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振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 430205)
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课程体系实施的构想
张鹏振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公共基础课部,湖北 武汉 430205)
通识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通识课程体系建构完毕仅仅是通识教育走上正轨的开始,为使体系编织的“蓝图”变成美丽的现实,应用技术型高校至少应该注意三个方面:首先是理念更新的普及化;其次是督导管理的精细化,再次是教学设计的通识化,三者依次为体系实施的前提、保障和关键。此外,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也不可忽视。
高等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办法
毋庸讳言,应用技术型高校通识教育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提起这个话题,人们可以摆出“实用化”“政治化”“无序化”等诸多症候。现状之所以如此不尽如人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通识教育在此类高校尚处于“自发”阶段,大家都在“摸石头过河”,通识课程体系尚未建立起来,通识教育遂处于一种“失控”状态。那么,假若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经建构完毕,是否就可以立马改变现状呢?这也难说,因为建构得再好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具体的教育活动而言,也还只是“纸上谈兵”,由“理想”的体系变成“美丽”的现实,还有许多耐心细致的工作需要持之以恒地去做,否则,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最终价值不过是存档而已,与没有体系并无本质差别。影响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因素我们可以列举很多:社会需要、政府政策、办学理念、教师素质、学生需求……这些都与体系能否顺畅而有效地实施密切相关。本文不打算全面论及,只拟从教育理念、督导管理、日常教学三个方面,来探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得以成功实施的基本途径。
教学理念是影响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的核心,通识教育理念正确、明晰与否,直接关系到通识教育质量的优劣和事业的成败。然而,遗憾的是,如果实地调查,人们会发现在偌大校园中,对“什么是通识教育”“为什么要进行通识教育”“该怎样进行通识教育”等问题认识清晰的为数不多,而未能分辨通识教育在价值取向、培养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与专业教育的本质区别者大有人在,陷入种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误区”者不知凡几,这严重制约了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正常实施。教学理念的转变是推进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实施的先决条件,为加快通识教育由“自发”走向“自觉”的成熟进程,必须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和全面深入的讨论,彻底解放思想,尽快走出误区,实现全员脱胎换骨式的教育理念更新。“更新”要务,首在“三变”。
(一)变“功利教育”为“全人教育”
要使每个教职员工懂得,通识教育势在必行,实施通识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诉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需要,是终身学习社会的必然选择。专业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注重人力,侧重于教学生学会做事,教育观念过于功利化、工具化,必然会淹没教育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体系的神圣使命,削弱教育的根本价值[1]。教育的真谛在于“育人”而非“制器”,通识教育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原有僵化的科系体制,抵抗工具理性对于大学乃至整个教育的侵蚀,回到教育的原点[2]。通识教育的出发点与专业教育是不同的,通识教育的出发点是人,是以个体发展为基础的“全人教育”,一切教育活动都围绕“人”这个主题展开。作为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它带有更多的非功利色彩,目的并非在于拓宽专业口径,增加学生就业机会,而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形成社会责任感,具备全面发展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广泛知识、基本技能和人生态度;它更注重人性,目的不在于给予学生某种职业能力,而在于追求教育的内在价值,强调人的智慧及其对人类文化的统摄,重视学生“知、情、意”的融合,道德、人格、价值观的塑造,自我提升能力的养成;它侧重于教学生学会做人,旨在综合学生的体力、智力、情趣、伦理等各方面的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和谐发展的人和能够自我实现的人[3]。
