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探源

2017-03-11 00:21
关键词: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李 玲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探源

李 玲

(海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作为一种外来异质文化,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需要从文化维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剖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相似性:文化特征的相似性;思维方式的相似性;道德追求的相似性;社会理想的相似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景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新型文化发展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文化融合;文化模式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文化,马克思主义何以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能长期作为指导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引方向,这成为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较少从文化哲学的视角来剖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探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根源,关键在于深入剖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模式所具有的重要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似性

一般而言,当两种形态相同的文化相遇时,他们基于诸多的共同性、相似性不容易发生冲突(当然不是绝对排除冲突);而当两种形态不相同的文化相遇时,则较易发生冲突。*种海峰:《全球交往格局中文化冲突原因探析》,《长白学刊》2010年第5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诸多相似性、相通性,具有实现文化融合的深厚基础。

(一)文化特征的相似性

中国文化从发生之时起,就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先秦时期,产生了诸子百家、九流十派,典型代表有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兵家等。秦汉之后,虽然儒家文化成为主流,文化多元性特征仍然存在。即便是儒家,也有多个流派并驾齐驱。儒家的理想主义流派孟子主张性善说,而现实主义流派荀子主张性恶说;汉代儒家董仲舒企图用神学为封建统治辩护,王充提出无神论思想与董仲舒抗衡;到宋代,新儒家分成两个不同的学派,一个是程颐创立由朱熹集大成的“程朱学派”或“理学”,一个是程颢创立由陆象山和王守仁完成的“陆王学派”或“心学”。东汉之后佛学思想和佛教教义,极大地充实了知识分子和底层民众的精神世界。知识分子学习佛学思想,底层民众学习佛教教义。佛学最核心的要义就是因果逻辑,讲因果报应,扬善去恶。佛学直接促成了宋明理学的产生。文化开放性、多元性特征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非常肥沃,能够很好地与外来文化对接、融合。不仅如此,中国文化又具有包容性的特征。早在先秦时期我国的思想家已经意识到文化包容的问题,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等思想,主张多样性和包容性。因此,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对外来文化采取尊重的态度。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肯定多样性,而且肯定多样性的和谐统一,主张各种文化不断交融、相互吸纳彼此的精髓,最后形成更先进的文化形态。如前面提到的宋明理学,就是儒释道千年交融的结果。佛学也是外来文化、异质文化,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与我国的儒家、道家等多种思想交融,内化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一方面,出现了中国化的佛教即禅宗,代表人物是六祖慧能,禅宗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这是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第一种路径,即按照中国文化的特点来改造,使之适应中国文化发展的需要,而那种不愿意改造自己的外来文化就会慢慢地泯灭。另一方面,佛学进入中国之后,成为其他学派的思想资源,促进了其他学派的发展。比如佛学的宗派观点被道家学习,产生了道教;逻辑思维被儒家学习,产生了程朱学派,弥补了孔孟时期儒学的系统性逻辑性不强的缺陷,实现了儒学理论化系统化发展。这是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文化的第二种路径。无论哪一种路径,都源于中国文化自身具有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质,使其可能吸纳外来文化、异质文化,从而实现自身文化系统的更新与持续发展。

马克思主义同样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论特征。它是在实践中不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特质源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思想的核心理念。马克思是站在巨人肩上的伟人,他在批判前人思想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内在思想逻辑。其一,对古希腊哲学思想的批判。从对实体论、理念论的批判中形成其基本哲学思想即唯物主义世界观。马克思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其二,对意识形态的批判。马克思批判观念支配世界的思想,建立物质决定意识、实践改造观念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批判观念支配历史的思想,建立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其三,对商品拜物教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即剩余价值规律,建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其四,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建立世界历史理论。其五,对民族主义的批判,建立了世界主义观点,指出无产阶级可以不分国界联合到一起,实现整个人类的解放。正是上述五个方面的思想逻辑,使马克思主义从诞生之时起,就形成了超越现实的宏观视野和无可争辩的科学性、革命性和实践性。恩格斯一再强调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64页。因此,马克思主义具备理论的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开放性、包容性,使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下,能够超越西方文化、民族文化的局限性,进入其他民族,跟包括中华民族在内的其他民族结合起来,形成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统一。19世纪下半叶,产生了英国马克思主义、德国马克思主义、法国马克思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俄国马克思主义等,各国马克思主义者都把马克思主义与他们的民族文化联系起来,思考本民族的前途命运。进入20世纪,形成苏联马克思主义、东欧马克思主义、美国马克思主义、朝鲜马克思主义、越南马克思主义(胡志明主义)、中国马克思主义等。这么多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出现,从实践证明了马克思主义能够与不同民族文化结合,我们从最宽泛的涵义理解马克思主义,就包括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因此,马克思主义能够跟中国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成为我们文化的一个部分。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融合首先在于二者文化特征的相似性。

