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宇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 137000)
口腔组织病理学是口腔医学类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是连接口腔临床课程的重要桥梁。该学科研究微观世界,以形态学为基础,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内容抽象、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既枯燥乏味又难以理解和记忆,学生普遍反映口腔组织病理学是一门较难学习的专业基础课。这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内容、师生特点和教学资源的不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探索和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较好地完成单元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为此,笔者总结分析口腔组织病理学现代教学模式如下。
PBL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所创立的一种教学模式,为国外医学院校广泛应用,成为国际医学教育的主流模式之一。国内越来越多的院校关注并尝试应用PBL,但由于东西方医学教育的不同,决定了该教学模式在中国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解比重相对过大、不能有机融合多种教学方法、应用范围较为局限、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胜任教学的师资缺乏、学习习惯难以改变等[1]。为此,根据PBL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应用的教学经验,提出了PBL教学新模式。
PBL教学新模式的主要改进措施包括:①设计优秀的问题或病例。专家设计并分次提供给学生包含学习目标并具有一定难度和实用价值的病案,之后按照“提出问题-分析归纳问题制定学习计划-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寻找答案形成自己的主张-学生再次碰头小组讨论”的4个基本环节完成自主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病案和学生分析病例情况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既有知识和经验技能、合理运用学习资源开展小组讨论,通过教师的归纳总结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使其通过解决不同问题来厘清、掌握并理解相关知识点。②效果评价的改进。③提高教师素质。④增加学生自学研讨时间。⑤优化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实用课程和应用比例。
循证医学与PBL教学模式相结合可用于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2]。原因在于:①提出问题是循证医学实践的首要步骤,只有提出最合适的问题,才能查询和评价证据已作出最佳决策。可见以问题为中心的思维是循证医学的核心,与PBL教学模式相一致。②教科书知识的更新跟不上医学的发展速度,教师应让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查阅相关文献,通过循证医学知识的训练,使之掌握循证医学的理念和原则,通过主动积极思考问题,掌握本学科前瞻性知识。该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应解决教师尤其是教学与实践脱离的教师知识结构和层次提高问题;教师应协助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学生无临床经验问题;增加教师数量,满足教学模式实施的需求。
实践表明,以PBL教学模式为基础,辅以循证医学思维,能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师生自我更新知识能力,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口腔组织病理学各个部分的教材内容相互独立,但是口腔科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转归规律往往是以器官或系统为主线,此时可以根据临床知识将教材内容整合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之后根据实际应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单元教学目标,是为模块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以器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将口腔组织病理学分为牙体牙周组织基础与疾病模块、口腔颌面部及牙的发育基础与疾病模块、口腔黏膜基础与疾病模块和唾液腺基础与疾病模块,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传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提高学生临床综合思维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中,重视单元形成性评价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构建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既关注授课质量,又重视授课过程的监控[3]。
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知识系统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启发科研意识,开发科研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在实施过程中,应编写高质量的配套教材,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前瞻性知识,具有较强的课堂组织和协调能力,应对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
吴淑琴等[4-6]根据口腔组织病理学课程内容呈延续性和深入性的特点,以组织结构的胚胎学→组织学→病理学为基准脉络,将不同章节整合为具有衔接性、紧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的七大教学模块(模块之间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合理运用PBL和TBL等教学法辅以课后辅导开展教学活动,结果表明链条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验成绩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问卷调查表明该教学模式的知识链条性较好,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拓展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实现师生双赢。
混合教学模式是综合传统学习和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强调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优势互补,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将其应用于组织病理学教学实践,形成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平台互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7]或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互动、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8]的混合教学模式,运用传统课堂教学、混合应用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9],实现循循善诱,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创新思维,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1]王洁,钟鸣,范玉,等.创建口腔组织病理学PBL教学新模式[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7):11-12,16.
[2]史永华,美力班·吐尔逊.PBL结合循证医学在口腔组织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5):513-514.
[3]王霞,吴淑华,韩艳春,等.以器官为中心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14,16(10):847-849.
[4]吴淑琴,董海影,张宁,等.口腔组织病理学知识链条化教学模式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4):62-63.
[5]吴淑琴,范立红,闫瑾.模块式整合的口腔组织病理学教学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7,41(4):360-361.
[6]吴淑琴.浅谈口腔组织病理学模块式整合教学的双赢效果[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9):63-64.
[7]沈丽佳,周红春,陈毓超,等.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探索与实践[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论文集[C].2012:199-204.
[8]孙麟.混合教学模式在《口腔组织病理学》中的思考与探索[A].第九次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3.
[9]谢思明,沈丽佳,谢立群.在《口腔病理学》教学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的调查分析[A].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会论文集[C].2012:194-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