(二) 变“知识本位”为“素养本位”
要使每个教职员工懂得,知识只是一个媒介——转化为能力、情感、智慧的媒介,传授知识不过是一种手段,教育必须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整合,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基本素养。当今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对人才的需求已从“单一技能型”向“多元能力型”转变,基础厚、知识宽、素质高、能力强的大学生才符合社会需要。专业教育以知识为本位,注重于人单一知识的掌握,容易造就只有工具理性的“单向度”的“专业人”“职业人”;注重于某一种思维方法的训练,容易造成压抑创造意识的思维定势,因此,单靠专业教育无法造就社会所需要的“识”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能”左右逢源的“通才”。专业教育的弱项正是通识教育的强项,通识教育以素养为本位,是知识、能力、素质三者高度融合的教育[4]。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促使其在术业有专攻之外,对其他学科也有相当程度的了解;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促使其在掌握专业技能之外,对其他技能也有比较在行的把握;注重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促使其在传统思维方式之外,对现代思维方式也能自如地运用。以素养为本位,体现了整体化的宏观的知识教育观念:“起于知识,至于境界”,以“学科为中心”的专业教育一旦转向“整体化、综合化”的知识教育,将有效促成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不断完善,且将大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形成发展。综合素养高、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无疑会受到现代社会的青睐。
(三)变“专业独大”为“通识主导”
要使每个教职员工懂得,没有纯粹的通识教育,也没有纯粹的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属于不同层次,宏观意义的通识教育包含着专业教育而又超越了专业教育,其内涵和覆盖面要比专业教育宽广得多[5],两者不是对立关系,且能达到高度一致。有人做了这样形象的比喻:假如说高等教育是一个人,那么通识教育就是人的血液,专业教育则如人的骨骼,通识教育应流动于高等教育的所有筋脉,从而为高等教育提供合理的营养和正确的指导[6]。诚然,通识课程的传授所形成的知识素养有利于专业课程的学习,但它绝不是为专业课程而存在的从属部分或补充部分,通识教育绝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庸,而是专业教育的灵魂和统帅。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先培养“人”(通识教育使命),再培养“人才”(专业教育使命),孰先孰后不可颠倒。要改变过去那种以专业课程为主体课程,其它课程为附属课程的课程体系构成图式,使通识课程成为高校内不分专业的基础性知识课程的大平台,把通识课程作为高校的“核心课程”来开发与建设[7],真正使通识教育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并发挥毋庸置疑的主导作用。
要想顺利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真正体现通识教育的精神,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标,须要有健全完善的教育体制和内部管理机制作为基础。精细化的督导管理至少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健全的管理机构,二是严格的促教措施,三是有效的导学系统。相关部门要从制度、配套措施入手对通识教育进行细化,把理念落实到教学、考核、管理等具体的工作中,推进通识教育改革和创新。
(一)健全的管理机构
应用技术型高校的通识教育,一般采取院系开课、学校管理的管理模式,即由教务部门组织实施,各部门密切配合。实践证明,这种旧有管理模式效果不是太好,因此,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所谓健全的管理机构应该由三部分组成,即“主管部门+执行部门+考核部门”。主管部门——教务处。教务处是通识教育责无旁贷的主管机构,如果教务处只管专业教育,而另设一个机构主管通识教育,这是很荒谬的事情。只要是学校教育,教务处都应该主管,岂能失职半壁?反过来说,教务是校中最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教学管理部门,职能谁能取代?当然,教务处“主管”通识教育,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了,职责主要是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审批通识教育计划,落实校外专家选聘,提供课程实施经费,负责二级单位协调,决定教学评估奖惩。执行部门——通识教育中心。许多论者众口一词,建议成立一个这样的中心,以便主管全校通识教育。笔者认为成立通识教育中心可行,但不可僭越教务处权限,其职责主要是研究通识教育理论,建构通识课程体系,编写通识课程教材,组建课程教学团队,安排通识课程讲授,提供课程选修指导,上报课程供求分析。这个中心可由公共基础课部改建,别以为这是换汤不换药,名称既换,整个教学职能将随之发生实质性改变。考核部门——通识教育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学校主管领导、教务处负责人、通识教育中心主任、督导室督导组成,有条件的可以聘请专家参与,职责主要是审议课程开发筛选,制定课程考核标准,深入课堂例行听课,定期组织评教评学,提出教学指导意见,集中反馈督察结果。学校当增设专司督察通识教育的督导员,督导室当为通识教育委员会的常务机构。
