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2017-03-11 04:18周可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个人信息信息安全公民

周可可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文法系,河南郑州 450011)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具备的快捷性和普遍性对人们的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以及学习效率,同时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发展。但正如硬币都是有正反面的,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人们的个人信息以及隐私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诸如信息泄漏、网络信息诈骗以及人肉搜索等现象频繁出现,用户个人隐私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以不正当的勾当,严重威胁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国家政府监管力度不严的方面,也有个人安全意识不强等因素。如何针对当前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地解决措施,建立并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才是眼前的重中之重。本文就花了大量的篇幅分析和探讨了个人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

1 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受到法律保护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保证个人信息的流通顺畅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提前进入了信息社会,不仅如此,正是得益于互联网技术,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才能更加通畅和快速的进行流通,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推动我国互联网行业的进步和发展。虽然如此,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对于当前出现的信息诈骗、信息泄露等问题,必须引起重视,真正将信息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出来,这样才能促进社会信息的流通和传播。针对这个问题,政府和社会有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对公民的个人信息实施全面地保护,让公民能够放心地把自己的个人信息传送到互联网上,以此来推动互联网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促进信息社会的信息流动性。

1.2 有助于完善个人信用征信体系以及保障市场信息安全

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信用经济,为了保障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就必须要建立健全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用以维护市场信息的安全以及提高市场信用制度。对于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建立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个人信息进行立法保护,增加信息人的安全感。与此同时,还要确保信息人对个人信息修改和选择的权利。把“我能给你实名,你能给我安全吗”这个看似诙谐的问题真正处理好,从各个方面对公民的个人信息进行完善和保护。

1.3 推动我国电子商务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的发展,让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也迅速崛起,不仅扩大了我国传统的贸易市场,同时也丰富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拿电子商务行业来说,作为我国新型的社会产业,电子商务的运行离不开网络技术的支持,也离不开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提供的个人信息。通常用户在电子商务平台上提交的个人信息都会被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难免会出现消费者信息泄露或是盗用等情况,这些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就会很容易使得消费者因为担心个人信息被泄露的风险而选择采用传统的交易方式,这样一来对我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就会产生阻碍作用,不利于我国电子商务信息行业的健康发展。

1.4 有助于推动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的合作发展

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在当前世界已经不能完全作为了一个基本人员问题看待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很可能会成为我国与西方国家展开贸易来往的壁垒和困境。众所周知,我国客户的个人信息可以通过一些途径流向西方国家,但这些国家的客户信息却无法进入到我国,这种情况极其不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甚至直接会影响到跨境企业的运营成本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当前互联网+环境下,实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将会在很大上促进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合作发展。

2 互联网+环境下完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制度的途径

2.1 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的宪法保护

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一定要在宪法中得以体现,因为个人信息的保护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权,而人权原则是宪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问题,就必须借助宪法对人权的基本原则性来明确个人信息权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事实。但宪法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并不是盲目的,无限制的。对于利用不正当手段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进而损坏公共利益,以及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行为进行规范和制止。除了宪法对公民个人信息提供法律保护之外,公民自身也要在当前这个互联网+环境下提高自身个人信息的安全意识。

2.2 建立健全《个人信息保护法》

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特别对于法律行业来说,个人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已经成为难以避免的研究课题。为了更快地制定出《个人信息保护法》,需要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执行。

第一,选择科学正确的立法模式。对于涉及个人家庭住址以及手机号码等重要个人信息,在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专家建议稿中要进行单独地说明和表述,情节严重者要被追究行政责任以及民事责任。

第二,确定立法原则。一般要包括主体权利以及知情权等原则,因此信息的主体就是自然人,依附于自然人而存在的,所以要充分确保信息主体对信息的知情权以及控制和支配的权利。除此之外,还有目的明确和限制使用的原则、信息质量以及安全保障原则、合法交易及保密原则以及应急管理的例外原则等。

第三,建立网络技术监管和追溯机制。建立相应的网络技术监管和追溯机制对于当前的互联网+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互联网在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同时,也要实施相对应的技术监管手段,以防受到黑客的侵袭和攻击,从而导致用户个人信息的泄漏和散布。而网络追溯机制则是起到对辅助网络进行监管的职责,保证网络信息在各个环节的安全,从而更好地维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虽然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便利,甚至可以说互联网的发现改变了整个世界。随即我们要面临的就是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生存”问题,因为互联网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使得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在互联网环境下变得毫无隐私可言,这就不仅涉及到每位用户的信息安全,还可能会关系到每个人的财产安全。因此上述提出的关于相关法律保护个人信息的各个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前个人信息遭到泄漏等方面的现象,其中明确提出了不仅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以及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措施,还强调了每一位公民都要树立信息安全意识,从而最终实现我国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

[1]郑伟.互联网环境下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相关法律问题简析[J].中国广播,2013(5):51-52.

[2]赵启进.网络环境下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6.

[3]潘德明.互联网背景下公民个人电子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

[4]张凌利.论我国个人信息在网络环境下的法律保护[D].安徽大学,2010.

猜你喜欢
个人信息信息安全公民
我是小小公民科学家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论公民美育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保护信息安全要滴水不漏
高校信息安全防护
十二公民
《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ICSISIA联盟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