(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

除了上面讲到的文化特征相似性,马克思主义能在中国文化中落地生根,也是由于二者思维方式很相似。其一,唯物主义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中国传统文化总体来说偏向唯物主义。中国文化没有西方宗教思想的传统,它关心人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不关心地狱或天堂;关心人的今生,而不关心来生。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很浓厚,比如中国哲学家用“五行”、“元气”等解释世界,而不是用精神因素去解释世界。这与马克思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克服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其二,辩证法思维方式的相似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辩证法思维。《周易》和《道德经》等蕴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蕴含着对世界运动变化规律的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继承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形成系统的唯物辩证法。中国传统的辩证法思想与之义理相通,都强调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强调事物矛盾的对立统一,强调新旧事物更替,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等。其三,强烈的改造世界的使命感。正是在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结合的基础上,二者都倾向于积极改造世界。传统儒家文化有很强的入世思想,“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使儒家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中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02页。两者都对不合理的现实世界有强烈改造的冲动与使命感。其四,马克思主义超越西方传统思想的微观思维,从宏观的角度论述历史发展规律;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是高屋建瓴,宏观叙述,倾向从规律审视问题的实质,抓住事物发展的客观趋势。这些思维方式上的相似相通之处,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道德追求的相似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内圣外王是道德追求的制高点。道是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德是对规律遵循的程度。追求道德是人超越自然本性的社会行为。孟子说:“圣人,人伦之至也。”这就是说圣人是道德完美的人。按照中国哲学的看法,能够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中实现入世与出世、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结合的人,就是圣人。内圣外王,刻画了圣人的品格:内圣,是说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说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实质是说,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就是使人得以发展圣人这样的内圣外王的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道德要求,熏陶了一代代的知识分子,教育了一代代的底层民众。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同样是追求道德理想的典范。他放弃唾手可得的世俗荣华富贵,选择为无产阶级解放而奋斗的艰苦人生道路,最终将整个生命献给了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正因为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与思想魅力,马克思成为千年思想家之首。马克思主义不仅追求道德理想,而且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揭示了剥削是最不道德的行为。马克思通过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对人民群众的剥削和压迫是不道德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无产阶级担负着解放全人类的历史重任。“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2页。在马克思的道德追求中,消灭剥削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就是最高的道德价值目标。

(四)社会理想的相似性

关于理想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都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礼记》中描绘了大同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存有诸多相通之处,如主张人人平等、全民公有、按需分配、人与人和谐相处、人人为公、各尽其力等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

如前所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诸多的相似性,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融入中国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初步接触的阶段,从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传入中国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时期。这一阶段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初步产生兴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思潮的一种新知识介绍到中国。并且把马克思主义比附中国传统文化,寻找二者相似之处,如把共产主义比附大同社会的思想。

第二个阶段,相互否定的阶段,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遵义会议召开。辛亥革命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儒家思想成为保守派反动派的精神旗帜,如袁世凯倡导尊孔读经,蒋介石倡导仁义礼智信。残酷的社会现实是列强欺辱,军阀割据,连年混战,国家民族有倒悬之危,百姓生活有水深火热之苦。进步的知识分子如陈独秀、李大钊等,认为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三纲五常的忠君思想,正是造成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文化根源,因此主张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旧文化,宣传民主共和新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多数都受李大钊、陈独秀新文化思想的影响,批判传统文化。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出于政治斗争的需要,针锋相对批判反动派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思想。所以,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传统文化。

第三个阶段,初步融合的阶段,从遵义会议之后到1957年整风反击右派斗争之前。这一阶段,毛泽东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体化、民族化的概念。毛泽东说:“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许多珍品,我们不应该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加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伟大的运动,有重要的帮助。”*《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34页。这就要求共产党人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习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革命斗争相结合,只有如此才可能取得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毛泽东同志的重要哲学著作《实践论》、《矛盾论》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他把“实事求是”这个古代的文献学、考据学的命题,转化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意境的命题。毛泽东同志讲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01页。“实事求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一种创造性解释和创新性发展。而且这种解释和古人的解释一脉相承,义理相通,具有推陈出新、不拘一格的认识论意义。这一阶段,一方面是马克思主义者在吸收传统文化的有用资源之后,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秉持传统文化的学者也吸收了马克思主义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如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

