》为代表,“鸣笳出望苑,飞盖下芝田。水光浮落照,霞彩淡轻烟。柳色迎三月,梅花隔二年。日斜归骑动,馀兴满山川。”李百药的宫廷诗风格源于唐太宗时期,该诗文中以描绘多重景物为特点,在闲暇之余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联系在一起,讲述了在春天郊游的旷达心境。把诸多景物,如良田、美景、水光、轻烟、柳色、梅花、夕阳、山川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释解内心悠然自得的情怀[11]140。另外,还有诗人李章的诗作《杂曲歌辞·春游吟》:“初春遍芳甸,千里蔼盈瞩。美人摘新英,步步玩春绿。所思杳何处,宛在吴江曲。可怜不得共芳菲,日暮归来泪满衣。”描绘了春游之时景色秀美,万物复苏,绿色盎然,春风吹绿遍野,使人陶醉其间。进而借景抒情,在日暮之时油然而生思乡之情。

体育活动已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客观存在,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既有宫廷体育活动,又有民间体育团体活动,通过人们的创新创造,逐渐形成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形式。初唐诗歌中蕴涵的体育活动,风格独特,推陈出新,以情感体验造就文化认知,以体育活动反衬社会现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体育诗歌形态,且影响至今。

[1]吴邦江.初唐诗歌的渐进式革新[J].学术界,2009(2).

[2]陈薇.论初盛唐诗学中“风骨”概念的演进[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3]朱新亮.王船山论初唐诗歌[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1).

[4]阮爱东.唐音之始:虞世南诗歌新论[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5]席亚健.唐诗中的唐代体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2.

[6]陈科.唐代文学对体育文化的反映[J].体育文化导刊,2013(4).

[7]沈文凡,王赟馨.唐代射猎诗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2(5).

[8]金陵,金克剑.中国传统龙舟竞渡源流考[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9]乔孟杰.唐代拔河考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7).

[10]王岩.古典诗歌中登高诗的承传关系与心理因素[J].学术交流,2008(4).

[11]侯立兵.汉唐游艺赋的文化意蕴[J].体育文化导刊,2012(6).

10.16565/j.cnki.1006-7744.2017.24.34

2016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HB2016027)。

王社雄,男,武汉东湖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文化学。

猜你喜欢
时期诗歌体育
诗歌不除外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开心一刻
清代时期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新时期的向善向上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