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三 常春光
市场导向下辽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研究
◎陈瑞三1常春光2
为了确保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本文以市场需求与市场机制内在规律为导向,研究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问题。重点分析了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构建所面临的保障困境、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的前提,并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人才管理、财税扶持、资源供给、知识产权、诚信监管等机制视角出发,提出构建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体系。
市场导向 产学研用 协同创新 保障机制
作为一种集成、高效的科技创新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能够将企业、高校、研究院所、用户等主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攻克的科技难题为出发点,深入开展协同创新工作,极大地压缩了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周期,而保障机制又是确保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目前,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孙萍等研究了市场导向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型与保障机制;汪尚嘉等研究了市场导向型产学研协同创新协同度评价问题;陈盼盼研究得出我国产学研合作政策内部存在结构性失衡,环境型政策工具存在过溢或缺失等问题;黄菁菁利用辽宁省企业面板数据,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胡缪甜研究了政府在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作用。本文以市场为导向并结合辽宁地区特色,研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问题。
1.科技人才方面困境。从人才专业结构来看,辽宁地区积累了大量的工业制造方面人才,而在一些具有生命力的新兴行业所需新型人才方面供给不足;从人才层次结构来看,辽宁地区高素质专业人才较为缺乏,特别是由于近年辽宁地区相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相当一部分高素质专业人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
2.财税扶持方面困境。在财税扶持方面,辽宁地区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财政补贴、财政专项资金、税收减免方面的幅度远远低于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近年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辽宁财政困难,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大幅度压缩。
3.资源供给方面困境。在资源供给方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要一定数量的各类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监测装置、试验场所、试用空间、专用材料物资、能源动力等资源要素。而这些资源中,仍有一部分重大高端设备仪器、试验场所与试用空间等重要资源需要借助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外部主体来提供,往往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带来困难。
4.知识产权方面困境。在知识产权方面,目前关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的界定主要停留在合同约定层面。由于缺少法律层面的规范性,仍有一些知识产权的界定较为模糊,导致出现合同纠纷而影响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的有序发展。另外,关于专业科技人员参与知识产权成果收益报酬的分配不当,也会影响专业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也正面临挑战。
5.诚信监管方面困境。在诚信监管方面,有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诚信监管方面的机制还较为缺乏。如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形成的科技成果的各项水平指标的评价、成果转化应用的效果在评价方面的诚信监管机制还需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内各个主体的失信行为的监督与惩罚机制缺少法律层面的规定。
在构建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时,除了充分考虑上述所面临的困境之外,还需充分考虑如下问题。
1.科技创新市场需求分析。一是需要分析辽宁地区企业现有与潜在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分布情况,将辽宁地区典型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地位等级(领先地位、一般地位、落后地位)进行统计分析。二是针对各级别的企业产品竞争力,识别科技创新下的辽宁企业各类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潜力。三是分析市场对辽宁地区科技创新技术的需求强度与规模。
2.科技创新目标定位。一是面向市场需求,结合辽宁地区拟发展的典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分析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产品的方向定位。二是依据不同类型科技创新产品定位,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层级结构定位。三是依据市场现有需求与未来需求预测,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规模定位。
3.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资源禀赋分析。在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时,需要充分考虑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资源禀赋。一是充分发挥辽宁地区在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所能提供优势资源的作用。二是努力克服辽宁地区所欠缺资源供给的不足。
1.人才管理机制构建。基于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化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增设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亟需人才相关专业,减少社会需求不足的相关专业设置;鼓励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合理人才的引进机制,针对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亟需的高层次人才,制定完善的引进方案与配套制度。探索可行的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素质专业人才留住机制,提升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待遇与归属感,防止“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出现。
2.财税扶持机制构建。从市场需求出发,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辽宁地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的科技创新活动,制定系统化的财税扶持政策。特别是针对辽宁地区重大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提升财政补贴、财政专项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的财税扶持幅度。
3.资源供给机制构建。依托市场机制,针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需要的各类大型设备、精密仪器、监测装置、试验场所、试用空间、专用材料物资、能源动力等,特别是重大高端设备仪器、试验场所与试用空间等重要资源要素,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并制定相关政策。
4.知识产权机制构建。从市场交易机制出发,制定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的界定相关规定;完善专业科技人员参与知识产权成果收益报酬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强化对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形成的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查处力度。
5.诚实守信机制构建。为确保市场机制有序运行,应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诚信监管方面的机制;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形成的科技成果中各项水平指标的评价、成果转化应用效果的评价方面的诚信监管机制;制定或完善有关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联盟体内各个主体失信行为的监管法律制度。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源动力,而完善的保障机制又是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条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涉及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管理、财税扶持、资源供给、知识产权、诚信监管等方面内容。只有这些方面相互结合、协同一致,才能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活动保驾护航。
注: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W201408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5YJA630001);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编号:L15BJY018)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沈阳建筑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2.沈阳建筑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永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