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玲重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情景模式教学探究
陈晓玲
重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已愈发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从教学需要出发,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题目引入的教学活动之中,使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形象且,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景教学;课堂教学;教学探究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育不再只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而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从小学生熟悉的情景着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情境教学主要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据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理,结合学生的年龄和身心特征,通过建立师生之间、认知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情感氛围,从而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足够的情感关注和学习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充分激发学习兴趣和情境思维,从而在既定情境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
创设问题情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激发其探索研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设计情景内容要注意紧密联系学习目标,而且相互之间要安排合理,从而使启发性与有效性、问题性与趣味性,以及情景性与知识性相互统一、相互联系,以便为学习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等,例如:在教学时,可结合妈妈日常买菜的事件提出问题,即妈妈有10元钱,而苹果的价格是2元/斤,那么妈妈能买几斤苹果?接着,如果一斤苹果的数量是3个,那么妈妈10元一共买到多少个苹果?也可结合各家庭的实际情况,让同学们提出问题,并进行计算,从而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学过程中往往不可缺少的是生活知识,只有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景中,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结合了生活实际的问题会使得学生更容易解决数学相关的问题,更多的让他们进行思考、争辩、讨论,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学生更能乐于学习,也更易于实现教学的目标。
数学与我们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创设问题情景的一个有效方法即是充分发掘和整合学生生活中的数学资源。在设置问题情景时,除了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以外,还应综合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在选择情景素材时,应尽可能选取学生平常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东西,以便于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可以深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大意义。例如:在进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时,由于学生对太阳非常熟悉,因此,老师可以有效利用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生活常识,慢慢地引导学生怎样去辨别东、南、西、北等各个方位。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正是其形象思维发展的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这一资源来将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告诉学生如何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学生在进行方向辨认的过程中,也将学生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只要把学生身边的资源作为服务于问题情景的重要资源,切实抓好情与境的结合,创设问题情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情景问题创设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在创设问题情景时,应紧密结合教学的实际内容。在数学教学中,为了使学生们深刻的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老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参与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例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这章节的教学时,可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方法,来创设问题情景。老师可以借助于蜻蜓风筝、蝴蝶风筝等学生比较熟悉的东西,来让学生观察、思考、概括和归纳,并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特征。在学生初步学习对称的概念后,通过“剪一剪”来认识轴对称图像。学生在剪出对称的图形后,汇报交流自己的剪法。在学生对轴对称图形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后,可以让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想一想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的。教师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说、剪、议等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景,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一)生活情景的创设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与数学知识存在着联系,因此,在情景教学中,老师可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中的生活和生活中的数学。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人民币知识时,老师可以将标有100元、10元、5元、1元的物品展示给学生们,先让学生读一读价格,然后问问学生该如何付钱,从而让学生对人民币有个基本的认识。
(二)故事情景的创设
小学学生非常爱听各种各样的故事,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有关数学且有一定趣味性的小故事来进行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故事情景,可以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解析能力,还可以开发其想象力。通过故事情景创设,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使其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还能有效激发其求知欲望。
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在数学课堂上若是过分强调问题情景,就会将数学知识转变成生活常识课。问题情景的创设,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数学教学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要想创设成功的问题情景,必须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阅历,这样才能使得问题情景的创设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贴近学习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课堂效果。
总之,创设生动、恰当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和巧妙的方法,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做到独具匠心,真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爱,对学习的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从而使他们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在兴趣的带领下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1]齐翠英.浅议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09)
[2]张晓.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践行情景创建教学策略[J].成功(教育),2013(11)
[3]王金秀.小学数学情感有效渗透与构建高效课堂思辨[J].学周刊,2015(34)
[4]齐翠英.浅议情景教学推动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9)
[5]凌秋虹.基于“交互工具”进行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