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星曲阜中医药学校
中职学校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意义与问题
王立星
曲阜中医药学校
山东省《关于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教职发〔2013〕6号,确定从2014年正式启动实施山东省中职学校品牌专业建设计划,目前分三批次立项了122个专业。通过三年多的建设,各学校立项建设专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通过研究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对更好的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品牌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中职学校;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注:本文是2015年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课题“中等医药卫生类学校师师合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5432)的研究成果。
1.1 整合各类教学资源
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各学科、各专业的相互交叉、相互融合,在中职教育中学科与学科之间、专业与专业之间形成了明显的联系与融合,这就对品牌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与以往专业部(系)、教研室为基础的组织管理模式不同,教学团队是依托于专业教学任务而组成的群体,它能够克服专业部(系)及教研室体制存在的一些弊端,促进品牌专业各类教学资源的整合,组建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它包含相同或者相近专业领域的教师,对品牌专业的教学改革和教法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1.2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不断深入,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品牌专业教师的教学、学习能力不断更新。仅凭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己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这就需要品牌专业组建自己的教学团队,在团队中完成教学经验交流、知识共享、共同学习,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发挥团队中骨干教师对中青年教师的指导、帮带作用,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实现教师专业发展。
1.3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可促进各项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解决教学模式、方法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不相适应问题。经过教学团队的教科研活动对年轻教师的业务培训和专业指导,能进一步提高团队全体教师综合素质,为本学科、本专业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学力量,进而促进教学研究和教法改革,提高课程、教材建设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形成本专业教学团队独特的教学特色。
1.4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品牌专业教学团队能有效推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合作,形成教育合力,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高质量的教学团队,不仅可以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有利于形成团队成员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工作氛围。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强调成员在共享、合作、交流等基础上实现共同的专业发展和成长。不仅能够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一支稳定、高效、团结的教学团队能够长远地促进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对实现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1 教学团队规模与结构不合理
一些团队为了获取更多的教育教学资源,主观地认为只要是优秀教师,就一定要纳入本团队,越多越好。造成有的优秀教师身兼数职,既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又兼任别的团队的成员,使其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分配、应接不暇,最终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工作疲于应对、敷衍了事。还有一些团队在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的差异性要求考虑不足,导致成员结构不合理,只是为了获得教学团队的称号或品牌专业建设经费而进行人员拼凑。
2.2 教学团队重研轻教
重视科研而轻视教学的现象在许多中职学校教师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职称评聘的压力和以科研绩效为依据的考评制度,使很多教师自然而然地产生了重科研而轻教学的倾向。教师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科研上,没有或不愿把心思用在教学上,认为只要把科研搞上去,团队建设就算成功了,对于教学工作,只需要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就可以了,教学态度松懈、质量低下。
2.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滞后
“双师型”教师是影响中职学校品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质量与特色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教师总量不足,教师的教学工作处于超负荷状态,难以安排真正具有实效的企业实践进修和培训,教师企业工程经验与实践能力普遍较弱;由于体制机制的制约,真正承担课程教学工作的企业兼职教师数量不多,尚未形成由企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构成的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