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福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中心小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完善途径研究
徐国福
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林海镇中心小学
在一个班级中,是一个领导者,就像是学生在学校的家长,对学生有着引导性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学生的基本意识不够健全,这就需要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上进行研究和完善,了解学生的内心情感,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从而让孩子健康、快乐的学习成长。本文就现如今我国小学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
小学教育;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完善途径
小学教育阶段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阶段,是学生知识系统建立的基础,而小学班主任就是学生的第一个学习引导者。在学生的学习生涯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小学班主任正确的管理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树立,因而,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也是学生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小学班主任作为学生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时间最长,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意义,那么要想领导好、管理好班级,就必须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关心每个学生的未来,才能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班主任自身管理理念的问题
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是学生的管理者、领导者,在小学生综合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能部分小学班主任缺乏经验,不太善于同孩子交流,与孩子交流是不知道应该把自己摆在什么样的位置,对学生太过严厉,会让学生产生距离感;对学生太过宽松又无法真正端正学生的态度[1]。部分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过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给学生无形中造成压力,让部分学生对于学习产生负重感,从而埋下学生不良心理的隐患。
(二)小学班主任管理方法的问题
在小学教育工作中,部分小学班主任在对学生的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目标,班级出现问题根据自身的想法来处理问题,班级出现问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站在学生的角度处理问题。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建立正确的管理方案,时刻保持与学生的友好关系。
(一)建立健全小学班主任管理意识和理念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班主任是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带头人、引导者,小学班主任应当重视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更新自身的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己的管理工作。资格老的班主任要跟新自身的观念,不要总觉得学生一级不如一级,不要总在学生身上找问题;而资历浅的班主任,也需要多多学习经验,更好地完善自身的管理理念。对于班级学生不仅仅关注成绩,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提高、完善自身管理意识的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政策,逐步完善班主任的管理工作[2]。
(二)改善自身的管理方式
在当今社会中,教育的模式在不断的更新、改进,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也必须要不断更新、改进。班主任在与学生的实际接触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比如,有的学生文艺细胞比较多,可以让学生担任文艺委员;有些学生体育比较擅长,可以让学生担任体育委员。让学生自己在管理中督促自己的学习,让学生引导学生,从而促进整个班级的进步。小学也是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阶段,学生再犯错误的时候,一定要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合理的处理,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而又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3]。小学班主任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好的管理方式,不仅仅能够改善调节师生关系,还能够协调学生之间的关系,将班级营造成和谐、友善的学习环境。
(三)改善学校评优评先政策
在对学生教育模式的不断改进中,班主任对于管理工作的改善有着引导性作用,但是学校也应当要积极配合教师的改变策略,比如学校单一的评优方式,也会影响到对于学生教育模式的改进[4]。所以学校可以改进之前评优的单一方式,优化、系统化学生的评优政策,。应该在评优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建立一套合理先进的评优政策,关注到每个学生的特色,从而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这样才能在小学班主任对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完善有着推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学生教育阶段,小学是属于非常重要的阶段,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优劣影响着学生正确的三观建立。所以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小学班主任要重视到自己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充分了解、关注学生的特长,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结合学生本身的特色,关注每个学生的教育。同时真正重视健全自己的管理机制,在管理上进行优化,从而培养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
[1]高国道.试论小学班主任提高工作质量的主要途径[J].经营管理者,2011,21:366.
[2]肖进,徐明嫣.辅导员工作模式下的高校班主任工作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12,03:18-20.
[3]程昆.全面预算背景下新生学生班主任管理模式思考——以北理工珠海学院工业自动化学院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 16:256-257.
[4]姬长新.浅谈西北部小学学校教育改革创新新理念[J].赤子(中旬),2013,07:349-350.