第四个阶段,疏离和对立的阶段,从1957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我党对马克思主义日益教条化,而越是对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就越是批判打击传统文化。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处于尖锐的对立状态。这一时期,港台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持一种完全批判的态度,认为马克思主义鸠占鹊巢,主张复兴传统文化。最著名的事件,是1958年唐君毅、牟宗山等人联合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这个宣言主要是针对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误解而发的。该宣言认为,“中国文化问题,有其世界的重要性”;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和实践,不仅是一种外在规范,而且是一种内在精神生活的根据。由此,港台新儒学提出了“返本开新”的思想,即返回儒家心性之学的根本,开出“新外王”——现代科学和民主政治。

第五个阶段,相互融合共生的阶段,从“文化大革命”结束到现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实践中推进二者的融合共生。尤其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人,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多次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多个重要论断。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又理直气壮地继承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景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及其历史过程,证明了二者的文化融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文化冲突是次要方面。文化融合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内涵,融合的突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融合主导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其文化前景必然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构建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新型文化发展模式。

首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更新与自我发展的新传统。从古至今,中国文化始终处在动态发展过程中。16、17世纪,西方掀起了文化发展的高潮如文艺复兴、思想启蒙运动,中国同时间也出现了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思想家的出现,中国文化内部实质已经产生了新动力,开启了新方向。只不过这种文化更新的范围和力度还没有达到质变的程度,而更新的过程被清朝统治与西方殖民入侵打断了。进入20世纪,传统文化仍然在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如冯友兰的新理学、金岳霖的新道学等等。但这些学派在近代历史上昙花一现,后继乏人,这是由于儒学作为整体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延续传统文化原本的道路是没有前途的。相形之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道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远大的发展前途。其历史经验是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从而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以说,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由此才获得了从传统社会走上现代化的身份与资格。*种海峰、张欣:《构建新型文化模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机理》,《长白学刊》2014年第1期。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文化价值在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发展的新传统和确立中国文化发展的新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于农业时代,以家庭宗法制度为社会结构的基础,贵农贱商、轻视科技、等级森严、人治思想等都是其保守、向后的一面。从近代历史来看,传统文化也不能解决救亡图存、民族解放问题。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解释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列宁称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列宁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11页。正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体系,是先进文化形态,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改造传统文化,这样做的目的是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更新和自我发展,从而建立新的中国文化。正如江泽民指出的:“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我国文化事业的性质和方向。”*《江泽民文选》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158页。习近平也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长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党的文献》2015年第1期。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构建新型文化发展模式的根本前提。

再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发展模式必须科学对待民族文化。一方面,文化民族性的特征会制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质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个具体实际内在包含中国民族文化的实际。马克思主义如果不能与中国文化的具体实际有机结合,不能适应中华民族文化模式,不能按照中国民族文化的特点来呈现自己,那么马克思主义就难以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难以成为人民群众掌握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要使人民群众从心理上、情感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相信马克思主义,就要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中国风格、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中国民族文化发展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民族从古至今创造的文化可以概述为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文化中的文明成果和文化精髓对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提供了重要启示。目前,在文化领域各种思潮激荡,文化复古主义散发思古之幽情,割裂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甚至主张“以儒代马”;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无视传统文化对于当下文化发展的积极价值,一味崇洋媚外,丧失民族文化自信。这两种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思潮实质都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不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对待民族文化。中国民族文化由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既蕴含着丰富的宝藏,也埋藏着文化的沙砾。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弘扬革命文化精神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各个部分正确、有效地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文化现代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前景,必然是构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以中国民族文化为基础的,借鉴其他文化文明成果,实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发展的新型文化模式。这种新型文化模式将塑造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心态,即科学人文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胡素萍)

The Cultural Origin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LI Ling

( School of Marxism,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 China)

How can Marxism, as foreign culture, strike roots in China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To that end, an analysis must be made of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from the cultural dimension.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in cultural fusion between Marxism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similarities in cultural features, in thinking modes, in moral pursuit and in social ideals. The cultural prospec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is to construct a new mode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reality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sinicization of Marxism;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cultural fusion;cultural patterns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文化建设思想研究 ”(项目编号:13BKS012)

2017-03-01

李玲(1979- ),女,四川宜宾人,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81

A

1674-5310(2017)03-0096-06

猜你喜欢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传统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