(二)严格的促教措施
通识课程体系设计得再好,若无一套严格执行且行之有效的通识教育配套管理制度促教,体系依然难以有序、顺畅、高效地实施。这一整套制度应该包括任课教师管理、通识课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三大板块,下面依次撮要介绍。
任课教师管理制度如:①任课资格管理制度,规定教学资料俱全、过硬,试讲、答辩审核过关,方可进入通识授课团队,确保师资高水平、高素质、高质量;②教师提高管理制度,规定相互听课、定期培训、交流研讨、课题研究、论文发表、教材编写、活动组织等要求,促使师资大面积不断提升;③教学质量评估制度,建立教学评价、科研评价、师德评价、理念评价、成长评价等教师评价体系,定期评估、评教,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形成竞争机制。
通识课程管理制度如:①课程开发审议制度,规定新开发课程须经通识教育委员会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实施与评价方式、任课教师等方面审议,初审、复审通过方可列为通识课程,以实现资源开发效益最大化;②课程评价筛选制度,规定课程评价指标和筛选原则、细则,期末对所开课程进行评价和筛选,或延续,或整改,或淘汰,以确保通识课程开设的高质量;③课程管理问责制度,规定岗位职责,划定职责范围,制定奖惩措施,签署责任文书,确保“一人一岗,一岗一责,层层落实,人人负责”[8]。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如:①教学前期检查制度,检查教学准备情况,如课程设置、计划安排、教材选用、讲义编写、教具准备、课件制作等;②教学中期检查制度,检查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教学进度、教学改革、作业批阅、学生出勤、课堂纪律、师生互动等;③教学后期检查制度,检查课外辅导、实践活动、考核方式、成绩评定、课程效果等。
(三)有效的导学系统
要重视指导学生合理选课的环节,确保全校学生顺利选课。这可从三个平台入手。
一是口头平台,举办指导讲座,激发选课的积极性。新生入学时、每期选课前,教务处、学工处联合主持专题报告会或辅导课,由通识课程中心负责人宣讲本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全面了解体系建构的指导思想、模块组织、课程设置、精品课程及选课流程,充分认识通识教育对人生成长的深远意义,并形成为完善知识结构、提高知识素养而积极选课的自觉意识。
二是书面平台,编印导学手册,提高选课的知情权。为方便学生选课,可编印通识课程导学手册,内容包括课程名、课程号、课程学分、任课教师、上课时地、课程介绍、参考资料、选课方法、教学方式、考核办法、教师介绍等多方面的信息。新生入学伊始,即发放导学手册,保证人手一册,使其中内容丰富而人性化的选课指导信息尽人皆知、知而详尽,从而确保他们选课的自主性。
三是网络平台,开发在线资源,增加选课的自由度。学校要加大硬件设施投入,加快电子网络教学系统建设,大力改善网络教学服务质量。教学楼、宿舍楼全部布线,教学网络覆盖整个校园,尽可能扩大服务器容量,全面优化网上选课系统,为学生选课提供方便快捷的渠道,提供丰富的课程教学资讯,采取“先选优先,选满为止,本期漏选,下期可补”的方式,使学生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及时了解相关信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课。
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教学目的、内容和方法均不同,它要求授课教师关注学科知识的基础和本质,挖掘课程内容的文化内涵,深入浅出地对跨学科的教学对象起到启迪思维、拓展视野、愉悦身心、提升境界的作用。故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考核都要从全新的角度去设计[9],这个全新角度就是“通识化”。
(一)教学内容的组织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实际而适时调整的完整知识体系。通识课程的教学要防止知识化和浅显化,须按“通识化”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一要融合贯通,二要不断更新,三要高度浓缩。具体做法如下:
其一,凿通学科壁障,实现多元融合。通识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综合学习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课程内容必须要涉及到各学科领域,要建立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使其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整体内涵大于部分之和的目的[10]。通识课程内容要实现“四个融合”,即人文与科学融合、传统与现代融合、东方与西方融合、通识与专业融合。打通不同学科、专业的分野,构建通识教育的立交桥,教学内容会使学生感觉耳目一新,并对知识碰撞产生兴趣,这种吸引力往往是单一学科课程所不具备的[11]。
