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2017-03-11 06:06:37青岛理工大学郭如一张春玲范若联
绿色财会 2017年12期
关键词:财务部门廉政岗位

○青岛理工大学 郭如一 张春玲 范若联

随着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为适应扩招政策,高校纷纷投建新校区,由此基建项目增多,设备采购大幅度增加,学校向商业银行贷款也激增。因此高校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尤为重要。内部控制是保障组织权力规范有序、科学高效运行的有效手段,也是组织目标实现的长效保障机制。

一、目前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

(一)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

对重点领域、关键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不力,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比如基建修缮、科研经费、资产管理、 校办产业、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风险控制点,建章立制不到位,责任主体不明确,防控措施不严谨。有的高校在建设新校区过程中,出现了分管基建的校长腐败现象,风险防控机制不完善,容易出现违规现象。

(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

不相容岗位应分离控制。在执行此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有的学校财务岗位的设置,银行出纳不仅管理网银经办人 U 盾密码,还掌握审核人 U 盾密码,并且兼着银行对账,由一个人经办银行网银付款、审核、对账,这严重违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从而出现了财务人员携款潜逃的现象,给学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财务人员在报销审核方面,还存在着执行财务规章制度不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问题。

(三)预算控制不尽人意

预算编制没有科学的依据,预算执行没有绩效考核。目前高校预算编制工作没有引起管理层足够的重视,大多由财务部门牵头,参照上一年执行情况,由各部门上报,最后财务部门汇总,缺乏必要的编报审批程序。预算执行过程中,随意调整预算。对预算执行结果没有建立考核机制,预算执行只是通过财务人员的报账系统控制,没有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对资金使用的有效性缺乏全面考核。

(四)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很多高校的审计部门只有 2-3 个工作人员,平时业务只是进行常规审计,比如基建工程完工审计以及合同审计。由于审计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强,最后的审计结果也只是某个项目必须的程序,实质审计结果并没有披露,因此高校的审计工作大多流于形式。对高校内部部门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审计缺失,没有相应的问责制度,没有对关键部门负责人进行定期审计,内部审计监督措施不完善,少数实权部门在内部控制监督之外,使得高校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五)信息化系统建设没有全局意识

目前高校都有财务软件系统保证正常财务账务处理,但是仅限于财务部门的报销和收费、拨款等业务,缺乏二级部门和全局分析管理模块,另外数据无法和其他相关部门进行分享。

二、强化高校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 健全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首先,落实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责任。学校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亲自抓落实,班子成员坚持“一岗双责”,抓好分管领域的风险防控工作,制定风险防控制度。各部门、各学院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切实负责本部门、单位的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

其次,健全和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按照职责分工和岗位责任,全面梳理和查找学校、部门、学院以及岗位廉政风险点,明确责任主体,提出防控措施。

第三,强化对基建修缮、科研经费、资产管理、校办产业、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制定实施有关事项的报备制度。

(二)加强财务管理控制

首先,不相容岗位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分离控制,体现了制衡性的原则,其实质是内部牵制。梳理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审批职务与执行职务相分离,会计职务与出纳职务相分离,记账与资产保管相分离,支票和财务印鉴也应该两个人保管等等。明确岗位职责权限,实施关键岗位相分离以及轮岗制度,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制度,防止财务职务犯罪。

其次,严格执行支出审批程序。大额经费支出执行集体研究审批制度。学院、行政部门在坚持单位一把手“一支笔”签批制度的原则下,进一步强化党政分工合作、监督制约的运行机制,实行大宗支出由各单位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审批。

第三,以资金控制为核心,严格执行财务规章制度。财务部门要明确各岗位职能范围、业务权限和相应责任,确保财产安全完整。利用记账、核对、岗位职责落实和职责分离、档案管理、工作交接程序等会计控制方法,通过对单位外部来源的报销凭证和单位内部单据的控制规范收支管理,确保单位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信息系统中,消除人为操纵因素。

(三)有效地开展预算管理控制

首先,预算编报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编制预算要准备充分,编制前要考察、调研和分析,重大预算项目应采取立项评审方式。财务部门与各学院和行政单位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应成立专门的预算管理小组,对提交的预算基础数据的合理性进行审核。

其次,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包括收入支出的全部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需要调整的预算,应该有严格的调整制度约束。

第三,预算执行要有考核制度。要及时定期反馈预算执行结果,出现不合理的地方查明原因,跟踪评价考核,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监管,考核落实到人。

(四)加强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首先,保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审计部门不同于高校其他行政部门,需保持其独立性,高校的管理层应给予审计部门足够的权利,使其充分发挥监督职能,防微杜渐。

其次,定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如果高校审计人员配备少可以请第三方单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比如会计师事务所。由于专业以及经验优势,第三方审计更能揭露问题,发现漏洞,促进廉政建设。

第三,审计后进行规范的整改。无论是日常审计还是专项审计,以及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出来后必须进行系统、规范的整改,杜绝审计流程化、形式化。

(五)加强信息化系统全局建设

财务信息软件应该能全面分析财务资金运营情况,不仅满足于财务部门进行各类分析及报表的需要,还应该满足二级部门预算执行的查询、分析等需求,以及满足学生学费及其他缴费查询等。除此之外,更必须适应大数据的要求。有些数据完全可以共享,比如,科技处分管的科研项目,无论是横向科研还是纵向科研,从项目设置以及项目资金收入和支出,还有项目的预算管理,都可以和财务软件系统做到数据共享,这样更加有利于分析总结科研项目进度以及资金使用情况。信息化全局建设,对内部控制起着重要作用,方便决策者经营决策。

1.徐颖.针对高校内部控制问题的思考与对策[J].会计师,2016,242 (11): 62-64.

2.唐际艳. 我看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J].财务与会计,2014 (2): 64-65.

猜你喜欢
财务部门廉政岗位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少先队活动(2021年9期)2021-12-01 14:49:18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乡村地理(2018年2期)2018-09-19 06:44:06
廉政之歌
北方音乐(2017年16期)2017-10-21 02:07:42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中华儿女(2016年14期)2016-12-20 18:22:28
科研经费报销抑制科研积极性的治理研究
商业会计(2016年12期)2016-10-08 01:30:27
基于BSC的高职院校财务部门绩效管理实践
会计之友(2016年16期)2016-08-12 15:41:37
简述企业经营效益的经济管理对策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公民与法治(2016年4期)2016-05-17 04:09:34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
学习月刊(2015年2期)2015-07-09 03:50:24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