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俊飞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浅论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张俊飞
唐山市曹妃甸临港商务区实验学校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主要依靠文化课程的培养,同时也离不开体育课程的塑造。鉴于以往的研究多对这方面进行忽视,因此本论文就如何提高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打造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进行论述。
小学体育;教学现状;教学效率;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教育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主要依靠文化课程的培养,同时也离不开体育课程的塑造。鉴于以往的研究多对这方面进行忽视,因此本论文就如何提高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效率,打造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进行论述。在传统观念中都认为,学好文化课程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体育课程的开设可以取消。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的严峻形势已经得到我国教育学界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改革,制定出一系列适应小学生体育学习的计划。
本文首先对我国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目的是找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弊端,从而进一步了解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实际情况,为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建议奠定基础;接着本文提出几条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自己的绵薄之力。
随着教学观念的改善及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传统教学思维下轻视体育教学,过分倚重文化课程学习的弊端逐渐的暴露出来,我国教育系统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够有效的和国际接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步伐一直不曾停顿,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仍然面临着课程设置单一、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手段更不上时代的变化等等,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发挥着严重的阻碍作用。下面就我国小学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两大问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第一个问题,在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课程设置以教师为中心,学生为受众的情况。教师是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占主要角色的人物,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安排开展,存在着没有教师对本节课体育活动的指导,学生就不能凭心所愿开展体育活动的情况,学生的各项体育活动之间的联系必须要建立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众所周知,新的教学思维下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和创新性,单纯的依靠和等待教师对知识的引导,其结果只能是让学生越来越缺乏创新精神。同时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不符合当代的教学要求的,它使得学生的重要性受到损害,这样课堂会使学生沦为生产线上的产品,从而也不能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以后一上体育课就产生厌学的心理,既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也会让教师的教学努力付诸东流。
第二个问题,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偏重于学生的跑跑跳跳,忽视对教学理论的传授,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时如何利用技巧则往往不予重视。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主要是通过设置一些户外课程来完成的,至于一些体育理论的课程设置的很少或者根本不予设置。这样的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是极端不合理的,它使学生在心中就认定体育课程就是让其放松心情、跑跑跳跳的课程,而根本意识不到体育活动中有哪些技巧,体育课程对学生未来生活的重要性。其结果是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同时这种教学模式对于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长远发展也极其不利。
众所周知,小学体育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小学生的身体的健康发展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其长远的发展,为其树立终身体育运动的思想奠基。鉴于上文提到的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弊端,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一些提高我国小学体育教学效率的方法,为我国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首先,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双向模式教学。鉴于传统的单向模式教学的弊端,例如师生之间的交流较少、课堂的气氛不融洽、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程度、学生厌学等等,这种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双向的教学模式可以改变我国小学体育课程长久存在的“散养式”的教学模式,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缓解枯燥的课堂气氛。同时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增多,教师可以准确的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进度的调整起到指航的作用。双向的教学模式就是让学生多多的参与小学体育教学课程的设计中来,由原来的被动听从指挥转变为主动的参与活动,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其次,情境模拟方法引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使每一次的小学体育课程都富有主题和寓意,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情境模拟教学方法就是将某一特定的情境引入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来,通过学生在这一情境下开展体育活动从而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小学体育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小学体育课程就不需要理论知识,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体育课程时,可以先对小学生在本节课所需要锻炼的某项体育活动进行理论的介绍,包括对小学生技巧的掌握以及通过这些体育活动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程度。在开始活动之前,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对本节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广泛的讨论和分析,,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讨论和分析进行总结和评判,指出学生分析的优点和缺点,并对优秀的分析进行表扬,促进学生自我学习的热情,然后才开展体育运动,检验小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
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界对小学生的最新要求,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是主要依靠文化课程的培养,同时也离不开体育课程的塑造,因此重视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