其二,关注时代发展,尽力推陈出新。通识教育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知识的进步而逐渐扩大,这种内涵不断扩大化的趋势要求通识教育课程能及时调整内容[12]。通识课教师绝不能闭目塞听、抱残守缺,而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补充学术养料,拓宽教育视野,带着职业的敏感性,关注科学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关注边缘学科、科学前沿知识与科研的最新成果,关注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学科知识的最新需求[13]。平时尽可能多上中国知网,多看各类文献,多接触社会生活,选择符合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和价值追求的新颖内容纳入新的讲义。内容的更新当注意尽量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为一体。
其三,打破惯性链条,浓缩华彩乐段。一门课程往往只有二三十个学时,按部就班怎么也讲不完,就是能够匆匆讲完,那也只能是平铺直叙、毫无高潮的,既不能调动学生兴趣,又不能给他们留下印象,有如东风射马耳、鸭背上泼水而已。为了克服教学内容的泛化,充分挖掘学科的特有价值,教师不必过分地拘泥于课程的系统性,而要打破知识的惯性链条,将所讲内容“碎片化”,把最精华的、最有价值的课程内容,把自己理解最深入、最透彻的知识团块,高度浓缩为类似音乐中的那种“华彩乐段”,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酣畅地领悟课程的精髓,收以一当十之效。
(二) 教学方式的选择
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通识教育强调“个性化的过程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要力戒单向性和灌输式,要按“通识化”的要求选择教学方式,一要多样兼容,二要因课制宜,三要富于变化。下面依次申说:
其一,众式兼备,相辅相成。只要是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都应娴熟掌握。或综合使用,如可先用“专题式”确定教学内容,再用“启发式”来导入新课,接用“参与式”使学生融入课堂互动,继用“案例式”解说理论观点,后用“研究式”启发深度思考与思维发散。或分类使用,可根据课程特点或者教学内容特点分类使用几种教学方法,理论性强者可采用“案例式、参与式、启发式”教学,实践性强者可采用“互动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或主辅兼用,以一种教学方式为主体方式,又依序运用其他辅助方式,一如藤花继序,主体教学方式贯穿始终。
其二,量体裁衣,灵活处置。“量体裁衣”即是根据不同的教学文本寻找最合适的教学方式。“××概论”“××原理”等课程,一般具有整体性、条理性和抽象性特点,应以“讲座式”为主,辅以文字资料、幻灯、图片以助讲解。“××鉴赏”“××导读”等课程,一般具有感知性、探究性和争鸣性特点,最好采用“讨论式”,把“定论”灌输变成“讨论”发现,讨论题要紧扣作品、关注学生、循序渐进,富于启发性、思辨性和逻辑性。“××写作”“××制作”等课程,一般具有工具性、团块性和模仿性特点,宜于采用“参与式”,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变课内为主为课外为主,变知识为主为能力为主。
其三,不拘一格,但求新变。讲同类型的通识课也不能局限一种模式,要开辟通识教学新境界,必须大胆开新。比如,同是艺术类课程,可采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式,可采用润物无声的熏陶式,也可采用析同辨异的对比式,甚至还可引入非传统的心理分析法、符号学分析法、解构法等阐释作品。方式不一,殊途同归。“慕课”时代的通识课程教学方式,必须求新求变。近些年,多元教学、翻转课堂、微课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在国内比较流行,通识课教师应当尽掌握这些新的教学方式,以适应通识课程教学的需要。
(三) 课程考核的变革
作为课程教学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课程考核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式的选择。通识课程考核要突出通识教育的特色,避免单一性和简单化,要按“通识化”要求实施课程考核的变革,变革从三方面入手。
其一,考核内容重素养。通识教育考核应抛弃片面的、以知识的获得为对象的评价,在设计考试题目时,尽可能减弱对学生知识记忆能力、鉴别能力的测评,转向注重对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以知识素养为考核重点。考核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的静态知识,而应选择与现代社会发展相融合、与实际社会问题紧密联系的动态的、发展的、多元化的知识,多涉及关于内化知识的方法、整合知识的经验、实践知识的智慧等层面。考核内容重素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其二,考核方法重能力。传统考核方式无法真正全面检测学生知识内化、知识素养程度,通识课程考核须将传统考核方式重笔试轻口试、重闭卷轻开卷、重卷面轻操作的倾斜度颠倒过来,着重考察知识应用能力。比如课堂互动考核,或回答问题,或参与讨论,或上台讲授;课后作业考核,或完成习题,或制作课件,或情境操练;课程结束考核,或提交研究(或学习)论文,或提交读书(或实践)报告,或提交创作(或设计)作品。这样考核方能如实反映学生不同阶段的修习状态,准确评判发展中的个体的修习效果。
其三,成绩评定重过程。在通识课程成绩评定上,应彻底改变“一卷定乾坤”的做法,建立过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结合、以综合评价与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以保证有效地、适时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提升与成长状况。总评成绩宜由“学习态度成绩+课堂互动成绩+课后作业成绩+结课考核成绩”构成,“过程成绩”(态度、互动、作业)至少应占总成绩的60%,三样的分值比可定为1:2:3。评定过程成绩务必公正、恰当、严谨,不能凭印象给分、带弹性送分、讲人情凑分,所给每项小分都应该有充分依据。以人为本,关注过程,有利于形成正确的考核导向,促进通识教育质量稳步而扎实的提高。
如前所述,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能否圆满实施,内在、外在的影响因素很多,但是内在因素还是起决定作用。学校实现观念更新普及化、督导管理精细化、教学设计通识化,实为课程体系实施的前提、保障和关键。此外,非正式通识课程和隐性通识课程建设也当注重,文化氛围酿造如举办定期学术讲座,成立各类读书沙龙,策划经典选读赛事,开展多种社团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如校舍建筑见文化意蕴,景观设计见艺术韵味,文化设施见人文关怀,泉流草木见优雅情调,将通识教育理念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之中,渗透于校园环境的所有细部之中,与通识教育理念的推广、课程体系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改进互相呼应,互为补充[14],让学生耳之所闻,眼之所观,身之所触,无往而非“通识教育空间”,通过“课堂上学习,活动中体验,环境中熏陶”[15],培养探究激情,丰富自身学养,锻炼实践能力,完善自我人格。这,正是我们热切期待的。
[1]李志惠.独立学院通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黑龙江教育,2013,(12):52
[2]常潇璐.高校通识教育中的人文课程设计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5):10-52.
[3]于淑文.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4):9-48.
[4]周德军.高校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4):58-61.
[5]于志刚.推动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培育与完善[J].中国高等教育.2016,(11).
[6]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上海:复旦大学,2008,(4):1-97.
[7]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4):9-114.
[8]章永兰.江西省普通高校通识教育改革策略研究一基于麦肯锡模型的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07,(12):8-70.
[9]李 清,杜彩素,张欣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3):25.
[10]李加林,杨晓平,童亿勤.跨学科综合型通识课程的教学理念与内容组织[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8):59.
[11]韩 宁.论通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中的作用[D].沈阳:辽宁大学,2012,(4):4-43.
[12]杨 颉.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日本通识教育的历史与模式[D].华东师范大学,2003,(4):8-200.
[13]李 波.地方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4):58-59.
[14]曾 军.民办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分析及路径选择[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3):23-27.
[15]刘秀波.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5):1-21.
(责任编辑:王国红)
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通识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A054)
2016—11—10
张鹏振,男,湖北大冶市人,教授,文学学士,研究方向:人文通识教育。
G642.0
A
2096- 3130(2017)02-0106- 05
10.3969/j.issn.2096-3130.2017.0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